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帶有偏差

2020-10-14 呆熊科普

1.4億億億億°C是什麼概念

在人類早先的生活中,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溫度,當人類擁有火源那一刻起,只能感受到火會帶給人們溫暖,而風和冰這些物體只會讓人們感受到寒冷,至於為何會感受到,身體最先感受然後傳給了你的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會觸發身體的機制來禦寒或者警告你很燙,很危險。



但要讓你表示一下這種物體到底有多熱,或者說有多冷,你怎麼表達?哇撒,這東西真熱乎,超熱乎,真寒冷,超冷啊!!!停停停,出戲了,大概意思就是無法表達冷熱的概念。於是人們就需要對一個物體所蘊含的熱能或者是寒冷有一個指標(量化),於是溫度這個詞語也出現在了人們的字眼當中,用來表示物體含有的(能量差異)。



現在的話,你再問身旁的人,這是多少度(水),他們會給你一個具體的指數,你會根據這個指數推算出許多結論,這溫度會不會傷害你,這溫度到0是不是就成為冰水混合物了,人體溫度到達38°C以上是不是就發燒了,需要及時去醫院治療,100°C的水會讓人大面積燒傷等等。

超過100°C會發生什麼呢?400度什麼概念,鉛直接被融化,500度鐵直接成為烙鐵(暗紅色),100度鐵已經融化了,3000度鐵直接氣化,所有化學分子變成虛無。

那麼太陽溫度有多高,這就是溫度和熱的差異。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概有6000°C,什麼概念,這就不要拿物體來比較吧,直接拿能量,先是所有的原子都被電離,溫度再往上,沒有任何的化學結構,中性原子也沒有,幾乎都是帶電的原子核,還有電子組成的等離子體。



當溫度高達400萬°C的時候,質量最小的恆星開始緩慢的核聚變反應,將氫變為氦,到達太陽核心的溫度時(1500°C)氦直接變為,碳、氧、氮,不過太陽就是宇宙中最熱的存在?像太陽這種黃矮星,在宇宙中分布的不是很多,而是更多,大部分直接超過了太陽的溫度、質量和體積。它們也都是恆星的存在,核心溫度更是高達數十億的溫度,是的,這會引起一場能量爆炸!



不過這可比1.4億億億億溫度還少著呢?我們繼續回過頭來找一下,既然宇宙沒有?那麼地球底下會不會有呢?提前公布(沒有的哈)!熱量其實就是微觀層面上的粒子所包含的動能,那麼在一個包含了很多粒子的系統中,它的熱量也是所有粒子的平均動能。

換句話說,粒子平均動能越高,溫度就越高(溫度是測量一個系統中粒子平均動能的物理量),如果說空氣中的分子如果運動較快,就會使你感受到溫度,反之,你就會感受到寒冷。至於1.4億億億億的溫度其實還是在宇宙中。



嚴謹來說,是早期的宇宙,在宇宙誕生不超過一分鐘的時間,宇宙溫度達到了2萬億攝氏度,質子和中子會被分解為夸克和膠子,物資最基本的粒子狀態,宇宙誕生的前一秒鐘,溫度達到2千萬億溫度,所有的粒子都在宇宙中以光速的速度碰撞,並且還會產生許多未知的物質粒子。



那麼宇宙沒誕生的溫度是什麼呢?一片混沌虛無的狀態,宇宙沒有產生更多的粒子,粒子也不會以光速,只有一種像波的性質。像光子一樣,波長更多,具有更多的能量,最高溫度也達到了1.4億億億億°C,也就是普朗克溫度1.4×10^32K,對應的時間為10^-36s。

最後告訴你們一條秘密哦!創造這樣的溫度,你就是造物主哦!(相當於再次炸出個宇宙)

相關焦點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這樣我們只要一說溫度,就能很準確的理解一個物體有多熱,例如:一說0攝氏度你瞬間能想到這是地球表面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把手伸進去非常寒冷;別著急,我們需要換個地方繼續尋找高溫。在這之前,我們先說下溫度和熱量的區別,因為很多人會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也為了方便理解下文。首先溫度在宇宙中並不存在,我們開頭就有說到它是人為規定出來的,用來衡量一個物體所包含的熱能。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這樣我們只要一說溫度,就能很準確的理解一個物體有多熱,例如:一說0攝氏度你瞬間能想到這是地球表面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把手伸進去非常寒冷;如果在低於這個溫度,水就會結冰。高於零度冰水混合物就會變為液態。
  • 1.4億億億億℃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是不是有誤會?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秋風蕭瑟的天氣即將到來,但相信大家對溫度高就很熱的這個理解是不會錯的,夏天40度的高溫下,那是汗如雨下啊;當然冬天零下十幾度,那絕對是滴水成冰!難道錯了嗎?2.725K,比絕對零度高一丟丟,也就是-270.425℃,簡單的說,丟在宇宙中的物體,它會逐漸達到和宇宙背景溫度一致,當然太陽系中的物體是不會的,因為有太陽輻射嘛,但離太陽越遠,溫度也就越低!
  • 1.4億億億億℃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是不是有誤會?
    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秋風蕭瑟的天氣即將到來,但相信大家對溫度高就很熱的這個理解是不會錯的,夏天40度的高溫下,那是汗如雨下啊;當然冬天零下十幾度,那絕對是滴水成冰!難道錯了嗎?
  • 1.4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想像不到
    我們人體正常的體溫是37℃,有些動物體溫可能更高,比如蝙蝠40℃。水結冰是在0℃為一個臨界點,平時我們喝的熱水大概是40到60攝氏度而已,我們在標準大氣壓下燒的開水也只有100℃。太陽表面的溫度達到了6000℃,原子在這個溫度下基本都被電離了,在這個溫度下已經不存在什麼化學結構了,中性的原子已經是不存在的。如果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那麼整個宇宙將重新改頭換面了,因為達到這個溫度是是宇宙誕生是的溫度,這個溫度被稱為普朗克溫度。
  • 4萬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你對溫度與熱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夏天的時候40攝氏度的高溫就能夠讓我們熱得不敢出門,4萬億攝氏度是什麼概念我們可能根本想不出來。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我們先要理解溫度的概念。在宏觀上,溫度是一個表示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在微觀上溫度則是用來形容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這意味著微觀粒子的運動越劇烈,其宏觀體現出的溫度就越高。
  • 零下273.15℃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 絕對零度可以說是一個理想的、無法達到的、完美的凍結狀態,很多人對於溫度和熱的理解都缺少一個概念,溫度的本質是一種態函數,用來描述物體內部原子熱運動劇烈程度。說白了就是物質內部粒子的平均動能。而在物理學中,是沒有「冷」這個概念的,「熱」是指由於溫度差別而轉移的能量。
  • 為什麼零下273℃是宇宙最低溫度,1.4億億億億度是最高溫度
    這個「熱度」(因為實際上我們談到的溫度總是在絕對零度之上)是作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留存至今的熱度。絕對零度可以說是一個理想的、無法達到的、完美的凍結狀態,很多人對於溫度和熱的理解都缺少一個概念,溫度的本質是一種態函數,用來描述物體內部原子熱運動劇烈程度。
  • 1.42億億億億℃是個什麼概念?看看吧!
    一個物體有多熱?我們來聊聊吧!說了這麼多回頭一看,才說到60億攝氏度,跟題目中的1.4億億億億℃相距甚遠,而且我們在宇宙的恆星中已經在找不到比這更高的高溫了。怎麼辦呢?這樣吧我們需要換個地方繼續尋找高溫。在這之前,我們先說下溫度和熱量的區別,因為很多人會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也為了方便理解下文。
  • 什麼是普朗克溫度?1.4億億億億度,宇宙中最高溫度
    1.4億億億億度,宇宙溫度的上限?那下限又是多少?溫度是自然界中七大物理量之一,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溫度到達了1.4億億億億度,這一刻被認為是宇宙最高溫度,又被稱為"普朗克溫度"。那麼宇宙的最低溫又是多少呢在宇宙中,最低溫度又稱絕對零度,即零下273.15℃。一旦達到這個溫度,所有粒子都會停止運動,物質也會喪失基本形態,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將被打破,時間和空間也失去了意義,所謂宇宙也就不復存在。不過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靜止是相對的,也就不存在絕對的靜止狀態。
  • 宇宙最高溫度達到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卻只有-273度?
    太陽內部溫度高達1500攝氏度不過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既然宇宙存在過一個最高溫度,那麼宇宙也應該存在過一個最低溫度,科學家發現宇宙最低的溫度只有-273.15℃,這個溫度也被稱為絕對零度,說到這裡可能就有人感覺疑惑,宇宙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4億億億億度,而最低溫度卻只有-273.15℃,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相差如此巨大,
  • 當溫度超過1.4億億億億克耳文時,我們稱之為普朗克溫度
    筆者今天將走進一個溫度越來越高的世界,探究其到底有沒有極限。讓我們先從人體開始,你體內的溫度不是恆定的,你可能會說是37度,那的確沒錯,但那只是平均值。你體內溫度的波動會在一整天的周期之中變化,假設你晚上睡覺當時間進入凌晨5點時,可能你的身體會達到最涼的自然健康溫度,而當來到下午2點,可能體溫則會達到了最高點。
  • 1.4億億億億°C,宇宙溫度的上限?
    像太陽這樣的中等質量黃矮星,在生命末期往往會生成一顆密度極大的白矮星,這種由原子和原子緊緊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天體,核心區域溫度達到了1億℃。而比太陽質量更大的恆星,在生命末期會生成一顆中子星,核心溫度10億℃,理論上存在的「夸克星」如果被發現,核心溫度肯定還會打破10億℃。
  • 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會被科學家認為,是溫度的上限?
    此時此刻,距離地球一個天文單位(1.5億公裡)的太陽,正在靠著核心的高溫高壓維持核聚變反應,氫元素在太陽核心1500萬℃高溫和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的環境中不斷釋放巨額能量,每秒都有200萬噸質量化作光和熱四散在宇宙中,地球僅接受了其中的22億分之一,便繁衍出了世間萬物。
  • 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會被科學家認為,是溫度的上限?
    此時此刻,距離地球一個天文單位(1.5億公裡)的太陽,正在靠著核心的高溫高壓維持核聚變反應,氫元素在太陽核心1500萬℃高溫和3000億個地球大氣壓的環境中不斷釋放巨額能量,每秒都有200萬噸質量化作光和熱四散在宇宙中,地球僅接受了其中的22億分之一
  • 宇宙最高溫度是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只有-273度?
    溫度 溫度是衡量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也就是和熱現象有關。要了解溫度的本質,我們需要從微觀視角來看。我們知道,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這個性質描述讓我們知道,微觀粒子的行為是和宏觀完全不同的,不是確定性的,而是概率性的。因此,微觀粒子不可能完全停在某個位置上。
  • 宇宙最高溫度是1.4億億億億度,為什麼最低溫只有-273度?
    溫度溫度是衡量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也就是和熱現象有關。要了解溫度的本質,我們需要從微觀視角來看。我們知道,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這個性質描述讓我們知道,微觀粒子的行為是和宏觀完全不同的,不是確定性的,而是概率性的。因此,微觀粒子不可能完全停在某個位置上。
  • 零下273.15℃是個什麼概念?你對溫度和熱的理解可能錯了
    絕對零度可以說是一個理想的、無法達到的、完美的凍結狀態,很多人對於溫度和熱的理解都缺少一個概念,溫度的本質是一種態函數,用來描述物體內部原子熱運動劇烈程度。說白了就是物質內部粒子的平均動能。而在物理學中,是沒有「冷」這個概念的,「熱」是指由於溫度差別而轉移的能量。
  • 宇宙最高溫高達1.4億億億℃,為什麼最低溫只有-273℃?
    ,科學家發現宇宙理論上存在的最高溫度高達1.4億億億℃,最低溫則為-273.15℃。南極地區看到這個結果,我們都會感到疑惑,宇宙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1.4億億億℃,可是最低溫卻只有--273.15℃,兩者相差如此巨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溫度的本質是什麼?
  • 宇宙最高溫度高達1.4億億億億度,為何最低溫只有-273度?
    根據物理理論的推斷,我們宇宙是存在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由於我們把水的三相點定義為273.16K,在攝氏溫度中把冰水混合物定義為0℃,所以最低溫度就為-273.15℃,最高溫度為1.416833*10^32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