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網】
最新的研究發現,法國孔泰地區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發現的恐龍骨架是一種新的泰坦巨龍。與先前發現並鑑定的泰坦巨龍類相比,這條巨龍把同類的時代向前推到了1億6000萬年前,而此前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泰坦巨龍生活在距今9000萬年前。

「飛蛇」恐龍在海邊覓食的想像圖。
這隻泰坦巨龍被命名為Vouivria damparisensis,以vouivre這個古法語單詞引申而來,這個詞在法國的孔泰地區是一種傳說中的帶翅膀的毒蛇。這條巨龍在1934年就被發現,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直雪藏在巴黎自然博物館。它具有非常長的脖子,身長超過15米,體重估計在15噸。如此巨大的「飛蛇」恐龍,卻只吃植物。在它們的時代,歐洲大陸還是一片小島形成的地貌狀態。這隻巨龍的死因不明,它倒在了海邊被逐漸掩埋直直到形成了化石。
什麼是「泰坦巨龍」?
泰坦是希臘神話中的神族,比奧林匹斯山眾神還要早,在神話中的地位也更高。古生物學家用泰坦來命名蜥腳下目中一群多樣性演化分支,這類恐龍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普遍身形巨大,最大的體重很可能超過100噸,身長達到50米(連結:阿拉摩龍),這麼驚人的身形特別適合泰坦神族的想像。但並不是所有的泰坦巨龍種類都具有巨型身材,某些種類的大小並不是很令人驚奇,這裡有一張泰坦巨龍類的身材比較圖片:

不同泰坦巨龍類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1.蘇尼特龍、2.澳洲南方龍、3.高橋龍、4.毒癮龍、5.馬拉威龍、6.林孔龍、7.博納巨龍、8.風神龍、9.薩爾塔龍、10.馬扎爾龍、11.博妮塔龍、12.岡瓦納巨龍。圖片來源:由Conty - 自己的作品,CC BY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305131
泰坦巨龍類與在它們之後出現的巨型草食性恐龍相比,很少有完整的骨架,對於它們的了解也很少,但泰坦巨龍的分布非常廣泛,各個大陸都曾經發現過泰坦巨龍的化石,包括澳洲大陸和南極洲。泰坦巨龍龐大的身軀和很少的化石訊息讓古生物學家對於它們的充滿了研究的興趣,在化石發掘工作的努力下,更多泰坦巨龍的新發現將會向公眾發布。

阿拉摩龍和暴龍的骨架對比。暴龍作為6500萬年前的後來者,身形比泰坦巨龍阿拉摩龍要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