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加萊重現:你經歷的一切,都有可能在未來再度發生

2020-09-03 好奇世界的舒宜昂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龐加萊定理。(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我們之前說到了熵,還在熵的前提下擴展了玻爾茲曼大腦。(還沒有看過並且感興趣的看官,歡迎翻看本人之前的文章)而龐加萊重現也算是和熵有關係的,它看似和熵增原理衝突,但其實並不矛盾。

照慣例,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提出這個定理的龐加萊。龐加萊,全名朱爾·亨利·龐加萊。法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天體力學家、數學物理學家、理論科學家和科學哲學家。龐加萊被公認是19世紀後四分之一和20世紀初的領袖數學家,是繼高斯之後對於數學及其應用具有全面知識的最後的數學家。在數學方面的傑出工作對數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他在天體力學方面的研究是牛頓之後又一座裡程碑,他還因為對電子理論的研究被公認為相對論的理論先驅。

龐加萊定理又稱龐加萊重現、龐加萊回歸、龐加萊復現。是說力學體系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後總可以恢復到初始狀態附近。也就是整個系統內的一切都有可能恢復到最初的狀態。這裡我引入同樣是力學的H定理來代替熵增原理和龐加萊定理作比較,H定理由玻爾茲曼提出,一個處於非平衡態的系統總是要單調地趨向平衡,而一個已經達到平衡的系統再自動地趨向非平衡是不可能的。所以衝突就在這裡,一個定理說的是不可能恢復,一個定理卻說是可以的。但為什麼不矛盾,因為前提條件是足夠長的時間,這個足夠長是多長呢?對不起,我還真的沒辦法回答。

從微觀上來看,在一個系統內,裡面的粒子都是在無規則運動並且不斷地運動,其中的粒子總會有回到最初位置的時候。但是全部的粒子都要回到最初的位置,這個機率就真的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了。

還是轉宏觀來表述會更直觀一點。簡單來說,比如從一個箱子抽2個球,並不放回。那麼全部可能性有兩種,不是先抽到1就是先抽到2。假設你第一輪先抽到1再抽到2。第二輪你還是先抽到1再抽到2。那麼就重現一次了。如果你在第二三輪都是先抽到2再抽到1,直到第四次才先抽到1再抽到2,那麼重現也就才發生。所以什麼時候可以重現不知道,但是有可能會發生重現。

再以你自己來舉例子,現在的你出生為起點,你的整個人生過完,整個宇宙也向前推進了不知道多久。在某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和現在的你出生時完全一樣的條件(也就是整個宇宙、社會環境、你父母等等一切),你再度出生。這一定是要從各個方面完全一樣的,就算是有一個條件是有絲毫的偏差都不能算是重現。這樣想是不是會覺得根本不可能呢。

如果再加上一個條件,重現後的你的生活又和現在的你是完全一樣的,也就肯定是宇宙已經經歷了全部和現在的你有偏差的你的所有人生。有偏差的你的人生就應該有無數個吧。這種重現的機率肯定是沒有了吧。然而我們存在於一個「萬事無絕對」的宇宙,只要時間夠長,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你並不能證明這個可能是正確,還是錯誤。

這樣想來,世間萬物是早已經決定了,一切似乎都像是被寫好的。我們無論怎麼做、怎麼想都是必然的一個結果。簡單說來,就好像是不斷在播放的影片,而我們就是影片中自己的主角,而我們只有按照進度條前進的方面,循環播放。

但是結局被寫定又如何,關鍵在於你其實並不知道你的結局如何,你是在體驗你的生活,並不是在觀看你自己的「影片」。你還是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一切事情,你每一個決定和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的體驗。

前兩篇提到的熵增原理和玻爾茲曼大腦,即使世間萬物已經是朝著一個大方向去了,我們仍有能力減緩其發展。即使我們只是一股意識,我們卻有可能自己創造宇宙。結合起來,也就是過好當下。我這三篇所說的一切都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因為我們無法用事實去論證。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所觸不到的,但是我們為什麼又需要知道這些?因為我們需要瞭然於心,處之泰然。

個人覺得是重點的總結:

1. 龐加萊重現也算是和熵有關係的,它看似和熵增原理衝突,但其實並不矛盾。

2. 龐加萊,全名朱爾·亨利·龐加萊。法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天體力學家、數學物理學家、理論科學家和科學哲學家。龐加萊被公認是19世紀後四分之一和20世紀初的領袖數學家,是繼高斯之後對於數學及其應用具有全面知識的最後的數學家。在數學方面的傑出工作對數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他在天體力學方面的研究是牛頓之後又一座裡程碑,他還因為對電子理論的研究被公認為相對論的理論先驅。

3. 龐加萊定理是說力學體系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後總可以恢復到初始狀態附近。而同樣是力學的H定理,卻說一個處於非平衡態的系統總是要單調地趨向平衡,而一個已經達到平衡的系統再自動地趨向非平衡是不可能的。他們不矛盾的原因在於龐加萊定理基於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

4. 微觀下,系統內粒子總是有可能運動到初始位置,但龐加萊定理是說全部粒子都恢復到初始位置,並按照原來的運動軌跡重來。

5. 宏觀下,以現在的你為例子,你出生到去世,宇宙不知道經歷了多久後。又出現了一個和現在的你完全一樣的情況,你再度出生,並重新過了一遍現在的你的一生。

6. 我們存在於一個「萬事無絕對」的宇宙,只要時間夠長,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你並不能證明這個可能是正確,還是錯誤。

7. 這樣想來,世間萬物是早已經決定了,一切似乎都像是被寫好的。我們無論怎麼做、怎麼想都是必然的一個結果。

8. 即使結局被寫定,但你還是可以自己決定一切。這些我們不知真偽,無法論證,甚至觸不到。但我們仍需要瞭然於心,處之泰然。

我是舒宜昂,希望你喜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歷史會重現嗎?龐加萊定理:現在經歷的可能在未來重現!
    歷史會重現嗎?龐加萊定理:現在經歷的,都可能在未來發生!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給出解釋稱,這有可能是平行世界中所經歷的,也有人將這一現象和曾經提出的龐加萊定理聯繫在一起,龐加萊是19世紀到20世紀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為數學添磚加瓦,對這一學科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力學方面的研究甚至可以和牛頓相媲美,那麼龐加萊定理又是什麼呢?
  • 「龐加萊回歸」:每一次人生都是重蹈覆轍,宇宙可能在不斷輪迴
    ,但是空間內的物質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達到「熱平衡」,也就是宇宙中只有無限的虛無。 而其他觀點認為,宇宙可能在未來進入絕對的低能狀態,無限接近於絕對零度,所有的恆星都已經熄滅,黑洞也都完全蒸發,宏觀宇宙中不存在任何物質的運動,僅僅在量子層面進行著量子漲落。
  • 生命、宇宙和一切的未來
    這是現有科學所預測的未來時間表。10^10^10^76.66 如果一個假想的盒子包含一個恆星質量的孤立黑洞的話,那麼這個系統的量子態的「龐加萊重現時間」在這個數量級上。不嚴格地說就是,因為粒子的數量和狀態都是有限的,所以等待足夠長時間之後總能等到一個時間,使得系統此時的狀態和初始狀態非常接近——所謂「輪迴」。龐加萊重現時間就是「輪迴」的期望時間。
  • 骰子有趣科普(3)宇宙將會重置,龐加萊回歸是真的嗎?
    是不是你閱讀了在下這篇文章已經有過好幾次了。假設我們的宇宙真的能堅持到回歸周期,以及龐加萊回歸的條件都滿足。 那麼我們的確可以相信經過10^(10^(10^(10^2.08)))年,宇宙很大概率會重置到此時此刻。但是下一刻和此時此刻的下一刻會一樣嗎?很顯然又是一個極小的概率。可能又得經過一個回歸周期。
  • 科趣小學堂 | 神秘莫測的夢之預示未來作用——到底是預示未來,還是曾經經歷的重現?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做過夢,有時是美夢、有時是噩夢,有時是模糊的,有時又是清晰的,有時是令我們記憶清晰的,有時又是令我們醒後就忘的。我們在現實世界有一種經歷,對應一種記憶,在夢裡又有一種經歷,對應一種記憶,當這兩種記憶重疊,我們就會在經歷後一種經歷時突然想起,這一幕似曾相識,好像經歷過。現實中的經歷在夢中重現,我們不回感到奇怪,但一旦夢中的經歷在現實中重現,我們就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一種言語無法描述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幕好像在哪經歷過。
  • 【數學人物】數學全才——龐加萊
    阿達馬這位曾在函數論、數論、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幾何、集合論、數學基礎等領域做出過傑出貢獻的法國數學家認為,龐加萊「整個地改變了數學科學的狀況,在一切方向打開了新的道路。」      羅素認為,本世紀初法蘭西最偉大的人物就是亨利·龐加萊。
  • 數學家|龐加萊:法國巨星
    龐加萊的父母親都出身於法國的顯赫世家,幾代人都居住在法國東部的洛林。龐加萊的父親是當地一位著名醫生,並任南錫大學醫學院教授。他的母親是一位善良、才華出眾、很有教養的女性,一生的心血全部傾注到教育和照料孩子身上。
  • 夢境中的一切可能並非幻想, 而是在平行宇宙真實發生的經歷
    例如每個人都有過做夢的經歷,古今中外對夢境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易經稱之為靈魂出竅,日有所想夜有所夢;佛經解釋為夢有三千,包含世間萬物;弗洛伊德則說夢境是潛意識欲望的自我實現,當大腦完全放鬆,有沒有了現實規則的壓迫,就會作為一種應急方案去填補人的內心欲望。
  • 與破解龐加萊猜想的朱熹平面對面:把失敗看成常態
    當我自信滿滿地把證明過程拿給指導老師看時,老師拒絕了我,只丟下一句話:如果你錯了,我不用看;如果你對了,我也看不懂。從那以後,我意識到做學問要靜下心,不要先想到要攻克什麼難題,而是要潛心積累。記:破解龐加萊猜想的過程中,對您觸動最大的是什麼?朱:這是一個希望與失望不斷反覆的過程。在攀登龐加萊猜想這一高峰的途中,我和我的團隊經歷了無數次失敗與失望。
  • 龐加萊猜想與幾何
    在未來論壇第十一期「理解未來」講座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Higgins講座教授田剛從幾何學角度講述了數學史上最艱難的課題之一
  • 數學家可以預言一切「二」鐘擺,太陽系的崩潰和天氣預報
    與上一篇文章《數學家可以預言一切「一」》中所說的簡單運動不同,現代數學的研究往往有一些極其複雜的系統,而這些系統就在我們的身邊,並且與我們息息相關。數學家仍然扮演著神一樣的角色:如果他們知道每一個精確的信息,他們可以預言一切。
  • 豁樂榜Week 12 | 謝安琪《再度》:前身的一切正俯瞰跟仰望
    評選條件設定為全球華人原創的音樂 以真誠多元具前瞻性的華語流行榜單 記錄樂壇發展流變,與時代發生對話 第十二周豁樂榜的冠軍歌,「再度」屬於新上榜就毫無意外力壓群雄、拿下冠軍的:謝安琪的《再度》。再度有周耀輝填詞,作曲換上有新鮮感的Maggie傅佩嘉,監製繼續是合作無間的Juno與Carl叔叔王雙駿,這是浦銘心在4421號酒店房的內心獨白。「前身的一切正俯瞰跟仰望」,回頭已是百年身,再度思索前身,只得無言緘默。
  • 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將來的一切是否都已經在過去發生過了?
    我們已經確定了宇宙有起點和可能的年齡,因此儘管它非常大,但根據我們所知道的,它不能被認為是無限大的。在無限多個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可能再次發生的想法只屬於古老的科幻小說。我們沒有其他宇宙或其他維度存在的證據。甚至連弦理論都沒有對此提供任何證明,它只是一個數學構造。抱歉,我們現在只有這個無趣的宇宙。但請放心,這裡有很多需要學習和經歷的東西。
  • 最後的數學全才—龐加萊
    但他對數學的思考並未有絲毫停止和懈怠。在此之前,龐加萊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包含微分方程在內的分析學,其核心觀念之一就是連續性。龐加萊敏銳地覺察到,與連續性相關的許多難題的解解,都離不開「位置分析」,而「位置分析」就是今天的拓撲學。受物理學的影響,龐加萊首先提出了向量場的概念,並應用於微分方程和天體力學的研究,他對拓撲學的思考也始於此。
  • 未來地球上可能發生的7個可怕的自然災害
    大自然是值得我們敬畏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總是帶給我們一些神奇和驚豔的自然奇觀,也在於一旦發生災難之時,人類將顯得非常渺小。藉助於科學技術和科學理論,如今人類已經能夠預測一些自然災難了。而今天,小編就要為你介紹,未來地球上可能發生的7個可怕的自然災害。
  • 未來地球上可能發生的7個可怕的自然災害
    大自然是值得我們敬畏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總是帶給我們一些神奇和驚豔的自然奇觀,也在於一旦發生災難之時,人類將顯得非常渺小。藉助於科學技術和科學理論,如今人類已經能夠預測一些自然災難了。而今天,小編就要為你介紹,未來地球上可能發生的7個可怕的自然災害。
  • 浩瀚星辰,願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人間值得
    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現實,過去的不可能再回來,現在無論多麼糟糕,未來不知在何方,我們都必須要看眼前,看未來。歲月流逝,人這一生都是要從一個天真的童話世界,然後經歷複雜的現實生活,最後才能真正讀懂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可能有時候是離得那麼近,卻在努力嘗試了一次之後發現自己失敗了,就安慰自己:大概是我能力不行,大概是我們沒有天賦。
  • 諾查丹瑪斯預言2021年:一切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發生什麼?
    到2020年,疫情爆發時,所有人都能放下手頭的事情,在家裡度過,抗擊瘟疫一年後,事情發生了轉機,儘管根據Nochadamas所作的預言,似乎是在向人類訴說未來,而且很有可能會有更大的災難等待人類,儘管2020年是不順利的一年
  • 【物理巨人】為什麼不是龐加萊第一個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科學界對此課題的研究, 可追溯到1890年法國數學家龐加萊為解決天體力學中的『三體問題』所作的工作。 李四摸了摸大腦袋,對張三說:「你不是正在上一門天體力學的課,也聽過三體問題嗎?你先簡單介紹介紹天體力學和其中的三體問題吧。」 張三說,我還剛學,知道得不多哦,反正拋磚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