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中國科學:物理、力學和天文學》英文版日前發表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與其博士生晉升提出的關於木衛二內部結構研究的新觀點:木衛二具有核、幔和殼分層結構,且其內核可能由鐵和硫化亞鐵的混合體組成。
據研究人員介紹,木衛二是木星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它的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冰殼,在冰殼上布滿了隕石撞擊坑和縱橫交錯的條紋,在冰殼下面很可能存在一個太陽系中最大的液態水海洋,這個海洋中極有可能存在著生命。
依據伽利略探測器對木衛二引力場的測量,有學者給出了木衛二內部結構模型,即內部的鐵質內核、中間的矽酸鹽幔和外部的冰水殼層。但是,木衛二內部鐵核的具體組成成分是什麼還沒有定論:其內核是完全由鐵核或硫化亞鐵核組成,抑或由它們混合組成?
季江徽團隊對木衛二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新建模研究,不僅考慮了單純由鐵和硫化亞鐵組成的內核模型,還提出了以鐵和硫化亞鐵混合成分為內核物質的新模型。在鐵和硫化亞鐵混合內核模型中,計算得到內核半徑為571公裡,矽酸鹽幔厚達832公裡,外部液態冰水層厚達166公裡(與木衛二半徑1569公裡基本吻合);核、幔和冰水層所佔的質量比分別為12%、78%和10%。
專家認為,該項研究對於深入了解木衛二的內部結構和形成演化,以及探究其表面以下海洋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韋伊)
《中國科學報》 (2012-03-08 B1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