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二內部結構有新解

2020-12-05 科學網

 

本報訊 《中國科學:物理、力學和天文學》英文版日前發表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與其博士生晉升提出的關於木衛二內部結構研究的新觀點:木衛二具有核、幔和殼分層結構,且其內核可能由鐵和硫化亞鐵的混合體組成。

 

據研究人員介紹,木衛二是木星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它的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冰殼,在冰殼上布滿了隕石撞擊坑和縱橫交錯的條紋,在冰殼下面很可能存在一個太陽系中最大的液態水海洋,這個海洋中極有可能存在著生命。

 

依據伽利略探測器對木衛二引力場的測量,有學者給出了木衛二內部結構模型,即內部的鐵質內核、中間的矽酸鹽幔和外部的冰水殼層。但是,木衛二內部鐵核的具體組成成分是什麼還沒有定論:其內核是完全由鐵核或硫化亞鐵核組成,抑或由它們混合組成?

 

季江徽團隊對木衛二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重新建模研究,不僅考慮了單純由鐵和硫化亞鐵組成的內核模型,還提出了以鐵和硫化亞鐵混合成分為內核物質的新模型。在鐵和硫化亞鐵混合內核模型中,計算得到內核半徑為571公裡,矽酸鹽幔厚達832公裡,外部液態冰水層厚達166公裡(與木衛二半徑1569公裡基本吻合);核、幔和冰水層所佔的質量比分別為12%、78%和10%。

 

專家認為,該項研究對於深入了解木衛二的內部結構和形成演化,以及探究其表面以下海洋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韋伊)

 

《中國科學報》 (2012-03-08 B1 綜合)

相關焦點

  • 木衛二表面出現異象,增加海洋存在的可能,會有生命嗎?
    這顆發現於17世紀初的衛星一直都是天文界的關注重點之一,在人類太空探索能力得到提升後,科學家對木衛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過去種種研究理論認為木衛二的地表下存在著液態海洋,但到目前為止這也只是懸而未決的謎題。
  • 科學家新解木衛二內部結構 生命體仍有可能存在
    科學家新解木衛二內部結構 生命體仍有可能存在   中新網南京15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與他的博士生晉升通過建模剖析了木衛二內部結構,並表示「木衛二」冰層下的海洋中仍可能存在生命。  1610年1月,伽利略用望遠鏡首先觀測到木星的4顆衛星,即「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
  • 如果月球是地球的「地衛一」,那地球有沒有可能擁有「地衛二」?
    組成太陽系的天體類型很多,我們最為熟悉的應該有三類天體,第一類就是「恆星」,在太陽系中只有一個,那就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能夠發光發熱的天體;第二類就是「行星」,當然這裡的行星不包括矮行星和小行星,是指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行星可以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兩大類,這些行星都繞太陽進行公轉。
  • 木衛二:在100公裡厚表面冰層有液態海洋,或許含有生命物質
    在我們太陽系之中,繞太陽運行的八大行星,目前共發現有185顆衛星,其中木星是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總共有69顆衛星,而土星是擁有第二多衛星的行星,總共有62顆衛星。地球、月球和木星的伽利略衛星對比圖在木星的69顆衛星當中,其中有四顆被稱為伽利略衛星,分別是木衛一
  • 偷偷地繞著地球轉了三年,「地衛二」終被發現,可惜原配不容它
    太陽系內有主要的幾大類天體,首先核心就是太陽,其次就是八大行星,當然還有很多繞著太陽公轉,但是並不是很穩定的小行星以及彗星,被剔除大行星之列的冥王星成為了矮行星的典型代表。除了上述這些天體外,太陽系內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類天體,那就是天然衛星。
  • 科學網—大氣中硫酸氫銨形成機理有新解
  • 太陽系中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天體:海衛一、木衛二、土衛二,穀神星
    第一,星球上有能夠形成複雜分子的基本元素:碳、氫、氮、氧、磷和硫磺等第二,星球上有液態物質:地球上的液態水,泰坦上的液態甲烷等。第三,能量: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第四,適宜的溫度。第五,生命生存環境有一個保護層。
  • 科學家有了新發現:外星生命隱藏在木衛二的海洋中
    為了研究木衛二的內部海洋,一種方法是登陸木衛二後鑽冰,但是這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技術上也存在挑戰。另一種更好的方法是研究木衛二的羽流,據信羽流會將木衛二內部海洋的物質輸送至表面。2017年4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宣布卡西尼號探測器巔峰發現——土衛二的海洋有支持生命生存的可能性的同時
  • 木衛二可能有魚類生存?
    探索外星生命一直是人們不斷的追求,人們想證明,在這個宇宙中,人類並不孤單,在太陽系中,就有幾個地方給了人們希望,其中一個就是木衛二。近日有外媒報導了美國宇航局關於木衛二研究的最新報告,由NASA研究員莫赫特·達斯瓦尼領銜的研究表明木衛二的地下環境條件可能支持生命生存。那麼研究人員是如何得到該發現的?木衛二已經是一顆冷卻的星球,它內部為何還可能存在液態海洋?
  • 為什麼有很多科學家會斷定,木衛二上一定會有生命?
    木星最大的四顆衛星分別稱為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通統稱為伽利略衛星。迄今雖然已知木星擁有63顆衛星,但按體積大小來說,木衛二仍然處於第四位。其與木星的距離僅次於木衛一的42萬千米。太空飛行器對木衛二的探測表明,它的外殼冰層下可能有海洋,海洋中可能有生命,科學家們正在設法揭開其生命之謎。
  • 【中國科學報】大氣中硫酸氫銨形成機理有新解
    【中國科學報】大氣中硫酸氫銨形成機理有新解 對霧霾顆粒形成有重要作用 2016-02-22 中國科學報 楊保國 通過進一步研究,他們確認了反應路徑,發現三分子水團簇中第三個水分子的存在有助於環狀結構的形成,而該環狀結構能將反應能壘(化學反應過程中必須超過的能量,有如跨欄中的欄高)降至幾近為零,從而大大增加了硫酸氫銨在大氣水團簇中的形成速度。他們在納米水滴表面也觀測到同樣的反應機理。
  • 「地衛二」很快現身!汽車般大小的星球,會成為「第二月亮」
    火星都知道擁有兩顆衛星,雖然目前地球僅有一顆衛星,但是「地衛二」很快現身!汽車般大小的星球,會成為「第二月亮」!何為衛星?衛星就是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且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動的一種天然天體,當然人造衛星一般也被稱之為衛星,但是總體概念還是不一樣!衛星都有哪些特點呢?首先,它不會發光;其次,只能圍繞行星運轉的星球;最後,還要跟隨行星圍繞恆星運轉。
  • 木衛二上究竟有多少水?
    Kevin Hand (JPL/Caltech) / Jack Cook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 Howard Perlman (USGS) / NASA / APOD木衛二上究竟有多少水?根據美國宇航局伽利略木星探測器在1995至2003年期間收集的數據,木衛二的冰層下,隱藏著一個極深的全球性液態水海洋。
  • 木衛二(歐羅巴)上有生命嗎?
    其實這也就是為什麼計劃中的木衛二快船探測器不能進入木衛二軌道的原因(但是它會多次飛越木衛二)。如果把探測器放在木衛二的軌道上,木星的輻射可能會把它活生生地吞噬掉。也許是我厭倦了。關於火星探測器甚至軌道探測器,有許多消息不靈通的「新聞」故事在說「科學家們相信可能存在生命」。這句話已經成了陳詞濫調,我已經搞不清這一發現的意義,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又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