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四五月交間的北京,能看到一種黑白花的蝴蝶,飛舞在花朵間尋找花蜜吃,這就是柑橘鳳蝶(Papilioxuthus)。
柑橘鳳蝶也叫花椒鳳蝶、橘黃鳳蝶、燕子鳳蝶、橘鳳蝶。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蝴蝶。北京市區常見的蝴蝶,除了顏色單調白不拉幾的菜粉蝶、雲粉蝶,重口味的黃鉤蛺蝶、白鉤蛺蝶,最好看的就是柑橘鳳蝶了。柑橘鳳蝶的翅是白底帶黑色條紋,後翅的臀角各有一個黃色斑點,斑內有一個黑點,有較長的尾狀突,有點兒像西方穿的燕尾服,在英文中稱其為亞洲燕尾蝶(The Asian Swallowtail)。
柑橘鳳蝶的幼蟲取食芸香科的多種植物,其中有柑橘、花椒等等,故將其稱為「柑橘鳳蝶」,也有「花椒鳳蝶」的別名。雌蝶在交配後,將卵產在寄主植物的嫩葉上,經過3-4天的孵化期,幼蟲破殼而出,隨即取食寄主植物的葉子。
低齡幼蟲體色很深,且有白斑,擬態鳥糞以避免天敵捕獵。
到了末齡幼蟲則全身青綠色,胸部有眼斑,在受到刺激的時候會伸出一個「Y」型的臭腺,這時會散發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氣味,看起來就像一條蛇吐信子,藉以威嚇敵人。
末齡幼蟲在發育完全後,會停止進食,尋找一個比較隱蔽的枝丫,排出體內食物殘渣和多餘水分並吐絲將身體固定在樹枝上進入預蛹期,在經過1天左右蛻皮變為蛹。
根據周圍環境的不同等原因,蛹有綠色型和深色型兩種,一般在葉較密集的枝丫上化蛹的青色型較多,而在乾枯枝丫上化蛹的一般為深色型,以便於偽裝,避免敵害發現。
經過10天左右的時間,蛹的外殼會漸漸變得透明,綠色型的蛹甚至可以看到蝴蝶翅膀上的花紋。一般柑橘鳳蝶羽化會在凌晨6點前後開始,首先在蛹的背部裂開一條縫,成蟲將背部的蛹殼頂開並爬出來,在蛹中蝴蝶的翅是折卷的,破蛹而出後會將身體倒吊著,翅膀朝下令體液充分流入到翅脈中,羽化過程要持續幾個小時。柑橘鳳蝶的成蟲又將飛舞在花叢中尋找花蜜果腹,在交配之後再尋找寄主植物產卵,從此完成整個生命的循環。
柑橘鳳蝶雖然在小時候裝鳥糞扮小蛇,長大以後能乘風飛舞,但也很容易被其他動物捕食。幼蟲和蛹容易被螞蟻、蝽、蜘蛛等其他捕食性動物吃掉,還很容易被寄生蠅、寄生蜂寄生,作者飼養的柑橘鳳蝶一般都是從1-2齡幼蟲開始飼養,採回家的高齡幼蟲有多一半都會被寄生。即便是成蟲,也常會被鳥和螳螂捕捉,或者撞到蜘蛛網上成為蜘蛛的美餐。
柑橘鳳蝶雖然從小到大的生存之路艱辛坎坷,但它還是頑強地走過,完成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循環,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