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由杭州市餘杭區政府指導,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巴比特主辦的「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正式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大咖、網際網路大廠、創新企業、投資機構、學術機構、主流媒體將齊聚亮相,共同探討區塊鏈產業面臨問題及未來趨勢。
2020年「黑天鵝」頻發,全球經濟陷入種種不確定性,而Amber Group逆勢完成2800萬美元A輪融資,其CEO Michael Wu帶來主題演講《聚焦長期價值,以智能科技賦能全球用戶》,分享心得。
以下是演講實錄:
Amber Group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全球化智能加密金融服務平臺,今天的分享我將從長期趨勢、長期價值、Amber Group自己的發展實踐以及未來的行業趨勢四個角度展開分享。
一、資產的數位化趨勢
其實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伴隨著一部金融史,是事物不斷被貨幣化、被資產化、被數位化的進程。在人類社會早期時代,包括糧食、工具這樣的實物,到每個人的能力、天賦、勞動力,在沒有被貨幣化之前是無法流通的。作為沒有辦法流通、沒有流動性資產,自然也沒有辦法被配置到更高效的地方,沒有辦法創造更大的價值。直到貨幣誕生,通過貨幣化,我們把實物轉化為可度量的財富,事物資產才有了流動性。以及通過將事物變化為資產,進而轉化為生產力和財富,我們才不斷讓人類社會的關註裡從具像的實物轉向了抽象的數字。現在的金融社會,通過證券化、貨幣化等方式把未來的事物、把抽象的事物逐步資產化、數位化,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流通。而到了未來,隨著區塊鏈這樣新金融技術,一步步將信用構建、資產創建、資產定價這個過程進一步下沉,最終我們能達到個體只要獲得足夠共識,就能參與到信用建立,參與到資產定價的過程中,參與到事物貨幣化、資產化的議事進程,其中交易媒介就是加密貨幣。
人類社會結構越來越複雜,科技越來越發達,對於數位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反過來,數位化的進程越遠,也越能推動以及支撐人類社會更複雜的社會結構、更複雜的生活產業結構,進而創造更多的交互和更多的數據,從而推動更發達的科技。
在這個過程中,隨著資產貨幣定義的改變,我們人類對於信用體系,對於信用價值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如果我們來看最初的實物貴金屬貨幣、黃金白銀,其背後信用基礎搭建其物理稀缺性。而到了數位化的貨幣,不管是國家信用貨幣還是加密貨幣,背後的信任基礎在於對其背後規則體系信任。誰掌握了這些規則與體系,誰就對於信用的創造,對於資產的流通佔有了先機。只要你有能力創建規則,只要有辦法達到共識,就有能力去創造信用、創造資產,也就擁有了未來和財富。
隨著人類社會逐步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進行移民,你我在數字世界的身份、資產、數據、信息就變得與物理世界同等重要。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在數字世界,我們依據區塊鏈這樣的技術,其實已經在一個牢固的信任基礎上進行建立。基於這個信用基礎,我們能搭建比傳統金融更超前,更有活力、更有創造性的加密金融體系。比如通過把資產上鏈,資產瞬間可以不依賴於任何機構,不拘泥於形態、國度實現低成本的自由交易與轉換,而這裡面交易轉換的媒介就是加密貨幣。加密貨幣在數位化的加密金融體系中,擔任了價值度量、價值儲藏、支付流通的基礎職能,它為加密金融在數位化時代的落地建立了基礎。
反映到資本市場,大家可以清晰看到全球對於加密貨幣價值不斷的共識形成,在短短過去十年間,加密貨幣總的市值已經達到千億美金的規模。經歷了過往幾年,眾所周知,我們經歷了幾輪快速的牛熊轉換,目前加密貨幣總市值穩定在2600億美金左右的規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規模呢?差不多是宇宙第一大行——中國工商銀行在A股市場的市值。
二.立足長期的加密金融服務
在這樣的趨勢下,整個行業應該去搭建立足於長期願景的加密金融服務。我們都知道如今的加密資產很早之前就已經脫離了最初技術極客的小圈子,從最初只是一群密碼朋克包括早期的礦工,到現在有越來越多從業者、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越來越多的終端用戶已經參與到加密金融的生態之中。而這個共識的達成也促使了包括比特幣在內的主流加密資產價格的不斷上漲,價格、價值的不斷發現與上漲,又進一步促使全球越來越多機構、政府、個人參與到行業之中。
加密金融這個年輕的行業需要怎樣的服務呢?我認為首先它需要的是在這個行業願意去長期穩健經營、願意耐心發展,跟著這個行業成長的一些企業。像過往那些通過快速割韭菜野蠻生長的行為,已經越來越受到有願景、有遠見的行業金融所唾棄。如今這個行業已經不比當初,這個行業在分布式存儲、分布式金融、支付、隱私保護、溯源等領域展現巨大的潛力,加密貨幣的眾多落地場景已經越來越明確,我相信只有願意跟隨這個行業長期發展、耐心發展的企業,才能最終收穫這個行業最長遠,最大的果實。
其次,我認為只有合規化發展,才是這個行業正確的發展道路。經過過去幾年的洗牌,全球眾多監管機構已經與行業不斷在探索如何去監管這個年輕的行業,如何去幫助這個行業更良性、更健康、更可持續性的去發展。光過去3年已經有27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推出了專門針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監管體系。在我看來,這對行業的長期發展是一個巨大的助推力,因為只有通過合規,我們才能讓更多的機構,更多的個人去接納加密貨幣,才能讓全球更多地區、更多行業、更多政府加入加密金融建設。
我認為在產品層面,不管底層的技術多麼複雜,我們想要讓更多終端用戶進入加密金融的生態,他們需要的是非常簡便、非常流暢、非常無感、非常定製化、個性化的一套金融服務。不管在怎樣的金融場景,我相信用戶需要的是一套簡單、易用、個性化、千人千面的一套輕應用產品,那就需要我們行業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去搭建更加流暢、更加高效,能給更廣泛用戶群體受眾所使用的工具。
三、Amber Group發展實踐
Amber Group就是這樣一家智能驅動公司,算上公司成立前身,Amber在過往5年經歷了大約3個發展階段:在2017年之前,包括我以及Amber其他5位創始人,當時我們還在華爾街投行從事交易、量化、技術開發,同時也開始了兼職創業。我們團隊在2014年底開始講機器學習、神經網絡這樣一些非常前沿的AI算法,將其應用到金融交易之中,這在當時亞洲市場是非常領先和創新的。直到2017年, Google旗下的AlphaGo圍棋AI擊敗了韓國棋手李世石,包括擊敗了浙江的圍棋天才柯潔之後,AI的應用才正式進入金融、科技的視野。我們也是2017年創業時把公司更名為Amber AI,Amber從創立成立之初兼具金融與科技的雙重基因。同樣在2017年下半年,Amber開始涉獵加密金融交易,2018年就發現加密金融業務發展非常迅猛,規模和速度上已經遠遠超過了積累更久的傳統業務,在反覆推敲以及判定了年輕的技術、新型行業巨大潛力之後,我們在2018年初決定深耕這個行業,全身心投入、長期耕耘年輕的加密金融行業。
眾所周知,2018年是加密貨幣大熊市,整個市場從年初開始就一直暴跌。一季度Amber因為堅守了長期價值,堅持風控底線不去賭方向,專注於做低風險市場中性策略,所以當2018年一季度同行都虧損過半時,我們在一季度有了30%左右的盈利,令我們在這個年輕的行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備受關注的新星。
當時全球領先的金融媒體彭博通訊社報導了我們,稱Amber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加密對衝貨幣基金。借力於這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我們很快得到了全球機構用戶的關注,再加上我們自身出自投行的背景和專業積累,很快拓展了業務,搭建成為一家從交易、資管、理財、流動性、衍生品一站式加密貨幣投行。到2019年中,Amber在加密金融2B領域已經成為全球領先企業,甚至在數個細分業務,細分領域做到了全球市場份額第一。
同時隨著公司全球化的布局,我們也在除香港總部以外,在韓國首爾、加拿大溫哥華、臺北等地區建立了分部,也制定了一個戰略升級,希望通過平臺化、產品化、規模化的戰略,同時兼具科技能力,以及專業的金融服務一款智能金融加密應用Amber AI交付給用戶。整個公司也進行進一步升級,從Amber AI升級為Amber Group,在全球集團化的運作。
回顧過去5年,我們作為一家年輕的初創公司藉助行業的早期紅利,藉助了行業的快速發展,跟隨著加密金融這個行業取得了巨大的成長。
總體而言,整個行業還非常年輕,遠遠沒有達到成熟。我相信就像當時從一家高頻量化做市商,很快發展成一家一站式全球化領先的智能加密金融服務企業,接下來Amber伴隨著行業還有更巨大的成長空間。
四、面向未來的智能加密金融
面向未來,我們這個年輕的加密金融行業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總結:
首先在技術層面,因為加密金融行業本身就是金融與科技結合的一個產物,自身由算法、創造力所革新過的金融行業。它是由一幫非常聰明、理性、天馬行空的技術人才所引領的行業,所以像人工智慧、大數據這樣的高新技術自然而然會被這樣的人才不斷引入,結合進加密金融的行業與生態之中。
二,產品層面,我還是相信不管底層的技術多麼深奧,底層的金融產品多麼複雜,真正應該給到終端用戶的是一個簡潔易用,輕鬆流暢的體驗,應該能為用戶做到千人千面的服務,這就需要行業不斷探索,怎麼去做真正懂得用戶,懂得不同用戶的一款智能好用的產品。
三,資管層面,我相信配置加密資產本身已經是不可逆的大趨勢。隨著加密資產顯現出其與傳統資產低相關性,巨大的成長潛力,巨大的增值空間,相信從國家機構到投資機構,到高淨值個人,再到普羅大眾,最終加密資產會成為各個投資組合當中不可或缺的另類資產配置之一。
我們Amber在這樣的年輕行業是非常願意、也非常期盼與諸位行業內外廣大朋友們一起攜手,相信我們應該用更好的技術、更好的產品、更專業的服務去長期迭代推進這個年輕的加密金融行業,最終為全球用戶創造真正的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