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月薪三萬,我依然害怕回家過年》的,只長一個不夠你吹的,你們村裡的牛啊,給你裝滿了那個排行第二的英文字母,然後圓滾滾的死絕了。
這位文章作者「張文暉」,說一化名「李赫」的給他講了過年的煩惱。
李赫同學大學畢業後直接進了北京一家上市公司,30歲出頭做了單位一個部門的小頭頭,月薪3萬,「這讓他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已經步入高富帥行列,除了過年的時候」。
北京,月薪三萬,高富帥,話說得挺明白啊,這個工資起碼比同齡人「高」很多。可接著就開始胡掄了——「其實,月薪3萬在北京並不算高薪,除去房貸、車貸、日常開銷、工作應酬,每月能剩下的也並不多。而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有很多打拼的年輕人月薪並不能達到3萬。」
這B裝的,真尼瑪能上天!
「還有很多打拼的年輕人月薪並不能達到3萬」?!說的好像大多數人能達到這數似的,只有少部分還差點。這位作者張文暉,你對錢沒概念嗎?別管是北京還是上海深圳,工作個幾年,30出頭能拿到月薪3萬的,鳳毛麟角!能過萬就算你順利發展了。
月薪3萬,都不用扯30歲還是50歲,在哪個城市都稱得上高薪了,沒多少人能拿到這個數。
「在李赫的家鄉,春節串門是一項不成文的民俗,近到親姑姑、親舅舅,遠到叫不上名的二大爺、三大娘。『因為每家每戶都要去,每年就去這一次,所以伴手禮肯定不能太輕。』李赫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每家500元禮品的標準算,至少得花掉大半個月工資。」
不是在李赫的家鄉,在任何中國人的家鄉,回家過年去串個門拜拜年都是民俗,但「叫不上名的二大爺」,起碼也得準備500元的禮品,這是哪兒的鄉村啊,富成這樣?低於500拿不出手?
再給你算算,大半個月工資,算你2萬塊,你要串40家親戚?
過年一般人的假期就七天,路上除去個一天,還剩6天,年初一不送禮,滿打滿算還剩5天,你一天跑8家?
怪不得你一堆親戚都叫不上名,你這不是串親戚,你就一流竄的散財童子啊。
還尼瑪「叫不上名的二大爺」,真想說一聲,你大爺的!
「不僅如此,禮尚往來,也會有親朋好友來李赫家串門,聚餐吃飯必不可免,『基本一個年過完,怎麼也得請個十幾桌,不算菸酒,花個萬把塊很正常』。」
同樣,七天假期除去路上一天,還剩6天,6天你請十幾桌?一天至少兩桌?
不算菸酒,一桌上千?你們村請客不在家裡,天天下館子?桌桌還高檔到上千?還「很正常?
再說了,這位「李赫」,回家過個年這十幾桌都你一人請?你這麼大把撒錢,就沒個親戚朋友請請你?你丫混得也忒慘了點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壓歲錢也是『水漲船高』。這還不包括來串門連名字都叫不上的親戚家孩子。還有家裡的老人,『因為平時都不在家,一年到頭肯定還是要給點錢,表示孝心的。粗略計算,又一個月工資沒了。』」
除了「叫不上名的二大爺、三大娘」,又尼瑪來一拔「名字都叫不上來的親戚家孩子」!
這不是叫不上名的問題啊,是你腦袋有問題啊!
還有給老人的錢,「因為平時都不在家,一年到頭肯定還是要給點錢」,你們村都富成「節禮最低500」這樣了,你爸媽還不貼補點你?就看你這個孝順兒子在北京緊巴巴的過日子?
整個給李赫算一下,「節禮」2萬塊,「請客吃飯」1.5萬,「押歲錢等」3萬,總共6.5萬。再加上車費啥的,過個年要花7萬塊。
這跟過年已經沒關係了,得先把腦袋捋正常了,你TM編也得編得大致能過得去。
《月薪三萬,我依然害怕回家過年》,這麼妖魔化春節,妖魔化親情,真是其心可誅。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