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物語|啥?中秋遇上「雙星伴月」,今年賞月有「三倍效果」了?大眾日報記者 李揚
2020-09-26 15:48:52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看到「雙星伴月」這樣高大上的天文詞彙,腦海中往往會有科幻大片的既視感。
雖然詞彙高大上,這類天文現象也比較罕見,但今年就讓咱遇上一回!而且還是出現在中秋節前後這一賞月的最佳時機裡。
既然叫做「雙星伴月」,那是不是就有三倍的「觀測效果了」?
通俗的說,「雙星伴月」是指有其他兩顆行星將伴隨月球,一同出現在地球上的觀察視角內,而這次為月亮「C位」甘當綠葉的行星是土星和木星。
據了解,月球大約每月圍繞地球運轉一周,這個過程中,月亮會依次經過一些明亮的行星,形成所謂的「行星合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員、北京古觀象臺專家王玉民介紹,本次土星、木星合月的具體時間是9月25日14時48分木星合月,9月26日4時38分土星合月。屆時,木星和土星將分別位於月球北側1.6度和2.33度。而觀看雙星伴月的最好時段則分別是9月25日和26的傍晚過後。
「伴月」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各天體運行速度不同,雖然「伴月」幾乎每月都會發生,但兩顆以上的行星同時「陪伴」月亮相對較少見。據專家透露,木星和土星的會合周期,大約20年才發生一次。此次適逢周末,正是觀賞這幕奇特天象的好時機!屆時,我國各地都可觀賞到這場美妙的星空聚會。
9月25日-26日,土星和木星將與一輪盈凸月連續兩晚上演奇妙的「雙星伴月」。
專家介紹,天氣晴好條件下,公眾憑肉眼就可在西南方天空目睹奇特天象,這也是今年第四次「雙星伴月」天象。
那「雙星伴月」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
觀察↓
1.三個天體較明亮,裸眼可視,肉眼直擊。各地在日落後,往南方、西南方天空看去就可看到,觀測窗口期大約在晚上7點-次日凌晨1點左右。
2.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除用肉眼觀測外,有條件的公眾如果使用小型天文望遠鏡,還可以觀測到土星的光環、木星的衛星和月球上的澄海、靜海、酒海等「月海」。
3.連續多日觀察,可了解到月亮由西向東運行的視軌跡。在天文學上,太陽在天空運行的視軌跡稱為「黃道」,月亮在星空運行的視軌跡稱為「白道」。
拍攝↓
1.選擇合適的時機。一定要在月亮剛升起時,並且人要有一定的高度(例如山坡上)。因為月亮剛剛升起時,由於有地面的參照物,月亮會顯得特別大。到了天空中之後,廣闊的天空沒有參照物,月亮就顯得小了。
2.巧妙運用前景或者借位拍攝。比起一個光禿禿的月亮,巧妙地結合前景會讓整個圖片看起來更加飽滿和高大上。
如果這次沒看到「雙星伴月」,也不必遺憾。
按照月亮運行軌跡,我國今年還有3次機會看到木星土星與月亮相會的「雙星伴月」天象,分別是10月23日、11月19日和12月17日。但如果還想看到木星、土星與月亮組成的「雙星伴月」,可能要等到2041年了。
雖然今年恰逢「雙星伴月」,各位小夥伴也別忘了中秋賞月的好戲。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仍是常規操作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將出現在 10 月 2 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 5 時 5 分。
在難得的中秋國慶假期裡,抬頭共賞一輪明月,團圓成為四海的共同話題,豈不美哉。
(部分資料綜合大眾網、騰訊新聞、紅星新聞、百度百科等)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揚 整理報導)
責任編輯: 高翔
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全文
網友評論
滑動提交數據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