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發明之前,古人都穿什麼?

2021-01-19 中信出版集團

前兩天,阿信在知乎上看到一條提問:

小昭戴了多年腳鏈,是怎麼換內褲的?

有人將這個問題跟楊過怎麼剪指甲,梅超風如何上廁所,並稱金庸小說的三大未解之謎。

有人說小昭武藝高強,會乾坤大挪移,換內褲無需麻煩,只需內力即可。

更有人用神奇的拓撲學,科學解答。

但阿信掐指一算,現代意義上的內褲,最早誕生於1935年,距今也不到100年。

而《倚天屠龍記》裡時代背景是元末,所以小昭為什麼要考慮怎麼換內褲的問題呢?

不過問題來了:既然沒有內褲,那古人穿的都是什麼?

今天阿信就跟大家聊聊關於內褲的那些事兒。

內褲出現之前古人都穿什麼?

中國最早的服飾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作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的有巢氏「始衣皮」,「襲葉為衣裳」來保護自己的重要部位,同時也能起到禦寒作用,但下體是真空狀態。

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從先秦時期起,不論貴賤、不分男女,著裝基本上都是「上衣下裳」。

裳內有褲,但早期的褲無腰無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繩帶結系腰間,褲筒左右各一,不相聯屬,稱為「絝」,也叫脛衣。

脛衣

與服裝形制相對應的是生活習慣。

古人習慣跪坐,一方面是因為禮儀規範,另一方面是因為褲子是開檔的。

所以箕踞這種兩腳張開的坐姿,不僅無禮,而且還很容易走光。

《史記》曾記載,一個叫郭解的遊俠乘車經過,有人「箕踞視之」,郭的門客「欲殺之」,箕踞的無禮可見一斑。

還有在荊軻刺秦王失敗後,《史記》中有這麼一句描述: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這個「箕踞」,你品,你仔細品。

荊軻刺秦王

到了戰國,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中原地區終於有了帶襠的褲子。

但當時合襠褲僅運用於軍事,其餘的人還是上衣下裳,穿著「清爽」的脛衣。

胡服騎射

秦漢之際,脛衣加長到了膝蓋以下,但褲襠仍不加以縫綴,開襠便於私溺,因而古書上也稱這種褲子為「溺袴」。

與此同時,民間也開始出現「犢鼻褌」。

顏師古在《急就篇》中就曾寫道:

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

對於犢鼻褌的樣式,《留青日札》曾有記載:

犢鼻褌以三尺布為之,形如牛鼻,蓋前後各一幅。

元 趙孟 《浴馬圖》 身著犢鼻褌的奚官

不過,犢鼻褌通常是農夫、僕役或者軍人為了勞動,減少衣料磨損而穿的「短打扮」,達官貴人並不穿此物。

在當時,犢鼻褌是「窮」的標籤,能不穿就不穿。

開襠褲真正連襠是在漢昭帝時期,可以說是因為政治的原因,給褲子加了一個襠。

《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中記載:

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

也就是說,霍光為讓其外甥女上官皇后「擅寵有子」,穩固自己的權勢,禁止宮女們再穿「開襠褲」,一律改穿「窮絝」。

所謂「窮絝」就是在脛衣的基礎上,加護襠,繫著固密著裝,是真正的連襠褲。

然而到了漢靈帝時,所有的嬪妃宮女又被下令撤下「窮絝」,重新穿回「開襠褲」。

唐宋之後,開襠褲和合襠褲並存,成為男子的主流服飾,在南宋周瑾墓出土的11條褲子中,有7條開襠褲,4條合襠褲。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宋代,褲子又回到了其最初開襠的形制,即以「膝褲」的形式出現。

出土於江西的明代膝褲

從史書記載來看,兩宋時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褲。

但與先秦時期的脛衣多貼身穿著不同,這種開襠膝褲,多加罩於合襠褲之外,一直到明清,開襠褲和合襠褲都是同時存在的。

內褲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如果真的存在神話,那人類史上的第一條內褲,應當是夏娃偷吃禁果後用來遮羞的那片葡萄葉子。從那一刻開始,人類開始懂得何為羞恥。

不過,據考古學家發現,真正的內褲出現於公元前,我們可以在古埃及的壁畫上一窺其貌。

《三個音樂家》

這是約公元前1400年約克特墓穴中的一幅壁畫。

畫中有三位女音樂家,其中一個幾乎赤裸全身,只穿著一件類似於丁字褲的東西。

對於男性來說,無論是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披著莊重的長袍、在埃及穿著有輕微褶子的長裙,還是在奔赴戰場時披上鎧甲,他們都是不穿內褲的。

在中東地區或中國,騎馬的男性會穿寬大的褲子,也不是內褲。

到了13世紀,Braies出現了。

Braies是薩克森語,指口袋似的寬鬆襯褲,長及膝蓋,用亞麻布做成,腰部穿有繩子可以束緊,從國王到農夫都穿它。

Braies

文藝復興時期,襯褲變短,前面開了門襟,這樣男士在小便時就不用脫下襯褲。打有皺褶的門襟要麼釘扣子,要麼用繩子抽緊,成為現代男士內褲的雛形。

有意思的是,15世紀的歐洲男子不穿外褲,他們將緊身長筒襪套在襯褲外,用吊襪帶固定,和「絝」一樣,只有褲筒沒有襠。

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想展現自然賦予他的神秘力量,於是獨樹一幟用填充物包裹自己的襠部,從而產生了襠袋。

亨利八世

男性們為了追求美觀,開始紛紛效仿。

烏爾比諾公爵肖像畫

到了17世紀,法國社會的上層人士開始穿蘇格蘭方格裙,以彰顯他們尊貴的出身。

當然,他們格子裙下是真的什麼都不穿。

1914年至1918年,明信片《難解之謎—你自己來看吧……》

直到18世紀的都鐸時代,男士內褲終於有了較大的變化。

謎之凸起的襠袋被中間豎著的門襟所取代,面料除了亞麻也開始用棉布和絲綢。它逐漸演變成連衫褲,連衫褲又發展出長至腳踝的緊身襯褲。

這種緊身褲只有貴族和上流階級的人士才能穿,因此內褲成為身份的象徵。

19世紀拳擊手約翰·蘇利瓦酷愛穿緊身襯褲打比賽,於是這種長襯褲又叫「約翰」。

然而這時候,女性還是不穿內褲的。

亨利二世的妻子,曾試圖讓女性也穿上緊身的小褲,以遮擋私處,但因為當時的禮節,女性是不能穿內褲的,只有那些作風輕浮的女性才會穿,最後就不了了之。

1900年的2月18日《巴黎-基西拉周報》

居中的SANS-CULOTTES譯為:不穿內褲,左邊的AUTREFOIS和右邊AUJOURD』HUIT則分別為「過去」和「現在」。

結束女性真空裙底的,是自行車熱的興起。

1896年11月15日的《紐約日報》這樣寫道:

當自行車變成時尚,巴黎的女大學生也採納了這項運動。

但我們都知道,舊時代的淑女騎馬,都是並著腿側坐在偏鞍上,自行車卻不能這樣騎,而穿長裙騎車又擔心發生裙擺絞進車輪的危險。

最終,對於長裙的解決方案就是穿燈籠褲,即一種非常寬鬆的褲子,在膝蓋處收緊。

同時,《紐約太陽報》還注意到,巴黎婦女騎車時穿的燈籠褲,在其他公眾場合也流行起來,漸漸地,全世界女性都開始效仿了。

女性終於有了與男人一樣的權利,那就是:穿長褲,而且在長褲裡面穿內褲。

從此以後,內褲成為女性衣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有名的內褲,莫過於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超級大褲衩」,它被英國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授予了 「指定遺產」稱號。

女王的內褲

現代內褲的出現

歷史上的一些男士內衣樣式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匪夷所思,但是男士內衣的每一次創新和變化,都多多少少折射出自古以來男性的心理需求。

現代男士內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誕生於美國紐約尤蒂卡的連體內衣。

它有個很酷的名字,叫「解放連體衣」,雖然被人們嫌棄過,但在19世紀後半葉確實是歐美女性服裝革命的產物之一。

當時的連體內衣廣告

我們現在所穿的三角內褲,來源於芝加哥。

1935年,著名內衣生產商Jockey在芝加哥賣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前片有Y字形縫線的三角內褲,真正意義上的三角內褲終於出現。

緊身三角內褲

1933年的行業刊物《Men’s Wear》中曾刊登這樣一句話,一個男人的內衣「應具有太陽神阿波羅的優雅魅力,拜倫的浪漫,查斯特菲爾德勳爵的獨一無二,以及聖雄甘地的冷靜和安適」。

從這句野心勃勃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男士們投射在內衣上的自我形象的願景。

所以當很多人不看好這片裹身之物,諷刺男士內褲是「寡婦設計師」因為想男人而弄出來的花痴作品時,Jockey的男士三角內褲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裡在美國售出3萬條,Jockey公司緊急生產出「陽剛」系列,用飛機送往美國各地的商場。

1935年「內褲」一詞也被收入詞典,成為男裝的一個單獨分類。

隨後,第一條女式三角內褲也被發明了出來。

有意思的是,對於女性而言,和三角內褲比起來差不多的比基尼泳裝倒是比內褲早誕生了近20年。

而內褲的時裝化,各種牌子、樣式、材質、圖樣被大規模生產出來,讓大家第一次對這件小布料有了態度上的傾向,而不僅僅是為了實用。

從遮羞到魅惑情趣,內褲的歷史可以說是一段另類的時尚進化史,也是一段生動的人類文明史。

正如人類的身體不斷演化,人類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也隨之產生變化,尤其是如何展現或遮蔽自己的身體,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內褲的歷史,也是人類審美和道德演變的故事。

直至今天,內褲的發展之旅仍未結束。

相關焦點

  • 女人千萬別穿4種內褲 各種內褲的優缺點PK
    原標題:女人千萬別穿4種內褲 各種內褲的優缺點PK   很多女人不注重內衣、內褲的選擇,認為沒必要有那麼多講究。其實恰恰相反,對女人來說,內褲不僅僅是身體的貼身需要,還是在早期發現疾病的好方法。尤其對年輕女性朋友來說,最好穿白色的棉質內褲。
  • 內褲穿了一天,你知道有多髒嗎?告訴你關於內褲的2個真相
    需要了解穿了一天的內褲有多髒,這樣才能夠警惕起來。那麼,穿了一天的內褲究竟有多髒呢?很多人都不知道穿了一天的內褲上會有哪些有害物質分布,通過了解發現,穿了一天的內褲上面會有少量的水分停留,而且會有脫落的腸上皮細胞,還有汗液、尿液或者皮膚的分泌物,甚至會有不計其數的病毒以及大腸桿菌。
  • 內褲選什麼布料好?什麼面料的內褲比較好?
    內褲選什麼布料好?什麼面料的內褲比較好? 2016-05-31 15:28:2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市面上一般的內褲布料有哪些?多汗人士和運動人士穿著內褲什麼布料好?日常生活中,選擇內褲什麼布料好打理?
  • 男、女寶寶最晚應當幾歲穿內褲?是穿三角褲好還是四角褲好?
    最近一段時間有很多寶媽跑來找我訴苦,因為她們跟老一輩的人就「應不應該給寶寶穿開襠褲」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我在和她們溝通的過程中,發現目前還有很多寶媽根本就沒有給寶寶穿內褲的習慣,我甚至遇見了一位寶媽說自己寶寶5歲了,現在還沒開始穿內褲呢。
  • 女性內褲穿了一天,上面總有髒東西,是什麼?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對於很多女性來說,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內褲穿了一天,晚上換下來的時候發現上面竟然有很多髒東西,混合著一些液體,以及一些變幹的成分,隱隱約約還散發出臭味,這樣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內褲上的髒東西到底是什麼?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神吐槽: 內褲日大胸日 島國怎麼這麼汙?
    因為日語8(pa)和2(tsu)連起來讀很像內褲(pantsu),腦洞大開的日本人民把今天命名為內褲日……  這一天,也成為島國人民可以毫無顧忌、隨意po各種內褲照片的日子,完全不顧次元界限。「內褲日」瞬間登錄日本推特話題首位。  二次元圖片大部分都萌萌噠:  三次元則是各種不可描述:  什麼都沒穿什麼都沒露,竟然還穿了襪子!
  • 這3種內褲千萬別穿,對女性危害特別大!
    內褲是女性最貼身的衣物,因為直接與私處接觸,所以內褲的衛生、舒適程度等因素對女性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哪些內褲不適合穿?如何選擇內褲?很多女性卻知之不多。 3種內褲女人千萬別穿 以下三種「小內」,不僅不能很好地保護內褲,使其容易受到外界汙染,還可能加快私處的細菌滋生,從而引發私處瘙癢、炎症等症狀。
  • 女性穿了溼內褲會怎樣?這兩個危害,希望你不會遇到
    最近天氣變化很大,而且有很多地區進入多雨天氣,所以人們就遇到一個難題,就是洗的內褲不幹,家裡的衣服也非常的潮溼。要知道女性每天都要更換內褲,但是洗出來的內褲又幹不了,甚至會越積越多導致沒有內褲穿。雖然,可以用空調吹風機吹乾內褲,但是這樣的內褲在穿的時候總有一種溼溼的感覺,都說溼內褲不能穿,所以女性很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那麼,女性穿了溼的內褲會怎麼樣呢?首先,穿溼內褲會增加女性體內的溼氣,我們都知道內褲一定要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把內褲曬乾,也能起到殺菌的效果。而女性一旦穿了溼內褲,就會導致身體的熱量全部都用在捂幹內褲,揮發內褲裡的水分。
  • 男士內褲常識介紹
    四角褲——腿太粗或太細的人群都不太適合穿。 但是大多數人都選擇這種類型的內褲。四角緊身褲——三角褲的優點和短腳內褲相結合,出現了緊身拳擊四角褲,款式簡潔醒目,成為陽光男孩的標誌。Davidarchy男士內衣專家推薦對內褲有嚴苛要求、尤其在乎舒適度的消費者購買莫代爾面料內褲。Lycra (萊卡):是杜邦公司獨家發明生產的一種人造彈力纖維,可自由拉長 4~7 倍,並在外力釋放後,迅速回復原有長度。它不可單獨使用,能與任何其他人造或天然纖維交織使用。
  • 2-5歲寶寶穿內褲,選三角還是選四角?三個關鍵爸媽別忽視
    脫掉紙尿褲後,寶寶應該穿什麼?開襠褲,還是小內褲?今天帶孩子去公園玩水,遇到很多小夥伴,玩的都很開心。後來來了一個穿著公主裙的小姑娘,大約三四歲的樣子,裙子太長就抱在胸前,然後露出了小屁股。旁邊家長趕緊拉了拉女孩奶奶的胳膊,跟她說小姑娘「走光」了,誰知奶奶卻說,都是小孩子,沒事兒。
  • 愛瑪回應「露底」事件:還好我當時穿了內褲
    就在本周二《哈6》的首映禮上,面對現場成千上萬的影迷,愛瑪·沃特森在整理自己身上穿著的奧希·克拉克(Ossie Clark)裙子時不小心露出了內褲,從而被記者拍到。對此,愛瑪·沃特森自嘲地說:「至少我那個時侯是穿了內褲的」。       「這只是在著裝方面的一起小小的意外事故。我並不太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愛瑪·沃特森回應道。
  • 「內褲」用英語怎麼說?
    在英國、愛爾蘭、南非和部分大英國協國家比如紐西蘭,內褲被稱為knickers(knickers /ˈnɪk.ɚz/)不過,英國人也會稱內褲為pants男士女士內褲都可以這麼說在澳大利亞只用undies(undies/ˈʌn.diz
  • 女性內褲多久換一次?關於內褲需注意7點
    一般來說,內褲是每天換洗的,對於一些經常穿的內褲,建議是三個月換新一次,若是一些不經常穿的內褲,也是需要六個月更換一次,對於經期專用的內褲建議是一年換新一次,還有一些女性喜歡囤貨,買很多的內褲,其實內褲也是有保質期的,若是買回來之後一直不穿,差不多一年的時間也就過期了,建議就不要穿了,其實內褲這個東西是不需要囤貨的,等到需要的時候直接購買就可以了,既安全又乾淨。
  • 魚群暴動跳出水面,臺灣地震波及福建,震感強烈局面穿內褲逃跑!
    地震前兆魚群暴動跳出水面,福建震感強烈局面穿內褲逃跑!然而在這之前,臺灣曾發生過一件令人感到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魚群暴動飛出水,從視頻上我們看出當時海面上有很多的小魚從水中跳到了岸上的石臺邊,跳上來以後便一直在水岸上拍打著地面,那場面真是相當的壯觀,在場的遊客都興奮的呼叫,並且在場還有眾多的魚群,正在不斷的向水面上跳著,據了解,事發地點為屏東東港大鵬灣,此次漁業產業豐富,當時遊客想要幫助魚來回到海中,但是因為跳上岸的魚實在是太多了
  • 為什麼內褲被百草枯浸過之後會致死?
    「內褲」、「百草枯」、「死亡」,如果不是看到下面的新聞,很難將這三個詞彙聯想在一起。6月19日有媒體報導,廣西柳州市女子貝某因懷疑前夫與他人有染,將其內褲浸泡在農藥「百草枯」稀釋液中,致覃某穿後患病身亡。這嚇得有網友感嘆:這樣看來內褲還是自己洗比較好……浸泡了百草枯的內褲究竟是如何致人死亡的呢?
  • 3-5歲寶寶穿內褲,三角和四角哪個合適?這三個關鍵爸媽別忽視
    佳佳媽媽起初以為是寶寶沒有穿習慣,後來有朋友建議她檢查一下是不是內褲太緊、款式不合適,或寶寶長痱子了,她這才趕緊給佳佳檢查,果然如朋友所料,佳佳的內褲太緊,她的皮膚被勒得紅紅的,幸虧及時檢查,不然寶寶得多難受啊!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有這樣的疑問,寶寶的內褲應該如何選?三角內褲好,還是四角內褲好呢?如何幫助寶寶選擇合適的內褲呢?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 公寓氣爆 租客只穿內褲被燒黑在浴缸裡/圖
    慧聰消防網訊   嘉義市廣州街1棟公寓3樓的出租套房,11月28日下午發生瓦斯氣爆,消防隊員5分鐘火速抵達現場,13分鐘撲滅火勢,卻在清理現場時,發現在某蛋卷店工作的陶姓房客只穿內褲躺在浴缸,全身遭灼傷死亡,氣爆原因由消防局監定。
  • 女性內褲上,總有黃色分泌物,是什麼東西?是疾病信號嗎?
    現代的女性,大多數都是比較關注自己健康,生活中出現小小的細節變化都會擔心,就害怕是身體出現問題。有女性反映說自己的內褲上,經常會出現黃色的分泌物,經常換洗,內褲還是會發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暗示身體出問題?事關健康,真得了解清楚。為何女性內褲上會出現黃色分泌物,究竟是什麼?
  • 泉州市區現惡俗行為:新郎穿內褲戴胸罩 當街鬧洞房
    微博內容顯示,前日下午,一群人在泉州市區泉秀街上當眾鬧洞房,新郎官戴胸罩穿女式內褲,和新娘一起敲打臉盆遊街。對此,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像泉州人的風俗,抨擊這種這種做法太低俗,要不得。圖片中,疑似新郎官的男子打扮特別搶眼,其上身著粉色襯衫,外面竟然還戴著一件大紅色胸罩,而黑色褲子外也套著一件大紅色女式內褲。男子的旁邊跟著一個身穿大紅色連衣裙的女子,盤著頭髮,腳穿紅鞋。兩人手裡各拿著一個臉盆,女子手裡拿著一把勺子,男子手裡則拿著一截塑料棍,似乎在敲打著臉盆。多名男子圍著兩人,有的忙著拍照,有的開懷大笑。
  • 英媒起底:美國人多久換一次內褲?真相是……
    還有人甚至可以連續穿一周…… According to a study, 45% of them have worn the same pair of underpants for two days or longer.調查發現45%的美國人穿同一條內褲,可以連續穿兩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