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換殼很「節儉」 大眼蟹掐架講「武德」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22 06:46:34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本報訊(記者 劉少敏 吳爾婷)海綿骨架化身「美容針」,紅樹林裡藏著夢幻小世界,魚骨作畫也能震撼人心。昨日下午,一場海洋文化領域的跨界年度盛會「70.8 Talk:海洋科學、人文與藝術談」在中華城電影院舉行。
廈大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傳超帶著200多位現場觀眾,領略古人類靠海而居、沿岸遷徙的發展演變路線。德國耶拿大學藥劑學博士陳銘在介紹「蜂海綿骨針」價值挖掘的同時,鼓勵青年人敢於創新,善於發現。
現場的孩子們最喜愛的是英國惠特萊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總幹事劉毅的主題演講「潮汐之間」——寄居蟹排隊交替換殼很「節儉」,大眼蟹掐架不掐眼睛頗講「武德」,海參遇險竟然會吐內臟逃跑……
魚骨畫家林翰冰帶來「海魂·魚骨畫」引來陣陣驚嘆,市社科院鼓浪嶼研究中心學者詹朝霞分享的「『廈門號』的故事」更是讓大家自豪不已。論壇最後,廈門大學史大林教授、遊偉偉教授及新浪廈門總經理卓傳偉為70.8海洋媒體訓練營學生頒獎。
此次活動由70.8海洋媒體實驗室、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和新浪廈門聯合主辦,是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活動在新浪微博、騰訊看點上全程直播、錄播。今天早上9點50分,網友還可在線參與廈門大學雲上海洋科學開放日,跟隨科學類網紅主播「海洋禿頭精聯盟」,探訪鮑魚養殖場,領略浮遊生物的魅力。

  名片
70.8海洋媒體實驗室
70.8海洋媒體實驗室成立於2019年11月,由廈門大學地學部與新浪廈門攜手共建,因海洋面積佔地球面積的70.8%而得名。實驗室旨在創新海洋科學傳播模式、培養新型海洋科普人才、助力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融合科學與傳播,提升公眾海洋意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草莓】寄居蟹飼養造景,手把手教你新手入門!
    這次呢,本來我想把寄居蟹的一些餵食/換殼/過冬及飼養都寫完再進入造景,但是平時私聊裡很多人在問陸生寄居蟹的造景到底如何布置,這次就應大家要求,提前來一發環境布置。這裡提到的,是我養蟹時比較早期的一個簡單飼養環境,從簡到繁!讓新手玩家可以輕鬆上手。
  • 世界上最孤獨的寄居蟹,至今還在繼續尋找
    但是在百慕達,它的生存環境十分令人擔憂:幾乎所有的樹蟹都勉強擠在明顯不合身的小殼裡面。這很糟糕,因為太小的殼不能有效保護自己的軀體。這也很奇怪:寄居蟹以換房大會而著稱,不定期就會有一大批蟹聚集在一起交換自己找到的殼,怎麼可能整個百慕達都找不到恰當的螺殼呢?終於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幕正常景象:一隻樹蟹背負著一個大小合適的螺殼,它來自加勒比鐘螺(Cittarium pica)。
  • 可愛智慧的寄居蟹
    可愛的寄居蟹寄居蟹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歪尾次目寄居蟹總科和陸寄居蟹總科的概稱,常見的寄居蟹可分為三大類:活額寄居蟹科、寄居蟹科和陸寄居蟹科。一般海棲的寄居蟹生活在海洋裡、海灘礁巖淺水裡或珊瑚礁的潮間帶上部,而陸寄居蟹則生活在海灘沿岸等內陸地帶。寄居蟹的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雖然與蝦和蟹同屬於甲殼綱,都有一對強壯的螯肢,用來取食禦敵。但它們的甲殼並不像普通蟹的甲殼那樣堅硬,尤其是它們的腹部比較柔軟,因此它們為保護自身不受傷害,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因而得名。
  • 【寄居蟹】的簡易飼養!
    寄居蟹說難養也不是很麻煩,說好養吧死亡率也很高,這裡試著介紹一些簡單的飼養方法和常識,爭取讓更多朋友認識這種有意思的生物。有錯誤歡迎指正,都是根據已有信息整理的,只求簡明,更詳細的可以去百度「寄居蟹吧」和在「香港陸寄居蟹研究室」。
  • 給大家普及一下常見的寄居蟹
    寄居蟹 在科學分類裡 是屬於動物界, 門是節肢動物門,綱是軟甲綱,目是十足目也叫腹胚亞目,亞目是抱卵亞目,下目是異尾下目。那麼,寄居蟹當然是屬於寄居蟹科的。寄居蟹科的英文是Paguridae,寄居蟹的英文就是Hermit crab灰白陸寄居蟹,又名:皺紋寄居蟹,是最常見的一種陸寄居蟹,在非洲、亞洲、東南亞等地均有發現。灰白寄居蟹是寄居蟹中顏色最為多變,同時體型較小。這個也是我們常見的寄居蟹 建議新手養這個哦!紫陸寄居蟹是日本獨有的寄居蟹品種,體色通常為紫藍色、紫色或者藍色。
  • 我就是這樣掉進了寄居蟹的坑……
    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寄居蟹】波多黎各訪蟹之旅!》陸生寄居蟹在出生以後會生活在海裡,跟蝌蚪變青蛙有點類似,長到一定的階段,會背起背殼爬上海岸,幼小的陸寄居蟹一般生活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小的時候生長較快,隨著體型越來越大,換殼的頻率也很快,隨著越來越大,生長速度會慢慢減弱,會進入到叢林裡生活,小蟹有群居的現象,長大以後一些品種會採取獨居的方式生存。
  • 寄居蟹換殼時會將舊殼上的海葵也一起搬過去
    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鎧甲裡,卻也因為這副鎧甲,它必須得背著跑來跑去,甚至讓自己右螯腳大於左螯腳,或左螫腳大於右螯腳。寄居蟹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故名。世界上現存500多種寄居蟹,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更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殼裡,而是發展出了類似螃蟹的硬殼,也叫硬殼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屬此類。
  • 一生為「房子」奔波的寄居蟹
    我們就像:一生為「房子」奔波的寄居蟹--網友給寄居蟹做的造景缸--視頻【造景過程】視頻【成景欣賞】【寄居蟹和他的房子】視頻:寄居蟹換房子(換殼)沒有房子的寄居蟹到哪裡都象是無家可歸在房價上天的今天,我們為了一套房奔波一生,寄居蟹也是,終其一生不斷地搬家,只為了追求最舒適的殼。由於環境惡化,適合寄居蟹居住的殼越來越少。
  • 2020蟹蟹有你
    灰白陸寄居蟹短身大眼蟹同時還拍到另外一種相手蟹,也只是拍了一個小側面就跑掉了。對於這兩個種類的掛念一直在我心頭。在完成颱風管招潮的拍攝後,我又重點找起相手蟹類。很多相手蟹晚上活動,還喜歡在紅樹林根部打洞,不僅不容易拍,而且環境極為惡劣。這一次,我終於如願拍到了較為滿意角度的照片。
  • 寄居蟹|甲殼動物中的「膽小鬼」,終生都在找尋自己的「房子」
    不過當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寄居蟹和一般的甲殼動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你仔細觀察寄居蟹的尾,就明白這蟹為什麼要借用別的動物來自衛。因為它們的尾太軟,太松垂,沒有常有的肢的數目,所以極賴保護,這和現在很多甲殼類動物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是螃蟹還是龍蝦,它們全身幾乎沒有任何破綻。
  • 肥胖禿頭蟹、萬歲大眼蟹、正直愛潔蟹……這些名字奇葩的蟹你都...
    肥胖禿頭蟹、萬歲大眼蟹、正直愛潔蟹、拳師蟹……這些「逗比」的名字難道是哪位「大神」取的惡搞俗名?   NO!NO!NO!   萬歲大眼蟹,屬於大眼蟹科大眼蟹屬,主要分布在日本及我國臺灣、香港、山東等地。
  • 凌冰說養殖:寄居蟹換殼的秘密
    寄居蟹是甲殼動物的海洋動物,生活在底部的泥底水中,偶爾在陸地上或樹上,也可以稱為白色房屋、幹屋等,經常用來吃軟體動物的貝類肉,佔據它的殼為了家庭,房子有一個海螺殼、殼、蝸牛殼,甚至因為生態環境,瓶蓋被用作家。我們來看看寄居蟹殼變化的秘密!
  • 陸寄居蟹品種簡介
    陸寄居蟹的品種有很多,據權威人士統計已經達到了18種之多。體型最大的非椰子蟹莫屬了,椰子蟹和其他的品種寄居蟹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成體已經不再背螺殼了,而且體型碩大,可以長到1米長,是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但它仍然屬於陸寄居蟹科。
  • 怎樣養好陸寄居蟹
    ,一個食盆,躲避(寄居蟹個體+1個,除非你只養了1隻可以只用一個,最簡單把塑料花盆剪成兩半就是一個不錯的躲避(躲避不能有底,不透光) 在養殖寄居蟹時一定不能有金屬製品     飼養缸  最小也要30*30*30(cm)的有蓋玻璃缸。
  • 一起養——寄居蟹
    寄居蟹(拉丁學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幹住屋」,主要以螺殼為寄體,寄居的最大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釐米以上。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多數寄居於螺殼內。體形長,分頭胸部及腹部。頭胸部具頭胸甲,但不覆蓋最後胸節。頭胸部前部較狹窄,鈣化較強,後部擴展較寬,角質或完全膜質,有明顯的頸溝。腹部長,曲卷或直伸,少數種寬短,多不對稱。
  • 寄居蟹:躲在殼裡的小精靈
    蟹公背上的殼就是一位玩家的傑作。■ 潘 彥 文/圖毛茸茸的爪子,紅色的觸鬚輕輕搖擺,一感覺有風吹草動就縮回殼裡……第一次看到寄居蟹是在一家背街的小店裡。仔細一看,貝殼裡又伸出大大小小如蟹腳一般的爪子,卻不見敦厚結實的「蟹將軍」身影,只有幾根觸鬚伸出來探頭探腦證實自己的存在。1害羞內斂的「殼中仙」店老闆Chili清純可愛,卻已經是飼養寄居蟹的「老行家」了。她告訴我,那一個個躲在貝殼裡生活的就是寄居蟹,店裡賣的屬於陸生寄居蟹,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主要產於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
  • 日本為寄居蟹做了「新家」 為爭殼掐架
    前日,我們報導了有位攝影師走遍世界各地的沙灘,拍攝了一群無家可歸的寄居蟹,它們只能鑽到瓶蓋中居住,讓人看後心酸不已。在日本,海灘上的貝殼同樣越來越少,讓寄居蟹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殼居住。不過東京海洋大學為它們製作了環保無公害的新家。
  • 可悲的畫面:海邊寄居蟹以牙膏蓋當殼
    【每日科技網】   養過寄居蟹的人都知道,寄居蟹利用別人的殼來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且隨著身體一直長大,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換殼。最近有網民在古巴發現一隻寄居蟹竟然以牙膏蓋當殼,雖然看起來有趣,但卻也凸顯出海洋充斥垃圾的嚴重問題。
  • 寄居蟹,做一個「老實」的房奴!
    寄居蟹寄居蟹(拉丁學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幹住屋」,主要以螺殼為寄體,寄居的最大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釐米以上。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多數寄居於螺殼內。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容易發現,有時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這種有「清道夫」之稱的雜食性動物。
  • 寄居蟹為什麼會進化出超長丁丁
    一些寄居蟹正在加倍努力,以不負自己宅居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