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營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診斷和治療過敏性疾病的變應原製品,包括「粉塵蟎滴劑」、「粉塵蟎皮膚點刺診斷試劑盒」等多個用於診斷和診斷過敏性疾病的產品。公司是目前國內惟一能夠提供舌下含服脫敏藥物的企業。2012年公司粉塵蟎滴劑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為61.27%,國內排名第一,領先外資競爭企業。
使用方便的藥品深得市場認可
在變應原製品開發中,公司變應原活性檢測方法及檢測用標準血清混合物構建技術、變應原製品「常溫」保存技術、粉塵蟎純種分離及三級種子庫培養技術和變應原製品標準化技術平臺等有助於公司形成技術領先優勢。其中,變應原活性檢測方法及檢測用標準血清混合物構建技術,為變應原製品的生物活性檢測提供了一種客觀、準確的標準;變應原製品「常溫」保存技術的應用,保證了液體變應原製品在20℃以下保存的穩定性。因此,公司的產品只需在陰涼處遮光密閉保存即可,而其他液體脫敏治療藥物需要在2~8℃低溫條件保存。同時,舌下含服脫敏治療引發的不良反應較皮下注射少而輕,同時無創用藥更適合於兒童。目前,在我國上市銷售的治療用變應原製品包括我武生物的「粉塵蟎滴劑」(暢迪)、ALK公司的「屋塵蟎變應原製劑」(安脫達)、Allergopharma公司的「蟎變應原注射液」(阿羅格)。由於變應原製品目前都沒有進入醫保(「粉塵蟎滴劑自2011年7月8日起,在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6所醫院被暫時列入醫保支付(參照甲類藥品執行)),患者對自費藥的價格較敏感,我武生物的粉塵蟎滴劑價格較進口產品低,單個療程費用比較適中,因此,公司產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這也使得公司產品深得病患者認可,市場佔有率迅速提升。根據CFDA南方所《2008-2012年過敏性疾病用藥市場查詢報告》,2011年及2012年,公司的塵蟎脫敏治療藥物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ALK公司排名第二,A1lergopharma公司排名第三。
伴隨行業容量的持續擴張而成長
目前,我國脫敏治療市場是個需求遠遠未被滿足的新興市場。2012年,雖然變應原製品銷售額僅佔整個過敏性疾病用藥市場份額的2.65%,但舌下含服脫敏療法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安全有效的對因治療途徑,形成了一個新的市場。加強脫敏治療的學術推廣和患者教育,將促使變應原製品行業快速發展。我國塵蟎脫敏治療藥物的市場銷售額增長迅速,從2008年的0.85億元增長至2012年的3.3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0.78%,遠高於對症治療藥物的增長幅度。由此可見,在行業容量持續擴張的背景下,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多得的高成長品種。公司盈利能力一直維持較高水平,2009年至201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741萬元、5933萬元、10318萬元、14752萬元、8765萬元,2009至2012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8%;2009年至2013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051萬元、1841萬元、3726萬元、5377萬元、3152萬元,2009至2012年複合增長率72.3%。而且,2010年至201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87.9%、90.4%、93.7%、94.9%、96%;淨利率分別為28.1%、31.0%、36.1%、36.5%、35.97%。
銳意進取拓展新的成長空間
公司未來的業績成長可見度依然樂觀。一是因為行業成長空間依然存在。根據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預測,到2015年塵蟎脫敏治療藥物的市場銷售額有望擴大到13.70億元。而且,公司已經構建了技術領先優勢和技術標準壁壘,預計未來數年內,舌下含服脫敏治療領域出現新的直接競爭對手可能性較小。二是因為公司銳意進取的態度。公司在變應原治療產品和變應原體內診斷兩方面積極進行新項目研發,力求進一步強化在此領域內的領先地位。目前已經著手研發黃花蒿粉滴劑(目標北方花粉過敏源脫敏市場,與現有粉塵蟎產品互補)等新產品的研發,預計新產品的上市將充實公司產品線,成為新的增長點。此外,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3000萬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年產300萬支粉塵蟎滴劑技術改造、變應原研發中心技術改造以及營銷網絡擴建及信息化建設項目,這將有效緩解公司目前的產能瓶頸,驅動公司業績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