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現有設計準則:新的3D列印晶格的設計實現超輕和超超硬的目標物體

2021-01-13 騰訊網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3D列印晶格結構,這種結構綜合了超輕結構和高剛度的優勢,打破了之前認為需要展示此類特性的Maxwell設計規則。他們為此專門開發了一個設計軟體,使用他們編寫的拓撲優化軟體,創建了兩個由微架構桁架組成的獨特單胞設計,其中一個被設計為具有各向同性(相同和全方位)材料特性。

SEM觀察到的使用投影顯微立體光刻列印技術得到的經典的八位元晶格和拓撲優化,各向同性扁圓以及準球形八面體晶格

SEM觀察到的使用投影顯微立體光刻列印技術得到的經典的八位元晶格和拓撲優化,各向同性扁圓以及準球形八面體晶格。

投影顯微立體光刻 列印技術

具有隨機微結構的材料,如泡沫材料,典型的呈現出低的機械強度,而設計的具有微結構的格柵結構則經常表現出顯著的提高的剛性.這些周期性的架構材料在早先已經被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了設計,使用的是Maxwell準則來確保他們的變形主要受他們的稜柱的拉伸所制約。經典的設計遵循這一規則時則傾向於各向異性,其剛性依賴於載荷的方向,但在最近,各向同性設計曾經被報導在疊加互補各向異性晶格的時候得以實現。我們使用拓撲優化設計了剛性的各向同性晶格,這是一種基於連續有限元分析的辦法。在這裡,我們為大家展示了基於這些晶格設計進行3D列印的實驗,證實了預測的性能和展示了他們在按照規則設計後所得到的結果的有效性,儘管看起來有些違反了Maxwell準則。這些研究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拓撲優化在設計前所未有的材料的性能方面的獨特的潛力。

投影顯微立體攝影術 為基礎的3D列印製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時所得到的格柵材料

來自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LLNL) )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類新的3D列印晶格結構的材料,這一設計綜合了超輕和高剛性的優勢,儘管這一設計打破了早先的設計規則所應該具有的性質。其中這一設計的結構額外的還呈現出在不同的方向施加力的時候均可均勻的進行變形反應。

正如他們將這一成果發表在頂刊《 Science Advances》上所描述的那樣,一個LLNL的研究團隊在Seth Watts的領導下,使用拓撲優化軟體,他們設計出兩種獨特的單元細胞的晶格設計方案。其組成為微結構桁架,其中一個設計成各向同性的材料性質(即各個方位性質均一致)。這些新的結構被製造之後並進行了測試,研究發現其性能完勝八進位的稜柱結構,這是一種用於3D列印晶格結構時的一種標準的形狀。

楊氏模量同 單軸載荷狀態的方向(單元晶格的矢量)之間的關係

讓研究人員感到驚奇的是,其晶格柵架結構看起來明顯違反了Maxwell準則,這一準則是一個結構剛性的用於機械設計的處理辦法,該原則假設認為結構能夠承受的最大的有效載荷變形時只在拉伸的時候.在這一結構中,剛性的大小同密度呈線性關係 —將材料結構的重量減半的話只是將其剛性進行了減半,相反的是,結構的剛性的有效性則會減少三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這一線性的尺度使得創造出超輕,超剛性的機械超材料成為可能。

我們發現這一兩個柵格結構所得到的材料的剛性在傳統的設計準則時同密度也是呈線性的關係 —這一Maxwell 準則在此時並不生效,論文的聯合作者Watts解釋說,一直以來我們認為Maxwell 準則在我們應用低密度的高剛性材料的時候是必要和充分的.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這一準則不再是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換言之,這裡存在大量的稜柱具有這一線性的尺度準則。

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早先的理論並不正確,Watts補充到,這裡也存在例外,並且這一例外確實可以讓你得到更加好的材料性質。

通過投影顯微立體攝影術3D列印工藝,該工藝是使用光來投影到一個光敏感的聚合物樹脂中來層層構建目標物體的,LLNL的研究團隊利用這一技術來通過不斷重複的設計的剛性同同等密度的八面體稜柱的剛性幾乎一樣的八面體與正立方的單元晶格來列印.結果其機械性能在機械載荷不管在那個方向施加的時候都是均勻的.這一設計理念經過了實驗驗證,也是正確的。

研究人員稱,由於均勻的反應,各向同性晶格可以任意的依據已知的或者說是未知的進行任意的空間排列和承受載荷,使得工程設計人員可以製造出比以前的稜柱結構如八面體設計的結構的剛性要好得多.同時以前的設計所得到的超高剛性也只在特定的方向上才能獲得。

這一各向同性柵格結構使得你在考慮應用場景的時候可以不用理會載荷的方向,該論文的合作者Chris Spadaccini說到,他是LLNL實驗的工程材料和製造中心的主任,例如,你將不再需要擔心載荷的施加角度問題.這一工作表明這一新的設計理念將會使你得到以前你所不能得到的更好的材料性能,因為這一設計理念違反了傳統的設計理念。

研究人員說,這一工作同時也證明了使用拓撲優化技術之後,工程人員可以設計新的結構來,完勝採用傳統的設計理念所得到的材料的性能。

論文的聯合作者Wen Chen對不同密度的樣品進行了測試來觀察當他們在不同的角度進行壓縮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來展示他們的各向同性的性質。Chen說,實驗結果非常令人驚訝並且研究證明了結果確實改變了原先的承諾,這一結果顛覆了經典的八面體稜柱的設計理論。

目前這一結果表明在你使用計算工具來設計材料的結構來滿足你的目標性能的時候,這就為設計新的結構材料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Chen說到,第二,他證明了柵格設計的材料的機械的有效性.對於應用在複雜應力狀態的場合,你期望該材料是具有各向同性的.這就解釋了我們的晶格結構的有效性,因為在一個真實的應用場合,你經常需要一個新的材料滿足不同載荷方向施加力的應用問題。

目前這一工作是LLNL正在開展的使用計算模擬的辦法來優化設計3D列印部件的一部分工作。Watts,工作在LLNL的設計和優化中心,說,各向同性的材料結構的設計完全是通過計算模型來實現 的。這一新的設計,同算法一起來發展起來的,正在整合進利弗莫爾的設計優化代碼中來使得這一現在的技術可以有效的應用於實驗室的其他應用方案的場合。例如,研究人員已經使用這一辦法發展了一個定製的單元用於美國國家點火設施的應用。

研究人員同時宣稱各向同性的稜柱結構可以拓展應用於3D列印金屬和陶瓷,並且證明其剛性,在超輕材料時也是需要的。這對生物材料的應用,如3D列印生物組織,需要進行可調製的剛性時是非常重要的。在航天領域也會找到這方面的應用。在無人機中或戰鬥機中,例如,需要減輕重量的場合具有雙重的意義,增加了設備的可操控性和減少了設備的慣性,使得其具有極端優異的性能。

輕質結構的設計同時還可以減輕製造成本,燃油消耗和減少材料的浪費。同時還擁有其他優點,如對工程結構來說可以具有更加優化的結構。Watts說到。研究人員同時在文中對當前LLNL正在開展的工作也做了介紹,他們正在設計一個類似圖書館的柵格單元細胞的具有定製性能的設計的資料庫。

我們需要拓展設計的邊界並超過直觀的設計,Spadaccini說到,我們的長期研究目標是從僅僅選擇最新文獻中的晶格設計來轉向創造和使用我們最新的材料資料庫。我們可以使用這些辦法來滿足我們特殊的要求,並且材料將會獲得優異的性能。最終,我們將像我們在LLNL的工程分析師一樣使用這一設計辦法來作為設計的工具。

Watts及其團隊正在持續開展他們的工作,包括一個完全的表徵所製備材料的晶格結構,考慮其物理性質在超越其線性彈性模量的前提下,包括傳熱,非線性機械性能,振動和失效。理解這些反應在大範圍的現象時的作用結果並在更加精確的設計多尺度結構的單元時使用這些超材料。

將來用於超輕多孔結構材料的一種平板的晶格結構材料

相關焦點

  • 打破Maxwell設計規則 LLNL研發新的3D列印晶格結構
    原標題:打破Maxwell設計規則,LLNL研發新的3D列印晶格結構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是世界著名的實驗室之一,其在3D列印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
  • 新的晶格設計,無視麥克斯韋準則,從常規變成特例!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3D列印晶格結構,這種結構結合了輕量級和高剛度,打破了之前認為需要展示此類特性的規則。另外,其中一個新結構對所有方向的力都顯示出完全一致的響應。
  • 無視麥克斯韋準則,從常規變成特例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3D列印晶格結構,這種結構結合了輕量級和高剛度,打破了之前認為需要展示此類特性的規則。另外,其中一個新結構對所有方向的力都顯示出完全一致的響應。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3D列印省去了培訓機械師或購置新設備的成本,一臺3D印表機只需要不同的數字設計藍圖和一批新的原材料。   3、無須組裝   3D列印能使部件一體化成型。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建立在組裝線基礎上,在現代工廠,機器生產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後由機器人或工人(甚至跨洲)組裝。產品組成部件越多,組裝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就越多。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感覺3D列印技術就是為創造新事物而生的,為設計和製造過程帶來了新的方式。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家開始注意並利用該技術的獨特品質來創作3D列印藝術。通過逐層製作授予的設計自由度和3D可列印材料的多功能性為各類藝術家開闢了新的前沿。經濟實惠的3D列印技術有助於在雕塑,時尚,裝置藝術等領域的設計和規模創新,以及跨學科的合作。
  • 通往3D列印高效熱交換器的設計之路
    金屬3D列印-增材製造助力實現越來越小巧的熱交換器,在更緊湊的設計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例如電子設備、可再生能源應用、製冷循環、燃料電池,ICE電動汽車。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一起來領略通往這些更高效、更集成的熱交換器3D列印的設計之路。
  • 3D列印的超材料:具有新穎的光學特性!
    導讀近日,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系列3D列印的超材料,這些超材料具有獨特的微波或者光學特性。背景超材料(metamaterial),通常是指通過人工設計結構實現,具有天然材料無法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的複合材料。舉例來說,超材料可以操控光波、聲波、電磁波等,使它們改變通常的性質,這樣的效果是普通材料所無法實現的。
  • 3D列印超材料用磁場遠程控制 消除聲波和振動
    位於洛杉磯的USC Viterbi的研究小組最近開創了一種控制聲音的新方法,超級3D列印材料的開發,這些超級材料具有專門設計的結構,使其能夠利用光波或聲波以及其他應用。這一最新的突破是獨特的,因為可以遠程使用磁場來打開或關閉超材料的聲學特性。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3d列印燈飾設計,讓你的黑夜更加美麗!
    現在大家生活越來越精緻,連家居配飾也越來越細緻和有小資格調。隨便截張某寶的燈具分類圖就能感受到滿屏幕的「講究」。燈我相信選擇困難症的人肯定明白花樣越多選擇起來越困難的痛苦,而且看似花樣繁多,也不知道如何挑選購買布置,畢竟燈不好安還小貴。這時候你可以考慮一下以小量定製、個性化為客戶打造良好的家居體驗感的3D列印燈具。
  • 「梯度折射率」光學設計:3D列印的特種玻璃
    該現象是由於這些地方大氣的溫度和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折射率的梯度分布,從而導致物體的光線發生折射形成了一個虛像。非均勻折射率分布不僅會引起奇特的自然現象,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深入研究,逐漸發展為成像光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梯度折射率(GRIN)光學。
  • 3D列印超材料——新的超表面設計可以在三個維度上控制光場
    華盛頓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團隊設計並測試了3D列印超材料,該材料可以納米級的精度處理光。正如他們在10月4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報導的那樣,他們設計的光學元件將光聚焦到3D螺旋形圖案中的離散點上。
  • Insights l 為多材料3D列印做好準備的設計軟體
    多材料3D列印技術旨在通過有效的材料組合實現豐富的功能結構,雖然目前基於聚合物、金屬以及或陶瓷的多材料3D列印還處在起步階段或商業化前的階段,但這個領域充滿了可能性,因為多材料的應用可以使工程師有更多的自由度實現設計要求。
  • 3D列印通過結構設計層面實現輕量化
    增材製造(AM)早期在航空航天工業中被採用的關鍵原因是輕量化實現。具體來說,航空航天領域,3D列印通過結構設計層面實現輕量化的主要途徑有四種:中空夾層/薄壁加筋結構、鏤空點陣結構、一體化結構實現、異形拓撲優化結構。   但是當涉及到汽車行業時,由於當前3D列印用於製造的高成本,很容易讓人懷疑它為消費者實施輕型汽車的潛力。
  • 專欄l 拓撲優化、設計驗證、3D列印-案例講述「三個火槍手」的故事
    「拓撲優化、用於設計驗證的仿真、3D列印」三者的聯袂,實現以「輕量化、結構一體化、高端複雜化」為導向的產品再設計,是面向增材製造的先進設計與製造的「三個火槍手」。此外,在3D列印領域,關於工藝控制方面的仿真也尤為重要,隨著3D列印產業化的深入,仿真貫穿了設計到製造的方方面面。
  • 當服裝設計遇上3D列印,科技與設計的完美結合
    之後,比通蒂在倫敦格林威治瑞文斯博學院創建了「2014年夏天新皮」工作室,教授學生用3D列印技術來設計和生產服裝,他認為:「在未來的十年,這樣的時裝還會有更好的發展。」2016年1月,美國夏洛特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年輕藝術家派屈克·泰(Patrick Tai)用一支3D列印筆創作出一件完整的裙子。
  • 3D列印齒輪:專業設計技巧和軟體建議
    設計技巧:3D列印齒輪時要注意的事項3D列印齒數選擇在設計齒輪時,必須考慮它們的比率。3D列印齒輪的建議比例為0.2到5。這會影響齒輪上的齒數。如果選擇2:1,則可以創建各種數量的齒:30和60、15和30或8和16…有很多組合。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工程學學生分享遙控飛機3D列印設計
    他最近設計出一個全功能性、耐飛的3D列印的飛機。這架飛機不僅酷,而且製作簡單。而且Kiril自己也承認,這是非常棒的飛行器。他指出:「它是一架飛得非常快、操作容易的飛機。但是,這是我飛過的第一架飛機,所以我的判斷可不一定準確。」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組成的蜂窩狀結構,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輕、最強的材料,具有「新材料之王「的美譽,並將對整個產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但是,長久以來,石墨烯材料一直很難用於製造複雜結構的物體。以前,研究人員只能以二維薄片或基本結構的形式列印石墨烯材料。正是因為這個問題,石墨烯材料很難被製作成三維物體,應用於電池、航空、分選、熱量管理、傳感器與催化劑等工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