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貼:從手機攝像頭的原理看華為小米「方向」之爭

2020-12-08 開窗看互聯

最近幾天,redmi負責人盧偉冰和榮耀負責人趙明在微博上吵得火熱,就「一億像素方向是否錯了」雙方你來我往,最終以榮耀V30送檢DXOMARK,榮耀方單方面退出辯論而偃旗息鼓,但誰對誰錯,還是沒有個結果,今天我們通過手機攝像頭的原理來一探究竟!

手機攝像頭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PCB板、DSP(數字處理晶片)、傳感器(SENSOR)、固定器(HOLDER)、鏡頭(LENS ASS′Y)。其中鏡頭(LENS ASS′Y), DSP,傳感器(SENSOR)是最重要的三個部分。

工作流程

拍攝景物通過鏡頭,將生成的光學圖像投射到傳感器上,然後光學圖像被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再經過模數轉換變為數位訊號,數位訊號經過DSP加工處理,再被送到手機處理器中進行處理,最終轉換成手機屏幕上能夠看到的圖像。

鏡頭 鏡頭是將拍攝景物在傳感器上成像的器件,它通常由由幾片透鏡組成。從材質上看,攝像頭的鏡頭可分為塑膠透鏡和玻璃透鏡。

鏡頭有兩個較為重要的參數:光圈和焦距。

光圈是安裝在鏡頭上控制通過鏡頭到達傳感器的光線多少的裝置,除了控制通光量,光圈還具有控制景深的功能,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平時在拍人像時背景朦朧效果就是小景深的一種體現。 景深是指在攝影機鏡頭前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

數值越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比較亮,焦平面越窄,主體背景虛化越大;

數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比較暗,焦平面越寬,主體前後越清晰。

焦距 焦距是從鏡頭的中心點到傳感器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間的距離。

根據成像原理,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該鏡頭拍攝的物體在傳感器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比如在 拍 攝同一物體時,焦距越長,就能拍到該物體越大的影像。長焦距類似於望遠鏡。

2.DSP(數字處理晶片)

DSP的功能是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數學算法運算,對數字圖像信號進行優化處理,最後把處理後的信號傳到顯示器上。

DSP結構框架:(1).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鏡像信號處理器);(2). JPEG encoder(JPEG圖像解碼器)。

ISP的性能強大是決定影像流暢的關鍵,JPEG encoder的性能也是關鍵指標之一。而JPEG encoder又分為硬體JPEG壓縮方式,和軟體RGB壓縮方式。

DSP控制晶片的作用是:將感光晶片獲取的數據及時快速地傳到baseband中並刷新感光晶片,因此控制晶片的好壞,直接決定畫面品質(比如色彩飽和度、清晰度)與流暢度。

3.傳感器

傳感器是攝像頭組成的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技術

它是一種用來接收通過鏡頭的光線,並且將這些光信號轉換成為電信號的裝置。

感光器件面積越大,捕獲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

攝像頭傳感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CCD傳感器,一種是CMOS傳感器。

兩者區別在於:

CCD的優勢在於成像質量好,但是由於製造工藝複雜,成本居高不下,特別是大型CCD,價格非常高昂。在相同解析度下,CMOS價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產生的圖像質量相比CCD來說要低一些。

相對於CCD傳感器,CMOS影像傳感器的優點之一是電源消耗量比CCD低,CCD為提供優異的影像品質,付出代價即是較高的電源消耗量,為使電荷傳輸順暢,噪聲降低,需由高壓差改善傳輸效果。

另外偶爾還會提到CCM傳感器,CCM(Compact CMOS module)實際上是CMOS的一種,只是CCM經過一些處理,畫質比CMOS高一點,拍照時感應速度也較快,但照片品質還是遜色於CCD。

有的廠家在宣傳中會提到「背照式」「BSI」等概念,實際上BSI就是背照式CMOS的英文簡稱,背照式CMOS是CMOS的一種,它改善了傳統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度,在夜拍和高感的時候成像效果相對好一些。

相對來說,傳感器尺寸越大,感光性能越好,捕捉的光子(圖形信號)越多,信噪比越低,成像效果自然也越出色,這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

通常所說的「XXX萬像素」實際是指相機的解析度,其數值大小主要由相機傳感器中的像素點(即最小感光單位)數量決定,

例如500萬像素就意味著傳感器中有500萬個像素點,和手機屏幕中的像素數量決定屏幕是720p或1080p解析度是一個道理。

除了硬體設備,軟體算法對於最後的成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同樣的硬體為什麼在不同的相機軟體下最終成像不同。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華為和小米爭議的焦點:全球首款一億像素 三星 ISOCELL Brivht HMX

SOCELL Bright HMX擁有超過1億個有效像素,可以拍攝出極為清晰,細節豐富的照片,即使在極端照明條件下,也可以產生出色的照片。作為首款採用1 / 1.33英寸大尺寸的移動圖像傳感器,HMX在弱光條件下可以吸收比較小傳感器更多的光,並且其像素合併Tetracell技術使該傳感器可以模仿大像素傳感器,從而產生更亮的亮度。 27Mp圖片。在明亮的環境中,Smart-ISO是一種機制,可以根據環境的照度智能地選擇放大器增益的水平,以實現最佳的光電信號轉換,然後切換到低ISO以改善像素飽和度並生成生動的照片。該機制在較暗的設置中使用高ISO,有助於減少噪點,從而使圖像更清晰。

我們剛剛說過,傳感器是決定圖像質量的關鍵因素,讓我們來看看華為和小米的三款當家機型,數據來自DXOMARK。

華為榮耀V30Pro
mate30Pro5G
小米CC9Pro

三款手機的傳感器尺寸分別為V30 1/1.7 、mate30 1/1.7 、CC9 1/1.33,從數據上不難看出,小米CC9pro搭載的這顆一億像素具有最大的傳感器尺寸,從硬體方面來說,無疑是更勝一籌。

至於所謂的一億像素這麼大有用嗎?當然有,一億像素本身就是一個巨大進步,而且三星的這顆移動圖像傳感器不僅僅實在像素上領先,在傳感器大小ISOCELL技術、Smart-ISO技術上皆有不俗的進步。

作為國內市場的龍頭大哥,不能因為自己沒搶到新發布的電動車,就說電動車沒用,還不如自己的老二八蹬的快,這就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手機上的攝像頭越來越多,其原理又是什麼?
    以往的手機都是單個攝像頭,沒有像現在這樣,一個手機上裝有多個攝像頭,不同的攝像頭各司其職,配合運算,就能拍攝出更加真實飽和的畫面。說到底還是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不再滿足於過去樸素的單攝,開始追求優秀的手機攝像素質。
  • 三星S20,小米10,華為P40「潛望鏡頭」工作原理,原來如此簡單!
    潛望式攝像頭的由來!大屏超薄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主流,幾乎所有的旗艦手機都是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大屏超薄雖好,但是也犧牲了很多重要核心性能,比如,大屏手機攜帶困難,單手不易操作且笨重。「超薄」表面上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些性能,實則是雪上加霜,因為超薄手機讓我們失去更多手機上該有的實用功能和性能。
  • 讓小米和華為爭論不休的TOF鏡頭,其實並不是個鏡頭?
    到如今,紅米的千元機都已經2個攝像頭了,大廠在手機鏡頭上的競爭之慘烈可見一斑。在如今手機背後數不清的攝像頭之中,TOF鏡頭可以說是有名有姓,這主要由於國內的老冤家——小米和華為展開的一場論戰。2月15日,榮耀副總裁「榮耀老熊」發文表示,榮耀V20才是行業標杆。榮耀V20搭載的屏下攝像頭、TOF深感鏡頭、Link Turbo、雲電腦等技術,全面開創技術先河,成為行業標杆線。
  • 谷歌華為之爭終於亮上桌面,小米受牽連,雷軍表示很冤
    谷歌華為之間的競爭似乎正在加劇,安卓和鴻蒙之爭也讓人充滿了期待。日前,谷歌正式發出向華為挑戰的信號。最近,小米10手機海外版正式亮相,卻引起軒然大波。因其海外版包裝盒印著的一句「with easy access to the Google apps you use most(輕鬆訪問您最常用的谷歌應用)」英文,引發眾多消費者批評,尤其是國內用戶,更指責小米不實在,甚至還發出「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抱怨。可是,對於指責雷軍表示很冤枉。小米回應此文系與谷歌合作的一項新要求。
  • 手機攝像頭:光學高速成長賽道
    得益於華為、三星、小米、OPPO領先發力多攝的貢獻,使得銷量主力的中低端陸續的搭載四攝。 同時,伴隨著定製化和大像素需求的上升,攝像頭傳感器銷售額也是逐年的遞增。從傳感器出貨量來看,全球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傳感器供應鏈集中化程度非常高。 按照地區分布來看,中國大陸約佔30%,韓國約佔40%。
  • 科普短文,手機雙攝像頭工作原理簡介
    雙攝手機是指智慧型手機有兩個並排(橫排或者豎排)的攝像頭,這兩個鏡頭可以模擬人眼雙目視覺原理,利用立體攝影算法獲得三維信息。手機配備兩顆攝像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拍照效果。手機雙攝組合有彩色攝像頭+彩色攝像頭,彩色攝像頭+黑白攝像頭,廣角攝像頭+長焦攝像頭,彩色攝像頭+深度攝像頭。
  • 華為100倍變焦都不如它!有了它手機秒變400倍顯微鏡,一貼就能用
    上周華為 P40 系列發布,可把學霸君看傻了。還記得去年華為宣布 P30 Pro 支持 50 倍變焦拍月亮以後,整個行業都懵了,原來手機跟相機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大。沒想到一年以後,華為再次將整個數據翻倍,和三星一起將手機拍照推進到了 100 倍變焦。
  • 小米11pro和華為nova8pro手機的詳細對比分析
    小米11pro和華為nova8pro有什麼區別?就由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關於小米11pro和華為nova8pro手機的詳細對比,歡迎前來參考一下。  1、主要參數對比  手機型號  小米11pro  華為nova8pro  手機外觀
  • 暴拆求真 圖說華為P9雙攝像頭工作原理
    這兩年,雙攝像頭概念在手機平臺獲得了較快發展,從最早為人們提供3D內容拍攝,到如今通過黑白雙攝來提升攝影畫質,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注意到了這項技術帶給用戶的體驗提升。華為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的華為P9手機,不再單單以雙攝像頭作為拍照的買點,還與德國影像大廠徠卡合作,為P9攝像功能提供技術支持,那麼如此一顆集大成者於一身的雙攝像頭究竟它的外觀是怎麼樣的,做工又是如何,今天筆者便通過拆解為大家揭曉懸念。
  • 華為又刷屏:一款手機7個攝像頭 概念股不淡定了
    來源:上海證券報手機進入「微創新」時代,攝像頭成為各家整機商比拼的重地,單部手機上攝像頭數量在不斷增加。3月26日,華為再次刷新行業記錄,發布了一款配有7個攝像頭(前2後5)的手機——華為P40 Pro+,一步升級到「七餅」高度。
  • 手機攝像頭組成結構及手機攝像頭的成像原理
    手機攝像頭組成結構及手機攝像頭的成像原理 李倩 發表於 2018-04-12 10:40:10 19世紀初夏普與當時的日本通信運營商J-PHONE發明了夏普 J-SH04
  • 摺疊屏手機市場出現了積極信號,華為、小米等或將推出新機
    ,其他幾大巨頭正在改變悲觀看法 最近,關於華為新一代摺疊屏手機Mate X2將於下個月發布的討論日漸增多,小米申請的MIX摺疊屏手機專利也被曝出。 有統計數據顯示,相較二季度,2020年三季度摺疊屏手機活躍設備數增長了116%。 可靠渠道的信息表明,受摺疊屏手機市場熱情的推動,國內包括小米在內市場排名前五的手機大廠,都已在跟進摺疊屏手機。 華為將發布新一代摺疊屏手機,小米等大廠積極跟進 受技術不成熟、高成本等多方面影響,摺疊屏手機的未來存有巨大不確定性。
  • 我的手機歷史,華為、蘋果、三星、小米
    最早用的一部智慧型手機是華為8600,當時還是運營商合作機,最深的印象就是沒有GPU加速,3D小遊戲都玩不了;因為必須用電信卡的原因,早期一直沒有好的手機,一直到小米1S的出現,終於有了一部高配置的電信手機,這部手機我用了3年,除了電源鍵摔得沒有彈性,沒有其他問題。
  • 用哪款手機拍超級月亮?DXO榜首華為P40 Pro對決小米10 Pro
    因此可以這樣說,目前手機界中華為P40 Pro最強。 從數據不難看出華為手機在拍照屹然是領先者,技術的標杆。 其實很好理解,科技君就拿小米10 Pro的一億像素打個比方,小米10 Pro的主攝是一枚一億像素的鏡頭,而華為P40 Pro則是5000萬感光攝像頭,在像素上很明顯看得出來雙方的差距,但是在實際中究竟誰更強?有兩個原因。
  • 從拔高像素、壘攝像頭,到去太空拍地球,逐漸偏離手機拍照該怎麼回正?
    話糙理不糙,現在看一場國產手機新品發布會,至少有3/5的時間份額是用來誇讚新機的拍照/攝像功能,而且展現形式越來越「高級」。僅從近段時間看,先是小米跑到太空拍了地球上的隕石坑,再是華為強推五攝給月球拍視頻,更誇張的還有Redmi K30 Pro直接裝上了「顯微鏡」,以及常程近日的「花式營銷」翻車。但手機廠商們是否想過,用戶對攝像頭的需求究竟是什麼?
  • 2020手機發展新常態!5G+屏下攝像頭,還有你不知道的黑科技
    智慧型手機近幾年一直是熱門話題,因為其市場巨大,引來各大手機廠商進行角逐,因此其競爭激烈,技術迭代相當之快,要想在行業內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掌握最新科技。手機屏幕從上下雙下巴向全面屏發展,攝像頭也從最初的前後單攝過渡到如今的三攝和四攝,大容量電池也使得續航更持久。那麼2020年,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方向又將如何呢?
  • 全球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廠商清單之中國攝像頭產業鏈梳理
    在雙攝市場中,今年的魅族16、榮耀NOTE 10,華為nova 3、小米8等機型的雙攝均由歐菲科技供應。  舜宇作為大陸最老牌的模塊廠,技術積澱最為深厚。在雙攝上達到自研AA設備的水平。2015年舜宇宣布雙攝研製成功,2016年成為華為P9雙攝的供應商,2017年成為OPPO R11華為P10的雙攝供應商,在今年的多款雙攝機型上,也有舜宇光學的身影。
  • 中興、小米同日官宣將發布屏下攝像頭手機 關注產業鏈受益股(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8月28日消息,中興手機官方微博稱,全球首款商用屏下攝像手機將於9月1日正式發布,同時9月量產發貨。同日上午,小米集團發布進入可量產階段的第三代屏下相機技術,該方案可在不影響整塊屏幕顯示效果的情況下,將前置攝像頭隱藏在屏幕之下,沒有挖孔、水滴的視覺阻礙,使得手機全面屏形態成為現實。小米集團表示,明年將正式量產搭載該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智慧型手機。
  • 華為望遠鏡哭了!貼上它,手機秒變400倍超級顯微鏡
    去年華為 P30 憑藉 50 倍變焦成為大家口中的「望遠鏡」,今年 2 月發布的 P40 Pro 據說還將有重大突破。可是,華為再強,也強不過它。它,堪稱手機中的超級顯微鏡,清晰度可以達到 2m,肉眼看不見的它都能看到。硬幣表面竟然是這樣的。都說人民幣防偽太難看。可放大 400 倍之後,真的出現了五彩斑斕的黑!
  • 小米10青春版普及潛望式變焦鏡頭 拍遠景用兩千塊的手機就夠了
    這兩年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突飛猛進,去年的華為P30 Pro就實現了50倍的數碼變焦,剛剛上市的華為P40 Pro也集成了這一功能。不過華為P系列的手機價格比較貴,P40 Pro的售價要5988元,即使是去年的華為P30 Pro價格也要4488元,對於大部分網友來說並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