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所所長駁斥新冠病毒起源陰謀論:很不幸,我們被當作替罪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0日報導,上周五,該媒體的記者獲準進入武漢病毒研究所,並與正在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進行交談。
在大約5小時的訪問中,記者參觀了P4實驗室。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表示,她和其他人員感到被不公正地針對了,她敦促政治界不要影響對於新冠病毒如何傳播給人類的溯源調查。
「不幸的是,我們被當作這種病毒起源的替罪羊。」她說,「任何人在進行與病毒作鬥爭的研究和相關工作時,如果受到無端或惡意的指控,必然會感到非常憤怒或被誤解。」
此前報導:
石正麗接受《科學》採訪,回答新冠來源、宿主等問題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日前發表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的採訪報導。8月10日,《中國科學報》經授權翻譯並刊登《科學》雜誌對石正麗訪談全文。在此次採訪中,石正麗回答了關於新冠病毒來源、宿主等諸多問題。
自然宿主
RaTG13在自然界中演變為新冠病毒僅存理論可能
2月3日,石正麗團隊在《自然》期刊發表論文,報導了一株與新冠病毒相似性達到96.2%的蝙蝠病毒(命名是RaTG13)。
至於該株病毒與新冠病毒的進化關係,石正麗表示,他們團隊沒有接受過生物信息學專業培訓,沒有計算過RaTG13和SARS-CoV-2之間的進化距離。她認為從自然宿主攜帶的冠狀病毒進化到SARS-CoV-2應該是經過一個或者多個中間宿主的傳播。
她回答時援引了這方面的權威解釋。冠狀病毒是最大的動物RNA病毒之一,其基因組長達3萬個核苷酸。基因組序列3.8%的差異對於冠狀病毒來說是一個顯著的差異。3月18日,《自然—醫學》發表了題為《SARS-CoV-2的可能起源路徑》的文章,指出RaTG13在受體結合區域與新冠病毒的差異明顯。雪梨大學病毒進化專家Edward Holmes認為SARS-CoV-2和RaTG13在基因組上的差異相當於約50年的自然進化過程產生的分化差異。蝙蝠攜帶的RaTG13和新冠病毒基因組差異位點達到1177個,通過自然進化積累到足夠數目的突變必須經過一個漫長的進程,而產生的突變又與新冠病毒對應位點高度一致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RaTG13在自然界中演變為新冠病毒的情況僅僅存在理論上的可能。
有人認為石正麗在2016年稱為BtCoV/4991的蝙蝠病毒就是SARS-CoV-2,BtCoV/4991和RaTG13的RdRp具有100%同源性。
是否如此?為何要重新命名?石正麗解釋,Ra4991是一個野外樣品編號,RaTG13則是樣品裡測得的冠狀病毒的編號。他們更改名稱時主要考慮將樣品的時間和地點體現出來,13是採樣的年份2013,而TG是通關的首字母縮寫。
中間宿主
尚不能判定穿山甲是自然宿主還是中間宿主
石正麗稱,根據他們團隊以及國際同行的研究,其很可能來源於蝙蝠,經過一個或多個中間宿主體內演化,最終出現一株能適應人並在人間傳播的病毒。但是中間宿主是哪個或哪些動物、如何傳播到人的過程尚不清楚。
她表示,從自然宿主蝙蝠向人跨種傳播有兩種可能,一是蝙蝠直接把病毒傳播給人,二是蝙蝠病毒傳播到一種或多種動物中間宿主再傳播給人。對SARS-CoV-2來說,第一種可能性不能排除,但非常非常小。她傾向於第二種可能。
對於中間宿主的研究,石正麗說,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RaTG13和SARS-CoV-2的基因序列比較接近,有共同的祖先。從目前的數據分析來看,她還不能判定穿山甲是自然宿主還是中間宿主。
石正麗團隊還對貓做了相關研究,他們在新冠肺炎暴發以後採集的貓血清樣本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家養貓感染SARS-CoV-2的比例及其抗體水平高於流浪貓。至於貓是否是SARS-CoV-2的中間宿主需要進一步研究。她認為貓感染的SARS-CoV-2極有可能是被人傳播的。
感染源頭
「新冠源頭在湖北武漢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石正麗說,新冠病毒最早從中間宿主到人的跨種傳播,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目前從科學上並沒有研究清楚。從歷史經驗看,愛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最初暴發地都不是起源(最初發生跨種傳播)地。這也是為什麼病毒溯源是一個極富挑戰的科學難題的重要原因之一,關於2019新冠病毒的源頭和傳播路徑,需要有開拓的視野,需要全球的科學家共同努力,需要時間。
石正麗表示,他們在湖北監測蝙蝠病毒多年,沒有發現武漢甚至湖北省的蝙蝠攜帶有和SARS-CoV-2親緣關係很近的冠狀病毒。她認為新冠源頭在湖北武漢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對於曾經採集到蝙蝠冠狀病毒樣本的雲南省墨江通關鎮蝙蝠洞,迄今沒有附近居民被冠狀病毒感染,所謂「附近居住的感染者『零號病人』前往武漢」的說法也不成立。
《科學》雜誌記者在提問時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早期的新冠病毒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他請石正麗解釋華南市場在新冠病毒傳播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石正麗肯定了這一說法。她表示,有些早期患者與華南海鮮市場沒有關係。在湖北省政府有關部門的部署下,華中農業大學和他們團隊都在華南海鮮市場採集過環境樣本和冷凍動物樣本。他們在華南海鮮市場捲簾門把手、地面和汙水等環境樣本中檢測到SARS-CoV-2核酸,基因拷貝數非常低;在冷凍動物樣本中並沒有檢測到SARS-CoV-2核酸。石正麗認為,該市場也許是新冠病毒肺炎早期人群聚集暴發的地點。
對於華南市場供貨的動物農場,石正麗說,在湖北省政府有關部門的部署下,華中農業大學和他們團隊都採集過武漢市周圍和湖北省部分養殖場的養殖野生動物和畜禽樣本,他們團隊沒有在這些樣本中檢測到SARS-CoV-2核酸。
武漢病毒所
「川普欠我們一個道歉」
《科學》雜誌記者提問,武漢病毒所可能是SARS-CoV-2源頭的說法使其在世界上備受關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稱,他「非常肯定」該病毒來自這一實驗室。這對石正麗的實驗室有什麼影響?
石正麗說,他們是在2019年12月30日第一次接觸到新冠病毒樣本,當時收到的是「不明原因肺炎」的臨床樣本。隨後與國內其他機構迅速開展平行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鑑定了病原,並於2020年1月12日及時通過世衛組織向全球公開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在那之前,他們從未接觸、研究過這個病毒,也並不知道它的存在。她強調,P3和P4實驗室從設施到管理都是非常嚴格的,實驗人員開展實驗活動的全過程,都會有生物安全管理人員通過視頻監控。他們研究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一直處於安全穩定運行的狀態,截至目前沒有發生過病原洩漏或人員感染事故。
石正麗說,關於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現在已成為國際學術界共識。「美國總統川普所謂的新冠病毒來自於我們實驗室的說法罔顧事實,危害和影響了我們的學術工作和個人生活。他欠我們一個道歉。」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