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竹葉細纖柔,風韻瀟灑,耐陰,故是室內良好的觀葉植物。將數株植於深色的淺盆中,旁配美石、配件等。組成叢林式盆景擺放於書桌、茶几上,則頗具山林野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觀音竹栽培方法,觀音竹栽培注意事項。
觀音竹栽培方法:
觀音竹可用分株、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但因竹類不易得到種子,扦插又難以髮根,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1、分株
可在早春(2-3月)結合換盆時進行。分株時將生長過密的株叢,從盆中倒出,從根莖處用刀切開,另行上盆。注意不要傷根。切分時至少要讓每個筍芽都帶有一枝老竹,並儘量保留鬚根,以期保證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適中的盆內,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溼潤,置於半陰處養護,筍芽將迅速成長。
2、種子繁殖
宜在4-5月進行,播種前應用溫水浸種1—2天。播後約40天就可發芽。幼苗生長很慢,約前半年後才能移栽培養。【扦插】在5-6月進行,將一年生枝剪成有2~3節的插穗,去掉一部分葉片,插於沙床中,保持溼潤,當年可生根。
3、移栽
需在2-3月進行。盆栽,每2-3年換盆1次,將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細小地下莖和老竹,加入肥土。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放半陰處養護,勤向葉面噴水,每月施肥1次。冬季搬入室內向陽處。
4、修剪方法
觀音竹在生長季節會不斷地從根際抽出嫩稈,若因過高而影響整體的構圖時,可截去過高的部分。觀音竹盆景講究姿態與神韻,其技幹須有立有俯、疏密有致、高低參差。莖稈過多時會有密實氣塞之感,從而影響盆景的觀賞效果,應視生長情況疏去過密的枝稈,特別應注意將生長衰弱的稈剪去。
觀音竹栽培注意事項:
1、盆栽的觀音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陰涼處,並注意多澆水,保持盆土溼潤,還要向葉面噴水,地面灑水,以保持空氣溼潤,才能使鳳尾竹枝葉青翠。夏季乾燥熱風,會使鳳尾竹葉片枯焦,必須適當降溫,防止悶熱。冬季需放在室內,控制水分,並停止施肥,室內溫度需保持在10℃以上。
2、生長期間,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餅水,或複合液肥。冬季應停止施肥。
3、觀音竹不必年年換盆。一般每2年換盆1次。盆栽的培養土,以腐葉土1份、園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礱糠灰等混合配製而成。
4、高溫季節,應把盆栽竹移至陰涼處,避免烈日暴曬。並向葉片噴水,保持葉色翠綠。冬季須將盆栽竹移至背風向陽處或室內.裝盆時間散生竹裝盆時間以春季竹筍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叢生竹因為夏秋出筍,以春季3至5月為好。
觀音竹栽培方法,觀音竹注意事項就講到這裡,相信大家看後對觀音竹栽培方法,觀音竹注意事項都有所了解,希望小編的介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