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竹水培
1、去掉葉子
沒把葉子去掉就放瓶裡是不行的。
但是它的葉片要剝掉多少算是合適呢?這個主要看瓶子大小,瓶口以下都不能有葉子。這裡注意,不能用剪子直接剪掉,要把莖上的都剝掉,直到露出一個個竹節,竹節下面微黃的莖能看見就可以了。這樣泡在水裡,水就沒那容易會發臭。
2、選擇合適的水
水可以選擇純淨水和自來水。
用純淨水來養的話,即使不加營養液也能讓竹子一直保持翠綠的狀態;如果是用自來水,就需要晾曬一兩天才能使用。觀音竹沒長根前,換水需要每星期兩次左右,也不用每天都換水。還有要注意的一點,根部長出來了就不用換水了,這時應該及時加水。感覺水渾濁了就可以換水了,時間可以在上午和傍晚,溫差較小,不會對根造成傷害。
3、水位控制
水位要根據瓶子的大小來控制,大概到瓶子的一半到五分之三之間。建議使用透明的花瓶,方便觀察水位和水質情況。沒生根的話,透明的花瓶最好遮光,這樣利於髮根。
4、擺放的位置
觀音竹不能放空調的風飄過的位置,也就是不要放在出風口,這樣它的葉子很容易變黃。
可以將觀音竹放置在光照要明亮散射光或弱光的地方,建議不要在陰暗處水培。還要注意一點,剛插好的時候不要立刻改變方向,也不要來回移動,放置幾天就可以了。
5、生長溫度
保證觀音竹正常生長的溫度很重要。
觀音竹根系在15℃-30℃範圍內生長良好,冬季最好保存10℃以上,5℃以下容易發生凍害。也就是說,冬天需要保持5℃以上的溫度,才能確保多數植物的安全過冬。
6、營養液添加
營養液請勿過量使用,一般10-30天添加一次,春秋兩季植物生長需求旺盛,一般10-15天左右添加一次,冬季植物多數處於休眠期間,一般20-30天添加一次。添加時可將水全部倒掉,也可以不倒,視水混濁的情況,一般來說,全部換掉可以增加水的溶氧量,利於水培觀音竹的生長。
水培觀音竹發黃怎麼辦?
如果觀音竹葉子發黃先判斷發黃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即可!
1、水黃:觀音竹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觀音竹水培的水量減少,水量不能超過花瓶一半。
2、旱黃:觀音竹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乾,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花瓶水量減少要及時添加即可。
3、灼黃:強烈陽光直射到觀音竹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移到陰處即可。
4、缺光黃:觀音竹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5、肥黃:觀音竹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幹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換清水,清洗根部。
6、缺肥黃:觀音竹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平時多加營養液,但不能過量。
7、剪根黃:冬天不要把根剪掉,這樣其無法吸收水份,觀音竹葉子自然就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