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犀金龜系列科普知識 第一輯蛀犀金龜

2021-02-24 羅氏蟲社

蛀犀金龜屬概況:

該屬是犀金龜亞科(Dynastidae)下的第四大「家族」,總計有45個物種,如算上亞種可達70餘種。

不過,分布在我國的蛀犀金龜並不多,僅有3種:葛蛀犀金龜、椰蛀犀金龜以及角蛀犀金龜潑兒亞種,整體產地分布範圍較窄,除了椰蛀犀金龜產地相對較多外,剩下兩個種僅有極少數省份分布。

小知識:整個犀金龜亞科中物種數量最多的三大屬為:Cyclocephala屬(351種),Hemiphileurus屬和Heteronychus屬並列第二(60種),Stenocrates屬(53種)。 

蛀犀金龜的危害:  

蛀犀金龜屬蟲如其名,其猶如蛀蟲一般,對多種寄主植物(椰樹、桄榔、棕樹、山竹、桑科等等)有不小的危害。

就以椰蛀犀金龜來說,它們經常會從樹木頂部向樹中心向下蛀食,先食心葉再蛀食莖杆部取食嫩葉組織,之後往往能形成隧洞,最終致樹冠殘缺衰萎,嚴重造成整個植株死亡;而幼蟲具有腐食性,有時也會由下而上蛀食寄主植物莖幹。

蛀犀金龜繁殖:       

成蟲出蟄後一周左右即可交配,繁殖較為簡單,和常見的姬兜、獨角仙無異,使用4-8L的飼養容器,外加廢土即可作為產房下產;通常木屑一半稍微壓緊,表層鋪上樹皮等防止翻身;溫度建議控制在22-28度;卵期和姬兜差不多2~3周左右。

椰蛀犀金龜L2幼蟲

相關焦點

  • 羅氏蟲社年終回顧,全年兜鍬新種、飼育紀錄、科普知識一文掌控
    法拉隆豎角兜毛象屬稀有物種雷康提氏大兜發新記錄 雌蟲結束48年資料不明狀態2020年豎角兜屬種群再擴張 哥倫比亞發現2個新種2、兜鍬科普知識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繼續就自己整理的資料詳細科普了部分鍬甲、兜蟲和花金龜的知識,比如成系統的包括琉璃鍬、白兜、國產犀金龜等,包括對姬兜屬也做了基本的介紹。
  • 四川首次發現細角疣犀金龜
    鮮明的特徵讓趙力一眼就看出,這是一隻四川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巨型甲蟲——細角疣犀金龜(學名Eupatorus gracilicornis)。依據國外昆蟲愛好者飼養該類群時,發現它們的幼蟲喜歡含有竹葉的腐葉土的記載,趙力推斷它們應該生活在竹林裡,因此在隨後兩天對味江邊的竹林進行了搜索。果然在竹林裡又發現了一隻,證實了該種在四川的分布。
  • 甲蟲-兜蟲 ·高清·科普
    臺灣也效仿日本,稱其為「兜蟲」,大陸稱犀金龜。中文學名:犀金龜     拉丁學名:Dynastini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六足亞門
  • 「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問世,跟隨科學家的腳步見證人類智慧進步
    近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共九冊)正式上市,該套書引進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由澳大利亞國寶級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C.多爾蒂(PeterC. Doherty)教授領銜撰寫,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叔子作序推薦,是一部展示二十世紀各項科學發展的心血之作,從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當代偉大科學家的科普情懷。
  • 「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問世,跟隨科學家的腳步見證人類智慧進步
    近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共九冊)正式上市,該套書引進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由澳大利亞國寶級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C.多爾蒂(PeterC.Doherty)教授領銜撰寫,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叔子作序推薦,是一部展示二十世紀各項科學發展的心血之作,從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當代偉大科學家的科普情懷。
  • 空鳳/空氣鳳梨圖鑑系列——龍精靈 Tillandsia ionantha 'Ron' 第一輯
    網絡圖片僅作為科普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寫在開頭空氣鳳梨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其狀態也是不一樣,因此這個系列可以理解為圖鑑的衍生系列。主要以圖為主,目的是讓大家欣賞更多的個體,以期對品種有全方位的了解。咱們的每個品種都以專輯的形式不斷更新,也希望各位鳳友分享自己的空鳳美圖,大家共同建立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空氣鳳梨圖鑑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