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問世,跟隨科學家的腳步見證人類智慧進步
近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共九冊)正式上市,該套書引進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由澳大利亞國寶級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C.多爾蒂(PeterC.Doherty)教授領銜撰寫,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叔子作序推薦,是一部展示二十世紀各項科學發展的心血之作,從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當代偉大科學家的科普情懷。
-
在「牛津科普」中尋找「為什麼」
人類行為造成的溫室氣體都跑到哪兒去了?……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惑?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牛津科普讀本」,回答了現代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科學和技術議題。第一輯9本書分別是:《流行病》《氣候變化》《海洋汙染》《生物入侵》《過度捕撈》《能源》《核能》《農業與食品論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
牛津通識讀本:網絡(中英雙語)
——狄增如 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目錄第一章 從網絡的觀點看世界第二章 富有成效的方法第三章 網絡世界第四章 連接與閉合第五章 超級連接器第六章 網絡的湧現第七章 深入挖掘網絡第八章 網絡中的完美風暴第九章 整個世界是否就是一張網?
-
《德保文史》第二輯問世
《德保文史》第二輯問世 www.gxbszx.gov.cn 2020-12-24 09:06 閱讀:5376次 作者:陸杉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日報
-
羅傑·科恩伯格:基礎科學——人類進步的希望
其中,羅傑·科恩伯格做了主題為《基礎科學:人類進步的希望》的演講。相較於物理、化學等幾個世紀以來的愈發明了的探索,醫學領域在科學發展中其實經歷過長時間的迷茫——從前,人類疾病被歸因於體液的不平衡,其治療方法是放血和強效瀉藥,這樣令人難以置信的論斷,與如今象徵著人類智慧前沿的現代醫學似乎有著雲泥之別。
-
對人類社會進步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受到蒸汽啟發,1776年製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瓦特蒸汽機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
中國綠髮會資助出版《領導幹部生物多樣性知識讀本》
2012年4月,中國綠髮會資助的《領導幹部生物多樣性知識讀本》(以下簡稱《讀本》)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是針對領導幹部的科普讀物。該書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胡昭廣教授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夏強共同主持編寫。
-
牛津學者沮喪報告:人類可能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極有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形式,這可能意味著UFO獵人的希望已經破滅。 由牛津大學研究員安德斯-桑德伯格領導的科學家小組得出結論認為,人類在我們星系銀河系中獨處的概率為53%至99.6%,有39%至85%的概率智能生物不存在於「可觀察的宇宙」之外,外媒Metro報導。
-
N多版本的牛津閱讀樹,到底怎麼選?三分鐘讓你不再糾結!
《牛津閱讀樹》——11大系列、16個級別、835本主題讀本構成的參天大樹!加上國內版本被切割的更加混亂,要想徹底理清這其中的關係,真要有寫一本書的打算。1986年,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由24本故事書組成的一個系列讀本,裡面講述一個五口之家的各種有趣經歷,家中的三個孩子分別是姐姐Biff、哥哥Chip,還有弟弟Kipper,也就是大家現在常說的BCK。牛津樹的「種子」就這樣播下,在此基礎上逐漸豐滿枝葉。
-
薪火相承:我們在與老一輩科學家的交流中成長且進步著!
曾獲多項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獎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市和全國科普先進個人獎。「為什麼不能克隆國寶大熊貓?」「端粒酶研究能幫我們攻克癌症嗎?」「克隆大腦後還能保留原來的記憶嗎?」「複製生物的技術能讓人類長生不老嗎?」
-
陶瓷是開啟人類智慧的第一大文明
01人類是如何發現火的?科學家這樣回溯,在地球上,大約100萬年前的某一天,一小群人為逃避猛烈的暴風雨跑到山洞中,尋找能夠棲身的地方。這些人或者披著動物皮毛,或者披著樹葉,他們的武器是棍棒、石器。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有沒有智慧。人是由原子所組成的,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成就智慧的呢?
-
牛津給全家人的隨身圖書館: 新增兩百冊書, 價格不變!
Oxford Book Worms 牛津書蟲讀本閱讀主題上,《海豚讀本》也以「日常生活」為主的同時,拓展了相關的知識性閱讀。每個級別有八本書,故事類閱讀(Fiction)和科普類閱讀(Non-fiction)各佔一半。
-
人類可以登上月球,卻依然無法戰勝它
1971年,尼克森宣布對癌症「開戰」,數十億美元的研究經費投入其中,但幾十年之後,人類仍舊無法完全攻克癌症。治療癌症顯然比尖端的「火箭科學」更難。本月,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自然》雜誌第一時間發表文章稱,這讓科學家們鬆了一口氣。
-
《牛津閱讀樹》這麼複雜,怎麼選?一篇文章幫你搞清楚!
但是介於《牛津閱讀樹》體系龐大,分級眾多,很多家長總是雲裡霧裡,不知怎麼買,也不清楚怎麼讀。所以今天,鎮長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咱們點讀版《牛津閱讀樹》的內容體系,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就能更加了解這套書了。
-
真正的美麗:前英格蘭小姐成為牛津疫苗科學家,美女拯救人類
但據英國《太陽報》與《每日郵報》當地時間12月18日報導,上面這位美麗的女孩是2014年的英格蘭小姐、當年的世界小姐第四名,也是一位科學家、牛津大學疫苗工作組成員與領導者,其開創性研究將幫助英國人儘早擺脫新冠疫情的陰影。
-
正版牛津閱讀樹點讀版,學校版團購!
正版牛津閱讀樹點讀版來啦!不過這次僅出售學校版!心急的親們可以先點這裡購買。(虛構)、拼讀練習讀本(非虛構)、拼讀鞏固讀本)01 自然拼讀教學牛津閱讀樹從1+階到第5階,都含有自然拼讀學習讀本,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學習自然拼讀,那就必須閱讀1+階-5階的自然拼讀套裝。
-
中國英語學習頂級品牌《牛津高階雙解詞典》第8版問世
《牛津高階英語詞典》的編纂者霍恩比曾在日本教授英語長達30年,通過借鑑帕默、韋斯特等人的研究成果,並參照自己的教學經驗,霍恩比編寫了世界第一部學習型詞典,並確立了它的編纂原則:在保證釋義準確的前提下,詞典正文應該儘可能簡單明了,以滿足母語為非英語的學習者。
-
科技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滯,2020年人類科技徵程高光回眸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世界,但科技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滯,人類的科學探索步伐邁向了天上、人間和虛擬空間。採集小行星樣本和火星探索一樣,是人類了解宇宙的努力之一。外星文明到底有沒有?人類對這個問題的熱情始終不減。五洲崢嶸·疫苗競賽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同時刺激了科學研發活動,新冠疫苗以破紀錄的速度問世。
-
人類或可以見證奇妙時刻:人馬座矮星系毀滅後,會融入銀河系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地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已經限制不住我們想要探索的腳步了。隨著在上個世紀,隨著美國的第一次登月行動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針對太空探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我國的天眼就是這樣,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一個新號探測器。
-
《與人類最密切的哺乳動物》第一章 哺乳動物的基本知識
《與人類最密切的哺乳動物》 科學是一種世界觀 科技進步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動力。回眸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無不與科技的重大突破緊密相連。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使人類 文明發生了徹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