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瓦楞紙箱的製作工藝越來越精良,但是在實際生產中還是存在很多品質問題。對於廣大紙箱生產廠家,解決紙板問題是提高紙箱成品質量的關鍵。
現在對於紙箱廠的生產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紙板 「輕量化」發展的論點,是廣大紙箱廠同仁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紙板的「輕量化」即生產的紙板用紙要越來越薄,然而瓦楞被壓扁的可能性就越大,現在與大家分享自己在生產現場的實踐經驗。 單瓦機 1.溫度 瓦楞輥的溫度是否足夠(當瓦楞棍的溫度不夠時生產時做出來的瓦楞高度不夠),一般一個管理完善的公司,會派專人檢測整條流水線的溫度(一般建議鍋爐人員去做此項工作),當發現有溫度問題時及時通知當班的主管和機臺的機長,通知機修工處理,並且一個月對所有的預熱缸進行檢查和檢修。 2.瓦楞輥表面有髒物 每天開機以前瓦楞輥經過預熱後用輕機油或者矽清洗,將瓦楞輥上的糊渣和垃圾清理掉。 3.間隙 各輥筒之間的間隙在生產中是非常重要的,分為: ·糊輥和瓦楞輥的間隙(一般是當瓦楞輥預熱30分鐘後,讓瓦楞輥膨脹的最大化,以本公司內最低克重的一張瓦紙的厚度作為間隙)每天開機前必須檢測。 ·瓦楞輥與壓力輥的間隙(一般以生產情況而定,底紙有輕微的壓力線,要保證貼合良好) ·上瓦楞輥與下瓦楞輥的間隙(這個相當重要,因為當我們哪兩個間隙沒有調整好,它做出來的瓦楞形狀是不規則的,最容易產生厚度不夠的現象) 4.瓦楞輥的磨損程度 隨時注意生產情況, 隨時查看瓦楞的生產狀況,是否要到更換的地步,一般是鍍硬烙瓦楞輥能跑600萬~800萬長米(國內);800萬~1200萬長米(國外)。現在比較先進的是鍍碳化鎢的瓦楞輥一般能跑3000萬~4000萬長米。具體的價格相差無幾,具體的選購情況要根據每一個紙箱廠的實際情況而定,對於一些管理較晚上的紙箱廠,建議用第三種,因為碳化鎢瓦楞輥的高耐磨性能真正能將我們的生產成本降低,在平穩運行的情況下,估計在6個~8個月內收穫成本。 我們在生產時要特別注意瓦楞輥的情況,操作方法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在這裡建議每一個紙箱廠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作業標準,操作人員必須按要求嚴格執行,主管要及時起到監督的作用。 過紙天橋 單瓦機送紙天橋 天橋上不要積累太多的單瓦紙,張力正大,會將單瓦紙板拖垮,造成紙板厚度不夠,所以建議大家安裝電腦生產管理系統,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但是現在國內有很多廠家有做,都不會用,那可是浪費,在選擇安裝廠家時要慎重考慮,以免天橋吸風的影響,天橋吸風太大,極容易將瓦楞託垮,要注意每一根軸的轉動情況,還有就是角度的情況,每一根軸的平行度要經常檢測,時刻注意。 貼合機(雙面機) 這裡也是一個重中之重,很多公司的問題都出在這裡, 1.糊輥上的壓輥壓的太低了,調整壓輥的間隙,我記得我上次看到一個公司把哪個間隙調到1.0毫米(實際上它的楞高為2.5毫米)他們的操作工告訴我說:因為會貼合不良。我想這種現象在很多公司都有,我的建議:一般往下調2-3毫米(以實際為準) 2.壓輥的徑向和軸向跳動是多少(不能是橢圓形的) 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用觸壓棒做為騎轆(壓輥),這是一個很大的創新,但是也有很大的一方面就是要靠操作人員調整的到位,有很多的觸壓棒也不是像大家講的,哪個東東我們怎麼做都不會將瓦楞壓到,我想這個肯定是騙人的,所以在選擇觸壓棒也有一個很大的學問. 4.上糊量不能太大,以免使楞峰產生變形,請大家切記很多情況下不是說上膠量越大貼合越好,必須要重視糊的配方和製作過程. 粘合機 髒物(垃圾) 一般熱板和帆布帶上容易形成。在熱板上,在每更換一次門幅時要清理一次熱板,切忌在紙板上發現後再停機清理,相對於生產間隙的清理,會浪費更大的精力和財力。在帆布帶上,每天應定時做一次小清理,每周對帆布帶進行完整的清理,一般是將帆布帶用回水泡一段時間待軟化後,用鋼絲刷清理,千萬不要為了節約一時的時間,導致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損失更多的時間做清理工作。 為了生產品質優良產品,要求帆布帶的透汽性要好。到達一定時間後,必須對其進行更換,不要因為一時的成本節約,而導致生產的紙板翹曲,得不償失。 壓力輥 ·壓力輥的使用數量。必須使用合理的壓力輥的量(在不同的季節,使用的壓力輥數量是不一樣的,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 ·每根壓力輥必須是均勻,徑向和軸向必須控制在2絲之內,否則因為壓力輥的橢圓形將瓦楞壓到,造成厚度不夠。 ·壓力輥與熱板的間隙必須調整好,留有微調的空間,可以根據瓦楞的形狀(高度)調整。國產瓦楞紙板機目前可能不具備這一性能,但是只要控制、調整得到,這樣的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建議紙箱生產廠家用熱壓板來代替壓力輥,當然前提是我們的操作水平必須達到自動化設備的使用水平。
「搓板狀」紙板
隨著瓦楞芯紙波紋的起伏,面紙在紙板的表面上做不平坦的蹦緊,形如「搓板」亦稱「搓板狀」紙板,它的成型原因是:
糊的粘度過大,或上糊量過多。當楞峰與面紙粘合受到壓力時,多餘的漿糊被擠出而附到楞峰的兩側,在楞峰的寬度上形成一個比實際所需要寬得多的塗糊區域,隨著糊液的乾燥而收縮,使面紙在瓦楞峰兩側被拉下陷,形成「搓板」而在表面上露出楞痕。克重較高的紙,其剛性較大,可抵抗這種收縮拉力,下陷量就要少些,故在使用較薄或克重較小的面紙時,要注意減少上糊量,即要將糊轆與刮糊轆的間隙調小一些,以減少「搓板」現象的發生。
瓦楞輥磨損以後,其楞峰半徑增大。因而易吸收更多的粘合劑,就容易導致「搓板」現象的發生。
糊轆與下瓦楞輥的速度不協調,因而粘合劑集中到楞肩的一側,引起面紙在一側收縮。
面紙的含水率過高,在粘合劑乾燥以後,引起面紙的收縮下陷。
紙板曲翹
紙板曲翹是指紙板在較大的範圍內凸起或凹下。有一種紙板曲翹叫「正向曲翹」,又稱「向上曲翹」,即紙板向面紙一側凸起。反之是「反向曲翹」。一邊凸起,另一邊凹下,是「S型曲翹」,以紙板對角線為軸展開的彎翹為「扭曲曲翹」。彎翹軸線與瓦楞方向平行,稱「長度方向曲翹」。用曲翹的紙板作紙箱,成型不能方正,影響外觀,抗壓強度不穩定。曲翹的紙板不易堆積,不能順利的進入印刷機,嚴重影響印刷套色效果及開槽模切的精準度。
產生曲翹的根本原因是紙質收縮不均衡,由紙板各組成部分伸縮程度不同引起。紙張的含水率不同,其收縮程度也就不同。當紙板的面紙和裡紙伸縮程度不同,就容易造成紙板曲翹。採用厚的和克重高的紙比起薄的和克重低的紙來,其伸縮程度相對穩定而不易變形,故當面紙和裡紙的厚薄不同或克重不同時,紙板就容易產生曲翹,所以在紙箱設計的配紙階段,應使面裡紙克重和厚薄相當或比較接近。
在生產中,可以通過熱量的調節來控制紙張的收縮變形,以降低紙板的曲翹程度。造成「正向曲翹」的原因一般是裡紙、單瓦楞紙太溼而面紙過幹,故應加強裡紙和單瓦楞紙的乾燥,減少面紙預熱。適當的採取一些措施,如增大單面機上瓦楞紙及裡紙的預熱面積,降低熱板的溫度,適當增加車速減少熱量的傳遞,減少單面機上糊量等,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紙張的曲翹。「反面曲翹」的原因正好相反,是由於單面瓦楞太幹而面紙太溼的緣故,可以採取相反的方法進行控制。「S型彎翹」通常由於紙的邊緣太溼,致使原紙收縮嚴重,可以通過增加原紙的預熱時間彌補;另外造成曲翹的原因是由於上下紙張克重相差太大,可以調整配紙,降低此種現象的出現。「扭曲曲翹」是由於原紙的質量不佳,各處水分分布不均勻,熱板溫度分布不均勻等造成的,對這些方面做相應的整改。「長度方向彎翹」是因為張力不適當造成,可調整紙幅張力。
以上曲翹問題也可用噴淋裝置進行改善。對於已經生產出來的曲翹紙板,應立即翻壓,趁紙板剛出來時溫度高、溼度大的特性,及時正反堆疊,用木板壓住,然後推到通風處散熱4~8小時,可使紙板比較平整。
高低楞
「高楞」是指完全成型的瓦楞,即楞高達到標準要求或與瓦楞輥的齒深一致;而「低楞」是沒有完全成型的瓦楞,其楞高通常低於標準值或低於瓦楞輥的齒深。當芯紙經過軋制並與裡紙粘合定型後,高楞與低楞同時存在時,稱為「高低楞」。
低楞是影響瓦楞紙板質量的原因之一,由於低楞處高度較小,與面紙粘合不良或未粘著,影響紙板的粘合強度,使其邊壓強度和平壓強度都下降而且由於低楞的出現,面紙表面不平而影響外觀及印刷效果。
產生高低楞的原因及解決措施大致有以下幾點:
瓦楞輥不平行,兩端軸承磨損,在高速運行時瓦楞輥振動。應檢查調整瓦楞輥的平行度,調整軸承間隙或更換軸承,降低車速避開共振區。
瓦楞輥之間壓力不足,應加大壓力。
瓦楞輥齒槽中有廢紙或其它雜質,應清除雜質。
瓦楞芯紙含水率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瓦楞成型,太溼時應加大預熱面積,太幹時應增大噴霧量。
瓦楞芯紙捲筒不圓,運行時轉動不均勻,需加大張力或更換原紙。
倒楞
倒楞即瓦楞向一側傾斜,瓦楞傾斜導致紙板厚度不夠,強度下降。瓦楞紙板在加工過程中移動時受壓摩擦和拖動,因此各處的輥筒都必須平行於加工面並保持良好的潤滑,使輥筒轉動靈活以減輕摩擦。導致倒楞的具體原因及解決措施如下:
上下瓦楞輥之間和下瓦楞輥與壓力輥之間不平行或壓力過大,應檢查輥間平行度,輥間加壓要適度。
單面瓦楞紙板拉力過強。
單面瓦楞紙板上膠時,騎轆與糊轆之間的間隙太小。
瓦楞芯紙水分過高,應增加預熱面積減少噴霧量。
熱板上有雜物,需清除。
壓線爆裂
瓦楞紙板折合時,壓線處斷裂,主要原因及解決措施如下:
壓線輪的間隙太小,應調整間隙。
壓線輪不圓,需更換壓線輪。
壓線輪軸彎曲,需更換壓線輪軸。(凌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