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11月16日傍晚,「山頂上的光」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之夜論壇在美麗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藍星球」主會場啟幕。夜幕中,一座可容納450人的藍色穹頂光芒奪目,海內外知名的科幻電影人、科幻作家、科學家、教育家雲集開幕式夢幻「藍毯」,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幻電影周開幕式開始……
此次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國際化科幻、影視和科技跨界活動,也是國內第一個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主題活動平臺。電影周組織了專業、強大、國際化的評審團,「中國科幻第一人」、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擔任本屆電影周的評委會榮譽主席。從9月25日開啟徵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組委會共收到了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185部科幻影片,作為專業性、交叉性、複合型較強的電影類型,無論在數量、質量還是國際化代表性上,都堪稱空前。
作為一場以「科幻、科教、科普、科創」為關鍵詞的電影主題活動,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夢幻「藍毯」儀式拉開帷幕,海內外知名的科幻電影人、科幻作家、科學家、教育家走上「藍毯」。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科幻影片競賽單元評審團部分評委開場亮相,包括:《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文學顧問和監製、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王紅衛,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太空旅客》的編劇、製片人史蒂芬哈梅爾,日本著名導演、世界頂級機甲設計大師河森正治;中國「科幻文學四大天王」之一,著名科幻小說作家何夕等。
40年前,喬榛主演了中國第一部科幻劇情片《珊瑚島上的死光》。該片的女主角馬軍勤也來到論壇現場,他們一起代表該片劇組領取了組委會頒發的「藍星球啟明獎」。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評審團榮譽主席劉慈欣說,「如果要回顧中國科幻,沒有哪部作品比它(《珊瑚島上的死光》)更能引起我們的回憶和感嘆了。它像一件文物,全面反映出中國科幻第二個黃金時代的面貌」。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生活正進入到「高科技、低生活」的狀態。史丹福大學腦科學教授,同時也是熱播科幻劇集《西部世界》的科學顧問大衛伊格曼發表了題為《科幻與科學》的演講。
本屆電影周組委會將「藍星球最具科學精神獎」頒給了騰訊新聞出品的紀錄片《明天之前》,以表彰其對科技倫理、科學精神的關切。《明天之前》的製片人朱凌卿和主創、主持人曾寶儀獲得「藍星球最佳科學影像傳播者」獎。曾寶儀發表題為《明天之前》的演講,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
論壇上公布了由專業評審團選出的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各大獎項。史蒂芬哈梅爾、倫敦科幻電影節總監路易斯薩維、何夕、王紅衛、河森正治分別揭曉了科幻電影最佳視覺想像力獎、最佳科幻電影演員獎、最佳科幻電影編劇獎、最佳科幻影片獎、最佳科幻電影導演獎的獲得者。
作為中國第一個科幻電影主題活動平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從一開始就加入了國際主要科幻電影活動的大家庭。據悉,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已與倫敦國際科幻電影節、英國瑞丹斯電影節、西班牙錫切斯電影節、美國波士頓國際科幻電影節、義大利迪利亞斯特電影節等建立了合作關係,將共建一個交流合作平臺。組委會希望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能用科幻的想像力引導和激活青少年的創新能力,以趣味科普科教培養科學精神,以文化自信和科技力量開拓創新。
科幻電影周不僅是一次電影界的盛典,更是一場「旅遊+文化」的狂歡。11月8日,南京市江寧區獲許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成功攬下又一「國字號」榮譽。此次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落戶牛首山與園區大力推進「旅遊+」多元融合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近年來,牛首山充分整合特有的歷史文化、建築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活動形式內容,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交匯點記者 王世停/文 邵丹 高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