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00多天,老羅的Smartisan T2終於趕上了2015冬季新品的末班車,在2016年以前和大家見面了。和T1一樣,T2的誕生過程也是「命運多舛」,去年老羅所說的「囤貨10萬臺,拍照片來見大家」的承諾伴隨代工廠突然的變故似乎也很難實現。不過,在筆者看來,也正是這樣或那樣的難題,才讓Smartisan T2變得更加難得,才讓老羅的固執堅持有了更加可貴的回報。自從T2發布的那天起,筆者就一直想拿它來和去年的T1進行對比,看看「或許」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好用的手機究竟有多大差距。今天,就請大家來和我一起見證老羅注入無數情懷的兩款手機--Smartisan T1與T2,是否能夠稱得上是全球最好用的兩款手機。
·外觀設計
總體來看,兩代Smartisan手機在延續了「錘子風格」的同時,外觀改變還是不小的。發布會上,老羅開場不久就展示了錘子Smartisan T2的真機圖,足見他對T2外形設計的自信。和T1對比,T2的全金屬無斷點中框和2.5D玻璃屏幕的加入無疑是外觀上最大的變化。
錘子Smartisan T1和T2正面對比(左:T2,右:T1)
參數方面,T1的尺寸為:141*67.74*8.23mm,重量為167g,T2在屏幕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機身尺寸略有增大,厚度有所減少,變為144.55*70.84*7.53mm,重量大幅減少了21g。當年T1在發布之後,重量曾受到不小爭議,而今輕了不少的T2手感確有改善。
錘子Smartisan T1和T2實體鍵對比(左:T2,右:T1)
按鍵方面如老羅所言,T2延續了T1的正面底部三顆實體按鍵,不過外形變得更加圓潤手感剛好,實際使用中感覺T1和T2按鍵反饋力量相似。
T1的開/關機按鍵位置在手機頂部,這一點飽受詬病,T2取消開/關機實體鍵的方式一次性解決了這個問題。T2的開/關機、熄屏/解鎖、返回桌面等功能都集成在了底部中間實體按鍵上,在變得更加方便的同時筆者也很擔心這顆按鍵的使用壽命,所以在使用中從設置裡把熄屏/解鎖操作改成了側面實體按鍵。使用了一段時間感覺,側面實體鍵解鎖更符合平時的操作習慣,推薦大家在T2到手後也這樣設置。
錘子Smartisan T1和T2頂部設計對比(左:T2,右:T1)
錘子Smartisan T1和T2卡槽對比(左:T2,右:T1)
錘子Smartisan T1和T2側面實體鍵對比(上:T2,下:T1)
T1採用了可拆卸後蓋用來安裝SIM卡(不可拆卸電池)的設計,此項設計曾引來了不少爭議。T2上全面取消了可拆卸後蓋,將SIM卡插槽和右側實體鍵做在一起的設計同樣很有特色。但在實際使用中筆者手中的這臺工程樣機側面兩顆實體按鍵(還有底部的實體鍵)都有不同程度的鬆動,推測是製作過程中考慮到公差所以預留的尺寸過多導致,希望在量產機上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錘子Smartisan T1和T2邊緣對比(下:T2,上:T1)
這次T2延續了T1雙面玻璃面板的設計,但整體被「包裹」在了金屬中框內部,相信這樣的設計能夠比T1的屏幕更加耐摔,墜落過程中金屬中框能夠緩衝不少壓力。
錘子Smartisan T1和T2底部對比(下:T2,上:T1)
以上主要對比了T2在T1外形的基礎上所做的改變,兩款手機頂部的一體化傳感器聽筒、底部的揚聲器和充電數據口等位置設計比較相似,在此就不做過多贅述。
(註:對比圖中使用的Smartisan T1因使用時間太久,磨損嚴重,影響觀感,望各位朋友見諒。)
在筆者測試的過程中,兩臺手機都剛好一前一後推送了Smartisan OS v2.5.2版本的更新,不過T1的Smartisan系統是基於安卓 4.4的版本,而T2則是基於Android 5.1.1。此前官方給出了「由於安卓5.1內核對Smartisan T1這類的高配置晶片手機的優化效果不明顯,錘子科技在Smartisan T1上將不會升級安卓內核,但會繼續維護並升級基於安卓4.4的Smartisan OS至2017年5月19日」這樣的解釋,引來了眾多錘友關於日後兼容軟體等問題的不小質疑。
錘子科技出品的各種軟體,有許多已經預裝在手機中
至少現在,基於安卓哪個版本系統的Smartisan OS都不妨礙我們在兩臺手機上分別體驗Smartisan OS v2.5.2,而且總體來看差別並不大。
分別基於安卓4.4和安卓5.1的Smartisan OS v2.5.2
雖然總體差別不大,但筆者還是在一些細節處發現了兩臺手機系統上的區別,比如下來懸停時的圖片,猜測應該分別為兩款手機的內部結構圖,由此可見老羅的細心。
兩臺手機下拉懸停的圖片有所不同(左:Smartisan T1,右:Smartisan T2)
T2系統內還預置了遠程協助應用,這也被認為是當天發布會的亮點之一,鑑於是對比兩臺手機,所以在此關於這款應用的使用方法就不過多介紹,大家可以自行安裝試用。
拍照硬體,這次T2官網和包裝盒上給出的是13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和500萬前置攝像頭,不再像T1時代固執地標註成為1278萬像素和03萬像素。T2採用了f/2.0的光圈,比T1的f/2.4光圈大了不少,同時T2也加入了時下熱門的(OIS)光學防抖、4K視頻拍攝功能,這些都比T1略勝一籌。
T1的整體拍照效果沒有給我們留下太深印象,所以很多朋友都期待在T2身上看到明顯提升,那麼兩臺手機在拍照方面到底有多大差異呢?我們還得通過實拍樣張來分析。
·白天樣張對比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第一組室外對比樣張,可以很明顯的看出T2的發色更準確,天空和冰面的色彩、遠處樹木的色彩都能夠準確還原,相比之下T1拍攝的樣張整體偏暖,天空泛起微微的黃綠色像加了濾鏡一般。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第二組樣張主要考察兩臺手機的寬容度表現,可以看到在完全逆光拍攝的情況下,T1拍下的天空已經因為過曝損失了不少亮部細節,幾乎看不到明顯的雲彩。相反T2的亮部細節表現非常不錯,太陽周邊的雲彩也能清晰可辨,只是暗部細節有所損失。寬容度表現上兩臺手機的表現各有優勢。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細節表現上,兩臺手機雖然是相同像素數,但觀感上T2拍攝的樣張細節還原更多,T1則好像整體覆蓋了一層蒙版,塗抹感比較嚴重。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室外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這一組樣張可以看出雖然Smartisan T2白平衡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要整體高於T1,但偶爾依然會出現漂移現象。這組樣張中,T1表現出了陽光照射在樹木上的暖色調,而T2表現欠佳。
·夜景樣張對比
夜景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夜景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夜景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夜景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夜景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1)
夜景實拍樣張(拍攝器材:Smartisan T2)
三組夜景樣張可以很明顯看出T2的暗光拍攝更乾淨,照片整體觀感更好,不過放大查看依然可見比較明顯的塗抹痕跡。還有在夜景拍攝中,明顯感覺T2對焦速度比白天慢了許多,自動對焦出現「拉風箱」的問題。
·屏幕對比
T1和T2的使用的均為4.95英寸、1920*1080解析度的JDI屏幕,但對比來看,使用JDI Pixel Eyes顯示技術的T2屏幕發色和T1看上去不太一樣(大家還記得關於T1屏幕顯示色彩的爭吵不),筆者使用單眼相機拍攝了兩臺屏幕的色彩來進行對比。
兩臺手機屏幕顯示顏色對比(左:Smartisan T1,右:Smartisan T2)
從圖中可以看到,兩臺手機屏幕色溫都使用了原始數值,照片的色彩經過後期調整儘量接近人眼看到的效果。能夠看出想對來說,T1(右邊)的屏幕有些微微泛紅,呈現出偏暖的傾向,而T2的屏幕則略微偏冷,相對來看發色比較正常。實際使用中,單獨使用其中一臺手機,並不會明顯感覺屏幕色彩顯示的問題,但放在一起對比還是很明顯的。
·續航及充電測試
對比測試寫到這裡的時候,筆者也剛剛完成了兩臺手機持續時間長達5個多小時的充放電測試,兩臺手機的表現略有不同。
Smartisan T1的電池容量為2490mAh,在之前的續航測試中表現在2500mAh容量的手機中算是中規中矩,而T2的電池容量則提高到了2670mAh,理論上續航應該更持久。下面先來看看筆者實際進行的兩臺手機放電測試。
本次續航對比測試包含六個項目,持續時間3小時左右,包括:音樂播放(30分鐘)、視頻播放(45分鐘)、手機遊戲(45分鐘)、連續通話(15分鐘)、電子書閱讀(30分鐘)以及微博瀏覽15分鐘。
測試過程中手機全程開啟WiFi,屏幕亮度設為最高,手機音量中等,除通話測試外均不插卡。
播放1920*1080解析度視頻45分鐘
首先是30分鐘音樂播放,使用網易雲音樂軟體連續播放30分鐘後,T1電量由100%變成97%,T2電量由100%變成99%;接著是視頻播放,看45分鐘左右的美劇T1和T2均耗電11%左右。
玩大型遊戲45分鐘
玩遊戲45分鐘後,T1剩餘電量60%,T2剩餘電量68%,遊戲測試過程中兩臺手機均輕微發熱。接下來是15分鐘的通話測試,測試結束後T1大約耗電3%,T2大約耗電2%。
閱讀電子書30分鐘
刷微博15分鐘
通話測試結束後是30分鐘電子書閱讀測試,採用自動翻頁的方式30分鐘後T1剩餘電量約為47%,T2剩餘電量約為57%。而最後的15分鐘刷微博測試T1大約耗電8%,T2大約耗電5%。六項測試全部結束後T1剩餘電量39%,T2剩餘電量52%。
Smartisan T1和T2各項測試耗電量累計
放電測試之前進行了充電測試,T1、T2兩臺手機均不支持快充,筆者使用附帶的5V 1.5A充電插頭進行充電,充電開始時兩臺手機均為0電量(低電量自動關機),充電過程中手機關機。以下是兩臺手機的充電測試結果:
Smartisan T1和T2充電測試
充電測試中,T1從0電量充到100%用時151分鐘,T2用時164分鐘,對比來看T1速度更快,但沒有快充支持,這樣的充電時間還是有點久的。系統的安全中心內集成了電池電量和省電模式功能,在省電模式下會延長續航時間。
手機自帶的省電模式
隨機附帶的5V 1.5A充電插頭
寫在最後的一點想法:
到這裡,錘子Smartisan T1和T2的對比也該告一段落了。從拿到T2到現在,筆者已經使用了較長的時間,所以關於T2也有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從之前的對比相信大家也能夠看出,Smartisan T2和T1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所以在筆者心中,T2更像是T1的改動升級而非更新換代產品;得益於Smartisan OS,T1和T2在日常使用中表現都很流暢,一段時間的使用基本沒有發現明顯的Bug或者第三方應用閃退等問題,錘子科技在系統上的確下了很大的力氣,不過相似的使用體驗更加減少了筆者想從T1升級到T2的動力;T2的定價,這個問題或許不應該筆者來討論,畢竟是否購買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再貴的手機也有人買,再便宜的產品也有人嫌棄,更何況在手機同質化如此嚴重的今天,錘子T系列確實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外形設計和系統特色;發布會上,老羅宣布了錘子科技換了新的辦公地點,筆者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看到錘子團隊能夠帶來更有新意的產品,希望老羅的「傲慢與偏執」能夠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畢竟,這個時代是需要一點不同的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