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有人看不懂……張藝謀的《影》,到底好在哪裡?

2020-12-06 楊不易

張藝謀的《影》,上映已經10天,票房已過5億,僅次於周潤發和郭富城的《無雙》。而這部《影》,也是口碑呈兩極分化。喜歡的人高喊值得二刷,不喜歡的就說:「你插我一刀,我插你一刀,他再插我一刀……」表示看不懂。

小編去看了,個人覺得還是很好的。那麼,到底好在哪裡呢?

第一當然是畫面美。中國風的水墨意境畫面,看上去像黑白,只有人物膚色是彩色。但是很美。有時候,看慣了大紅大紫鮮豔奪目的畫面,這個電影的畫面給人一種寧靜感。尤其是很多的大雨天,結合水墨畫意境,更加貼切和陰鬱。

第二當然是故事有深度。《影》的故事,就是一個陰陽兩極的故事。正的人,替身的影;收城的正氣,奪王位的野心;皇帝的昏庸,隱藏著殺功臣穩江山的禍心;扶持著夫君,卻又愛上了他的替身……直到最後,選擇仍是兩難的。

第三,是鄧超的演技。這可能是鄧超最好的電影了,一人分飾兩角,性格大為不同。連鄭愷都會演戲了。不能不說張藝謀調教得好。

第四,是整個電影的氣場,保持得很好,從頭到尾都沒有散氣破功。這一點,其實很難。很多導演拍這類電影,不是裝逼過頭,就是半路破功。

所以,你去看了嗎?來說說你的感想。

相關焦點

  • 有人狂贊,有人怒懟,深度解析張藝謀《影》到底怎麼樣!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正在進行,國內觀眾最關心的是張藝謀的新片《影》,這部電影剛剛在電影節上展映,評價有褒有貶。威尼斯電影節上,《影》並非主競賽單元影片,不過張藝謀依然很重視,接受採訪時,張藝謀說:「這裡算是我的福地,在這得過很多獎(《大紅燈籠高高掛》高高掛獲得評委會大獎,《秋菊打官司》獲得金獅獎,《一個都不能少》獲得金獅獎。),也是來得最多的電影節,對它有特殊的情感,還在這做過評委會的工作」。
  • 光看電影名字就很特別,張藝謀的《影》到底是什麼?
    一部影視劇只用一個字來命名,很少見,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的特別之處,他的這部假期檔電影《影》到底是什麼呢?「影」字的第一解釋就是光線下的影子,它不是實物,所以說「影子」不是真實的那個。電影《影》的主角就是一個替身,人稱「影子」,他最初只是一個八歲的男童,然後成了一個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因其樣貌和主人酷似,在秘密訓練後,當主人在危急關頭時就要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明處做人,暗處做鬼」的場面,旁人對影子和真身真假難辨,這個影子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終於尋回了自由。
  • 《影》——你為何看不懂
    01相信看過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影》的,在看的過程中,一頭霧水;看完後,第一反應就是:怎麼這樣就完了?這部電影講了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下面就讓小編來跟你聊聊《影》。電影《影》海報02首先,《影》這部電影中,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就是張藝謀為影片的留白
  • 你看不懂《影》,是因為看不懂自己
    回過頭來,《影》為什麼是一部好電影?故事好。結尾的三度反轉令人驚嘆,從都督死,沛王勝到沛王死,都督勝,再到都督、沛王俱死,境州勝。三重反轉,接連點燃,驚訝如爆豆般在腦袋中迸發。人物好。《影》的人物,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真實。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每個人又為了生存而相互碾壓。這才是真正的人,不像《英雄》中那個瀟灑離去的無名,高高在上像個聖人。畫面好。水墨畫元素如留白等大量的運用,讓電影蒙上了濃濃的中國風,同時也為中國電影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表現手法。
  • 張藝謀的影,大家說看不懂,那就對了,小編不劇透給你解讀
    在豆瓣,一條最熱門的短評如此說道:看完影,第一時間朋友問我如何?我說,一臉懵逼又問,為何?我說,很難說如果說電影好,我卻一時不能道出好在哪裡?如果說電影不好,我怎麼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嗯,從情節上看,這是一部爆米花電影,但從氛圍和節奏上又不太適合一邊看一邊抖著腿吃爆米花。
  • 影結局孫儷看到了什麼?張藝謀影孫儷結尾跑出去表情含義
    《影》從首批劇照曝光開始,水墨風格就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張藝謀導演表示,自己每拍一部電影,就想要在其中展現一點中國的文化。此番在《影》中,則是陰陽的理念。而選擇《影》這個故事,他表示自己在拍攝《長城》的三年就一直在打磨劇本,「就是有這麼個衝動,想拍一個好故事,一個有特點的電影。」張藝謀電影《影》結局孫儷表情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沒看懂?
  • 影評《影》:若張藝謀電影無色,則張藝謀不再!
    張藝謀的新作《影》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非常滿意。如果要我使用一個短句來評價這部電影,這句話是——這是張藝謀的電影。 攝影系出身的張藝謀對如何呈現視覺美有著獨特而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解在電影的實踐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看到了張藝謀很多視覺上令人驚豔的電影,如《紅高粱》,如《英雄》,如此次發布的《影》。 。可以說,這種震撼是觀眾對電影藝術效果的認可,是一場影響巨大的視覺盛宴。為了讓電影看起來更好,首先必須拍攝的美,然後是敘事的美,最終是立意的美。這三者對於一部好電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張藝謀的《影》,騰訊的新文創破局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歡迎的中國文化符號,不僅是企業的機會,產業的機遇,其實也是國家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所在。導演張藝謀在威尼斯專訪上對《三聲》聊到,「我很多年前就想拍,如果再有三個導演、四個導演拍過同類題材,我可能就不拍了。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有一個著名的「影子武士」,我不相信過去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沒有過「替身」。」於是,《三國荊州》成為張藝謀最初關於《影》的靈感來源。通過灌輸「替身」的概念,故事最終成為聚焦在小人物「影子」境州身上的平民視角。
  • 看完張藝謀《影》,結局疑惑很久,孫儷到底看到了什麼如此驚恐?
    大家好,張藝謀導演的《影》想必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但是影片留給我們的結局卻是讓人疑惑和不解的,影片孫儷到底在最後看到了什麼,會一直處於驚恐不安的狀態。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明確的答覆,反而把問題留給了我們,這也是本片最讓人茶不思飯不想的原因。
  • 張藝謀把水墨國畫拍成《影》,兩個鄧超看呆老外!
    9月的電影圈,註定屬於《影》。從歐洲到北美,從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到多倫多電影節,它都引來大批關注。作為第五代代表性導演,張藝謀的國際影響力始終在線,無論是專業媒體還是普通影迷,都想一睹《影》的全貌。威尼斯全球首映式上,看過《影》的全場觀眾用起立鼓掌兩次、總時長達到6分鐘的身體語言,給了影片最真實的評價。
  • 張藝謀的《影》堪稱古代版《楚門的世界》
    《影》可以說是古代的《楚門的世界》,影子境州生活在子虞掌控的世界裡,經歷了萬難終於有了屬於境州自己的世界。張藝謀導演一直主張利用中國人地大物博的優勢,所以喜歡拍大場景的製作。《影》無疑又是一部大製作。最後,小艾喜歡上了境州。鄭凱飾演沛良。沛良是沛國君王,良為人陰險,不念舊情,善於玩弄權術,最後還是死於權術相爭之下。主要看點《影》基本都是冷色調,如果不適應,看起來非常的壓抑。
  • 張藝謀《影》黑白灰的詮釋,太極圖的隱喻,結尾謎團深度解析
    很多人看到《長城》表象的缺,卻沒深入去研究缺在哪,只是一味的認為張藝謀不行。而這一次又以各種「翻身之作」,「新千年最好作品」,「匠心之作回歸」等等去描述《影》和張藝謀,當初說張藝謀不行的是你們,說他行的還是你們,你們真的了解張藝謀嗎!?
  • 張藝謀透露《影》本應由劉浩存出演
    張藝謀稱《影》原應是劉浩存出演】張藝謀的新電影《一秒鐘》即將上映,在電影的首映結束之後的發布會上,張藝謀也提到了新任「謀女郎」劉浩存,原本《影》中的青萍一角是打算讓劉浩存出演的,但是因為之後改了劇本,所以才換成了關曉彤。
  • 《影》中孫儷到底看到了什麼?
    張藝謀的電影《影》在30號已經上線,一片水墨畫間殺戮,陰謀不止。在晦澀的色調下,平添一種悽涼。連日陰雨的場景,奠定了《影》的基調,寒冷,悲愴。但張藝謀將《影》的畫面感弄得十分唯美,每一幀都值得收藏。在看《影》的過程中,被孫儷在電影結尾時的最後一個眼神驚豔不禁產生疑問她到底看到了什麼?在電影院等了許久然而還是沒有看到真相。因為電影結局沒有彩蛋,再說一遍沒有彩蛋。顯然,張藝謀是想要將結尾作為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想像。那麼就引起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孫儷到底看到了什麼?
  • 從彩色到《影》的水墨 張藝謀電影是一本色彩大全
    1905電影網專稿 用顏色講故事,這是張藝謀的本事,也是他的本能。挑選小說《金陵十三釵》作改編的時候,他說,「喜歡它的原因就是很像戰爭中的一抹粉紅」。
  • 鄧超低血糖片場昏倒,孫儷學5個月樂器,張藝謀的《影》還是輸了
    《影》這部電影是國師張藝謀最新的作品,電影在18年國慶上映的時候,就靠著濃厚的水墨中國風讓很多人驚豔。在電影中,所有的場景都儘可能的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像中國水墨畫的感覺。這種新奇的設定,讓很多看慣了彩色電影的觀眾耳目一新。
  • 《張藝謀和他的影》觀後感
    清晨起床,抬頭看著窗外下起的淅瀝瀝的小霧雨,心想著原本定好的出行大概是不會去了的。下雨的初冬,大概人們最喜愛的還是在被窩裡暖暖的愜意的躺著,看著自己喜愛的明星演的電視劇。觀著他們的一言一行,吃上喜歡的零食,喝上養生的豆漿。啊,多麼享受的周末啊!
  • 《影》的「叢林法則」,延續著張藝謀一貫對權力的曖昧
    張藝謀的新片《影》講述了一出虛構的權鬥故事,它發生地是一個偏安一隅小王朝,據說本來的原型是三國時期的東吳,但是張藝謀對劇本做了大幅改動,歷史不再成為限制敘事的障礙,我們得以在這部電影裡看到鋪陳著的各種中國元素,不論是太極圖還是琴棋書畫都成為構建電影的視覺符號,一切都只是彰顯著這又是一部典型的張藝謀電影,一部形式化的視覺作品,一部他眼中的歷史迷局。
  • 電影《影》劇情以外的故事,張藝謀的畢生追求,鄧超的拼命三郎
    《影》的結尾處,子虞說:沒有真身,何來影子?境州說:沒有真身,也有影子!兩位「鄧超」的真情告白,孰對孰錯?你會投票給誰?此題置於文末,暫且不表。我權當所有朋友都已經看過這部電影,所以餘篇劇情敘述較少,聊聊其他。說說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是什麼風格?你一看就知道這是張藝謀的電影,應當就是他的風格。
  • 張藝謀影影評盤點 大家都說他回到了英雄水平
    張藝謀這兩年堪稱創作高峰期,新片拍了一部又一部,不過鑑於《長城》的口碑,很多人好奇《影》的水準質量,該片日前獻映威尼斯電影節,影評如何呢?   《影》的原創故事來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編劇是李威、張藝謀,講述了一個關於「影子」替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