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影》,騰訊的新文創破局

2020-12-08 三聲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歡迎的中國文化符號,不僅是企業的機會,產業的機遇,其實也是國家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所在。

作者 | 查沁君

編輯 | 申學舟

伴隨著鏡頭的推移,境州頭戴鬥笠手持沛傘,站在傾盆大雨的陰陽圖下,像一幅瀰漫著霧氣的水墨畫,殺氣撲面而來。蒼翠竹林、層巒山水、屏風燭火、八卦燈影,所有極具中國文化符號的意象在電影《影》中都能找到依託。

自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歸來後,《影》賺足了海外口碑。IMDb上7.2分,影評人聚集的Metascore上則拿到了88分。9月30日國內上映後,豆瓣評分7.5,截止發稿,國慶檔票房達4.78億,單日票房位居第二。有影評人稱:「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張藝謀最美的電影。」在近日第55屆金馬獎上,《影》入圍12個獎項,同時也是對電影的肯定。

《影》Matascore打分88分

其中,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給張藝謀「榮耀電影製作人」獎,該獎項是對電影藝術不斷突破和創新的電影製作人的肯定。這種創新一方面體現在對於中國東方美學的推廣,另一方面則是美學背後的中國文化符號。

這一點與《影》的出品方之一騰訊「新文創」的戰略方向不謀而合,即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在產業價值之外承載更大的文化價值,打造出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與此同時,《影》工匠級的藝術品質也是騰訊影業一直堅持的高品質追求。

為了「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歡迎的中國文化符號」,成立三年的騰訊影業在今年9月17日的生日會上,推出首批以東方故事、次元破壁、青春能量、國際探索、時代旋律、古龍武俠六大文化產品系列以及四十餘個影視項目。

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不孤立做影視」的騰訊影業,貫穿其作品始終的邏輯是以IP為核心,進行影劇綜遊等各個層面的聯動開發,不斷二次創作和成長。以更為開放的態度、專業的能力攜手優質內容創作者開拓影視行業,真正實現「網際網路+影視」的跨越。

《影》的中國符號與文化野心

「中國史書中記載非常少關於「替身」,中國古代題材現在都拍爛了,沒有拍過『替身』。」導演張藝謀在威尼斯專訪上對《三聲》聊到,「我很多年前就想拍,如果再有三個導演、四個導演拍過同類題材,我可能就不拍了。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有一個著名的「影子武士」,我不相信過去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沒有過「替身」。」

於是,《三國荊州》成為張藝謀最初關於《影》的靈感來源。通過灌輸「替身」的概念,故事最終成為聚焦在小人物「影子」境州身上的平民視角。「在貴族的遊戲中,一個平民和孤兒苦苦掙扎和求生,在他的人性上彰顯了這種掙扎和困境,對這個人物的塑造,(我)其實很有興趣。」

從視覺上看,張藝謀摒棄了以往濃墨重彩的風格,美術風格參考中國古畫,整體畫面以近乎黑白的水墨風描繪,一致採用中國風元素、民族化設計。《國際銀幕》觀《影》後直言:「一個以其史詩般華麗色彩著稱的導演,導出了一部單色調作品,結果驚人,依舊充滿美感」。

《影》在視覺、美學創新上達到了一種極致,它所構建的東方文化世界、傳遞的審美文化價值以影像的形式在大眾層面得到傳播。儘管這種極致藝術難以在產業價值上取得極大成功,但在文化價值的傳播上貢獻了一份力量。

「它不僅僅只是美術方面的東西,中國水墨畫講的並非「非黑即白」,恰恰是借水的流動和勻染展示出了豐富的中間層次,是水墨畫最獨特的韻味。」張藝謀對三聲說道,「從美學角度對人性也做一個挖掘,人性也不是「非黑即白」,它中間的部分是非常複雜的。」

更為可貴的是,「《影》這個黑白世界都是實拍,不是用電腦做出來的。」張藝謀認為,今天電腦調色易如反掌,但反而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更好的傳遞作品的文化價值。「所謂工匠精神就是追求精益求精,踏踏實實拍電影,這可能是未來中國電影主要的方向。」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回憶曾經參與張藝謀導演的現場拍攝探班,「整個拍攝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鏡頭,每一個鏡頭的再次拍攝,他都會走到拍攝現場,跟掌機、跟整個的劇組人員、演員去討論。」

張藝謀導演與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在威尼斯電影節

程武覺得,這是中國電影行業裡面匠心的最好的代表。

影視作品的開發周期長,打造精品更是需要耐心。騰訊作為成立剛滿三年的年輕影視公司,「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票房和回報,」程武說道,「要真正去結合騰訊所能連接到的文化素材,以年輕人為代表的受眾群體,網際網路平臺和數據工具,助力像藝謀導演這樣的優秀的創作人,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一起去打造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

張藝謀與騰訊影業促成合作的契機,一方面基於雙方對品質和匠心的堅守,另一方面是對中國文化、電影藝術和「美」不約而同的極致追求。張藝謀藉助《影》呈現的東方美學,與騰訊的「新文創」戰略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目標在價值觀層面高度契合。

「新文創」是騰訊繼六年前提出的「泛娛樂」戰略的升級。它是一種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強調在注重產業價值之外要承載更大的文化價值,最核心的目的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影》正是這樣一張傳遞中國文化價值、讓世界震撼的文化名片。一位中國觀眾在豆瓣分享了他在威尼斯觀影時的場景,「坐我旁邊的義大利帥哥看得腰杆直挺張口結舌,被震得一愣一楞的太萌了,結束後還使勁鼓掌。」

中華民族的崛起需要匹配相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符號,從這層意義上看,和騰訊所提倡的新文創、以及構建中國文化符號一致。程武認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歡迎的中國文化符號,不僅是企業的機會,產業的機遇,其實也是國家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所在。」

為將《影》這樣的中國式文化精品推向更廣闊市場,讓更多大眾接受這種文化符號的傳遞,騰訊影業做了積極的努力與全鏈條協同。在宣傳層面,背靠騰訊大數據平臺優勢,通過市場環境、用戶、現階段口碑等的精準分析,確立電影定位和營銷策略。此外還發揮「不孤立做影視」的戰略,策劃影遊、影音聯動,進一步拓寬營銷渠道。

騰訊影業:連接一切文化符號,傳遞中國文化價值

《影》只是騰訊影業在打造多元中國文化IP、傳遞東方美學及中國文化價值的一個範例。

在今年騰訊影業成立三周年發布會上,六大文化產品系列、四十餘個影視項目一齊推出,分別是東方故事、次元破壁、青春能量、國際探索、時代旋律、古龍武俠系列以及《面向大海》《八佰》《毒液》《一人之下》《歡樂英雄》等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中既有傳統故事、現代演繹,又有國際視野,類型多元彰顯布局雄心。

而「泛娛樂」戰略升級為「新文創」,也可以看出是騰訊影業應對時代環境變化提出的與時俱進的適時之策。

「我們現在也在跟敦煌博物院合作。例如用動漫去連載敦煌很多讓大家感受到好像傳統中離年輕人很遠的東西,通過動漫這種二次元的方式再回到他們的生活中,包括在《王者榮耀》中還會有飛天的皮膚出來。」程武告訴《三聲》,新文創就是用新形式和科技手段對傳統文化做新的表達和時代的詮釋與傳承。

從今年推出的影視項目中,不難看出,騰訊影視對如今影視環境的思考以及在下一個階段的發展路徑。其中,《慶餘年》是騰訊影業多文本試驗的絕佳範本,先將小說進行劇集轉換,在第二季的電視劇結束後推出一部大電影,保留大部分的主創班底,同時再輔以動漫、遊戲,發揮出這一IP的最大價值。基於同一個IP,在不同內容形式端打造影視內容,符合騰訊影業一直以來的「不孤立做影視」邏輯,其本身具有更多樣的價值。

對於像《影》這樣藝術屬性鮮明的影片,騰訊在大眾層面的宣發維度發揮了重大助力。而宣發能力,也是騰訊影業所提到的平臺能力建設的重要模塊。

Ella演唱《影》主題曲《傀》

具體來說,全方位聯動發力,藉助音樂營銷,內部打通TME平臺製作宣發全渠道,外部聯動市場快手、B站等頭部平臺。《傀》是騰訊影業與騰訊音樂為《影》打造的中國風主題曲,國民女歌手Ella演繹真身替身命運,覆蓋泛娛樂渠道,引領互動新玩法。

另外一方面,藉助影遊聯動,融合東方動作與現代科技,將《影》與《天龍八部》《天涯明月刀》兩部國風氣質遊戲進行深度聯動跨界聯營,同時與《大家來找茬》輕量級遊戲進行主題向合作,針對不同受眾進行精準營銷。

其中,作為《影》的影遊聯合合作對象,金庸正版授權的《天龍八部手遊》也在近日上線了首次在遊戲內定製的電影前傳劇情副本「境州之戰」。玩家可在新副本中親臨境州這個影片中集合各方勢力的戰場,與沛國都督子虞一起並肩作戰。

在發行上,由騰訊影業旗下全資的子公司騰影發行公司負責了23個一二線重點票倉城市的發行落地工作,其負責的城市票房佔全國票房份額近50%。這是騰影發行公司繼《頭號玩家》後的又一役。

在空間維護工作中,前期通過與近2000家影院的一對一影片推介讓影院負責人充分了解影片內容及宣發市場動作及效果,後期針對性的與近900家重點核心影院結合其不同用戶屬性及特點進行了定製化的發行合作,助力排片空間的提升。

在本地化整合營銷工作中,結合騰訊大數據分析可精準定位影片受眾渠道,分別針對商超場景、校園場景、社區場景等渠道與近80個品牌及商家開展了相應的營銷合作及活動,整體合作及活動曝光已達1.3億人次,助力影片熱度在城市中的提升。

最後在地方媒介合作中,針對不同城市組織觀影團及KOL合作產出衍生原創內容及影評,對影片進行解讀及口碑發酵,此次與230個地方媒體及KOL合作,累計產出及傳播1000餘次原創內容及影評,整體觸達近7000萬觀眾,助力影片口碑在城市下沉中的的發酵。

更新的嘗試是將永輝旗下品牌「超級物種」(屬騰訊系生態場景)與《影》達成戰略合作,攜手推出沉浸式電影主題體驗店。門店外牆用「如影隨鮮」的巨幅視覺展示了此次合作主題店的IP特性,充滿東方古典韻味的用戶互動區,吊頂以油紙傘進行懸掛點綴,配以水墨畫般的帷幔和極具禪意的古箏、屏風、茶几、燭臺,各種《影》元素的擺件古典味十足。

主題體驗店內景布置

這次的IP營銷定製,通過將電影中極具特色的東方美學視覺盛宴與零售場景進行跨界融合,打造以水墨風格為視覺基調,充滿禪意精神的消費場景體驗,此次合作不僅給用戶帶來全新的內容體驗,也為零售業跨界電影IP帶來全新思路。

如果說數年前還有「影視行業要給BAT打工」的恐慌,那麼現在騰訊影業正在以其對內容的布局、創新探索機制連接起各類資源為影視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程武表示:「美國有超級英雄,我們也有孫悟空,以及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筆下的眾多武俠人物。但真正具備全球文化影響力的還很少,中國不需要直接復刻好萊塢的模式,但我們也迫切需要一個現代化的文化生產體系,打造出屬於中國的文化符號。」

相關焦點

  • 電影《影》國慶熱映引發大眾美學熱議,騰訊影業攜手張藝謀打造中國...
    由騰訊影業攜手樂創文娛、完美威秀出品的張藝謀導演新作《影》9月30日起全面登陸內地影院,進軍國慶檔。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收穫一眾海外好評後,《影》的內地公映亦取得良好開局,獨樹一幟的美學創新獲得來自票房和口碑的雙重認可。
  • 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直播
    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 2018-04-22 評論: 現場亮點搶先看 1騰訊年度整體戰略發布2全球11位文創名人登臺演講 3海量新品首次亮相 4現場公布遊戲、動漫、文學、影視、電競5大模塊重要舉措 5《王者榮耀》新文創計劃發布 查看更多內容
  • 影評《影》:若張藝謀電影無色,則張藝謀不再!
    張藝謀的新作《影》終於上映了。看完之後我非常滿意。如果要我使用一個短句來評價這部電影,這句話是——這是張藝謀的電影。 攝影系出身的張藝謀對如何呈現視覺美有著獨特而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解在電影的實踐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看到了張藝謀很多視覺上令人驚豔的電影,如《紅高粱》,如《英雄》,如此次發布的《影》。 。可以說,這種震撼是觀眾對電影藝術效果的認可,是一場影響巨大的視覺盛宴。為了讓電影看起來更好,首先必須拍攝的美,然後是敘事的美,最終是立意的美。這三者對於一部好電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騰訊影業成立騰影發行 全版權開發古龍全系列
    4月23日,以「向愛而生」為主題的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以下簡稱UP大會)在北京舉辦。騰訊影業在UP2018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公布了《古董局中局》等15部2018年上映(播出)影視作品,並重點推出「時代旋律」、「東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國科幻」、「國際探索」首批5個文化產品系列,其中遊戲《王者榮耀》、《劍網3》,日漫《聖鬥士星矢》將首度改編真人劇集,《西行紀》動畫劇集將於今年暑期檔上線。
  • 除了長城、功夫和大熊貓,騰訊新文創IP思路讓世界了解更多中國文化
    當時有記者採訪現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和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提問說:「你的IP是指IP位址嗎?」而如今,騰訊正在以IP為核心,讓科技與文化融合,煥活傳統文化IP,開發新興IP,以新文創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輕人,向全球更全面、更互動、更系統的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多元性。
  • 影結局孫儷看到了什麼?張藝謀影孫儷結尾跑出去表情含義
    《影》從首批劇照曝光開始,水墨風格就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張藝謀導演表示,自己每拍一部電影,就想要在其中展現一點中國的文化。此番在《影》中,則是陰陽的理念。而選擇《影》這個故事,他表示自己在拍攝《長城》的三年就一直在打磨劇本,「就是有這麼個衝動,想拍一個好故事,一個有特點的電影。」張藝謀電影《影》結局孫儷表情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沒看懂?
  • 《影》的「叢林法則」,延續著張藝謀一貫對權力的曖昧
    張藝謀的新片《影》講述了一出虛構的權鬥故事,它發生地是一個偏安一隅小王朝,據說本來的原型是三國時期的東吳,但是張藝謀對劇本做了大幅改動,歷史不再成為限制敘事的障礙,我們得以在這部電影裡看到鋪陳著的各種中國元素,不論是太極圖還是琴棋書畫都成為構建電影的視覺符號,一切都只是彰顯著這又是一部典型的張藝謀電影,一部形式化的視覺作品,一部他眼中的歷史迷局。
  • 張藝謀透露《影》本應由劉浩存出演
    張藝謀稱《影》原應是劉浩存出演】張藝謀的新電影《一秒鐘》即將上映,在電影的首映結束之後的發布會上,張藝謀也提到了新任「謀女郎」劉浩存,原本《影》中的青萍一角是打算讓劉浩存出演的,但是因為之後改了劇本,所以才換成了關曉彤。
  • 張藝謀把水墨國畫拍成《影》,兩個鄧超看呆老外!
    9月的電影圈,註定屬於《影》。從歐洲到北美,從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到多倫多電影節,它都引來大批關注。作為第五代代表性導演,張藝謀的國際影響力始終在線,無論是專業媒體還是普通影迷,都想一睹《影》的全貌。威尼斯全球首映式上,看過《影》的全場觀眾用起立鼓掌兩次、總時長達到6分鐘的身體語言,給了影片最真實的評價。
  • 張藝謀影影評盤點 大家都說他回到了英雄水平
    張藝謀這兩年堪稱創作高峰期,新片拍了一部又一部,不過鑑於《長城》的口碑,很多人好奇《影》的水準質量,該片日前獻映威尼斯電影節,影評如何呢?   《影》的原創故事來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編劇是李威、張藝謀,講述了一個關於「影子」替身的故事。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張藝謀新片《影》展現東方美學
    《今日影評》欄目 節目組供圖《影》 片方供圖華龍網10月3日12時訊(記者 董進)距離張藝謀導演的上一部作品《長城》已經過去兩年
  • 張藝謀《影》黑白灰的詮釋,太極圖的隱喻,結尾謎團深度解析
    很多人說《長城》讓張藝謀跌入了質疑深淵,但大聰認為張藝謀其實一直都在做新嘗試,哪怕那次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知,也能在失敗中體會到新的感悟。張藝謀在《十三邀》採訪中,就闡明拍《長城》三年中,有許多他無能為力的地方,比如劇本是十多年前的而且他無法修改,比如早就預料到《長城》無法成為爆款,比如好萊塢的製片人制度讓他的想法架空等。
  • 從彩色到《影》的水墨 張藝謀電影是一本色彩大全
    史匹柏說:「我不懂中文,但通過色彩,我看懂了張藝謀的《英雄》。」,是一出置景於水墨畫裡的舞臺戲劇,偏向黑白的畫風是張藝謀全新的美學選擇。《影》的色彩美學,是張藝謀的一次轉變。《影》的形式美感是拿捏得當有分寸的。所有的人事物都在《影》裡被融進一副煙雲舒捲水墨圖裡,人物各個穿有水墨花紋的衣服,仿佛隨時就會隨雨融化。
  • 鄧超低血糖片場昏倒,孫儷學5個月樂器,張藝謀的《影》還是輸了
    《影》這部電影是國師張藝謀最新的作品,電影在18年國慶上映的時候,就靠著濃厚的水墨中國風讓很多人驚豔。在電影中,所有的場景都儘可能的呈現黑白化,最終達到像中國水墨畫的感覺。這種新奇的設定,讓很多看慣了彩色電影的觀眾耳目一新。
  • 《影》水墨風格驚豔四座,這是張藝謀迄今為止,最令人驚豔的電影
    張藝謀新片蹤跡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鬼魅難測,充滿了神秘的期待。事實上《影》似乎可以說是張藝謀的一部回歸之作,一是從好萊塢團隊回歸華語班底;二是重回本世紀初《英雄》式古裝武俠巨製。而從《英雄》到《影》這漫長十六年,張藝謀的變與不變,似乎也就要在此交出一個階段性答卷。
  • 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 呈現中國電影劇組最真實的狀態
    新快報訊 記者聶青報導 前日,將於10月5日上映的紀錄片《張藝謀和他的影
  • 光看電影名字就很特別,張藝謀的《影》到底是什麼?
    一部影視劇只用一個字來命名,很少見,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的特別之處,他的這部假期檔電影《影》到底是什麼呢?「影」字的第一解釋就是光線下的影子,它不是實物,所以說「影子」不是真實的那個。電影《影》的主角就是一個替身,人稱「影子」,他最初只是一個八歲的男童,然後成了一個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因其樣貌和主人酷似,在秘密訓練後,當主人在危急關頭時就要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明處做人,暗處做鬼」的場面,旁人對影子和真身真假難辨,這個影子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終於尋回了自由。
  • 有人喜歡,有人看不懂……張藝謀的《影》,到底好在哪裡?
    張藝謀的《影》,上映已經10天,票房已過5億,僅次於周潤發和郭富城的《無雙》。而這部《影》,也是口碑呈兩極分化。喜歡的人高喊值得二刷,不喜歡的就說:「你插我一刀,我插你一刀,他再插我一刀……」表示看不懂。小編去看了,個人覺得還是很好的。
  • 《張藝謀和他的影》觀後感
    翻找電影觀看的時候,無意中看到有一部《張藝謀和他的影》這部更像是記錄片的電影,我打開來看,意外的發現自己收穫很多。張藝謀的電影一直被大家所看好,他說過中國不缺電影,但中國缺的是好電影。是的,在這方面張藝謀似乎看到了我們所欠缺的東西,如何導演出一部好的電影,好的作品讓大家觀後可以思考可以有所感悟,更能夠讓大家被深深地觸動。電影時長只有那麼多,但是要如何把劇本中的精華所表達出來,這不僅是演員的技術,還要導演去構思這個片段的場景和走向。
  • 電影《影》劇情以外的故事,張藝謀的畢生追求,鄧超的拼命三郎
    《影》的結尾處,子虞說:沒有真身,何來影子?境州說:沒有真身,也有影子!兩位「鄧超」的真情告白,孰對孰錯?你會投票給誰?此題置於文末,暫且不表。我權當所有朋友都已經看過這部電影,所以餘篇劇情敘述較少,聊聊其他。說說導演:張藝謀的電影,是什麼風格?你一看就知道這是張藝謀的電影,應當就是他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