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進化

2021-01-09 中考網

  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下冊第21章第2節生物的進化(二)同步訓練題和解析

 

  課堂達標訓練

 

  1.19世紀,關於生物進化的原因,提出著名的自然選擇學說的生物學家是

 

  ()

 

  A.達爾文B.孟德爾C.胡克D.巴斯德

 

  2.(2013·濟寧學業考)"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濟寧市在荷花上大做文章,南有微山萬畝荷花的壯麗景觀,北有汶上蓮花的爭奇鬥豔。據不完全統計,僅濟寧市內栽培荷花就有四十餘種。你認為(荷花)品種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A.各縣氣候條件稍有差異的結果

 

  B.用組織培養方法繁殖的結果

 

  C.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長期人工選擇的結果

 

  3.原雞每年產卵只有8~12個,而現在的許多種產蛋雞每年可產卵200~300個,出現這種現象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B.人工選擇的結果

 

  C.生存環境不同的結果D.食物不同的結果

 

  4.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13種地雀的喙形和大小不同說明()

 

  A.它們都不適應當地環境

 

  B.它們吃不到食物

 

  C.喙形和大小都與其所吃的食物相適應

 

  D.它們不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

 

  5.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觀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春小麥連年冬種就可以變成冬小麥

 

  B.因長期舔食樹縫中的螞蟻,食蟻獸的舌變得很長

 

  C.鹿和狼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進行著相互選擇

 

  D.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長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視覺

 

  6.下列關於長頸鹿長頸性狀形成原因的描述,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

 

  A.為吃到高處樹葉不斷伸長頸子形成的

 

  B.上帝創造的

 

  C.自然選擇的結果

 

  D.是變異的結果,與遺傳無關

 

  7.農業科學家在蔬菜種植過程中發現,如果在大棚內長期使用某種農藥,害蟲對這種農藥的抗藥性會越來越強。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害蟲抗藥性的增強是農藥對害蟲不斷選擇的結果

 

  B.害蟲的抗藥性是在農藥的作用下產生的

 

  C.害蟲存在遺傳和變異現象,為其抗藥性的增強提供了前提條件

 

  D.害蟲的抗藥性變強是有利變異

 

  8.生活在巖洞中的"盲魚",因長期處在黑暗環境中,其體色變淺,視覺退化,對這一現象的合理解釋是()

 

  A.人工選擇的結果B.食物影響的結果

 

  C.自然選擇的結果D.水質影響的結果

 

  9.(2013·棗莊學業考)有人把原產丹麥和德國的三葉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這裡氣候比較寒冷。最初三葉草莖葉的單位面積產量很低,但經過若干年後,產量顯著提高,人們對這一事實作出以下幾點解釋,其中錯誤的是()

 

  A.不耐寒的個體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個體得以生存繁衍

 

  C.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三葉草在生活過程中逐漸適應了新環境

 

  10.(2013·天津學業考)在某個經常颳大風的海島上,有許多無翅或殘翅的昆蟲,這樣的昆蟲不容易被大風吹到海裡,因而生存和繁殖後代的機會多。請分析回答。

 

  (1)在這個海島上,昆蟲的無翅或殘翅屬於(填"有利"或"不利")變異。

 

  (2)大風對海島上的昆蟲起了作用。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

 

  11.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活著多種"達爾文地雀",達爾文對地雀多樣性的解釋是:

 

  (1)這些地雀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祖先的個體之間在大小、喙形、棲息場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著。

 

  (2)它們要生存下去,就得與環境之間進行,該過程中具有的個體得以生存並繁殖後代,這叫。

 

  (3)它們通過使不斷積累和加強,便形成了許多新品種。

 

  (4)生物的和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課後鞏固提升

 

  1.(2013·龍巖學業考)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北極熊的體色與白雪皚皚的環境非常接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B.人工選擇的結果

 

  C.神經調節的結果D.激素調節的結果

 

  2.(2013·綿陽中考)下列說法中,不符合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A.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

 

  B.環境變化造成生物出現定向的變異

 

  C.生物為獲取足夠的食物和空間進行生存競爭

 

  D.自然選擇的結果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3.(2013·東營學業考)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馬,繁殖季節雄性角馬往往用尖銳的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如下圖)。按照達爾文的觀點,現代角馬的角發達的原因是()

 

  A.代代使用的結果

 

  B.發生了定向的有利變異的結果

 

  C.繁衍後代的結果

 

  D.角發達的雄角馬有機會繁衍後代而保留下來

 

  4.(2013·威海學業考)農民用某種殺蟲劑消滅棉鈴蟲,開始使用時效果不錯,但長期使用後效果越來越差。造成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

 

  A.該殺蟲劑的藥效不穩定

 

  B.棉鈴蟲經過長期努力,適應了有該殺蟲劑的環境

 

  C.少數抗藥性強的棉鈴蟲存活下來並大量繁殖

 

  D.殺蟲劑使棉鈴蟲的基因產生了抗藥性變異

 

  5.達爾文環球航行到達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某島嶼時,發現這裡仙人掌非常豐富,地雀的喙也與其他島嶼地雀的喙不同,大多尖而長,如圖。對這一現象最合理的解釋是()

 

  A.喙尖而長的地雀比其他形狀喙的地雀繁殖能力強

 

  B.喙尖而長的地雀比其他形狀喙的地雀更兇猛

 

  C.喙尖而長的地雀比其他形狀喙的地雀更高等

 

  D.喙尖而長的地雀更適應在仙人掌豐富的島嶼生存

 

  6.如圖表示幾類哺乳動物的起源情況,對此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A.原始哺乳動物為適應不同的環境而進化為現存各類哺乳動物

 

  B.現存各類哺乳動物的出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生物通過定向的變異適應變化的環境

 

  D.在現存條件下,原始哺乳動物也可以進化為現代哺乳動物

 

  7.如圖表示生活在稀樹草原上的斑馬。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斑馬的進化過程。

 

  (1)斑馬群中存在著不同體色的個體,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徵,這種特徵一般是的,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

 

  (2)隨著環境的不斷改變,體色為黑白相間的斑馬因與環境相適應,不易被敵害發現而在中獲勝得以生存、繁衍。環境對斑馬起了

 

  作用,它決定著生物進化的。

 

  (3)上述過程表明,自然選擇的動力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

 

  8.(拓展探究)將若干只家蠅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兩組。A組家蠅用一定濃度的DDT處理,B組家蠅不使用DDT。餵養一段時間後,觀察並比較,發現A組家蠅的後代比B組家蠅的後代抗藥性強。(實驗證明:家蠅中原來就存在具有抗藥性的個體)

 

  (1)A組家蠅抗藥能力強的原因是:A組使用DDT處理,使的家蠅被淘汰,的家蠅存活下來並將這種有利變異給後代;而B組沒有使用DDT處理,和的家蠅都存活下來。

 

  (2)在實驗中,家蠅群體中個體抗藥性的體現了生物變異的方向一般是。

 

  (3)A組中家蠅抗藥性的增強,是通過家蠅與DDT之間的來實現的。

 

  (4)該實驗中的變量是。

 

  (5)A、B兩組只對家蠅做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可行嗎?。為什麼?。

 

  (6)請你利用所學知識,提一條既能控制家蠅又不汙染環境的好建議:。

 

  答案解析

 

  課堂達標訓練

 

  1.【解析】選A。本題考查對生物學家的了解。達爾文是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者,經過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他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孟德爾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胡克是英國博物學家和發明家,發現並命名了細胞;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應用。

 

  2.【解析】選D。本題考查人工選擇與生物進化的關係。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人工選擇與自然選擇的區別。由於荷花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變異類型,根據人們的不同愛好和需要,對荷花的變異加以選擇培養,從而形成了品種繁多的荷花,人工選擇比自然選擇快得多,形成一個穩定的品種需要的時間短得多。

 

  3.【解析】選B。本題考查對人工選擇的理解。人工選擇是根據人的需求和愛好,不斷選擇和培育新品種的過程。人們選擇出產蛋多的雞進行培育,並通過遺傳使有利變異得到積累和加強,逐漸培育出每年可產卵200~300個的雞。

 

  4.【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不同的理解。達爾文在航行到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時發現,群島上棲息著13種地雀,這些小鳥的共同祖先是從南美洲遷來的,但每一種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與其所吃的食物相適應。

 

  5.【解析】選C。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現象,要遵循如下原則:變異-選擇-遺傳。即首先是生物產生了變異,其次是在變異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最後是適應環境的生存下來,把變異遺傳給後代。春小麥和冬小麥是兩個品種,春小麥不會由於連年冬種而改變性狀,因為環境的影響是不遺傳的變異。B和D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由於長期使用或長期不用而形成的;在鹿群體和狼群體中,都有跑得快和跑得慢的個體,跑得快的狼能吃到跑得慢的鹿,而跑得快的鹿得以生存,跑得慢的狼和鹿都逐漸被淘汰。因此,鹿和狼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進行著相互選擇。

 

  6.【解析】選C。本題考查生物進化的原因。長頸鹿的長頸是一種變異,是生來就有的,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長頸的性狀是通過遺傳一代代積累的結果,所以A、B、D三項均錯誤。

 

  7.【解析】選B。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害蟲群體中本身存在著抗藥性的變異,農藥對害蟲起到了選擇作用,對害蟲而言,能抗藥的有利變異在施用藥物後能夠生存下來,並代代積累,使害蟲的抗藥性逐漸增強。

 

  8.【解析】選C。本題考查利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因為巖洞中長期是一種黑暗的環境,色素不易形成,視覺基本失去作用,其他感官發達反而容易在黑暗環境中尋找食物,逃避敵害,生存下來,這是"盲魚"長期適應黑暗環境的結果,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9.【解析】選D。本題考查自然選擇的知識和分析生物與環境之間關係的能力。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長期進化的結果,而不是在短期內就能達到的。自然選擇學說認為生物本身能產生許多不定向的變異,經過定向的自然選擇,使生物得以進化,結果便適應了環境,使其能在這種環境中存活下來,並繁衍後代,而不是嚴寒使得三葉草變得耐寒。

 

  10.【解析】本題考查生物進化的原因。(1)經常颳大風的海島上,有翅昆蟲容易被風吹到海裡,是不利變異,無翅或殘翅昆蟲不易被風吹到海裡,屬於有利變異。(2)海島上能抵抗大風的昆蟲存活下來,不能抵抗大風的昆蟲被淘汰,大風對海島上的昆蟲起到了選擇作用。(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的過程是自然選擇。

 

  答案:(1)有利(2)選擇(3)自然選擇

 

  1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自然選擇的形成過程。(1)達爾文認為,地雀祖先個體之間在大小、喙形、棲息場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2)在生存競爭的過程中,產生對生存不利變異的個體不適應環境被淘汰,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有利變異的個體生存下來,這是適者生存現象;(3)生存下來的個體繁殖後代,把與環境相適應的變異遺傳給後代,並在遺傳過程中逐漸積累加強,形成各種各樣的地雀;(4)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1)差異

 

  (2)生存競爭有利變異適者生存

 

  (3)遺傳有利變異

 

  (4)多樣性適應性

 

  課後鞏固提升

 

  1.【解析】選A。本題考查自然選擇的過程。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北極熊的祖先個體之間存在著體色不同的變異,在生活過程中,體色與環境不接近的個體容易被敵害和獵物發現,不適應環境被淘汰;體色與環境接近的個體不易被敵害和獵物發現,適應環境生存下來,經過逐代積累和加強,生存下來的個體體色都與環境接近,這個過程就是自然選擇。

 

  2.【解析】選B。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包括四方面內容:過度繁殖、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各種生物普遍具有繁殖大量個體的能力,為自然選擇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材料;自然界的生物,本身都普遍存在遺傳和變異現象,但這種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

 

  3.【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生物學基本理論應用理解的能力。在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競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並將這些變異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代代使用的結果是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的理論,與達爾文的觀點不符;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不會產生定向的有利變異;角馬的繁殖是為了種族的延續,與角馬的角的發達沒有直接的聯繫;角馬的角發達是爭奪配偶的有利變異,且能通過生殖和遺傳不斷積累和加強這一性狀。

 

  4.【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解。棉鈴蟲個體之間的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開始使用殺蟲劑時,抗藥性弱的棉鈴蟲死亡,抗藥性強的活下來。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棉鈴蟲,繁殖的後代還會產生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殺蟲劑時,又把抗藥性弱的殺死,抗藥性強的活下來。這樣經過若干代的反覆選擇。最終活下來的棉鈴蟲大多是抗藥性強的。在使用同等劑量的殺蟲劑時,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殺蟲作用,導致殺蟲劑的效果越來越差。

 

  【拓展延伸】害蟲抗藥性的形成

 

  (1)害蟲對農藥的抵抗作用有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現象,這種變異是可以遺傳給下一代的。

 

  (2)開始時,抗藥性弱的害蟲被殺死,抗藥性強的害蟲個體生存下來,並將抗藥性強這一性狀遺傳下去。

 

  (3)抗藥性強的個體一代代將抗藥性強這一性狀積累並加強,使得農藥使用一段時間後,殺蟲效果下降。

 

  (4)在這個過程中,農藥對害蟲起著選擇的作用。

 

  5.【解析】選D。達爾文認為,生物都有過度繁殖的傾向,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會為爭奪食物和空間進行生存競爭,在生存競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生存下來並繁殖後代,同時將有利的變異遺傳給下一代,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地雀中存在喙尖而長和喙粗而尖、鑿狀等變異,喙尖而長的地雀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下來,並且繁殖後代,不具有尖而長喙的地雀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6.【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生物進化的原因。解讀圖示可知:(1)海豚、黑猩猩、鹿、蝙蝠、棕熊、鼠的共同祖先是原始的哺乳動物;(2)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既有適應環境的,也有不適應環境的,但選擇是定向的,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適應環境的個體生存下來,不適應環境的個體被淘汰,所以出現了現在的不同類型的哺乳動物;(3)現在由於不能滿足當時的進化條件,所以在現存條件下原始哺乳動物不可能進化為現代哺乳動物。

 

  7.【解析】達爾文認為,生物普遍具有變異性且沒有方向性,這種不定向的變異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始的選擇材料,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所以只有適應環境的變異類型才能生存下來,並且產生後代,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選擇,斑馬體色的有利變異被定向積累而形成現代的黑白相間的體色,這是經過長期的定向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

 

  答案:(1)變異不定向遺傳和變異

 

  (2)生存競爭定向選擇方向

 

  (3)生存競爭適者生存

 

  8.【解析】本題考查對實驗設計的分析。(1)家蠅中存在有抗藥性的個體和沒有抗藥性的個體,這就是生物的變異現象。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這種變異是不定向的。家蠅抗藥性的增強,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競爭實現的。(2)探究實驗必須具備可重複性,只做一次就得出結論是不可行的,這樣容易造成偶然性帶來的實驗誤差。

 

  答案:(1)沒有抗藥性或抗藥性弱抗藥性強遺傳

 

  有抗藥性沒有抗藥性(2)差異不定向的

 

  (3)生存競爭(4)DDT的有無

 

  (5)不可行實驗次數不能太少,以避免偶然性帶來的誤差

 

  (6)利用生物防治或搞好環境衛生(合理即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進化的歷程
    ,因此,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狼和羊的進化也是如此,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所以此題答案選B。     考點:此題考查了生物進化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進化的原因
    初二生物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三節生物進化的原因     知識體系要點:     1、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1)樺尺蠖體色的變化,長滿地衣的樹幹上,樺尺蠖成蟲的體色大多是,少數是。工業汙染殺死了地衣,樹皮被燻成,樺尺蠖成蟲的體色大多是,少數是。樺尺蠖體色的不同是的結果。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進化章末檢測題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章末檢測題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變異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生物22.2生物的變異練習題     一、單選題     1.下列屬於不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A.太空椒B.高產抗倒伏小麥C.轉基因超級鼠D.水肥充足長出的花生     2.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屬於可遺傳變異的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物生的進化
    C.原始海洋D.原始巖層     2、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分析,動物的保護色是()     A.環境進化的結果B.生存競爭的結果C.自然選擇的結果D.人工選擇的結果     3、根據鄭氏始孔子鳥身體結構跟爬行類、鳥類動物都有相同之處,經邏輯推理可得出如下結論()     A.爬行類進化成鳥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C.最低等的植物是蕨類植物,它可以進化成種子植物     D.生物的進化是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     13.如圖的生物"進化樹"形象而簡明地表示了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點評】此題為基礎知識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知化學起源學說的內容。     2.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本檢測題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參考答案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的條件。原始大氣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原料;原始海洋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場所;紫外線、閃電等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能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全國各地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彙編考點2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一、選擇題     1.(2011菏澤)13.枯葉蝶的體色和體形酷似枯葉,對其形成原因的正確解釋是     A.只發生有利變異的結果B.過度繁殖的結果     C.人工選擇的結果D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起源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生物21.1生命的起源練習題     一、單選題     1.原始大氣不具有的成分是()     A.水蒸氣B.二氧化碳C.甲烷D.氧氣     2.化學進化論中原始地球條件下,胺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場所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演化
    第五單元《生命的演化》單元檢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關於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於原始地球B.原始大氣為生命起源提供氧氣     C.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題考查生物化石的形成及分布特點。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複雜變化而形成的,但並不一定所有的古老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化石在不同的地層中的分布是有一定順序性的,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複雜、越高等。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
    (4)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7.(2014·株洲學業考)春天受潮的衣物、鞋子和食品上容易長出絨毛狀的黴,這些黴屬於下列哪類生物()     A.細菌B.乳酸菌C.黴菌D.酵母菌     【解析】選C。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第15章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若把一隻白色雌鼠受精卵的細胞核去掉,移入一隻黑色雌鼠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培養成胚胎後再植入一隻灰色雌鼠子宮內發育,則生下的小鼠毛色為()     A、白色B、黑色C、灰色D、黑、白相間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綜合練習     一、填空題     1.現存於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但它們並不是自古就是今天這樣兒的,而是由     逐漸而來的。     2.如果把不同地層中的化石拿來加以比較,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進化的。在越古老的地層裡,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結構越,而在距現代較近的地層裡,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結構越。     3.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競爭實現的,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的結果,而環境的作用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植物的有性生殖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21.2植物的有性生殖練習題     一、單選題     1.下列屬於有性生殖的是()     A.種子繁殖B.嫁接技術C.組織培養D.克隆技術     2.已知水稻的體細胞中有12對染色體,那麼()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第14章第3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飼養家蠶時,我們看到吃桑葉的"蠶寶寶",出於家蠶發育的哪一階段()     A、受精卵B、幼蟲C、蛹D、成蟲     2、下列生物的發育過程屬於完全變態發育的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五、綜合題     35.(6分)人類有雙眼皮和單眼皮之分。控制雙眼皮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單眼皮的基因用d表示。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點評:此題是基礎題,難度一般,熟知生物的性狀是由成對的基因控制的。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開始,人體的受精作用發生在()     A.卵巢B.輸卵管C.子宮D.子宮內膜     2、人的胚胎發育過程中,外貌開始呈現出人形的時間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章末檢測題
    第6單元生命的延續     第20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章末檢測題     (本檢測題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