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2020-11-30 中考網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檢測題

 

  本檢測題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不屬於生命起源條件的是()

 

  A.原始地球中有水蒸氣、氨、甲烷等原始大氣[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

 

  B.原始地球存在高溫、紫外線、雷電等自然條件

 

  C.原始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

 

  D.原始地球有豐富的氧氣,供給原始生命進行呼吸

 

  2.在生命起源的進化過程中,有機小分子物質的形成和原始生命誕生的場所分別是()

 

  A.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氣B.原始大氣和原始海洋

 

  C.都是在原始海洋中D.都是在原始大氣中

 

  3.生命起源過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A.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B.從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大分子物質

 

  C.從有機大分子物質演變為原始生命

 

  D.由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單細胞生物

 

  4.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學上的重要成果,它為生命起源問題的哪個階段提供了有力證據?()

 

  A.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B.從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大分子物質

 

  C.從有機大分子物質構成獨立的體系

 

  D.從獨立的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

 

  5.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進行的,當時的條件是()

 

  ①地球表面溫度慢慢降低②地球內部溫度仍然很高③火山活動頻繁,形成了原始大氣④原始大氣中有相當數量的氧氣存在⑤地球表面逐漸形成了原始海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6.下面的事實中,支持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的是()

 

  ①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火山噴發產生的氣體中有氫氣、氨、甲烷、水蒸氣、硫化氫等氣體②1953年,美國科學家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大氣成分,通過火花放電的方法合成了多種胺基酸③1969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的隕石中發現了並非來自地球的胺基酸④天文學家在星際空間發現了數十種有機物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④

 

  7.脊椎動物進化的歷程是()

 

  ①原始哺乳類②原始鳥類③原始爬行類④原始兩棲類⑤原始魚類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②→④

 

  C.⑤→④→③→②→①D.

 

  8.對埋藏在地層中不同地質年代的生物化石的分析,證明生物的進化順序為()

 

  ①從簡單到複雜②從矮小到高大③從低等到高等④從水生到陸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低等的動植物是由原始單細胞生物經過漫長的年代逐漸演變而來的,這些原始單細胞生物的生活環境是在()

 

  A.原始陸地上B.原始海洋中

 

  C.原始江河中D.原始高山上

 

  10.細胞色素c是一種蛋白質,科學家比較了一些生物的細胞色素c,發現人與黑猩猩的差異最小,與獼猴的差異較小,與馬的差異較大,與果蠅的差異更大。由此,你判斷與人親緣關係最近的是()

 

  A.黑猩猩B.獼猴C.馬D.果蠅

 

  11.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等脊椎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都有一個非常相似的階段,即胚胎初期都具有鰓裂和尾。這個事實說明()

 

  A.這幾類動物的祖先都有尾巴

 

  B.陸生的脊椎動物都是從水生脊椎動物進化來的

 

  C.這幾類動物有著共同的祖先或極為相似的祖先

 

  D.以上說法都是正確的

 

  12.人體保留了哺乳類所具有的闌尾、體毛和尾椎骨等痕跡。人體的這些痕跡器官在生物進化中屬於()

 

  A.古生物學證據B.比較解剖學證據

 

  C.胚胎學證據D.分子生物學證據

 

  13.在1850-1950年間,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淺色樺尺蛾成蟲由多變少,深色樺尺蛾成蟲則由少變多,對此現象較為合理的解釋是()

 

  A.淺色樺尺蛾個體體色逐漸變深

 

  B.像樹皮一樣,多數樺尺蛾的體表被燻成深色

 

  C.環境的變化對淺色樺尺蛾的生存不利,對深色樺尺蛾的生存有利

 

  D.深色樺尺蛾的個體繁殖能力比淺色樺尺蛾的個體繁殖能力強

 

  14.下列有關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因而會導致種內、種間出現生存鬥爭

 

  B.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變異的有利和不利與生物的進化無關

 

  C.自然環境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鬥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D.現代物種的多樣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5.兩足直立行走可使人類祖先()

 

  ①身體重心下移②骨盆變長變窄③下肢骨增長④脊柱由弓形變為"S"形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下列關於生命起源和人類起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②生命起源於原始大氣③人類起源於現代類人猿④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17.在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漫長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其他動物入侵B.地形和氣候的變化

 

  C.為了擴大領地D.為了躲避敵害

 

  18.下列不屬於古人類能夠用火的意義的是()

 

  A.改善身體的營養B.有利於腦的發育

 

  C.提高製造工具的能力D.使前肢解放出來

 

  19.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製造工具的原始人類是()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20.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人類的進化過程通常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個階段

 

  B.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是一個重要因素

 

  C.人類在短暫的進化過程中,從被動求生的弱者變成能夠主動改造環境的強者

 

  D.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製造工具

 

  21.古猿從樹上下到空曠的地面生活後,身體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

 

  A.由四足行走轉變成兩足直立行走

 

  B.雙手從行走和支持身體中解放出來

 

  C.使用天然工具和製造工具

 

  D.脊柱從弓形變為"S"形

 

  22.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類人猿和人類一樣有A、B、O、AB等血型

 

  B.黑猩猩和人類的DNA差異很小

 

  C.類人猿與人類是近親

 

  D.感冒、肺結核、天花等人類疾病不會在類人猿身上發生

 

  23.下列哪項不是人類進化形成的環境條件?()

 

  A.氣候由溫暖溼潤變得乾燥寒冷

 

  B.氣候由乾燥寒冷變得溫暖溼潤

 

  C.茂密的森林變得稀疏

 

  D.稀樹草原取代大片的森林

 

  24.人類學家把下列哪一項作為人與猿分界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A.下肢骨增長B.直立行走

 

  C.骨盆變短增寬D.脊椎從弓形變為"S"形

 

  25.下列四種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是()

 

  A.猴子B.大象C.阿拉伯狒狒D.猩猩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6.(10分)閱讀下面有關的資料,分析人類進化的過程。

 

  資料一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東非大裂谷東邊的衣索比亞、肯亞和坦尚尼亞,人類學家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早期人類化石。1974年,發現了距今大約3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少女。該化石包括頭骨碎片、下頜骨、軀幹骨、四肢骨等,佔全部骨架的40%。她的骨盆的髖骨比較寬闊,下肢骨的股骨比較粗壯,這些與人相似;但腦容量較小,犬齒較大,臂長大於腿長,這些與猿相似。1959年發現的距今200萬年前的能人頭骨化石,比"露西"的腦容量幾乎大出50%,頭骨形狀更像人,牙齒較小,並且在發現能人化石的地層中,還發現了簡單的石器和使用過的獸骨。

 

  資料二研究表明,北京猿人生活在50萬年前,住在天然洞穴裡,以採集和狩獵為主。他們的四肢骨在長度、形狀等方面與現代人基本相同,能和現代人一樣直立行走;但他們還表現一些原始的性狀,如身材稍矮,體格粗壯,前額低平並向後傾斜,鼻子寬扁、顴骨高突、眉脊粗大,沒有明顯的下頜。與早期人類相比,他們的大腦發達,腦容量平均已達1059mL,並且能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另外,在他們居住過的山洞裡,還發現了上下數層的灰燼,內有被燒過的木頭、各種動物骨骼和石塊等。

 

  (1)"露西"的骨盆、下肢骨與現代人相似,請你嘗試描述她的運動方式。

 

  (2)在發現能人化石的地層中,同時發現了簡單的石器和使用過的獸骨。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3)在北京猿人居住過的山洞裡發現了灰燼的遺蹟,這說明了什麼?

 

  (4)從"露西"到北京猿人,腦容量逐漸增加。這對人類的進化會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來源:學科網ZXXK]

 

  [來源:Zxxk.Com]

 

  27.(10分)根據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科學家在對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長臂猿的DNA分子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主張黑猩猩和大猩猩應該和人劃分到一個分類屬性。分析結果如下:在上述四種類人猿中,長臂猿與人類DNA分子相差最大,猩猩次之,而黑猩猩與人類DNA分子相差較小,並且小於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間DNA分子的差別。

 

  (1)根據上述材料分析,四種類人猿在進化過程中,與人類分開最早的是哪種?次之是哪種?分開最晚的是哪種?

 

  (2)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戰爭不斷爆發,資源被瘋狂掠奪,環境汙染嚴重,森林遭到砍伐,使黑猩猩和大猩猩瀕臨滅絕。試從"人猿同祖"談起,說說我們應當怎樣對待猿類。

 

  28.(10分)達爾文發現在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島的不同島嶼上分別生活著15種陸生龜類,它們的形態各異,食性和棲息場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經過研究發現,它們都保留著南美西海岸大陸龜類的痕跡,是由南美西海岸大陸龜進化而來的。請用自然選擇學說說明大陸龜的進化過程及其原因。

 

  (1)在大陸龜的後代中具有變異,為大陸龜的進化提供了。

 

  (2)在不同島嶼的特定條件下,龜類與環境之間存在的,是不同島嶼上龜類進化的。

 

  (3)不同島嶼的特定環境的作用,保留了有利變異的個體,並決定了龜類的進化。

 

  (4)有利變異通過作用得到積累和加強,經過上述長期進化的過程形成了具有顯著變異的不同。[來源:學§科§網]

 

  29.(10分)近年來,由於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加上不少花農缺乏農藥使用的基本常識,用藥不當,導致花木上有抗藥性的害蟲種類越來越多,而且抗藥性(農藥的抗藥性是指被防治對象,如病菌、害蟲、雜草等對農藥的抵抗能力,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在同一地區長期、連續使用一種農藥,或使用作用機理相同的農藥,使病菌、害蟲或雜草對農藥的抵抗力提高)也越來越高。如果長期使用某一種農藥,開始使用的時候對某種害蟲的殺蟲效果非常顯著,隨著農藥使用時間的延長、使用頻率的增加,殺蟲的效果會越來越差,害蟲表現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下圖是根據實驗測定的長期使用某農藥後的害蟲數量變化的曲線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證明,害蟲原來就存在著抗藥性比較強的個體,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2)產生曲線AB段的原因是什麼?

 

  (3)曲線BC段說明了什麼問題?

 

  (4)如何防止或減少害蟲產生抗藥性呢?

 

  30.(10分)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

 

  材料一研究人員對比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組後發現,兩者之間的相似程度達到96%以上,其基因組的大部分可排序區域幾乎沒有區別。

 

  材料二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曾經在剛果國家公園的一處沼澤地捕捉到大猩猩使用工具的現場鏡頭:一隻被科學家稱為利亞的雌性大猩猩在過河時使用樹枝測量水深。當時利亞打算趟過一個看起來並不深的小水塘,但是它下水後剛走了幾步就發現水已經沒到了它的腰部。於是利亞返回岸上,從一棵枯樹上拽下一段長樹枝,它拿著樹枝再次走進水中,一邊走一邊測量前方的深度,直到前進了9米多才返回。

 

  (1)資料一說明人類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即。

 

  (2)資料二說明大猩猩具有的能力。

 

  (3)大猩猩和黑猩猩都是。

 

  (4)(多選)人類與大猩猩、黑猩猩相區別的特點有()

 

  A.直立行走

 

  B.製造和使用複雜工具

 

  C.足有五趾

 

  D.具有語言

 

  E.兩眼生在前方

 

  F.大腦發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單元測試   一、單選題     1.下列生命起源的敘述中。     10.地球上生命起源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是()     A.有機小分子形成B.有機大分子形成C.原始界膜形成D.由多分子體系進化為原始生命     11.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是()     A.達爾文B.哈維C.林奈D.拉馬克     12.下列關於生物進化的歷程和趨勢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起源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生物21.1生命的起源練習題     一、單選題     1.原始大氣不具有的成分是()     A.水蒸氣B.二氧化碳C.甲烷D.氧氣     2.化學進化論中原始地球條件下,胺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場所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參考答案
    第5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了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提供的條件。原始大氣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原料;原始海洋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場所;紫外線、閃電等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能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進化章末檢測題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章末檢測題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全國各地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彙編考點2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一、選擇題     1.(2011菏澤)13.枯葉蝶的體色和體形酷似枯葉,對其形成原因的正確解釋是     A.只發生有利變異的結果B.過度繁殖的結果     C.人工選擇的結果D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題考查米勒模擬實驗的過程及結論。米勒模擬原始大氣成分和原始地球條件,最終在冷凝降溫的液體中發現了胺基酸等多種小分子有機物,充分證明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儘管不能產生原始生命,但可以形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為生命的化學起源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命的演化
    第五單元《生命的演化》單元檢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關於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於原始地球B.原始大氣為生命起源提供氧氣     C.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進化的歷程
    有化石證明許多生物種類只存活了短暫的時間就逐漸滅絕了,最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A.外界環境條件變化劇烈B.繁殖能力太低     C.缺乏能遺傳的有利變異D.人工選擇導致     19.下列關於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與環境變化無關B.原始生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的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進化
    本題考查對生物學家的了解。達爾文是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者,經過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他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理論;孟德爾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胡克是英國博物學家和發明家,發現並命名了細胞;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應用。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物生的進化
    C.原始海洋D.原始巖層     2、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分析,動物的保護色是()     A.環境進化的結果B.生存競爭的結果C.自然選擇的結果D.人工選擇的結果     3、根據鄭氏始孔子鳥身體結構跟爬行類、鳥類動物都有相同之處,經邏輯推理可得出如下結論()     A.爬行類進化成鳥類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進化的原因
    初二生物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三節生物進化的原因     知識體系要點:     1、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1)樺尺蠖體色的變化,長滿地衣的樹幹上,樺尺蠖成蟲的體色大多是,少數是。工業汙染殺死了地衣,樹皮被燻成,樺尺蠖成蟲的體色大多是,少數是。樺尺蠖體色的不同是的結果。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變異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生物22.2生物的變異練習題     一、單選題     1.下列屬於不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A.太空椒B.高產抗倒伏小麥C.轉基因超級鼠D.水肥充足長出的花生     2.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屬於可遺傳變異的是(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章末檢測題
    第6單元生命的延續     第20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章末檢測題     (本檢測題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綜合練習     一、填空題     1.現存於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但它們並不是自古就是今天這樣兒的,而是由     逐漸而來的。     2.如果把不同地層中的化石拿來加以比較,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進化的。在越古老的地層裡,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結構越,而在距現代較近的地層裡,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結構越。     3.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競爭實現的,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的結果,而環境的作用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
    30分鐘課時檢測練     第四章細菌和真菌     第五章病毒     (30分鐘100分)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某品牌乳製品被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140%。
  • 地球之初可有生命,煙臺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25題解析
    重回遠古,地球之初,就有生命存在了嗎?結合煙臺市的生物中考試題,咱們就來聊一聊有關生命起源的那些假說。中考試題,一題一論:山東省煙臺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25題,原題如下。>解析:此題考查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科學推測。
  • 2019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知識點
    · 初中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知識點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假說比較多,大部分學者認同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 原始地球條件 生命起源的條件: 原始地球為生命起源的化學起源學說提供的條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物質條件——原始大氣原始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氣、硫化氫和少量氫氣等,特點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氣。 (2)能量條件——原始地球上不斷出現的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以及火山爆發等,為化學進化提供能量。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第15章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若把一隻白色雌鼠受精卵的細胞核去掉,移入一隻黑色雌鼠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培養成胚胎後再植入一隻灰色雌鼠子宮內發育,則生下的小鼠毛色為()     A、白色B、黑色C、灰色D、黑、白相間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綜合檢測·知能升級
    綜合檢測·知能升級     1.下列均為相對性狀的一組是()     ①頭髮左旋與慣用右手②雙眼皮與色盲[來源:學*科*網]     ③能捲舌和不能捲舌④捲髮與黑髮     ⑤有耳垂和無耳垂⑥單眼皮和雙眼皮     A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植物的有性生殖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21.2植物的有性生殖練習題     一、單選題     1.下列屬於有性生殖的是()     A.種子繁殖B.嫁接技術C.組織培養D.克隆技術     2.已知水稻的體細胞中有12對染色體,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