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彪悍的《太空救援》,我又想吐槽國產電影了

2020-12-04 big柒電影

這周,有一部讓人手心捏汗的太空電影上映——《太空救援》,很遺憾,這樣的好片又不是我們拍的。

它在大熒幕上呈現出的質感,很難想像它是一部俄羅斯電影。

乍一看,它很像《地心引力》,一樣講述危船中航天員求生的故事。

而兩者在立意上截然不同。

《地心引力》是一場典型的美式冒險,隕石摧毀飛船的場面堪稱華麗,就連犧牲都充滿著浪漫元素。

《太空救援》則多了幾分厚重,因為它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1985年2月11日,蘇聯空間站「禮炮七號」失聯了,地面完全不知道空間站內部糟糕到什麼地步。

兩位航天員臨危受命,駕駛聯盟T-13號飛船飛入太空,他們藝高人膽大,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和不斷翻滾著的「禮炮七號」對接成功。

空間站內部情況比想像的還要惡劣:溫度極低,滴水成冰。兩位航天員還只帶了8天的補足水。

更大的問題接踵而至,「禮炮七號」電力系統癱瘓,航天員們一展戰鬥民族的雄姿,在漆黑的冰窟裡,冒著二氧化碳中毒的危險,徒手工作修復了電力系統。

影片的主人公弗拉迪米爾和維克託,就是「禮炮七號」事件中的航天英雄。

要成為英雄,不在於他做了多麼偉大的犧牲,而在於他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危機。

「禮炮七號」失聯,Boss前來徵召,詢問他的意願。

弗拉迪米爾回答:「很適合我。」一副霸道總裁的樣子。

第一次對接失敗,他憑藉強大的自信和技術,還有那又硬又拽的臭脾氣,私自駕船強吻「禮炮七號」。

當被告知不能返回地球,他平靜如常,詢問足球賽事的結果。

別忘了他還私自帶酒,帶煙在飛船上自嗨。

在服從集體,服務國家的前提下,他從來沒有丟了「我」,依然表現地像個活生生的「人」。

我們的主旋律電影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看看《空天獵》吧,

李晨飾演的吳迪一開始就昂頭瞪眼地告訴我們他是一個誰都不服的狠角色,天空最強,地表最酷。

重情重義,敢於打破常規。

但在最後一戰中,所有人都擔心(期待)他會因為友情而危及任務。

結果李晨慫了,他選擇丟掉吳迪的人設,打起了安全牌,此後他的表現就像一個毫無性格的鋼鐵戰士。

於是,我們關於飛行英雄的光影記憶裡,會有湯姆克魯斯戰勝心魔,遨遊藍天的「壯志凌雲」。

會有弗拉迪米爾冷靜而又彪悍的「太空救援」。

卻還沒有屬於我們的英雄故事。

是我們沒有題材?

神舟五號,神舟七號不是嗎?

是我們沒有英雄?

中國孩子有幾個不知道楊利偉?

我們的太空電影呢?

有啊,《飛天》啊,豆瓣3.0的「神作」。

在父親完成太空救援任務後,女兒的連線更像是領導的鼓勵。

那是我們的電影業比俄羅斯起步晚嗎?

前蘇聯雖然電影大師頻出,梁贊諾夫、塔可夫斯基、愛森斯坦的優秀作品放在今天依然奪目璀璨,可是社會變動後,俄羅斯電影也面臨著如何把前輩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俄羅斯人年均看電影12次。

到了1996年,俄羅斯人年均看電影驟降到了0.3次。

曾經的行業老大莫斯科電影廠開工困難,每年只能拍4到5部電影,即使放眼全國,曾經每年100多部的拍攝數量到了彼時也只能完成20部左右。

直到2003年,俄羅斯才有了自己的「奧斯卡」——俄羅斯金鷹獎。

要比爛,除了根基雄厚,重生後的俄羅斯電影比我們還要苦難深重。

可他們愣是在一片廢墟裡重建了電影王國。

1999年米哈爾科夫導演的《西伯利亞理髮師》震驚全球。

電影驕傲地展現了俄羅斯廣袤的大地,和擁有託爾斯泰以及《安娜卡列尼娜》的驕傲。

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發揚成了一代代俄羅斯電影人的使命。

同樣是《12怒漢》,美國人宣揚愛與平等。

俄羅斯人則更冷酷地審視民族和歷史,不斷反省和強調自我救贖。

這些年,隨著《守夜人》、《守日人》、《他是龍》等一系列電影的大賣,又證明了俄羅斯人除了深邃苦難,玩起商業元素一樣能溜得飛起。

我們的祖國也有美麗的土地和深厚的歷史,可電影佳作卻寥寥無幾。

要拍好太空題材這樣的類型片,一方面需要前輩們不斷試錯的經驗累積,一方面也取決於電影人的用心程度。

用技術來豐富影像,用資金來支撐審美,用誠意來做電影。

那麼在影院裡為祖國的藍天英雄歡呼,這一天也許不會太遠。

相關焦點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毫不誇張地說,除了《地心引力》這部畫面勝過劇情的太空美景宣傳片,其餘兩部我都不止一次的走進了電影院,《火星救援》我甚至看了三遍,在臺灣的時候就忍不住看了兩遍,等到回到大陸剛剛上映又和同伴去回味了一遍。其實這兩部的劇情也不是多麼曲折離奇引人入勝,僅僅屬於把一個好故事用及其壯麗的畫面表現出來而已。當然對於多數國產電影來說要是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能夠讓人拍手叫好了。
  • 俄羅斯都拍出了《太空救援》,中國為什麼還沒有太空電影?
    這兩年俄羅斯電影的「復興」,不是熱愛文藝的俄國人想再現《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戰爭與和平》《辦公室的故事》這樣的經典影片,是奔著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賺錢路子去的。最近俄羅斯電影又多了一個類型:宇宙太空片。摸著《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的路子,俄羅斯人用「前蘇聯禮炮 7 號空間站意外失聯、維修重生」的真實故事,拍出了《太空救援》。
  • 這部《太空救援》是俄羅斯科幻電影的臉面
    而俄羅斯的科幻電影,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最後的勇士》兩年前就在俄羅斯上映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才引進。而在豆瓣電影上,它只得了5.6分,實在讓人有些擔憂。我看吐槽主要集中在情節方面,說是比較慢。據說《最後的勇士》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名叫伊萬的傢伙,是個街頭混混和騙子。他假裝自己會魔法,以此來欺騙客戶掙錢。
  • (句章福利)這部普京都點讚的電影《太空救援》,我們請你免費看
    當然是在俄羅斯上映後取得票房口碑雙贏,還獲得史上最大咖站臺嘉賓——俄羅斯總統普京力挺的《太空救援》啦!太空救援太空人清洗太空艙火箭發射的唯美瞬間為了更好的還原這一英雄壯舉,《太空救援》採用頂級水平的特效畫面,連作為親歷者的俄羅斯太空人看過後都表示場景非常逼真。
  • 《太空救援》真實太空巨製 重寫科幻電影新秩序
    原標題:《太空救援》在京首映 將科幻照進現實   1月9日,以「暢享太空」為主題的《太空救援》首映發布會在京舉行。「這是一部全程無尿點的電影」,觀看完首映之後,有觀眾這樣表示,「在真實展現歷史事件的同時,影片的節奏非常緊湊,對人物性格的把握很精準,驚心動魄的故事背後,展現了人性的偉大。」
  • 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太空人不僅可以喝酒還能……
    最近上映的《太空救援》,就是一部再現了冷戰時期俄羅斯航空探索的電影,是向航天英雄致敬影片,也是對一部關於人類太空探索的贊禮片。2017年10月影片在俄羅斯上映時,普京也去電影院觀看,還和影片主角原型、電影主創交流。
  • 真實故事改編的太空題材,《太空救援》見證戰鬥民族的洪荒之力
    》豆瓣評分已經達到7.5,算是不錯的成績,目前貓眼和淘票票兩大售票平臺想看人數均將近三萬人,不少看過提前點映的網友都對這部俄式太空片給出好評。《太空救援》應該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科幻片,因為它所講述的故事改編自真實事件,在歷史的大背景下,這部看起來十分「硬」的太空片更多了幾分時代感和厚重感。 俄羅斯一向被我國網友奉為戰鬥民族,不僅是因為友鄰彪悍的民風,更多的還有他們的善於努力將一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行事風格。
  • 太空救援:女人不需要一個英雄
    我們今天要說的弗拉基米爾也是一個英雄,但他不是一個政治家,他是一個太空人,電影《太空救援》便是以他為主角。相比《火星救援》和《星際救援》,《太空救援》是一個真實故事。在刻畫人物心理活動上,國產電影確實缺乏深度。在陪家人一起看這部片時,影片結束時,媽媽留下了淚水,場上的觀眾也為之鼓掌。這不是一個英雄的故事,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被逼著當英雄的故事。弗拉基米爾本來已經退役了,他每天的生活就是釣釣魚、烤烤麵包。晚上睡覺時,美麗的妻子問他:你在太空時,想我嗎?
  • 送你上太空?《太空救援》首映禮將科幻照進現實
    送你上太空?《太空救援》首映禮將科幻照進現實  「今天的科幻就是明天的科技,2018年長徵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北鬥衛星組網,35次發射次數將創歷史新高,我們的科幻片能不能想辦法跟上這個節奏?」  在觀看完2018年開年首部太空災難片《太空救援》之後,來自科幻、航空、科技、軍事、電影等領域的專家們,激動地開啟了腦洞,討論起了這個問題。  1月9日,以「暢享太空」為主題的《太空救援》首映發布會在京舉行。
  • 《太空救援》背後的中國電影「極客影迷」群體
    隨著1月12日太空大片《太空救援》上映,極客電影與文娛價值官聯合舉辦《太空極客·硬核大會》,邀請到國內影視文娛行業專家大咖,從電影《太空救援》切入,首次展開對「電影極客」概念的深度解析,並首次發布《中國極客影迷畫像調研》,為中國影視行業的極客精神正名。《太空救援》為什麼能打動人?
  • 吐槽《火星救援》中的科學性到底多大?
    今兒小編就吐槽下,火星救援中的科學性到底有多大?所以,其實電影中所描寫的大風暴不可能出現。雖然原作作者安迪·威爾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他也有他作為故事的「造物主」的權利:「我需要一個讓航天員離開火星的方法,所以我在這裡稍微杜撰了一下。而且,難道你不覺得突如其來的大風暴感覺很酷嗎?」不過這卻是故事最重要的設定,沒有這火星上的大風暴,男主角馬特達蒙也就不用繼《拯救大兵瑞恩》、《星際穿越》之後,再度耗費這麼多人力了。
  • 盤點4部經典電影,太空救援 一部具有真正太空體驗感的電影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4部經典電影,太空救援 一部具有真正太空體驗感的電影,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些電影的劇情簡介和部分評論吧。太空救援 Салют-7太空救援的劇情簡介 · · · · · ·位於外太空的「禮炮7號」空間站意外與地球失去聯繫,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搭乘聯盟號T-13尋找「禮炮7號」的蹤跡,當經歷宇宙空間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一系列危機準備返航之時
  • (文化·時訊)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將登陸中國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白瀛)1982年4月19日,蘇聯「禮炮」系列最後一個空間站「禮炮七號」發射升空;1985年2月11日,「禮炮七號」與地面控制中心失聯,後果無法預計,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肩負起了這項驚心動魄的太空維修任務……  將於12日起在中國上映的俄羅斯電影
  • 《太空救援》在京首映 真實震撼巨製重寫太空電影新秩序
    《太空救援》是一部真實還原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的電影。以往太空題材電影並不少見。尤其在特效技術發展迅猛的好萊塢,此類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但是這部《太空救援》是少有的以真實事件改編,賦予了其更為緊迫的真實感和歷史厚重感。
  • 知道了這些,你可能更想去看《火星救援》|CBNweekly
    今年最受關注的太空科幻電影《火星救援》終於在11月25日上映了。電影在北美上映四天前,NASA召開發布會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液態水」,片方馬上在推特上發了視頻,飾演太空人的馬特·達蒙舉著酒杯開玩笑說,「下次再被困在火星上的時候,我就知道有水了」。NASA還上線了一個頁面,介紹了隱藏在電影中的大量太空技術,並放出一組火星照片,宣稱電影裡的主角就在這裡被困住了。
  • 俄羅斯航天電影正確排序《天際行者》《太空救援》《搏擊太空》!
    然而,俄羅斯最新一次的火箭發射失敗,被各國媒體評為暴露了其航天工業接近「崩潰」的狀況,不過對於影迷來說,俄羅斯近幾年太空航天題材的電影確是急速的崛起,上周末的《太空救援》,還被不少影評人讚譽為「真實的歷史,震撼的故事!」
  • 周末了,看看電影《太空救援》
    開啟幾乎兩周沒看的"極速影院",隨意點了一部《太空救援》,在等小朋友上體驗課的期間消遣一下精神。沒開之前,還以為是美國片,因為不管是片子類型(美國片給人的感覺總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之類的未來片)還是電影中的語言(英語),都有美國味道的感覺。
  • 《太空救援》逼真的特效畫面,讓觀眾隨著電影更加的有代入感
    為了讓有夢的心看見真實的航天,該片為觀眾奉上一次真實的太空之旅——只要關注@電影太空救援 官方微博參與微博曬票根活動,就有可能獲得超音速飛行體驗,直飛2萬米高空親身感受衝破地球的驚喜。過去,太空題材電影長期被好萊塢所把持,其憑藉龐大的製作費用,精良的特效水平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影響力,而《太空救援》則以自身的成功為業界提供了太空片的另外一種可能。
  • 這部號稱致敬禮炮7號的《太空救援》未必有那麼好看!內含劇透
    近年來,航天及太空題材的電影可謂層出不窮,《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異星覺醒》等等,這些片子都是基於航天科技的發展而推出的新型太空探索類電影,但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美國好萊塢的作品。要想看一部其他國家拍攝的航天類電影,還真不容易,因為這要基於自身超強的航天科研能力以及悠久的航天探索歷史,本身也能夠提供足夠多的航天話題,而這一點,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同時做到。美國算一個,蘇聯/俄羅斯也能算一個。終於,俄羅斯的《太空救援》問世了。
  • AGM X2像直男電影《太空救援》一樣,簡單直接,硬漢滿屏!
    上一次讓人產生這種熱血沸騰感覺的電影還是大火的《戰狼2》,我就為這部電影貢獻過兩次票房。而在這兩部燃爆的硬漢電影中都有一款硬漢手機默默地發著光發著熱,它的名字叫AGM。相信大家對它一定不陌生,在《戰狼2》片尾中長發達1分鐘的亮相吸引了無數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