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救援:女人不需要一個英雄

2021-01-12 劍聖喵大師

文:劍聖喵大師

01

如果提起弗拉基米爾,大家一定會想起俄羅斯的兩個著名人物,他們都是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大英雄。

一個是弗拉基米爾.列寧,他是蘇聯政權的締造者。

一個是弗拉基米爾.普京,他被公認為俄羅斯的鐵腕總統。

我們今天要說的弗拉基米爾也是一個英雄,但他不是一個政治家,他是一個太空人,電影《太空救援》便是以他為主角。

相比《火星救援》和《星際救援》,《太空救援》是一個真實故事。

冷戰時期,蘇聯位於外太空的「禮炮7號」空間站意外與地球失去聯繫,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退役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臨危受命,搭乘聯盟號T-13尋找「禮炮7號」的蹤跡。

由於這是一個真實片,比起太空片所強調的神秘元素,導演把著眼點放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這使得它更具魅力。

在刻畫人物心理活動上,國產電影確實缺乏深度。

在陪家人一起看這部片時,影片結束時,媽媽留下了淚水,場上的觀眾也為之鼓掌。

這不是一個英雄的故事,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被逼著當英雄的故事。

弗拉基米爾本來已經退役了,他每天的生活就是釣釣魚、烤烤麵包。晚上睡覺時,美麗的妻子問他:你在太空時,想我嗎?

他說:想,空間站每次經過家我都想!

妻子笑了:那你一天要想我16次,因為空間站每天要經過16次。

然而生活的平靜被打破了,弗拉基米爾被宇航局選上,去修復失控的「禮炮7號」。妻子非常生氣地問他,就那麼願意當英雄嗎?

另一位太空人維克託,妻子馬上就要生產,聽說他要上太空,立馬就哭了。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項任務九死一生。

「禮炮7號」已經失去控制,美國準備將他奪取。

蘇聯這邊不願意技術落在美國人手裡,準備將它打下來。

空間站旋轉速度太快,如果對接時,不小時失誤撞上,兩人就會死去。

即便有這麼多風險,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留下妻子和女兒哭泣。

任務非常不順利,在飛船損壞,氧氣只夠一個人回地球時。宇航局決定讓弗拉基米爾留下等死,讓維克託離開。

蘇聯將軍絲毫不在乎太空人的生命,他用嘲諷的語氣說到:「給他個英雄的稱號就是。」

英雄,在此刻不是榮耀,它意味著和家人永遠的別離。

弗拉基米爾聽聞這個消息後,他顯得異常鎮定。

當明白自己已經沒有活路後,他選擇陽光下用最舒適的姿勢躺下,再看一眼美麗的地球。

其實我多麼希望他說一句:「我想回地球,我才是應該活下去的那個人。」

他沒有這麼說,他把生的機會讓給了別人。

因為是英雄,必須要擔當,因為擔當,所以悲壯!

宇航局將弗拉基米爾的妻子和女兒請來,讓她們做最後的告別。千言萬語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弗拉基米爾只說了句「我愛你」。

明知丈夫回不來了,妻子卻仍然淚流滿面地說道:「你一定要回來!」

對於妻子這樣一個普通女人來說,她唯一想的就是如何與丈夫團聚。哪怕政府再多的承諾,她也不想做英雄的遺孀。

維克託不願意離開,他說:「如果我活著回去,如何面對你的家人。」

兩人決定冒險去拔掉導致空間站故障的釘子,但地面智囊團已經下過結論,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絕望時,兩人還互相調侃「為什麼太空人只生女兒?因為我們把男子漢氣概用完了!」

當然,最終兩位傳奇的太空人將致命的釘子拔除,他們以及空間站都得以脫險。

整部電影沒有驚悚的科幻懸疑,它把高潮置立於人物的心理抉擇上,將國家榮辱和家庭責任對比權衡,反映出人物內心的矛盾和不舍。

正是這樣真實的太空片,讓我產生一個感覺。

我不願意當一個英雄,因為這樣會讓我愛的人痛苦。我也不是一個英雄,我只做我想做的事,保護我想要保護的人而已。

02

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英雄夢,弗拉基米爾也不例外。

妻子問:在太空上,你想我嗎?

弗拉基米爾:99%的時候都在想你。

妻子:那1%的時候你想什麼?

弗拉基米爾:飛船經過馬達加斯加的時候,我想,如果飛船從天而降,那些土著會不會把我奉為神明。

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他背後透露了弗拉基米爾的一種想法:他不甘於退役太空人的庸碌人生。

他討厭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凡生活,他希望用壯烈的故事來成為別人口中的神,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代價。

因此,在這次危險的航天任務裡,為了他們的安全,宇航局多次要求他們撤離,弗拉基米爾都拒絕了,他堅持執行任務,堅持做一些風險很高的活動。

男人有時候真的可怕,哪怕你為他付出了一切,他的內心中都有一個蠢蠢欲動的小人,想要去實驗他年幼的英雄夢,他根本不考慮做一個英雄的遺孀是多麼痛苦。

最後他是活著回來了,但從電影中我們看到,這樣的概率很低很低。

在太空中,許多事不是人力可以企及的,浩瀚的星空中,不僅有著美麗,更有著絕望。

英雄意味著強大,英雄意味著孤獨,但英雄的結局就是與愛自己的人漸行漸遠。

此時的英雄,是對身邊人的一種殘忍。

《神探夏洛克》裡有著福爾摩斯的一句名言:別把人變成英雄,約翰。英雄並不存在,就算存在,我也不在其列。

夏洛克不止一次告誡華生,不要做人們眼中的英雄,這樣的英雄會被捧殺。

有句話叫:「不要在活著的時候成為英雄。」

他出自塔羅第十三張牌「倒吊人」的介紹詞:「倒吊人是正義的延伸,在現實中真正主持正義的人會讓人感到害怕,於是那些有罪惡的人千方百計要陷害正義。所以正義就被倒吊起來成了倒吊人,就像聖經裡的基督一樣。」

英雄必須得堅定毫不動搖,所以英雄不能動情,如果英雄動情就會被邪惡乘虛而入,最後英雄會被鞭笞。

基督是當之無愧的救世主,可是抹大拉的瑪麗亞卻一直不能被提起。

戴上金箍,至尊寶就可以成為齊天大聖,可是至尊寶也會永遠失去紫霞。

03

自古美女愛英雄,因為英雄能保護她。

可是英雄卻不是一個好戀人。

是的,他是蓋世英雄,他可以保護她,卻不懂如何體貼她。

如果有人想要傷害你,英雄也許會挺身而出(也許他忙著救別人)。但生活中,女孩更需要能在她生病時給他一句溫暖的人。

要是遇到火警和沉船,英雄不會丟下你逃生。但一對戀人,一起遇到火警或者遇上沉船意外的機會少之又少,他們更需要相互陪伴相互呵護。

在英雄主義面前,愛情只是一個寵物。在榮耀面前,家庭只是一個隨時可以捨棄的東西。

如果連家庭都守護不了,談何江山社稷呢?

輕嘆英雄多辜負,百轉千回女兒心。道一個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的謊言。

影片開頭和結束,弗拉基米爾都在太空中看到綠光,影片結束更是以他死死盯住綠光結束。

綠光是什麼?用他的話說是「天使」。

電影「綠光」這段是尊重真實歷史拍攝,還原了「禮炮七號」太空人看見「天使」的異象,綠光至今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樁懸案,至少有七位太空人看見過,用科學難以解釋,沒有光源的「天使」。

我這麼理解導演的用意,兩次「天使」都發生在弗拉基米爾當完英雄後出現,用弗拉基米爾的話說,它很溫柔很治癒,像是洗滌了靈魂。

這份綠光象徵溫柔,天使在告訴弗拉基米爾,要平靜下來,不要被英雄的熱血精神所吞噬。

所謂鐵漢柔情,溫柔才是不費勁卻又最厲害的武器。弗拉基米爾所取得的輝煌事跡,背後是家人的支持。正是家人默默的祈禱,才讓他絕處逢生。

在殘酷的世界裡,可以用自己的溫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相關焦點

  • 小成本大製作的太空救援影片——《太空救援》,譜寫真實英雄壯歌
    《太空救援》是俄國的一部動作冒險電影,由真實的太空航天題材改編。這部影片的背景是「禮炮七號」因為太空垃圾的破壞與地球失去了聯繫,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害怕空間站被破壞或者美國的插入,所以俄國組織工程師維克託.阿約金和一個被冷落退役的太空人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一同前往太空維修「禮炮七號」空間站。一場太空「拯救歷險記」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 《太空救援》:細膩鏡頭還原英雄風採,有限成本營造無窮感動
    而有一部與上述三部神作齊名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也將於1月12日在中國院線上映。以太空為背景的電影,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等美式科幻片,但《太空救援》(俄文片名《禮炮七號》)卻是根據真實發生的事件改編的動作冒險片,當然也做了一些藝術化處理。作為俄羅斯去年的票房冠軍,它的IMDB評分高達7.2,豆瓣則也有7.5分。
  • 送你上太空?《太空救援》首映禮將科幻照進現實
    太空救援》這部電影帶回了蘇聯那個時期獨特的時代記憶,重寫了英雄無畏的硬漢傳奇,更是人類科學文明與太空探索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可能英雄的形象大家在電影中看到很多了,航天員這種職業的特殊性,它對犧牲精神最本質最基礎的要求。提起航天員我們經常說『航天英雄』,通過《天空救援》這樣一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在人類進軍太空的事業中,航天員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所折射出來的英雄力量和精神的光芒鼓舞著人類一步一步的去向太空深處。
  • 周末了,看看電影《太空救援》
    開啟幾乎兩周沒看的"極速影院",隨意點了一部《太空救援》,在等小朋友上體驗課的期間消遣一下精神。沒開之前,還以為是美國片,因為不管是片子類型(美國片給人的感覺總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之類的未來片)還是電影中的語言(英語),都有美國味道的感覺。
  • 《太空救援》真實太空巨製 重寫科幻電影新秩序
    原標題:《太空救援》在京首映 將科幻照進現實   1月9日,以「暢享太空」為主題的《太空救援》首映發布會在京舉行。作為一部真實還原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拯救「禮炮七號」空間站的太空災難片,《太空救援》在俄羅斯上映即迎來口碑票房雙豐收,首周末票房達到700萬美金,打破了俄羅斯本土首周票房記錄,IMDB評分高達7.3分, 被譽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太空片。」
  • 5000萬元低成本《太空救援》以真實震撼挑戰幻想
    有人曾把《太空救援》與好萊塢《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影片相提並論,但後兩部影片的製作費用都在1.5億美元以上。「5000萬人民幣這個成本在中國(拍科幻片)絕對沒問題,《太空救援》放在中國算是中低成本的製作。我們也有類似的故事,但為什麼沒有想過做這樣的電影?確實也是市場和創作者應該反思的問題。」嚴蓬說。
  • 《太空救援》在京首映 真實震撼巨製重寫太空電影新秩序
    以往太空題材電影並不少見。尤其在特效技術發展迅猛的好萊塢,此類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但是這部《太空救援》是少有的以真實事件改編,賦予了其更為緊迫的真實感和歷史厚重感。想到那些動輒上億的大製作都難以帶來如此震撼人心的逼真效果和直擊心靈的感人故事,這可以說是《太空救援》實現的又一個「奇蹟」。
  • 《太空救援》與歷史完成對接,還原一個真實的太空奇蹟
    在來到中國之前,克裡姆·斯彭科執導的俄羅斯太空巨製——《太空救援》已經在國外獲得了如潮的讚美。 《太空救援》的故事,如果有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1985年,當時蘇聯的「禮炮七號」空間站突然與地面失聯,蘇聯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引爆空間站,以免它的技術被美國人獲取,另一個是派太空人乘飛船上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對接和修復,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第二個選擇的可行性極小,但是兩名最有經驗的太空人還是「上天」了,其中一位是已經退役被重新召回,另一位的妻子即將生產,而面對他們的卻是茫茫太空
  • 《太空救援》在京首映 將科幻照進現實
    1月9日,以「暢享太空」為主題的《太空救援》首映發布會在京舉行。作為一部真實還原人類歷史上公認的太空救援奇蹟——拯救「禮炮七號」空間站的太空災難片,《太空救援》在俄羅斯上映即迎來口碑票房雙豐收,首周末票房達到700萬美金,打破了俄羅斯本土首周票房記錄,IMDB評分高達7.3分, 被譽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太空片。」
  • 看完彪悍的《太空救援》,我又想吐槽國產電影了
    這周,有一部讓人手心捏汗的太空電影上映——《太空救援》,很遺憾,這樣的好片又不是我們拍的。它在大熒幕上呈現出的質感,很難想像它是一部俄羅斯電影。乍一看,它很像《地心引力》,一樣講述危船中航天員求生的故事。
  • 太空救援——寂靜之中,極暗時刻,體現人性的光芒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一部來自由克裡姆·斯彭科執導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作為一部大製作高水準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於2017年9月21日在美國奇幻電影節首映後獲得巨大的好評,但小編推薦它的理由並不是因為這些爆米花元素,而是這部電影表露出的人性光輝與英雄氣概。
  • 一個國家的不朽氣魄《太空救援》
    這部電影取材自冷戰時期的太空救援真實事件。「禮炮七號(Салют-7,也是電影的原文標題)」是蘇聯時期禮炮計劃中的最後一個空間站。1985年,「禮炮七號」突然和地面控制中心失聯。西方陣營趁機大肆報導,渲染蘇聯無力控制自己的空間站,即將威脅人類安全。
  • 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太空人不僅可以喝酒還能……
    最近上映的《太空救援》,就是一部再現了冷戰時期俄羅斯航空探索的電影,是向航天英雄致敬影片,也是對一部關於人類太空探索的贊禮片。2017年10月影片在俄羅斯上映時,普京也去電影院觀看,還和影片主角原型、電影主創交流。
  • 《太空救援》:「戰鬥民族」是怎樣煽情的
    然而在本月於中國院線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裡,太空競賽竟然還瀰漫著濃重的硝煙,太空人的生命在蘇聯高層的眼中仍然不如一個已經無法使用的太空站來得重要。幾年前奧斯卡大熱的《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等,意在暢想太空未來;《太空救援》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紀實類電影,和好萊塢上世紀的太空電影《阿波羅13號》很類似。類似到在「禮炮7號」事件中,並不存在的飛船火災被加進了電影裡,而在《阿波羅13號》中,正是因為服務艙的液氧氣箱爆炸才使得登月任務兇險萬分。
  • 《太空救援》獲普京點讚 片方請觀眾體驗太空之旅
    《太空救援》獲普京點讚 片方請觀眾體驗太空之旅 談起這段特殊的太空經歷,兩位太空人至今難以忘懷,向普京詳細講述了當年的對接過程。而普京總統則表示,他覺得最難的部分是空中加油,自己曾經見證指揮員對這一過程的操作,深感航天工作者的不易,對電影《太空救援》中將太空作業情景的生動還原進行了高度讚揚,用「很不錯」「很有趣」「很動人」三個關鍵詞表達了自己的觀後感,並對主創們表示恭喜。
  • 《太空救援》戰鬥民族簡單粗暴,真實歷史中的的確創造了奇蹟
    改編自1985年真實發生的「禮炮七號」救援事件,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沒用套路沒炫科技,就是講述兩個人在太空中向死而生的浪漫英雄故事,而不明確的結局也成了許多觀眾好奇,想要深究的問題,下面來說說我的觀點。天使的光照耀,英雄終會返航。
  • 《太空救援》電影充分闡釋了什麼叫置死地而後生!
    《太空救援》是克裡姆·斯彭科執導,柳波芙·阿克肖諾娃、弗拉季米爾·弗多維琴科夫等主演的電影,講述了蘇俄航天史的光輝事跡,同時也向那些勇於探索太空的英雄致敬。根據冷戰時期蘇聯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最後的結局既沒有使國家利益處於一個冷血的地步,也使得個人英雄主義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現。好萊塢式的俄羅斯電影。毫不遜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水準,俄羅斯的《太空救援》以一場真實事件為藍本的展開,將人置身於了浩瀚而又危機四伏的太空宇宙,但同樣頗為遺憾的是,電影並沒有能藉此發力,講好一個本就足夠驚心動魄的故事,俄國電影在敘事上的薄弱,展露無遺。
  • 媲美《地心引力》的《太空救援》給人什麼啟示?
    《太空救援》根據1985年前蘇聯空間站禮炮七號的真實故事改編,科幻片往往是暢想未來,而這部影片是回望歷史。三十多年過去,當我們在科技更加發達的當下回看這次太空救援,一點都不會有過時之感,甚至還有科幻片的錯覺。
  • 《太空救援》今日上映 口碑佳作啟封真實奇蹟
    此前的點映場和首映禮上《太空救援》可以說是獲贊無數,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20周年之際為影迷們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時隔多年,以此為藍本的影片《太空救援》橫空出世,片中兩位太空人在太空中不僅經歷了空間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一系列危機,還在準備返航之際得知了更加絕望的消息,肩上的使命,家人的期盼,都讓他們面臨著艱難的抉擇,身心經受著嚴酷的考驗,情節的跌宕起伏甚是揪心,而兩位太空人勇往直前的勵志精神卻令人很是欽佩。
  • 太空救援真實原型事件是什麼 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蹟
    電影《太空救援》即將就要在國內正式上映了,這一部電影也是引起了不少科幻迷們的關注,其實這一部電影與其他科幻題材不同的是,它是根據真實事例改編而來,那麼太空救援真實原型事件是什麼?而對於太空題材這一幾乎不可能靠實景拍攝博眼球的領域來說,如何將真實與特效更好地結合,成為了影片成功的關鍵。在《太空救援》拍攝過程中,俄羅斯太空總署為拍攝提供了大量的幫助,眾多曾真正在太空中服役過的設備成為了實拍素材,這是同類影片中難得的「超高規格」待遇。    本片取材於冷戰時期的太空救援真實事件。「禮炮七號」是蘇聯時期禮炮計劃中的最後一個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