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創造了560億的票房,而進口買斷片(俗稱「批片」)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其中以《摔跤吧爸爸》《天才搶手》和《看不見的客人》的表現最為搶眼,贏得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並讓更多人了解到非好萊塢電影大賣的可行性。而有一部與上述三部神作齊名的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也將於1月12日在中國院線上映。
以太空為背景的電影,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等美式科幻片,但《太空救援》(俄文片名《禮炮七號》)卻是根據真實發生的事件改編的動作冒險片,當然也做了一些藝術化處理。作為俄羅斯去年的票房冠軍,它的IMDB評分高達7.2,豆瓣則也有7.5分。
1988年2月,蘇聯「禮炮7號」空間站與地球失去聯繫。這個20噸重的龐然大物如果落向地球,將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大大損害蘇聯的國威,使之在與美國的競爭中進一步落後。
當年6月,兩名優秀的太空人——維克託·阿約金和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搭乘聯盟T-13號飛船升空,開始了尋找和搶修「禮炮7號」的旅程。他們帶著可能犧牲的準備前往,卻發現自己要面臨的困難,還是要比想像的大得多,當地面指揮站決定,只能有一人返回地球時,他們的選擇,卻是那樣不同尋常……
雖說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太空救援》的主創團隊卻不想拍一部紀錄片,而是通過一系列戲劇化處理的橋段,令整個救援過程變數不斷,險象環生。別的不說,手動操縱飛船與「禮炮七號」對接的場景,就足以令我們驚出一身汗。此後,太空艙寒流、空間站起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二選一離開等等問題接踵而至,令觀眾的情緒始終無法平靜下來,直到跟隨劇情走到結尾的高潮。
兩名太空人都是蘇聯優秀的航天人才,當然也是想法各異,存在偏差非常正常,甚至還有揮拳相向的時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一點也不含糊,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絕對不是懦夫。正是這種戰鬥民族的血性,讓他們一路堅持到底;正是在危機關頭的冷靜與理智,讓他們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在人類宇航史上增添了極為精彩的一筆。
影片無意拍成美式科幻,而是採取了大規模實拍。唯有這樣,才是對昔日英雄最好的尊重。極具年代感的飛船、空間站和地面控制中心等等雖然有點年代感,但卻是當年為太空飛行真正服役過的裝備,它們帶著一個時代的厚重印記。在當時相對於現在而言比較落後的空間科技條件下,沒有網際網路,沒有觸控螢幕,沒有平板電腦,但勇敢的宇航英雄,還是創造了一項偉大奇蹟。
俄羅斯電影人的用心,在《太空救援》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顯示。影片的零重力鏡頭總計達四十分鐘。具體拍攝時,主創團隊動用了大量的掛鈎、統計絞盤等為影片專門定做器械,而不是全CG處理,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儘量還原真實,給觀眾帶來最為直接也是最為震撼的觀賞效果。
如今,許多電影毫無必要地做成3D,讓觀眾大呼上當,而《太空救援》中的太空,通過3D技術的處理,卻盡顯美輪美奐。當兩人進入空間站抽取積水時,漫天漂浮的水珠晶瑩閃爍,呈現出一幅最偉大畫家也難以構思出的壯觀影像;當飛船起火時,強勁的衝擊力,似乎一下子能將人推向外太空。小熊玩具漂向遠方的鏡頭,肯定會讓很多人感到傷感。
而飛船航行時穿越的浩瀚星空,地球輪轉之時出現的絢麗極光,都讓我們身臨其境一般,深切地感受到宇宙的龐大,人類的渺小,生命的脆弱,宇航英雄的艱辛與偉大。《太空救援》僅用1400萬美金,就拍出了不輸好萊塢上億巨製的唯美視效,他們的用心與專業,確實值得中國電影人認真學習與反思。
1985年的蘇聯還是戈巴契夫當政,但其實並沒有很多人想像得那麼落後。看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只要看看其女性就可以了。兩位主人公的妻子,一個已為母親,但依舊美麗脫俗,另一個還年輕,正準備承擔起母親的責任。她們的髮型與服裝,與今天的歐洲女性差別不大,她們的美貌優雅與犧牲擔當,肯定讓今天很多姑娘感到自卑。
她們的深愛與柔情,是男人們能在外太空苦苦支撐的最大動力;她們的理解與包容,也讓自己成為了萬千女性的榜樣。無情未必真豪傑,兩位主人公,也都是珍視家庭,關愛親人的暖男,他們與妻子的互動,自然營造出了相當感人又催淚的戲碼,為這部冒險大片增添了別樣柔情。別的不說,那場扔掉菸灰缸接吻的戲,幽默中也透著濃濃的浪漫。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前不久,以70年代為背景的《芳華》贏得了無數人的追捧,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對那段歷史的還原真實可信。而在一定程度上說,《太空救援》就是俄羅斯的太空版《芳華》。影片的最後,兩位太空人以自己的高效工作與無畏精神贏得了美國同行的敬意,而《太空救援》的橫空出世,也讓好萊塢看到了俄羅斯電影人的不凡創意與不服輸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