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和學習數學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都需要從基礎知識一步一步往上學習。
例如要真正理解 指數增長 的意思,先要知道什麼是指數函數、什麼是函數曲線。在看到指數函數的曲線的時候,你才能理解 指數增長 增長的迅猛程度。
今天筆者想寫Python語言基本語法元素中的語句
語句
如圖,程序代碼就是一行行語句。語句,簡單粗糙的理解就是一個句子。在中文,語句就是以句號為分界的句子。在程式語言中,語句,就是擁有完整意義的代碼結構。例如:
rate = 1.6375 # 1林吉特=1.6375人民幣
賦值語句
上面是一行代碼,就是一個語句。同時它是賦值語句,這個語句把 數值1.6375 賦值給變量rate。
賦值,把數據的值,賦予變量。
變量,就是可以變更的量,變更的方法就是使用賦值語句。
在Python語言裡面,= (等號)就是賦值符號。
rate = 1.6375 # 1林吉特=1.6375人民幣a = rateb = a + 1上述三個都是賦值語句。把 = (等號)右側的值,賦予給左側的變量。
表達式是什麼
語句又存在各種表達式。
如上面的 b = a + 1 ,這裡的 a + 1 就是一個表達式,它的意義是,a變量的值+1,我們知道a為1.6375,所以表達式a + 1 就是 2.6375。
表達式,就是語句結構裡面的一個成分,a + 1 是一個數值表達式,代表著一個數值。類似的還可以有字符串表達式,如:
字符串表達式
「地」+「鐵」+「慢步」
和字符串「地鐵慢步」是相等的。
其他語句(判斷、分支、循環、遍歷等語句)
繼續回到筆者的千年老舊小程序 貨幣兌換3.0 (上圖代碼也是),從中截取部分語句。
if currency_type == "R" or currency_type == "r": input_currency = "人民幣"這兩行代碼可以作為一個判斷語句,個人喜歡稱這個為判斷結構。
這個語句它的含義是:
如果 變量currency_type 與 "R" 或 "r" 相等
就把 "人民幣" 賦值給 變量input_currency
判斷語句
基本結構是
if 判斷表達式: 代碼塊這裡的判斷表達式可以是 currency_type == "R"。
兩個等號,是相等判斷符號。如果兩者相等,則判斷表達式為真(True),否則為假(False)。而語句內的代碼塊,只有判斷表達式為真時才執行,否則直接跳過。
分支語句
分支語句為判斷語句的升級版,多了保留字 elif 和else。
類似的還有循環語句while、遍歷語句for等。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吧。
這裡主要是理解學習python的語句概念。意會語句中的表達式概念。
對於學習python,筆者建議使用二級考試的教材,學完還可以考個二級證書。
筆者買書喜歡在京東自營店買,質量相對保障。
目前用是2019年版python語言程序設計。
看到最新的是2020年版(筆者推薦新版吧,畢竟也貴不了2塊錢)
筆者還看到一系列編程書籍,如果立志學習編程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套裝。整套學完以後,你應該就是大咖級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