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箭蛙為什麼毒不死自己?

2021-02-15 盧鎮嶽齋聊生物學

2018年的主題是「活物學」,從今天到寒假的選題會儘量尋找「活物學」與高考考點相關性高一點的內容,以供老師和同學們假期閱讀,老師們可以列印相關內容給學生,當然也可以放假前讓學生們訂閱我的公號啦,感謝感謝!

2018年的1月2日選給大家一個刺激一點的內容——毒箭蛙。作為小小個頭的兩棲類,怎麼靠一身奇毒獨步密林,以及毒到見血封喉的毒藥怎麼就不會把自己或者同類給不小心毒死?

去年年底在Science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標題如下:

標題翻譯過來就是:相關聯的胺基酸的替換讓毒(箭)蛙進化出對epibatidine(的抗性。標題中的epibatidine是一種有神經毒性的生物鹼,為什麼這些毒蛙會被稱為毒箭蛙(poison dart frog,poison arrow frog),這是因為當年的美洲土著用它們產生的毒素塗抹在吹飛鏢(blow dart)上,其殺傷力極高,可以導致麻痺和癱瘓,還會導致呼吸衰竭而致死。epibatidine能與突觸後膜上的菸鹼和毒蕈鹼乙醯膽鹼受體相結合,阻礙正常的神經遞質對興奮的傳遞。

(神經肌肉連結處,圖片來源:原版教材)

不同的毒箭蛙會產生不同的生物鹼毒素,毒性也有差異,最毒的一種稱為黃金毒箭蛙(golden poison ,Phyllobates terribilis),其產生的毒液足以毒死10到20名成年男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文主要研究的毒箭蛙稱為安東尼毒箭蛙(Anthony's poison arrow frog ,Epipedobates anthonyi),主要分布在厄瓜多和秘魯,這種毒箭蛙皮膚腺體就會產生epibatidine。而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為什麼毒箭蛙能不受自身毒液的影響,毒液也不會影響到同類?

經過系統仔細的研究,這正是因為它們的菸鹼和毒蕈鹼乙醯膽鹼受體具有不太一樣的胺基酸序列,雖然這一定程度影響了這個受體對乙醯膽鹼的敏感度,但也保護了它們不會被自己或同類毒死!具體差異參見下圖:

下圖中的數據是比較人體和毒箭蛙相同受體分別對乙醯膽鹼和epibatidine的敏感程度比較,由此推測,毒箭蛙也可能通過增加突觸前膜釋放乙醯膽鹼的量來保持其神經系統興奮的正常傳遞,而同時該受體功能也不會受自身毒液的影響。

這款毒箭蛙的活法是不是很cool呢?靠著一身奇毒還有辨認度極高的外表,基本上也不會有誰想給它們來一口了,不像之前文章中它們的遠房親戚,唱個情歌都會被蝙蝠偷襲。

最後說一下,有研究認為毒箭蛙的毒並不完全是自身合成的,很可能來自毒箭蛙的食物,比如螞蟻、蟎和蜈蚣,因為發現人工繁殖的毒箭蛙毒性明顯低於野生同類。

自然界有著更多更有趣的秘密等著我們發現。不過我們還需要注意自然界的生物每天都在減少,包括我們今天的主角,由於棲息地的破壞和總體生態環境的變化,它們現在的生存狀態並不樂觀。

最後再給幾張這種帥帥的生物和它們親戚的照片給大家吧,如果在野外見到它們,建議大家躲遠一點,一般長得鮮豔亮麗的都有毒,當然有的低調的也不好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科學家官網)

相關焦點

  • 毒箭蛙活體被截獲 火焰箭毒蛙漂亮非凡
    入境生物檢驗一直是保障本國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近日北京發生一起毒箭蛙活體被截獲案件,引發各方關注。據新華網報導,共有10隻毒箭蛙活體被截獲,分別屬於3個不同的科目。當時這個包裹經過了充分偽裝,以禮物的名義從波蘭寄往國內。據悉,毒箭蛙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色彩極為鮮豔,具有觀賞價值。此次毒箭蛙活體被截獲,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生物寄到國內來的目的是什麼。
  • 前方出現致命毒物「毒箭蛙」
    在近期限量發售「遊隼」Furon 2.0之後,New Balance在昨天為我們帶來了限量「毒箭蛙」—— New Balance Visaro Signal!穿著最新Visaro Signal限量版本足球鞋,球員不僅自己感到戰力十足,還會通過亮眼的毒箭蛙鞋面圖案將殺氣傳遞給對方!
  • 毒箭蛙被譽為「雨林中的寶石」 卻擁有一種致命的毒素
    北青網訊 這隻鈷藍色的毒箭蛙身上布滿了黑色斑點,因其美麗被譽為「雨林中的寶石」。然而,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這種青蛙在自然界中擁有一種致命的毒素。世界上大約有200種毒箭蛙,顏色鮮豔,如紅色、藍色和黃色。
  • 亞馬遜雨林10大恐怖生物-5 毒箭蛙!
    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裡,生活著近百種色彩斑斕的毒箭蛙,它們的體型一般不超過5釐米,但是美麗的背後卻暗藏殺機。
  • 世界十大最致命生物:小毒箭蛙秒殺數十人
    毒箭蛙:毒箭蛙有著有毒的皮膚,而且分泌物也是有毒的。當地部落數百年來都用它製作毒飛鏢和毒箭頭。儘管它們的體型非常小,但是這種熱帶青蛙僅釋放一次毒液就能殺死數十人。
  • 小毒箭蛙秒殺數十人?
    1.毒箭蛙:毒箭蛙有著有毒的皮膚,而且分泌物也是有毒的。當地部落數百年來都用它製作毒飛鏢和毒箭頭。
  • 這些蛙兒子你惹不起,世界上毒性最強的青蛙TOP10!
    鑑於我們的名單上大部分都是毒箭蛙,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們的背景。毒箭蛙指的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熱帶地區特有的一群兩棲動物,種類多達 170多種。之所以被稱為毒箭蛙,是因為當地人使用它們的毒液來製作箭矢。這些兩棲動物豔麗的顏色令人驚異,但這並不只是為了炫耀。有很多動物顯示明亮的顏色,是為了警告捕食者它們是有毒的。就毒箭蛙而言,顏色越鮮豔,毒性就越強。但這種相關性也可能會因物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 號稱五毒之一的蜈蚣,為什麼毒不死大公雞?這是怎麼回事呢?
    號稱五毒之一的蜈蚣,為什麼毒不死大公雞?這是怎麼回事呢?那麼號稱五毒之一的蜈蚣,為什麼毒不死大公雞?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看看吧,看完你就知道了。其實蜈蚣毒不死大公雞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大公雞的身上有著厚厚的羽毛,而蜈蚣用來注射毒液的尖牙是比較短的,當蜈蚣將尖牙咬在大公雞身上的時候,其實是無法真正的咬在雞的肉體上,也就無法將毒液注射到它的體內。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毒箭怎麼做 毒箭製作方法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毒箭怎麼做?很多朋友不知道毒箭怎麼做,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毒箭的製作方法!
  • 透明玻璃蛙在葉子上產卵
    艾德裡安·福西斯(Adrian Forsyth)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名為《熱帶雨林的自然:哥斯大黎加和其他地區》,書中描述了透明玻璃蛙的產卵過程、犰狳的覓食場面以及一種蟲子偽裝成荊刺等各種奇妙的熱帶雨林複雜的生態環境及其奇特的野生動物。據悉,福西斯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生物學家、自然保護主義者和科普作家。
  • 美國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變色蛙(圖)
    「變色蛙」:幼年時體色為黑色,還點綴著黃斑,成年後卻變成桃色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表示,幾年前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的一個新蛙種堪稱「變色龍」,體色會經歷「驚人美國夏威夷大主教博物館脊椎動物學家弗雷德-克勞斯(FredKraus)表示,雖然科學家以前就知道有些青蛙在生長過程中不斷變換體色,「但我認為,這些青蛙的體色差異都沒有我們在Oreophryne蛙種身上看到的這麼驚人。」克勞斯稱,Oreophryne蛙的體色為何會經歷如此顯著的變化,目前尚不得而知。
  • 馴獸必備,《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渡渡鳥毒箭堪稱嘲諷神器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來介紹一下由渡渡鳥羽毛製作成的渡渡鳥毒箭,只要好好的利用它,你就能在《方舟:生存進化》手遊中輕鬆的馴服很多生物。圖中這位主播對渡渡鳥毒箭進行了測試,發現普通的石箭能夠對目標假人造成55點傷害,但是用渡渡鳥毒箭則一點兒傷害都沒有。
  • 為什麼有毒的動物不會把自己毒死?
    這種腐蝕性物質從它們身體噴射出的瞬間溫度可能達到一百攝氏度,但為什麼不會傷害到動物自己呢?或者應該問,有毒動物是如何不受自己的有毒分泌物的傷害的呢?通過研究發現,它們一般有兩種方法保護自己:常見的昆蟲——椿象,俗稱「放屁蟲」,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放出臭屁。
  • 蝌蚪到蛙,為什麼變小變輕了?
    近些日子,微信圈流行一些圖片,關於動物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螳螂的耳朵在腿上,比如驢子能吃到自己的耳朵……動物的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而不禁讓我深思的是下面的這幅圖片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最弱的武器,渡渡鳥毒箭一點傷害都沒有
    可是在沙盒手遊《方舟:生存進化》手遊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奇葩,用它來射擊敵人是一點傷害都造成不了,這種奇葩武器的名字就叫做渡渡鳥毒箭,是全《方舟:生存進化》手遊中最弱小的武器沒有之一。
  • 為什麼悲傷蛙被殺死了?
    然而,5月5日,悲傷蛙的創造者Matt Furie親自宣布:悲傷蛙Pepe死了。葬禮上,Pepe的遺照是一張咧開嘴笑的彩色照片。 一秒變憂慮是它的絕技嘴角朝上是奸笑的你本人,甚至因為中毒太深,連看《愛樂之城》的時候,都總能在女主角身上看到悲傷蛙的影子。整部觀影過程中,都一直逃不出這種被悲傷蛙支配的詭異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