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稱:地球上又出現「新物種」外形奇特,過去10年添加了8種
人類從未停止過了解地球的步伐,在過去20年中,世界各地研究動植物的科學家,不懈地搜尋著地球上最熟悉和偏遠的地方,共發現了1300多種新物種。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一些有趣的新物種吧。食肉海綿這是一種奇特的肉食性海綿,在澳大利亞海域內海平面以下2197米處被發現。
-
地球生物界發現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造型獨特
而地下生物圈就更複雜了,曾經科學家以為地球內部即使有生命,也沒有多少。可是近年來,隨著科學家研究探索的深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地下生物圈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龐大,有可能陸地和海洋生物圈加起來也沒有地下生物圈龐大。我們想要了解地球生物世界,就需要不斷發現新物種,而地球上的新物種基本每年都有發現,近年來,地球生物界出現了不少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
-
巴布亞紐幾內亞境內發現新鳥類物種 酷似天堂鳥
巴布亞紐幾內亞境內發現新鳥類物種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近日於大洋洲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境內,發現全新的鳥類物種,它們外型酷似天堂鳥,但身上的羽毛及求偶方式截然不同,經鑑定後取名為「福格科普」(Vogelkop)。研究員通過多段影片發現,「福格科普」與天堂鳥的差別,首先在與兩者的羽毛排列不同。在求偶方面,雄福格科普為了吸引雌鳥,會展開頸部的黑色羽毛,如孔雀開屏般圍繞頭部,亦凸顯期胸部的藍色羽毛。
-
科學家發現最小的蛙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最小的蛙 科學家近日在巴西發現最小的蛙類圖片來源:Luiz Fernando Ribeiro 近日,在巴西雨林工作的研究人員碰上了難得的好運氣,他們發現了一些新型的微型蛙,而且還發現了7類。 這些蛙均屬於短頭蟾屬,該屬的蛙類以體形微小、色彩鮮豔著稱,它們是體形最小的陸棲脊椎動物之一,其中一些物種僅有0.3英寸(即1釐米)長。
-
衡陽居民家中驚現「變色蛙」 腳趾能提垃圾簍
一隻渾身翠綠的蛙跳到她家,身上泛著點點光亮,第二天早上,大家驚奇地發現這隻蛙換了套「衣裳」,變成褐黑色蛙。陳瓊致電晚報新聞熱線,請記者前去看個究竟。 一夜工夫,小東西從翠綠色變成了褐黑色 4月3日中午,記者驅車趕到了陳瓊家。一家人將蛙用新的塑料垃圾簍罩著,擱在樓上,生怕它一不小心就跳走了。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小青蛙體長僅7.7毫米(圖)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的世界最小青蛙,體長僅7.7毫米 海都閩南網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日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世界上最小的青蛙,體長只有7.7毫米。 這種小青蛙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阿馬烏村(Amau)發現的,它棲息在熱點雨林中落地的植物葉子上,皮膚顏色紅黑相間。它還是世界上6萬多種脊椎動物中體形最小的,此前這一頭銜被印尼一條體長7.9毫米的小魚佔據。 這種小青蛙的發現者、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教授克裡斯·奧斯汀(Chris Austin)將其命名為Paedophryne amanuensis。
-
越南發現吸血飛蛙 幼仔長有黑色尖牙(圖)
在越南發現的吸血飛行蛙。吸血飛行蛙的幼仔長有黑色的小尖牙。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2008年,人們首次在越南山地叢林地區發現一種吸血飛行樹蛙,學名「Rhacophorus vampyrus」。
-
科學家發現迷失世界 驚現長毒牙的青蛙和巨型老鼠
青蛙 圖片來源:資料圖大如貓的巨型老鼠 圖片來源:資料圖 據英國《衛報》5月7日報導,一個由英國、美國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科學家組成的探險組,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太平洋小島火山坑中發現一個「迷失世界 罕見的鳥類 圖片來源:資料圖
-
遠古巨型蛙號稱"魔鬼蟾蜍" 可能吃過小恐龍(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聯社今日報導,科學家18日宣布他們在馬達加斯加島(非洲島國)的西北部發現了一種巨型蛙,號稱「魔鬼蟾蜍」,是地球上最大、最壞最殘酷的蛙類,生活在6500-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它有保齡球一般大,有近41釐米長,重達4.5公斤。
-
自然界會變色的10種動物,變色龍在列,最後一種會模仿各種動物!
數百年來,科學家們對研究動物的顏色一直有著獨特的興趣。即使到了今天,有關動物使用和創造色彩的生物學都是最吸引人的話題。我們所熟知的變色龍可以改變自己的顏色,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這不得不說是大自然的一種奇蹟。 其實不只是變色龍,還有很多動物都有著改變自己顏色的能力。
-
巴布亞紐幾內亞,比紐西蘭還大的大洋洲國家!
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簡稱巴布亞紐幾內亞或巴新,是大洋洲面積和人口僅次於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國家。由於這個國家比較落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不高,因此很多人將紐西蘭誤認為是大洋洲第二大國家,而不知道還有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國家。
-
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國家在哪裡?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全稱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是一個大洋洲的島嶼國家,也是大洋洲面積僅次於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國家。從經緯度位置來看,巴布亞紐幾內亞東經介於141°至160°之間,緯度介於赤道至南緯12°之間,是一個位於東半球的熱帶島嶼國家。
-
[衡陽]驚現「怪蛙」 綠皮膚遇光變色/圖
記者細緻觀察發現,這隻蛙全身呈綠色,背脊四周布滿了銅錢狀方塊花斑,花斑內面為黑色,四周呈黃色,很是鮮豔奪目。 「這隻青蛙躲藏在衡陽縣臺源鎮的一農戶家中餅乾盒內,腿長超出普通青蛙三分之一,反應敏捷,能爬牆上樹,逮捉時花費了好一陣子功夫。」廖姓中年漢子告訴記者,皮膚遇光照會變色的「綠蛙」好吃昆蟲,夜晚活動較為頻繁。
-
這裡是巴布亞紐幾內亞!
地處南太平洋西部 全境600多個島嶼 火山、密林、瀑布、河流 ——這裡是巴布亞紐幾內亞 自然風光美如天堂 原始風情令人著迷 熱帶原始森林覆蓋國土面積86.4% 金槍魚資源佔世界儲量的20% 金、銅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這裡也是巴布亞紐幾內亞
-
科學家發現變色蜥蜴在紫外線下能以令人驚豔的圖案發光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一些變色蜥蜴可能可以適應「阿凡達」的發光世界。 蜥蜴可能因改變顏色而聞名,但它們也隱藏著一種不同的驚喜:在紫外線下發光的能力 ,結果在視覺上令人驚嘆。巴伐利亞州動物標本收集研究所博士David Pr?
-
越南發現吸血飛蛙 幼仔長有黑色尖牙(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在越南發現的吸血飛行蛙。吸血飛行蛙的幼仔長有黑色的小尖牙。 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2008年,人們首次在越南山地叢林地區發現一種吸血飛行樹蛙,學名「Rhacophorus vampyrus」。研究領導人、雪梨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兩棲類的生物學家喬迪·羅利表示:「這種蛙沒有理由生活在地面上。」 之所以將其稱之為吸血蛙是因為它們的幼仔(蝌蚪)長著彎曲的「尖牙」。2010年,科學家發現了這一怪異的特徵。羅利指出:「第一次藉助顯微鏡看到這些尖牙時,我不由自主地說『我的上帝』。」至於為何會長出尖牙,仍舊是一個不解之謎。羅利的研究獲得國家地理學會的環保基金資助。
-
全球獨一份|失落的伊甸園——巴布亞紐幾內亞潛水終極指南
失落的伊甸園——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地處太平洋西南部,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島國,擁有8300公裡長的海岸線,52,000 平方公裡的珊瑚礁系統,魚類的種類是紅海的兩倍,珊瑚的種類是加勒比海的十倍。
-
湖南長沙縣發現變色青蛙 可隨所處環境顏色改變
這隻青蛙會變色 本報長沙訊 前日上午,長沙縣毛塘鋪一老師發現了一隻奇怪的青蛙,這隻青蛙皮膚一下子變成綠色,一下子又變成褐色,奇怪的青蛙引來了當地居民的圍觀,動物學專家認為該青蛙可能是一隻大樹蛙。
-
肌肉發達、長有「犬齒」,科學家們在柬埔寨的森林溪流中「發現」了一種大頭蛙新種!
但是,直到2010年科學家們進行的系統性線粒體基因組(Mitochondrial DNA)測序表明,至少有16種形態相似但遺傳上不同的「古氏大頭蛙」物種進化分支。最近,科學家們仔細研究了曾經被認為分布於柬埔寨東北部維拉奇國家公園(Virachey National Park)森林小溪中的古氏大頭蛙,發現它們無論從頭部形狀,身體大小,皮膚質感等各方面數據都與之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