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上,家住衡陽縣庫宗橋鎮的陳瓊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隻渾身翠綠的蛙跳到她家,身上泛著點點光亮,第二天早上,大家驚奇地發現這隻蛙換了套「衣裳」,變成褐黑色蛙。陳瓊致電晚報新聞熱線,請記者前去看個究竟。
一夜工夫,小東西從翠綠色變成了褐黑色
4月3日中午,記者驅車趕到了陳瓊家。一家人將蛙用新的塑料垃圾簍罩著,擱在樓上,生怕它一不小心就跳走了。從外形上看,這隻蛙跟鄉間看到的泥蛙差不多,仔細一看,它有六塊金線褐斑,四足修長,前肢有四爪,後肢有五爪,很像小鴨的蹼,爪底部都有2-4小吸盤,腹部邊兩側有金線條紋。
最早發現這隻蛙的是陳瓊,4月2日是她曾祖父103歲的日子,親朋戚友聚在曾祖父家吃了飯後,舅舅們便到陳瓊家閒聊。大約晚上8點多鐘,陳瓊發現一隻蛙跳進了自己家中。「它身上翠綠翠綠的,還閃著光,但是我不敢去摸,怕它有毒。」又喜又驚的陳瓊趕緊用手機給它拍了幾張照片。
家中的小孩倒是一點都不怕,圍著蛙看稀奇,還伸手去逗它。見蛙沒什麼反應,陳瓊的大舅便去抓它,沒料到它一蹦跳到颳了膠的牆面上。讓大伙兒驚奇的是,蛙跳到牆上並沒落下,陳瓊大舅又將它拿到電視機上,沒想到,它同樣附住在電視機的熒幕上。見它的趾有如此強的吸附性,陳瓊的父親做了一次大膽的實驗,讓其抓住塑料垃圾簍往上提,這隻蛙竟然能將垃圾簍子提起,且長時間不掉。
4月3日早上,大家再來看它時,它竟從翠綠色變成了褐黑色。
專業人士初步鑑定其為樹蛙
蛙能變色?一家人頓覺稀奇,將蛙拿給左鄰右捨去看,鎮上的古稀老人都說從沒看過此種怪蛙。
在記者的邀請下,衡陽縣林業局生保站副站長陳飛翔一同趕到現場進行識別,根據這隻蛙的體型和特徵,初步鑑定其為樹蛙,但是具體學名和品種仍需進一步鑑定。
「樹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一種蛙類,它的皮膚像變色龍一樣,有偽裝保護的作用,可以根據不同環境轉變為不同顏色。另外樹蛙一般不生活在水裡,而是生活在地面上或樹上,所以它的腳掌有吸盤便於攀爬。」陳飛翔說。
為了驗證專家的說法,陳瓊拿來一個水桶,並將裡面注滿水,然後將蛙扔進水中。這邊剛一放進,此蛙立即跳了出來。反覆試驗幾次,皆是如此,彈跳力很強。
陳瓊告訴記者,她已在網上上傳此蛙照片進行資料查詢,可能系臺灣翡翠樹蛙。「昨晚它通體顏色呈翠綠色,不喜歡叫,也不怕生人,和網上翡翠樹蛙的習性很像」。
由於不確定這隻樹蛙的品種,也不能確定是否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陳飛翔建議陳瓊好好將這隻樹蛙進行飼養,暫不要放生。等林業專家的處理意見。「蛙類都屬於國家保護動物,樹蛙部分品種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如果這隻樹蛙是二級保護動物,則要轉交給省動物救助站。」
至於這種蛙為何在當地初次被發現,陳飛翔推測說,可能是誰家養的寵物,由於一時疏於看管,讓它「溜」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