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法治進行時】;
家住昌平區中駿四季家園的李女士,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每次走過一樓走廊大廳時,總能聞到一股莫名的酸臭味道,與此同時,家裡莫名出現很多蟑螂,隨便一收拾,都有好幾十隻。
李女士住在昌平區中駿四季家園,這是個新小區,2018年建成,小區綠化充足、環境優美。李女士說,住在這裡兩年,家裡從來沒有出現過蟑螂。
但是現在,無論是廚房還是衛生間,如果不打藥,每天會產生幾十隻蟑螂。
定期打藥一定程度緩解了家中蟑螂的數量,可是李女士發現,走廊的異味越來越大,她不得不在樓道裡點燃薰香、緩解味道。薰香和滅蟑螂的藥物充斥家中,這讓李女士無比擔心家人的健康。
一般來講,溼熱的氣候更適合蟑螂的生存,乾冷的春節前後,並不是蟑螂的爆發期;同時,李女士家中沒有開火做飯,沒有產生廚餘垃圾,並不是適合蟑螂生存的環境。那麼,這些臭味以及蟑螂打哪來的呢?
李女士說,住在一樓的鄰居阿姨,70歲左右,她經常半夜出門撿拾垃圾、廢品,都堆積在樓道和家裡,導致整個樓道都是刺鼻的氣味。
無論是廚餘垃圾,還是別人丟棄的鞋襪、衣服,能賣錢或者不能賣錢的廢品,家住一層的老人都喜歡撿回去。由於垃圾中的汙水和油漬不斷發酵,不僅氣味刺鼻,還招來了大量蟑螂,順著煙道跑了其他樓層居民家裡。
李女士說,那個阿姨撿完垃圾,先堆到樓道和草坪。她半個月才賣一次。他們家就是老兩口,也不跟人說話。
李女士曾多次跟老人溝通垃圾的處理問題,均沒有什麼效果,老人似乎不願意和旁人多交流。為了儘快解決問題,李女士和周圍鄰居沒少聯繫社區居委會。
居民們說,曾看到收廢品的人員上門,買走了老人撿拾的部分廢品,可是面對居委會提出的高價收購廢品的建議,老人卻一口回絕。難道撿拾廢品垃圾,不是為了賣錢?
據了解,居委會多次聯繫城管、消防、公安等職能部門,上門跟一樓的老人溝通,老人既不讓進門,也不同意任何條件。考慮到公共空間的衛生以及消防風險,居委會將走廊裡和草坪上堆積的垃圾進行了清理,並定時消殺,走廊裡的異味得到了緩解。可是,老人仍繼續撿垃圾,李女士家的蟑螂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在跟居民的交談中,大家覺得一樓老人的行為有些古怪,首先,既然撿拾廢品,賣給廢品收購站,為什麼要拒絕居委會的高價收購建議?其次,老人家一般睡覺比較早,但是這位老人經常半夜去翻垃圾桶。居民猜測:老人也知道大家不喜歡她撿東西,所以常常半夜行動,並將一樓的窗戶都鎖死。老人堆放垃圾和鄰居發生糾紛已經持續了大半年,大家除了見過老人的老伴兒外,從來沒見過老人的孩子。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記者決定去拜訪一下這位老人 。
記者敲開了老人家的門,但是老人只打開了一個縫隙,跟記者的交流過程中多次說「知道了我們會馬上處理」。
老人說,老伴兒的身體不好,記者只好中斷採訪。隨後,記者來到了社區服務站了解情況,由於書記在外開會,當天晚上,記者通過微信與書記進行了詳細的溝通。
通過和社區書記溝通,得知老人姓王,家裡老爺子姓劉。老兩口都是退休職工,他們有個兒子,但是通過派出所戶籍查詢不到。從2020年開始,社區組織了公安消防城管多部門跟老太太協調,但是老人拒絕了全部的解決建議。當社區人員嘗試跟劉老爺子溝通的時候,老人總是阻攔。經過社區的查詢,老人應該是有輕度精神類疾病。
近些年,城鎮的居住水平不斷提高,不少住進樓房的老年居民,依然保留著平房和雜院的生活習慣,喜歡在樓道和家中陽臺等地堆放雜物,積攢到一定數量,賣給收廢品換錢。在這其中,不少老人只顧著撿拾,而忘記清理,給居民樓公共空間和其他居民帶來衛生和消防等諸多問題。由於撿拾者多為老人,這導致職能部門在處理此類問題時,往往難以有效開展工作。儘快找到一條司法解決途徑,對於此類問題很有必要。
針對此事件,北京律師協會的劉凝律師進行了點評:本案是一個典型的相鄰關係案件,我國《物權法》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也就是說,在相鄰關係中,一方在使用自己的不動產時負有不得妨礙對方的義務,同時也有權要求對方不妨礙和侵犯的自己權利。老太太不斷撿拾收集垃圾的行為即使是在自己的住宅內,由於衛生、氣味、蟑螂滋生等原因,也侵犯了鄰居特別是二樓住戶的合法權益。如果實在無法溝通的話,鄰居們可以以相鄰權受到侵害為由,到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年5月7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相鄰關係糾紛案,侯某母子在家中堆放垃圾,嚴重影響公共空間和鄰居家衛生,並伴隨消防風險。法院當庭宣判,要求被告清理垃圾,可是,侯某母子對判決結果置若罔聞,7月2日,法院決定對該住戶家中雜物進行強制執行清理,一個小時,就清理了50袋垃圾,該案也是上海市首例對於家中雜物堆積案件的宣判。
劉律師提出了建議:我們看到為了解決老太太的問題,居委會以及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門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後都無功而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太太精神正常,可以再做細緻的思想工作,如果老太太確實精神狀態不正常,又實在查找不到親屬的話,可以由居委會依照《民法總則》第2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老太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並為其指定監護人。這樣既能保障老太太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也可以解決鄰居的煩惱。
截至記者發稿前兩天,社區人員又一次上門協商無果,目前,社區聯合各職能部門和社會機構正在積極探索其他途徑,儘快解決一層老人家中垃圾堆放和其他居民家中蟑螂問題,我們欄目也會持續關注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