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大渡口九宮廟基建村,市民將捕獲的部分蟑螂集中噴藥處死 記者 鍾志兵 實習生 肖鑫 攝
11日中午,數萬隻蟑螂(俗稱「偷油婆」)從垃圾坑中爬出,突襲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基建村兩幢居民樓,居民緊急滅殺蟑螂,人蟲大戰4個小時後,花園、樓梯間、居民房屋內到處堆著蟑螂死屍,但大部分未被消滅,不少鑽進居民家中。當地居委會今日將購殺蟲藥上門滅殺,專家分析今年高溫乾旱助長蟑螂大量繁殖。
湧出垃圾坑蟑螂佔花園
11日下午4時,基建村45—3號,小區居民仍在零星滅殺蟑螂,有的用腳踩,有的用藥噴殺,有的用蒼蠅拍和掃帚等拍打,地上到處是蟑螂死屍。有不少小蟑螂因逃跑速度慢多被踩死,一些大的蟑螂則在空中飛著逃命。
首先發現蟑螂的謝婆婆說,中午12時30分,她剛走出屋,就看到黑壓壓一片蟑螂從樓梯間爬進,蟑螂是從樓道的垃圾坑裡湧出的,大大小小的蟑螂很快將80多個平方米的小區花園佔據了。蟑螂四處擴散,爬上房屋牆壁,整個外牆也爬滿了蟑螂。
居民齊上陣滅殺「偷油婆」
謝婆婆嚇得大喊起來,「快來人喲!好多『偷油婆』。」居民聽到喊聲,紛紛跑出屋,看到小區被蟑螂侵佔,大人們叫喊起來:「不要讓蟑螂爬進屋子!」他們忙著跑回家,把門窗關好後,有的拿來殺蟲藥,有的找來掃帚和蒼蠅拍,手裡沒工具的則跑下樓,直接用腳踩。
謝婆婆說,參與殺蟑螂的共有20多人,已經72歲的張婆婆也直接用腳狠踩蟑螂。甚至一僅兩歲的小男孩,見大人去踩蟑螂,自己也用兩隻小腳去踩。人們的鞋底沾滿了蟑螂死屍。
一小男孩學大人的模樣用腳踩蟑螂
大戰4小時蟑螂屍成堆
最有效的方式是用殺蟲藥,很快,居民用4瓶殺蟲藥滅殺蟑螂一大堆。一居民說,他花了近半小時數了一下,在花園內,被殺死的一大堆蟑螂死屍足有5000隻,在垃圾坑和花臺內,還有兩大堆死蟑螂,數量也有5000多隻。
謝婆婆說,被殺死的蟑螂實際上只是少數,大多數還是逃走了,不少蟑螂還鑽進居民家中。張婆婆說,估計11日出現的蟑螂總數有數萬隻,她長這麼大,還從未見過這麼多蟑螂,太嚇人了!居民滅殺蟑螂近4小時,小區花園內活著的蟑螂才不多見。記者在小區內還能聞到蟑螂死屍的臭味。
九宮廟街道錦霞社區居委會徐主任也參與到滅殺蟑螂的行動中。考慮到蟑螂很多,該居委會將在今日買殺蟲藥,到居民家去滅殺蟑螂。
新聞縱深
清潔工撿垃圾滋生蟑螂
徐主任說,蟑螂是從垃圾坑裡爬出來的,負責該基建村小區清掃的是一姓彭的清潔工,她從外邊撿來能賣錢的垃圾後,全部塞到垃圾坑,致使垃圾坑裡垃圾越積越多。考慮到是可回收垃圾,居委會沒制止。11日晚,彭已在居委會督促下將所有垃圾清除出垃圾坑。
專家說法
高溫乾旱助長蟑螂繁殖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李福林老師11日說,今年的高溫乾旱導致蟑螂大量繁殖,特別是垃圾坑能為蟑螂提供大量食物,隨著天氣降溫,這些蟑螂就跑出垃圾坑,尋找新的生存環境。
據了解,蟑螂身上有40種以上的致病菌,其汙染食物能力超過蒼蠅。夏秋季是蟑螂危害高發季節,而秋季則是殺滅蟑螂的好機會。
他建議,殺滅蟑螂,首先要注意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不給蟑螂躲藏、滋生的場所,蟑螂密度不高的居民家裡,可選擇粘捕、捕打、燙殺、誘殺、電殺等物理防治方法或以投放毒餌為主,殺蟲劑噴灑和噴粉適用於大面積滅殺。(記者王先敏實習生劉倩)
居民隨手就可逮住蟑螂
相關資料
一隻蟑螂年繁殖近萬隻
蟑螂屬昆蟲綱蜚蠊目,分家棲和野棲兩類,家棲種類約佔本目的0.5%,主要屬於蜚蠊科、姬蠊科和折翅蠊科,我國已知有13種,目前常見的蟑螂有德國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等。一隻成熟的雌蟑螂每隔7—10天即可產出一隻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溫度越高,孵化時間越短,在30℃恆溫時,只需20-30天,而長的可超過3個月。一隻雌蟑螂一年可繁殖近萬隻後代,最多可達10萬隻。
蟑螂沒頭仍可成活一周
蟑螂能耐渴更能忍飢,可以1個月不喝水,更可以3個月不吃東西。蟑螂在沒有頭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成活一周。
無食無水時會互相殘食
當處於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無食又無水時,蟑螂間會發生互相殘食的現象,大吃小,強吃弱。
德國小蠊特別愛喝啤酒
近年來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蟑螂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德國小蠊愛吃發酵的食品和飲料,愛喝啤酒。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