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內居民的生活(組圖)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北極圈內居民的生活(組圖)

  攝影師尼諾·愛奎拉瓦克記錄了北極圈內的真實生活。這裡的人生活在加拿大的東北部的努納武特地區,位於北極圈內,約85%的人口是因紐特人。而在上個月,這裡的居民將加拿大政府告上法庭,原因是政府批准了在附近的海灣進行震陷試驗。而居民們認為這樣的試驗會破壞當地的海洋生態系統。這裡的居民的主要來源都是海灣的生物,而全世界90%的獨角鯨都棲息在這個海灣。這裡承載著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圖為當地居民的一次狩獵,這條鯨魚足足有54尺。

相關焦點

  • 北極地區居民創造的GDP佔俄羅斯十分之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全俄人口普查媒體辦公室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計算,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居民數量為240萬人,他們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佔到整個俄羅斯的十分之一。該媒體辦公室指出:「艱苦的條件塑造出特殊的『北方人』。
  • 北極南極差異大(組圖)
    ① 北極冰蓋迅速融化北極大冰蓋正在迅速融化,有一半的冰蓋可能在本世紀末消失。幾十年後,整個北極地區在夏季可能不再結冰。  ② 北極是大洋南極是大陸  北極地區是一個被陸地環繞的結冰大洋。南極則是一塊被大洋包圍著的、由山脈和湖泊組成的大陸。  ③ 南極企鵝和北極熊  企鵝生活在南極,而北極熊生活在北極。  ④ 南極臭氧缺失更嚴重  南極上空的臭氧洞已擴大到美國大陸的三倍左右。
  • 土星北極上空現巨大六邊形渦旋(組圖)
    土星北極上空現巨大六邊形渦旋(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10:05 來源:科學網 土星北極上空籠罩著奇異而巨大的「六邊形」土星北極上空籠罩著奇異而巨大的「六邊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號太空探測船新近捕獲了一張奇異的土星北極
  • 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
    挪威北極圈內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市長克麗斯廷·萊莫日前在辦公室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遊客來這裡欣賞美麗的北極光。」  寧靜的峽灣,磅礴的雪山。這是在萊莫辦公室透過落地窗就能欣賞到的如畫風景。剛剛結束長達兩個多月極夜的特羅姆瑟,白天時間仍不超過三小時。冬日斜陽划過城市的地平線,映照著白雪皚皚的城市。
  • NASA: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 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
    9月11日消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冰川融化已經不是新聞了,而NASA指出,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NASA近日發布的一段動畫顯示,北極海冰在過去35年間顯著減少。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揭秘北極因紐特人的神秘生活[組圖]
    很久以來,因紐特人給人的印象都是遙遠、神秘、原始而且不開化的,那麼他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狀態呢?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美國加州攝影師薩沙(Sasha Leahovcenco)冒著嚴寒走進俄羅斯北部楚科奇地區,為當地從未拍過照片的因紐特人拍下了一組珍貴的照片,同時也為人們揭曉了因紐特人的神秘生活。   俄羅斯楚科奇地帶位於北極,氣候條件異常嚴峻。
  • 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挪威北極圈內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市長克麗斯廷·萊莫日前在辦公室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遊客來這裡欣賞美麗的北極光。」  寧靜的峽灣,磅礴的雪山。這是在萊莫辦公室透過落地窗就能欣賞到的如畫風景。剛剛結束長達兩個多月極夜的特羅姆瑟,白天時間仍不超過三小時。冬日斜陽划過城市的地平線,映照著白雪皚皚的城市。
  • 北極唯一的居民因紐特人,為何獨愛住冰屋?
    北極唯一的居民因紐特人,為何獨愛住冰屋?入內後才明白一切!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莫過於南北極了,南極除了科考人員之外,並沒有常住人口,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北極,卻長住著一群名為因紐特人的居民,他們的房屋都是用冰塊製成的。
  • 北極圈內居然有一個不凍港,人口還能有五十萬?
    想起北極大家都會想到的是冰天雪地,還有在上面奔跑的北極熊,大海在此處平靜。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記錄片看到北極,他們給我們展現的是厚厚的冰層和艱難前行的破冰船隻,那裡的大海已經凝結。雖然北極地域很大,由於氣候太冷,終年極寒所以人煙稀少,據不完全統計,北極地區生活的總人口不超過六十萬,基本上都是屬於一些村莊部落。
  • 北極的雪變成了紅色,怎麼回事?科學家說:預示著大危機
    北極和南極是地球的兩極大陸,也是地球上溫度最低的兩個地方,而北極與南極則只有一些遊客和科研人員會去那裡。但是北極圈內卻有著一些國家,或者一個國家的部分領土,比如俄羅斯和冰島,這些國家也僅僅是在北極圈內,在北極地區還是沒有居民居住的,除了一些科研人員和旅遊冒險者之外,剩下的就只有一些當地特有的動植物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極熊了。
  • 全球最恐怖 最罕見的動物(組圖)
    全球最恐怖最罕見的動物(組圖)【火體蟲】這種看起來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瓶子的生物,科學家稱為【火體蟲】。長約7釐米,是一種球形的聚合體生物,那些泡狀物就是聚合體的"居民」。每一個微小的個體都像泵一樣給有機體提供水分和養分,使得這個聚合體能夠生存,同時還發出光芒。
  • 北極出現38℃高溫,熊熊大火燒毀森林,人類面臨新的災難?
    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在北極圈內測量到的最高溫度。今年上百年,西伯利亞的許多地區都比往年氣溫高約8攝氏度。 這是人類從未遇到過的狂熱地球。一旦這裡的凍土融化,那北極圈內生活的上百萬人都將面臨生存威脅,他們的房屋,道路,工廠都會因為地面融化而變得四分五裂。
  • 生活在被冰雪覆蓋的北極,北極兔吃什麼?
    北極兔,顧名思義,一種生活在北部寒冷地區的兔科哺乳動物。不過,北極兔和我們常見的兔子不太一樣,它們的個頭要大很多,身披厚厚的雙層兔毛,耳朵比普通兔子要短,腿健美修長十分有力量,奔跑起來,速度可達40公裡每小時。
  • 《光語者》:細膩鏡頭還原北極生活,暖心故事引發心靈震撼
    但相比匆匆來過的遊客,那些長期駐紮在科考站以工作人員,以及堅持生活在極地地區的普通居民,顯然更為不易。12月21日,國內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歷經兩年打磨之後,就將在各大影院正式上映。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是距離北極點最近的城市(大約1300公裡),中國在這裡建立起了黃河科考站。作為一名空間物理專業研究者,劉楊博士嚴謹低調、工作認真。
  • 科學家揭開北極地區原始居民之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科學家揭開北極地區原始居民之謎 2008-06-03 13:08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克萊夫•庫克森(Clive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延伸閱讀:兩座北極冰蓋因全球變暖消失CNN報導,由於全球變暖,加拿大境內兩座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數據顯示,在1959年,兩座冰蓋中較大的一座面積約7.8平方公裡,較小的約2.8平方公裡。隨著氣溫逐年升高,冰蓋不斷萎縮。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延伸閱讀:兩座北極冰蓋因全球變暖消失CNN報導,由於全球變暖,加拿大境內兩座北極冰蓋已經完全消失。6月20日當天,當地測得38℃高溫,創下有記錄以來北極圈內最高氣溫。報導稱,俄羅斯位於北極圈內的多座城鎮氣溫近來居高不下。其中,哈坦加5月22日最高氣溫為25℃,此前同期最高紀錄為12℃,而該鎮往年這一季節白天氣溫在0℃上下。受高溫和大風影響,西伯利亞地區今年多次發生森林火災,高溫還會導致永凍土融化,該地區本月的柴油洩漏事件據稱與此有關。
  • 北極生活什麼樣?美國這片土地,100年後,可能就沒有人類居住了
    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1900萬英畝的曠野上,生活著最後一代極圈居民。為了生活更方便,60多歲的他用積蓄買了飛機,學習如何駕駛。脫離了繁華喧鬧的城市,生活也回歸到最簡單的本質。極簡的生活,同時意味著極端困難的生活方式。
  • 正在「升溫」的北極城市:挪威特羅姆瑟的故事
    從奧斯陸起飛,沿著挪威的狹長疆域向北飛行,穿過北極圈,花上兩個小時,便能抵達特羅姆瑟——這個被稱為「北極之門」的城市。在多數人的記憶中,特羅姆瑟一年中有約五個月氣溫處於零度以下,幾乎有半年在下雪。但近些年,異常溫暖的冬日似乎漸成常態。2017年1月末,冬季漫長的黑夜籠罩著北部極圈內寂靜的山地和北冰洋。
  • 探訪神秘亞馬遜 土著人的寧靜生活(組圖)
    探訪神秘亞馬遜 土著人的寧靜生活(組圖) 2012-06-12 07:28  來源:鳳凰科技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