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內居然有一個不凍港,人口還能有五十萬?

2020-12-03 一起看地圖高清地圖

想起北極大家都會想到的是冰天雪地,還有在上面奔跑的北極熊,大海在此處平靜。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一些影視作品或者記錄片看到北極,他們給我們展現的是厚厚的冰層和艱難前行的破冰船隻,那裡的大海已經凝結。雖然北極地域很大,由於氣候太冷,終年極寒所以人煙稀少,據不完全統計,北極地區生活的總人口不超過六十萬,基本上都是屬於一些村莊部落。

北極熊

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通常我們說的北極地區其實主要是一片海洋就是北冰洋,雖然周邊有很多島嶼,但是北極主體卻是由冰封的海洋構成了一個冰層大陸。那裡的冰雪有數百萬年的積累,這也導致北冰洋是地球唯一白色的海洋,但就在這裡卻又一個天然的不凍港,這又是哪裡呢?

這個不凍港就是摩爾曼斯克港,要知道摩爾曼斯克港所在緯度是北緯69度,這已經屬於極地氣候,但是其在12月份的氣候 一般才-5℃,想想我國的哈爾濱,緯度只有四十多度,但是其溫度基本都零下二十多度了,而我國的瀋陽的氣候才勉強能和這裡相比,雖然這裡自然環境不錯但是太靠北方,有著大把領土和海岸線的俄羅斯為什麼偏偏大力建設這裡呢?

我們從地圖上看俄羅斯雖然土地遼闊,海岸線漫長;但是由於其海岸線主要在北冰洋和大平洋,使其優良的港口並不多。在俄羅斯西部有聖彼得堡,但是其港口船隻出入大洋都需從北歐其他國家經過,艦艇船隻出港容易被監視;南部地區港口進出又要經過黑海進入地中海再入大洋,周邊國家更多,很容易被別人卡主脖子;東部的搶佔我國的海參崴並不是常年不凍,所以俄羅斯就在其北部找到了這個天然的不凍港,而且港口緊鄰北冰洋,船艦出入該港不經過別國控制的灣峽,交通戰略位置極重要。

也就是因為其出港面對北冰洋通往世界暢通無阻,所以在重視海洋發展的沙俄時期這裡就成為沙俄海軍軍港發展的一個重點;蘇聯時期這裡已經成為北部工業中心,在二戰時候摩爾曼斯克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來自盟軍國家的各種物資,通過這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蘇聯各地,最終才能堅持拖垮了希特勒。冷戰時期入駐此處的海軍艦隊是蘇聯最為強大的北方艦隊。

因為被北大西洋暖流的滋潤,所以人口較多,這在人口稀少的北極地區內已經算是很大的城市了,所以摩爾曼斯克又被稱為「極地首都」。由於其處極地地區,每年都有極晝極夜現象,因此也吸引了很多人去旅遊;目前其為全俄最大的軍港同時也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商港,俄羅斯船隻由此通往世界各地170個港口,年吞吐量800~1000萬噸,不甚繁華。

想去旅遊的小夥伴就可以輕裝去這裡,不用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找地方看極晝極夜啦!!

相關焦點

  • 這個城市,是俄羅斯北方唯一的「終年不凍港」
    摩爾曼斯克,不凍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北冰洋沿岸最大港市,位於科拉半島東北,臨巴倫支海的科拉灣。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地處北緯69°,終年不凍。 南距聖彼得堡1300多千米,在市區西南部,豎立著一個標誌塔,書寫有北緯68度58分、東經33度03分的字樣。
  • 北極圈內居民的生活(組圖)
    原標題:北極圈內居民的生活(組圖)   攝影師尼諾·愛奎拉瓦克記錄了北極圈內的真實生活。這裡的人生活在加拿大的東北部的努納武特地區,位於北極圈內,約85%的人口是因紐特人。而在上個月,這裡的居民將加拿大政府告上法庭,原因是政府批准了在附近的海灣進行震陷試驗。
  • 北極圈內的不凍港,看極光最便宜的地方,俄羅斯唯一的不凍港
    摩爾曼斯克,這是一座不凍港,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雖然在北冰洋靠近北極的地方,但是這裡卻是一座終年不凍的港口,也是俄羅斯北方唯一一座終年不凍的港口。主要是因為地處北緯69度,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裡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是俄羅斯最大的漁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
  • 俄羅斯有不凍港嗎,盤點俄羅斯重要港口
    俄羅斯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發展到全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很重要的一個動力就是為了能找到一個位置優良不凍港,下面讓我們看下俄羅斯的主要港口。結冰期時沿岸冰厚0.3米,對航行有很大影響。該港不會受到其他國家限制,可以直接出入太平洋,成為俄羅斯遠東海岸的重要軍港,駐有太平洋艦隊所屬堪察加區艦隊、潛艇區艦隊和海軍航空兵部隊,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後勤補給點。
  • 遠東不凍港——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託克,俄羅斯在遠東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海參崴。在歷史上,海參崴長期屬於我國領土,歸清朝吉林將軍管轄。如今,海參崴已經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海濱城市,面積600平方公裡,人口約100萬人,大部分為俄羅斯人,街道上的建築也都是歐式建築。如今的海參崴已經是俄羅斯遠東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 摩爾曼斯克—因為你的到來,我的世界成了不凍港
    全然忘記我是在 北極 圈。找青旅的過程又是如此的坎坷艱辛,手腳已經凍到麻木。還得拉著行李箱在並不平整的冰路上磕磕達達地走,本身就是路痴的我,在人口稀少的 俄羅斯 找人問路變得更加困難。溫度低到我的骨頭都開始痛了,感覺全身已經開始涼了。手已經凍成紫紅色,關節也開始僵硬,手套戴不戴都一樣的無用。刺骨的風吹到臉上,簡直比刀子還銳利。最終找到青旅的我,簡直就是被賦予新生這家青旅也很不錯。
  • 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
    新華社挪威特羅姆瑟1月26日電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新華社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們正在推動一個項目,看看是否有可能開通從北京或者中國其他大城市到特羅姆瑟的直航航班
  • 前所未有的北極殭屍野火爆發!科學家發出警告:冰下火焰無法撲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所發生的森林火災次數明顯在增多增強。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由於持續的高溫天氣和乾旱澳大利亞發生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森林大火,從2019年的9月份一直持續燒到2020年的3月份,總過火面積達1100萬公頃(11萬平方公裡),估計已致包括袋鼠、樹熊(考拉)等在內的30億隻動物死亡。
  • 冰上漂流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極正在死去
    4、2019年10月底,北極邊緣海拉普捷夫居然還沒有開始結冰過程,當時拉普捷夫海水的平均溫度是零上5攝氏度當然Polarstern號上發生的也不都是壞消息,比如極地考察船離開了的一年時間裡,正好是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的一年,所以考察船就是一個世外桃源,無需顧忌社交距離,所以發生了一個有趣的事件,2020年9月,俄羅斯補給艦Akademik Fedorov上的一名記者發布了在性騷擾事件新聞
  • 冰上漂流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極正默默死去
    4、2019年10月底,北極邊緣海拉普捷夫居然還沒有開始結冰過程,當時拉普捷夫海水的平均溫度是零上5攝氏度  北極將會以哪種方式死去?  北極夏季無冰,西北航道開通,可能這將是未來最大的新聞,對於航運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對於北極生態來說,無疑這是一個災難,因為北極熊這個依賴浮冰捕獵海豹的物種,估計要上岸了!
  • 正在「升溫」的北極城市:挪威特羅姆瑟的故事
    從奧斯陸起飛,沿著挪威的狹長疆域向北飛行,穿過北極圈,花上兩個小時,便能抵達特羅姆瑟——這個被稱為「北極之門」的城市。在多數人的記憶中,特羅姆瑟一年中有約五個月氣溫處於零度以下,幾乎有半年在下雪。但近些年,異常溫暖的冬日似乎漸成常態。2017年1月末,冬季漫長的黑夜籠罩著北部極圈內寂靜的山地和北冰洋。
  • 納爾維克(Narvik),位於諾爾蘭郡,是世界上最北端的不凍港
    納爾維克(Narvik),位於諾爾蘭郡,是世界上最北端的不凍港,也是世界上最北的港市。納爾維克是挪威北部的一個城市。官方語言為巴爾默克語(Bokmål)。在奧福特峽灣東端的半島上。人口18301(2007年)。因北大西洋暖流經過,為不凍港。
  • 北極出現38℃高溫,熊熊大火燒毀森林,人類面臨新的災難?
    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在北極圈內測量到的最高溫度。今年上百年,西伯利亞的許多地區都比往年氣溫高約8攝氏度。 這是人類從未遇到過的狂熱地球。我們很難想像在38攝氏度的高溫下,北極圈內的永久凍土還能堅持多久。一旦這裡的凍土融化,那北極圈內生活的上百萬人都將面臨生存威脅,他們的房屋,道路,工廠都會因為地面融化而變得四分五裂。
  • 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作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們正在推動一個項目,看看是否有可能開通從北京或者中國其他大城市到特羅姆瑟的直航航班。」挪威北極圈內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市長克麗斯廷·萊莫日前在辦公室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遊客來這裡欣賞美麗的北極光。」  寧靜的峽灣,磅礴的雪山。
  • 南極和北極哪一個更冷?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南極和北極分別屬於地球兩端,是世界上最冷的兩個地方。南極的特有生物是企鵝等,北極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北極熊了。那麼,南極和北極相比較,那個會更勝一籌呢?南極南北極各有自己的特點:南極的氣候特點:南極可稱為「風極」,風速常常達到55.6米/秒,有時甚至可以達到每小時300多千米。
  • NASA: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 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
    9月11日消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冰川融化已經不是新聞了,而NASA指出,北極冰川面積35年間減少了95%。NASA近日發布的一段動畫顯示,北極海冰在過去35年間顯著減少。若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將無法逆轉,全球環境將受到劇烈影響。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 北極地區居民創造的GDP佔俄羅斯十分之一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全俄人口普查媒體辦公室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計算,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居民數量為240萬人,他們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幾乎佔到整個俄羅斯的十分之一。該媒體辦公室指出:「艱苦的條件塑造出特殊的『北方人』。
  • 世界城市志;俄羅斯北方唯一的「終年不凍港」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深入北極圈內300多公裡,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極港城,為何會成為不凍港呢?(俄羅斯雖然幅員遼闊,但其實是一個入海通道受阻的國家。)俄羅斯歷史上就對摩爾曼斯克非常重視,1899年沙皇俄國在這一地區建立了第一個軍港。
  • 為何各國爭開發北極而對對南極比較淡定?是否在北極發現了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題中的「北極」改為「北極地區」更為妥當,因為從純粹的地理角度來分析,北極指的是地球自轉軸的北端,即北緯90°的那一個點,很顯然相對於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裡而言這一個「點」除了地理意義之外,是沒有其他任何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