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不凍港——海參崴

2020-12-05 乾坤能大M雜說天下

符拉迪沃斯託克,俄羅斯在遠東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海參崴。

在歷史上,海參崴長期屬於我國領土,歸清朝吉林將軍管轄。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直逼北京,沙俄則趁火打劫,於1860年與清政府籤訂了《中俄北京條約》,侵佔了我國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域。

至此,海參崴脫離了祖國的懷抱。

百餘年的時光已經過了,曾經我國領土已經沒有一點國之的痕跡。

如今,海參崴已經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海濱城市,面積600平方公裡,人口約100萬人,大部分為俄羅斯人,街道上的建築也都是歐式建築。

如今的海參崴已經是俄羅斯遠東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海參崴緯度較低,而且是個天然不凍港,很適宜人群居住,故此面積僅有600平方公裡的海參崴卻是俄羅斯在遠東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俄國濱海邊疆首府。

因海參崴是個天然的不凍港,這對於天寒地凍的俄羅斯遠東地區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海參崴港口的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一年有4個月的結冰期,藉助破冰船可全年同通航。

此外,海參崴的海洋資源也十分的豐富。

公元1871年,俄國將太平洋艦隊遷至海參崴。從此,海參崴一直是俄國太平洋艦隊的總部。

如今,海參崴是遠東地區最大的軍事港口,駐紮著太平洋艦隊主力第36水面作戰師和第44反潛作戰旅等部隊。

由於海洋資源豐富、海運發達,俄羅斯計劃將海參崴打造成為一個經濟開發區。

因此,海參崴作為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基地、第一大港,交通樞紐,經濟、文化、工業中心,可以說是俄羅斯在遠東的命脈,對俄羅斯十分重要。但是,海參崴這顆遠東明珠對於我國來說又何嘗不重要呢?

相關焦點

  • 1955年海參崴:天然優良不凍港,蘇軍重兵把守,沒有絲毫中國痕跡
    【公園一角】海參崴,俄稱符拉迪沃斯託克,俄語寓意「統治東方」。早在17世紀,沙俄就伺機東侵,開始在遠東地區尋找出海口。然而,當時的清朝國力強盛,沙俄的企圖未能實現,而雙方在《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所在地區屬清朝。
  • 曾經的海參崴,如今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掀開一段翻篇的歷史
    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在遠東人口最多的城市。被稱為遠東不凍港。眾所周知,歷史上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海參崴。曾經是中華民族的土地,只是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更名易主。海參崴到底是不是不凍港,就一直眾說紛紜。我看到的就確實是不凍港。
  • 曾經的東北良港海參崴究竟有多重要?
    此時的人們無不會懷念起那個曾經的東北良港——海參崴。這個讓無數東北人念念不忘的港灣究竟有多重要?01 故土離合海參崴,今天的俄文名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清朝時闖關東的直河北與山東人把這裡叫做「崴子」(山、水彎曲的地方),山東人的「跑崴子」指的就是這裡。
  • 俄羅斯有不凍港嗎,盤點俄羅斯重要港口
    俄羅斯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發展到全世界領土最大的國家,很重要的一個動力就是為了能找到一個位置優良不凍港,下面讓我們看下俄羅斯的主要港口。該港不會受到其他國家限制,可以直接出入太平洋,成為俄羅斯遠東海岸的重要軍港,駐有太平洋艦隊所屬堪察加區艦隊、潛艇區艦隊和海軍航空兵部隊,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後勤補給點。 二,符拉迪沃斯託克 符拉迪沃斯託克又叫海參崴,清朝是和外東北一起被俄羅斯侵佔,現在的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也是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
  • 海參崴,每當看到這個名字,我的眼裡總是充滿了淚水
    隨著歲月的洗禮,在成長中對歷史的了解和自己心智的成熟,才越加感覺到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走下來,這一路是多麼的艱辛和坎坷再次看到海參崴這個地名,是這兩天的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中國遊客去海參崴旅遊,在某旅行網站上預訂了酒店,結果因為種種誤會,該網站將酒店訂到了歐洲的希臘,並讓客戶自己打車去,該公司給報銷打車費。
  • 這是遠東最大城市,也是俄羅斯的不凍港,卻是我們的眼淚
    當時在清朝的時候,他的名字叫做海參崴,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至於說為什麼叫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原因,意思也非常的簡單,那是一句俄文,翻譯成漢語就是徵服東方。而現在,俄羅斯人還是拿著這一個城市的名字來稱呼,實在是我們的百年之恥!海參崴這一個地方,依山傍水,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海濱城市。
  • 你了解過海參崴的冬天嗎?
    最重要的是,由於海參崴是不凍港,海面不會結冰,因此你在冬天可以看到,海岸上雖然布滿冰雪,但大海上依舊海浪上湧,可謂風景奇特。海參崴的玻璃海灘同樣具有迷人之處。在蘇聯時代,該地曾經是一個「瓶子傾倒地」。 每天,卡車都會在此傾倒了大量彩色玻璃瓶。
  • 留學海參崴——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
    這座濱海城市的非官方中文名稱是海參崴,始建於1860年,最初作為軍事要塞。在蘇維埃時代,要到這個城市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海參崴是太平洋艦隊的駐地中心之一。但大概沒有任何一個俄羅斯城市在蘇聯解體之後能像它這般對外界開放。這邊是俄羅斯遠東的首府—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
  • 中國人曾給了海參崴一切,但卻鮮為人知
    清朝時闖關東的河北、山東人把這裡叫做「崴子」,以為當地盛產海參,所以漢譯為「海參崴」。歷史上,海參崴自漢唐時起就有人類活動,由中國歷代王朝管轄。17 世紀中期,沙俄伺機東侵,試圖在遠東地區開拓不凍港。1858 年清政府和沙俄籤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由中俄共管。
  • 婀娜多姿、丰韻綽約的俄羅斯秘境海參崴
    秘境海參崴-常華敏旅遊散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很迷人,因為她婀娜多姿,丰韻綽約,並總是熱情地迎接著到訪的每一位客人傍晚時分,歷經一整天的顛簸,終於到達心儀已久的秘境海參崴。作為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她憑著獨特的魅力,也不顧我們的辛苦和勞累,才進入城裡,就強行地把每個人都擁了個滿懷。
  • 海參崴,俄羅斯的「遠東異類」
    濱海邊疆區的首府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就是非典型的俄羅斯城市。不談中俄領土歷史,單純解構符拉迪沃斯託克與當地的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筆者18到19年在符拉迪沃斯託克生活近一年,見識了這個交織著中國韓國日本文化、由不同族群與發達的跨國貿易構成的奇怪但是非常有趣的遠東首府城市。
  • 印度讓俄羅斯大發戰爭財後,還大規模投資遠東,要建設海參崴港口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在印度失去了伊朗重要的出口港口和鐵路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布,印度將參與到俄羅斯在遠東地區建設,包括印度將投資俄羅斯投資重要港口-海參崴地區,並承諾向俄羅斯遠東地區提供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 中國人是如何建設海參崴的?
    這片廣闊土地上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後來被俄國改名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海參崴。雖然海參崴在俄國遠東最遙遠的那一端但氣候所限,哪裡的海面結冰期最短,哪裡就最重要▼一紙條約並不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控制,俄國還需要在這裡投放足夠的力量
  • 你確定不來感受海參崴的冬天嗎?玻璃海灘和聖誕節可是在等你!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海參崴的雪景,對於我們國內許多遊客來說,海參崴觀賞雪景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旅行選擇。海參崴生活方面,不僅價格相對實惠,又沒有莫斯科那樣遙遠,冬季如果異國旅行觀賞雪景的話,可以選擇海參崴,異國風情的海參崴會讓你大開眼界。您對海參崴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跟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座神秘的北方城市。
  • 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沙俄奈何不了英法,卻深諳趁火打劫之道,在同年武力逼迫清政府籤訂《北京條約》,奪取了從黑龍江到烏蘇里江的大片地區以及庫頁島,其中就包括一個重要的不凍港——海參崴,將其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沙俄於1871年又將西伯利亞艦隊移駐海參崴。
  • 留學海參崴——遠東聯邦大學
    選擇一所學校,選擇一座城市遠東聯邦大學(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位於俄羅斯聯邦遠東聯邦管區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 它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是1899年由尼古拉二世創立的,時稱東方學院,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一所高等學府。
  • 俄羅斯遠東遭遇暴風雪,覆冰厚度創30年紀錄,海參崴變冰河世紀
    無獨有偶,位於北緯43°高寒區的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遠東地區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從本月19日開始,也迎來持續暴風雪天氣。報導顯示,這場從19日開始的惡劣天氣,導致符拉迪沃斯託克移動通信不暢、輪渡停擺、航班延誤,市內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全部停運,公共汽車運行也非常困難。
  • 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遊記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遊記的歷史往事。一、在該城市郵政總局大樓外牆上,有列寧的一句話:「雖然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很遠,但卻是不可分離的。」這意味著,必須將遠東的日本人趕出去。(說明:在歷史上蘇俄反幹涉戰爭時期,日本佔領了該城市,後來被蘇俄軍隊驅趕出去。)
  • 中國百年前失去的遠東不凍港,如今被俄國建設得怎麼樣了?
    只要提早三到四天在網上申請,即提供一些樸實的信息,俄羅斯就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度和地域開放了「遠東電子籤名」政策,去符拉迪沃斯託克格外樸實,不得不講100年前失去的遠東無冰港是如何被俄羅斯人構築的?天剛亮,人們來來去去。符拉迪沃斯託克而今被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全年機票都格外廉價,全國格外多都會都有直飛航班,從北京騰飛,但唯獨兩個小時達到誰人地址。
  • 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港區域將擴增
    根據政府令規定,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港的區域將擴增。 根據第3119號政府令,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港擴增的區域中將包括土地和部分水域。根據最新規劃,在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港新增區域中將建設一個用於煤炭轉運的海運碼頭,設計年吞吐量為2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