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升溫」的北極城市:挪威特羅姆瑟的故事

2020-12-03 澎湃新聞

從奧斯陸起飛,沿著挪威的狹長疆域向北飛行,穿過北極圈,花上兩個小時,便能抵達特羅姆瑟——這個被稱為「北極之門」的城市。在多數人的記憶中,特羅姆瑟一年中有約五個月氣溫處於零度以下,幾乎有半年在下雪。但近些年,異常溫暖的冬日似乎漸成常態。

2017年1月末,冬季漫長的黑夜籠罩著北部極圈內寂靜的山地和北冰洋。在稀薄的雲層之下遠眺,幾乎難以分辨大陸與海洋。在北極圈裡,挪威的特羅姆瑟算得上一座都市,其中心城區位於被海水圍繞的島嶼之上。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眷顧,地處特羅姆瑟海峽的這處港灣,是挪威最北的不凍港,也是通往北極的必經要道之一。

挪威海特羅姆瑟海峽內的常年不凍港。

特羅姆瑟大約20多平方公裡,坐落在北緯69.2度。有約7萬常住居民生活在這個高緯度的地區。在夜幕中,街道和樓房散發暖黃色的光,使得這座島城如同漂浮在挪威海中的一枚金葉。相比對面同緯度那片屬俄羅斯的遼闊的冰凍之地,特羅姆瑟的繁華有著魔幻的童話色彩。

特羅姆瑟城市夜景。

19世紀20年代,特羅姆瑟出現最早的北極船隊。船隊以捕獲海豹來換取豐厚的經濟回報。此外,也有不少船隻從這裡出海捕鯨。1936年之前,特羅姆瑟與挪威其他地區之間還沒有鋪設陸路交通,貿易往來和交通運輸主要依賴沿海輪船。

特羅姆瑟豐富的海洋資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商人和海員,以及那些為探尋北極而來的旅行者。這座冰封之地的城市因往來不息的人流而生氣勃勃。早在19世紀初,這裡的餐館、酒吧、夜總會和咖啡店已十分興旺。據稱,一位到訪特羅姆瑟的旅行者,曾賦予這座城市「北方巴黎」的美稱。如今,城區附近燈火輝煌,港口停泊各式船隻,昔日繁華忙碌的場景似乎仍在眼前。

相比氣候變暖,人類活動的影響實在微不足道。這些年,身處脆弱地帶的特羅姆瑟,正因全球氣候變暖而加速「升溫」。在漫長的冬季裡,這座城市降雨頻繁。往常一直覆蓋在城市道路上的積雪,此時也會偶爾難尋蹤跡。

一場雨過後,特羅姆瑟街道上的積雪被雨水衝刷乾淨。

加速升溫正在改變北極

不僅是特羅姆瑟這座位於極圈內的城市,整個北極都在因氣候變暖而改變。據挪威極地中心發布的報告,科學家多年來收集的數據證明,北極正以驚人的速度升溫,且幅度遠高於地球上其他地區。

2014年,挪威政府在關於北極政策的報告中指出,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速度驚人,是全球平均升溫水平的兩到三倍。1980年以來,巴倫支海冰蓋消失了近一半的面積,這佐證了氣候變化對北極帶來的影響。

中國冰川學家秦大河2014年在《地理科學進展》上發表了《氣候變化科學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論文。其中也提到,1979年以來,北極海冰範圍正以每十年3.5%至4.1%的速率縮小。

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發布的北極報告更加直觀地描述了北極變暖的近況。其發布於2015年底的報告指出,截止2015年9月,當年年內北極陸地平均氣溫較往年升高了1.3攝氏度,這是1900年有記錄以來,人類監測到的最高值。與此同時,相關數據亦顯示,同期北極海冰的最大面積,是197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小值。

不過,極值的判定很快被打破。2017年1月18日,美國國家宇航局聯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公布了最新的數據監測結果,2016年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同時,部分地區的無冰期正在以每十年五天的速度增長,有的地區無冰期已超過75天。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雪原、凍土與海冰也在加速消融。這不僅改變著北極的面貌,也危及這裡的原始生態。海冰和冰架融化會摧毀海象的棲息地,並導致一些魚類為尋求生存之所,而向更寒冷的北部遷移。更為人熟知的例子是,氣候變暖導致漂浮的海冰消融,使得北極熊更難覓食。

但另一方面,這也預示著,未來這片極地水域或將具備常態化的通航條件,貯藏在這廣闊天地之下的資源,也有可能為人類所用。

事實上,北極升溫已讓挪威政府意識到,必須積極應對,未來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2014年11月,挪威政府發布的一份報告明確指出,「北極地區的基礎設施、環境保護、應急準備和響應,以及搜救服務都須達到更高標準。政府將通過負責任的管理來應對這些問題。」

海港邊一處建築工地上,工人們正在施工。

2017年1月22日,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在第十一屆北極邊疆大會的開幕演講中提到,「必須在保護脆弱的北極環境與利用經濟機遇中尋找一種平衡,這有利於住在那裡的400多萬人口。」這一屆北極邊疆大會的主題是「白色空間,藍色未來」。變暖給全球氣候最敏感的北極地區帶來了挑戰。接受記者採訪時,索爾貝格強調:「開發北極,挪威歡迎更多的國際合作。」

地處加速升溫的極寒之境,特羅姆瑟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引人注目。挪威政府也將每年一屆的北極邊疆大會主場設在此地。而特羅姆瑟也是北極理事會和北大西洋海洋哺乳動物委員會國際秘書處的駐地。隨著大量資源和豐厚資金的湧入,機遇與威脅悄然降臨這座北極城市,當地居民的處境也在發生改變。

離開村莊的安妮

38歲的安妮·卡魯是海灘街一家旅遊紀念品商店的導購員,有時還要兼顧收銀員的活計。齊耳短髮,顴骨微微凸起的臉龐,深凹的眼窩,加上高挑強壯的體格,安妮看上去頗具北歐土著薩米族的特徵。

相比其他歐洲國家,挪威物價最為昂貴。儘管如此,在特羅姆瑟,具有極地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一直頗受遊客喜愛,貨真價實的馴鹿皮、產自當地的海魚乾、吉祥物山妖雕塑。城中心商鋪聚集的街區範圍內,幾乎每隔五十米便有一家售賣這些旅遊紀念品的商店。

一年前,安妮來到特羅姆瑟城,找到這份導購員的工作。此前,她一直生活在特羅姆瑟以北的一個村莊,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一種莓類水果。有時,安妮也會去周邊小鎮,找一些臨時工作,以補貼家用。但近幾年,村子裡的人逐漸離開,周邊農場不斷減少。對安妮來說,找到合適的臨時工作不再容易。更令安妮焦慮的是,在她曾居住的村莊,現在幾乎很難看到年輕人的身影——可能已有十來年沒有嬰兒在那個村莊降生了。

挪威統計局曾跟蹤調查了1986年至1991年出生在挪威北部的孩子長大後遷移的情況。他們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長大後移居挪威南部的城市;而23%的人在挪威北部遷移,這一部分人口幾乎都由農村搬去附近較大的城市。

受到挪威政府支持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可解釋北部地區的人口流失。一方面,年輕人奔赴大城市接受教育,更高的學歷讓他們足以在城市謀得一份不錯的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另外,經歷了城市生活的年輕人不願再回到鄉村。第三個原因可能是,朋友和家人搬遷到城市,讓他們離開村莊更加義無反顧。

安妮正在向顧客兜售掛在商店門前首飾櫃裡一件刻有極光圖案的項鍊。一對情侶擺弄著項鍊,饒有興致地想與她攀談一番。安妮極力想說更多,但英文詞彙貧乏,她只好時而用挪威語伴著手勢向對方解釋。

特羅姆瑟城中心的旅遊紀念品商店。

多數與安妮年紀相當、在挪威北部地區生活的原住民,往常生活中甚少使用英文。許多年紀更大一些的老者只會講挪威語。安妮說,來到特羅姆瑟之前,她幾乎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外國人,而自己現在能用英文進行簡單交流。

作為觀賞極光的最佳目的地之一,特羅姆瑟在國際旅遊市場備受追捧。近年來,增長的客源大部分來自其他國家。挪威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2005/2006年度至2012/2013年度,冬季海外遊客在挪威北部地區過夜的數量增加了206%。

無疑,蹩腳的英文會給安妮的工作帶來困擾。安妮希望自己有時間學好英文,以保住這份城裡的工作。她已逐漸習慣了城市的生活,不願再回到長大的村莊。

生活在特羅姆瑟城的海格一家

特羅姆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不僅吸引周圍地區的人前來謀求更好的生活,也促使一部分離開的年輕人回來。

海格·卡爾貝肯長著清秀的面龐,褐色的齊肩短髮,穿著一件戶外棉服。她的身材不算高挑,說起話來露出活潑的神態。海格出生在特羅姆瑟的工薪家庭,十八歲時赴海外求學。現在,海格回到家鄉,在特羅姆瑟大學攻讀政治學的碩士學位。

這些年,挪威政府正在積極採取措施,提高挪威北部地區的科研和教育實力,希望留住年輕人。政府認為,吸引年輕人選擇在挪威北部地區完成學業,對該地區社會發展至關重要。2013年,芬馬克郡大學學院和原有的特羅姆瑟大學合併,成立了如今新的特羅姆瑟大學。隨後,這所北極大學運用從政府獲得的資金,吸引到一批知名學者,科研實力正不斷提高。不少像海格這樣的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繼續深造。

特羅姆瑟大學的一棟教學樓。

海格從小生活在特羅姆瑟,她非常喜歡這裡。如果可以在畢業後,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她很想一直生活在這座城市。雖然有時海格也會為未來的就業擔憂,但近些年挪威國家政策向北部地區傾斜,似乎預示著這裡將有更多就業機會。挪威外交部推出了一項「北極2030」撥款計劃,旨在鼓勵更多知識型人才到北部地區就業。海格也覺得,「北極開發的確給特羅姆瑟的年輕人帶來了更多機會。」

短短十年間,特羅姆瑟當地人口幾乎增長了一倍之多。膨脹的人口有時讓人有些擔憂。

在海港附近,幾名建築工人正在用小型吊車搬運材料。就在工地不遠處,一幢約五六層高剛搭出雛形還未裝飾完的新建築已經拔地而起。海格想像著,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多數當地人都將需要搬進公寓生活。城市的人口多起來,原來居住在這裡的人便需要同新來者分享空間。畢竟這裡可供人們生活的空間有限,這裡家庭居住的傳統兩層小樓也許有一天會顯得有些奢侈。

海格父母的家就是一幢紅色的兩層木質樓房,位於特羅姆瑟城主島的南部,當地多數原住民都生活在那片區域。居民區幾十年來保持著傳統面貌,木質結構的獨棟樓房,刷著不同顏色,錯落有致,排列在街道旁。

特羅姆瑟當地人家居住的房屋。

海格的父親維克託在一家在職教育機構工作。維克託穿著淺藍色的襯衫和牛仔褲,體格強壯,肩膀寬厚,戴著一副金屬框架眼鏡,為人熱情有禮。1月26日晚七點,他和妻子一起去鄰近好友家裡享用晚餐,主食是香煎鱈魚。這樣的聚會讓維克託覺得漫長的黑夜變得短了些。

當地人喜歡在家庭式的聚會中消磨時光,正如同他們會花許多心思裝飾自己的房子。從正門進入維克託家,一道轉角樓梯通向二樓客廳。左邊是開放式廚房;正對著樓梯的方向,是擺著木質餐桌和椅子的餐廳;右側是客廳最主要的部分,布藝沙發圍著一張木質茶几。在黃色柔和的燈光裡,維克託的家顯得十分溫馨。漫長的冬季裡,當地缺少陽光,人們習慣使用暖黃色的燈光照明——這似乎是為了模仿太陽光而精心布置的。

維克託也會和朋友調侃現在特羅姆瑟的異常天氣。「周一到周三你也許還在這滑雪,但到了周四卻要舉著雨傘出門。」在他的記憶中,以往冬天裡,積雪有時甚至會在自家門前堆積兩米高。現在不僅雪變少了,持續長時間的降雨也頻繁了許多。

維克託也感覺到,近些年從外面來到這裡的人多了起來。他覺得,這對特羅姆瑟來說是好事。「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我們有足夠大的地方,分享給其他人。」

維克託家的客廳與陽臺之間有一扇帶玻璃窗的木門,上面的玻璃上貼著曾寄住在家中的中國學生送給維克託的一副中式剪紙窗花。

2017年1月27日,天空陰霾不散,午後飄起小雪,特羅姆瑟城中心的老街突然熱鬧起來。這一天是中國的除夕,春節長假的開端。三五成群的中國遊客正在拍照,他們有時停下來看看手機,用谷歌地圖摸索著城市的方向。這一日天氣糟糕,也許預知極光不會光顧,他們正在極力尋找隱藏在這座北極城市裡的其他樂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
    新華社挪威特羅姆瑟1月26日電專訪: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新華社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們正在推動一個項目,看看是否有可能開通從北京或者中國其他大城市到特羅姆瑟的直航航班
  • 期待中國航班直航北極——訪挪威北極圈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長萊莫
    作者:張淑惠 梁有昶  「我們正在推動一個項目,看看是否有可能開通從北京或者中國其他大城市到特羅姆瑟的直航航班。」挪威北極圈內最大城市特羅姆瑟市市長克麗斯廷·萊莫日前在辦公室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遊客來這裡欣賞美麗的北極光。」  寧靜的峽灣,磅礴的雪山。
  • 北極之都②|挪威特羅姆瑟:一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樣本
    對於地球環境來說,北極地區就像是礦井下預警有毒氣體的金絲雀,能敏感反映全球氣候和環境的任何變化。因此,北極事務多在國家外交層面討論,地方政府很少參與。只有挪威的特羅姆瑟是個例外。特羅姆瑟是北極圈內城市建設最完善的城市,被稱為北極的首都。2007年起,挪威特羅姆瑟成為一年一度的「北極前沿」大會舉辦地。
  • 極地城市 北極小鎮挪威特羅姆瑟絕美風光
    極地城市北極小鎮挪威特羅姆瑟絕美風光 2019-07-09 11:49
  • 挪威|極光之城特羅姆瑟,藏在北極世界裡的精靈
    特羅姆瑟,一個北極綠洲小島,位於挪威北極圈以北約350公裡處,筆峭的雪峰環繞著這座小而重要的極地城市,高高架起的拱形橋梁與大陸相接。這裡是人人嚮往的極光之城,一個藏在北極世界裡的精靈。水族館很小,館內主要展示了挪威北部地區和斯瓦爾巴群島的自然狀況,有非常精彩的極地海洋動物的全息影片,你將會看到豐富北極魚類、成群的髭海豹、北極鳥類和北極熊的標本。
  • 國外旅遊:挪威王國「特羅姆瑟」——歐若拉女神的故鄉
    國外旅遊:挪威王國「特羅姆瑟」——歐若拉女神的故鄉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挪威的森林曾帶給你多少感觸。而挪威的特羅姆瑟則是北極圈內的一座明亮的燈塔,他照亮了一處明亮。這裡是一個治癒心靈的地方,這裡可以允許你放棄一切的繁瑣之事。只需盡心的冥想。這裡擁有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淨土,是一伊甸園。那麼我們便開始我們的特羅姆瑟之旅吧!一、特羅姆瑟之旅特羅姆瑟是位於挪威北部的城市,位於北極圈內。
  • 挪威特羅姆瑟,邂逅極光機率最高的城市,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
    今天小語給大家介紹的地方就是一個看極光的絕佳城市:挪威特羅姆瑟,邂逅極光機率最高的城市,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極光(Aurora、Aurora Borealis、Polar light或Northern light)出現於星球的高磁緯地區上空,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
  • 在北極之門特羅姆瑟,一窺極地絕美景觀
    當我們一路向北,來到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特羅姆瑟,我們將會在這裡與挪威的另一面來一場邂逅,從極地之門窺視北極圈內的冰封之美。極地之光-歐若拉作為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夜晚的特羅姆瑟依舊燈火通明,尤其是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三月的極光季,全球各地的追光者都齊聚於此,觀賞從天際落下的極光。
  • 北歐挪威的特羅姆瑟你值得擁有~
    聖誕節將至,聽說聖誕和極光更配噢~本期咖喱嘉將介紹北極一個著名的極光小城——特羅姆瑟。特羅姆瑟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這裡有極地博物館和水族館,還有世界上最北的啤酒廠和一座跨海長橋與大陸連接。特羅姆瑟的春天有百花爭豔、夏日有神奇極晝、秋季有五彩森林、冬天有奇幻極光。
  • 比冰島還美的城市,除了極光還有其他風光:挪威!
    挪威特羅姆瑟特羅姆瑟,是挪威特羅姆斯郡首府,也是挪威北部最大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靠近歐洲大陸最頂端,是全世界最北城市之一。北極之門,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到達最高點,這裡是觀看極光的絕佳位置,同時還能遇見薩米人和他們的馴鹿園。日落前去看極光,整個天空都是粉色的,可以粉到你少女心泛濫,那一刻,天空簡直就是天堂!市區裡瀰漫著浪漫溫馨的味道,冬日,伴隨著紛飛的大雪,給人一種身在童話般的感受。
  • 挪威特羅姆瑟(Tromso)追極光~
    挪威特羅姆瑟(Tromso)追極光~我是1月中去的~因為聽說1月到3月相對更容易看到極光~特羅姆瑟又位於北極圈的位置~所以果斷選擇了這個城市我們定的飛機票是巴黎奧斯陸(Oslo)特羅姆瑟,也是很晚才到的,地上全都是冰,所以不建議租車,直接打到住的地方~我住的是airbnb~一個晚上大概一個人一百多人民幣,而且房東也是很熱情,幸運的是當天晚上就看到了極光~真的第一次肉眼看到極光很是激動!!
  • 極光城市——挪威,除了看極光外,還有你不能錯過的風景
    挪威是個經濟特別發達的國家,它們的全國總人口只有500多萬,但在幾年前它們的國內生產總值就已經達到了五千億美元了,人均生產總值有10萬多美元,經濟確實是非常發達。除了經濟以外,挪威的自然美景風光很出名的。聽說過北極之光,那你去過嗎?我們對美麗的事物總有一種追求和痴迷。不光是人,還有風光。美好的東西總是會吸引著無數的人駐足觀賞。
  • 30年升溫10℃「新北極」正在形成
    30年升溫10℃ 「新北極」正在形成今日視點挪威的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上、朗伊爾河谷的下遊,這裡地處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裡,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改變中的世界盡頭——北極故事(3)
    改變中的世界盡頭——北極故事(3) 2014-01-02 11:22 作者:李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北極圈裡的最大城市,冬天銀裝素裹夏季繁花似錦,家家都有海景房
    我曾到過北極圈裡最大的城市,與想像中愛斯基摩人生存的凜冽大地天差地別,而且具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底蘊,當你來到這裡,絕對會顛覆你以往對北極圈的認識。這裡就是位於挪威北部的最大城市——特羅姆瑟(Tromso),它也是全球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城市。特羅姆瑟坐落在北冰洋峽灣的一座小島上,距離北極圈以北約350公裡,雖然人口只有7.2萬,但城市規模即便在整個北歐地區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座大城市。
  • 穿越「北極之門」,做虔誠的追光者
    而挪威是被女神眷顧的國度!在北歐能看見北極光的地方很多,其中挪威名氣很大!一年之中有超過200天的極光現象,人們去那裡是為欣賞它那壯觀景象並目睹每晚都會出現的極光奇觀。在挪威能看到極光的城市數特隆姆瑟市最熱門。
  • 特羅姆瑟午夜陽光馬拉松 北極圈內奔跑體驗極晝
    >特羅姆瑟馬拉松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北的馬拉松賽事  極晝是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太陽24小時都在地平線以上的現象,這種現象只會出現在南極圈和北極圈內。  特羅姆瑟是挪威北部的海港城市,位於北緯69°20ˊ,是北極圈裡最大的城市。每年從5月中旬到7月中旬,特羅瑟姆便進入了極晝時間。  特羅姆瑟馬拉松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北的馬拉松賽事,從1989年開始每年都會舉辦一屆午夜馬拉松,「日不落」是其最大賣點。對於沒有經歷過極晝的我來說,這樣的比賽自然很有吸引力。
  • 超越緯度的北極
    本報記者 周智宇 挪威特羅姆瑟報導超越緯度的北極    1月26日,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這是中國首份北極政策文件。作為地緣上的「近北極國家」,以及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
  • 我想和你去特羅姆瑟看極光
    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氣象學家會告訴你:極光是地球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但又具有強大的破壞力。極光爆發期間,嚴重擾亂電離層,從而破壞短波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這對通訊、交通都會帶來嚴重的影響。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極光是極其浪漫的一種存在。
  • 30年升溫10℃,「新北極」正在形成
    挪威的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上、朗伊爾河谷的下遊,這裡地處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裡,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 曾經,這裡的冰川覆蓋率高達約60%,島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和綿延不絕的峽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