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界發現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造型獨特

2020-12-03 探索宇宙說

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而地球早期生命大約出現在40億年前。早期生命誕生之後,經過數十億年漫長的進化演化,才有了現在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不僅有智慧生命人類的存在,而且還有數百萬種以上的各種生命。

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生物界的各種生物了解是極其有限的,大量的生物我們是不知道的。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有了科技的幫助,我們才能夠對生命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在不斷發現地球上的各種新物種。

雖然人類現在是科技文明,有強大科技的輔助,但是對於地球生物的了解其實並不是很全面。而地球這個生命世界裡,其實包括三個生物圈,一個是陸地生物圈,一個是海洋生物圈,最後一個則是地下生物圈。

由於人類生存在陸地,而科技對於陸地的探索也更容易更全面一些,所以我們對於陸地生物的了解其實是最多的。即使如此,在陸地仍然有15%左右的生物可能還沒有被我們發現,這些生物往往都集中在一些人類難以進行探索的區域,比如一些原始森林深處,沙漠深處以及南極深入。

海洋的面積佔到地球表面積的71%,而海洋生物的豐富絲毫不亞於陸地生物,可是由於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僅有10%左右,所以我們對海洋生物的了解更少,尤其是深海中的那些生物,我們基本沒什麼了解。而地下生物圈就更複雜了,曾經科學家以為地球內部即使有生命,也沒有多少。

可是近年來,隨著科學家研究探索的深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地下生物圈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龐大,有可能陸地和海洋生物圈加起來也沒有地下生物圈龐大。我們想要了解地球生物世界,就需要不斷發現新物種,而地球上的新物種基本每年都有發現,近年來,地球生物界出現了不少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造型獨特。

一、南美洲慄鼠,南美洲慄鼠屬於哺乳類齧齒豪豬亞目南美洲慄鼠科,許多人一提到鼠就想到老鼠,其實它和老鼠完全不同。其主要區別在於:老鼠是雜食性動物而南美洲慄鼠是吃素的。老鼠是雙排卵管而南美洲慄鼠是單排卵管,所以老鼠(包括倉鼠)可以每20天就生一窩仔,而南美洲慄鼠每年只能產仔1-2次且每次產仔1~2隻的概率是80%。

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南美洲慄鼠,可如果換一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南美洲慄鼠也被稱之為龍貓,是現代人們非常喜歡養的一種龐物鼠。這種鼠類你很難想像它是牛羊的近親,雖然現在從外形上觀察,於牛羊相差實在太大,但是在三千二百五十年的智利安第斯山脈,它們卻是極為相似的存在。

科學家根絕南美慄鼠的骨骼觀察,憑它的牙齒的結構於牛、羊、馬極為相似而定為近親。它的牙齒結構就如摏草藥的研缽和杵一樣,能夠在不傷害牙床和牙齒的狀態下把草木的根莖研磨磨碎並且吞咽。

二、變色蛙,這是一種新蛙種。2004年美國科學家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南部山區一小片雲霧林裡發現。變色蛙有時黃,有時綠,有時灰褐。當陽光明媚的時候,呈淺綠色,當進入光線微弱的陰暗處時,在幾分鐘之內,又變成淺棕色。

變色蛙是一種比硬幣還小的蛙類,僅有二釐米左右,它目前只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新的山區有所發現,可能是這裡的環境適應這種蛙的生存。由於它的皮膚能夠像變色龍一樣進行變化,所以能夠輕易地隱藏自己和躲避天敵的危險。

如此小的蛙類,天敵自然不會少,可以說在這個地區的生物圈中,是沒有什麼生存優勢的。可是大自然是非常公平的,能夠在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的法則下生存的生物,即使再小,也必然有特殊的本領,而變色蛙的生存本領就是變色。

三、食肉海綿,這是一種科學家新發現的深海動物。食肉海綿長2米,呈錐形,外表為類似華夫餅乾的菱格狀,在澳大利亞海域內海平面以下2197米處被發現。它有著直徑達半米的「嘴」,當魚或其他生物在其周圍遊過並觸動它時,它便會用漏鬥形的「嘴」將獵物捕獲,然後將獵物包圍起來,困在身體裡面並吃掉。

四、貓眼天竺鯛魚,這是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新發現的一種貓眼天竺鯛魚,體高而側扁,眼大,口大;體色呈半透明的淡粉紅色至淡紅色或橙色,幾乎不延伸到尾柄上;頭部和身體三分之二的前半部分覆蓋著大小不等的橙色斑點,體長2.1釐米。

以上四種就是科學家在生物界發現的一些新物種,事實上,近年來發現的新物種非常多,我們無法進行一一的介紹。只能選擇其中四個進行一個簡單的描述,根據一項科技報告,2019年全世界共發現了有71種新物種。

在這些新發現的物種中,有17種魚、15種壁虎、8種開花植物、6種海蛞蝓、5種蜘蛛綱動物、4種鰻魚、3種螞蟻、3種石龍子、2種鰩魚、2種黃蜂、2種苔蘚、2種珊瑚和2種蜥蜴。它們分布在五大洲和三大洋。

由此可見,地球的生物種類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雖然工業的快速發展,產生的各種汙染對地球的生態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每年都會有不少的物種滅絕消失。可是同樣也有很多的物種不斷被我們發現,這還只是限於人類目前可探索的區域,而在那些人類還無法踏足的區域,有可能存在更多的新奇物種。

生物是地球生命星球的象徵,生命種類的豐富也是地球生態系統好壞的一個重要標誌。地球生物圈中的生物越多,意味著地球的生態系統越好,可是我們也能夠看到,地球的生態環境在人類的影響下正在不斷惡化。雖然地球的生物種類繁多,但是在適者生存的原則下,很多的生物無法適應環境的惡化正在不斷消失。

如果有一天,地球的生物圈已經沒有了生物存在,那說明地球也徹底惡化,成為一顆荒涼的星球。人類自然也無法在地球生存下去,如果那個時候,人類已經是星際文明,我們可以移民外星球繼續生存。可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成為星際文明,人類的命運會如何?相信大家能夠想到。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地球上又出現新物種,其中2019年新增71種,看看你認識哪一些?
    當然,有滅絕的生物,自然就有新發現的生物,地球就像是一個特別大的舞臺,送走一批生物,還會迎來另一批新的生物,就拿近幾年裡發現的新物種來說,就非常獨特,有的外觀非常美麗,而有的則非常稀奇,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看看你們都認識哪一些?
  • 海南發現11個特有新物種 一起來認識它們!
    11月14日下午,位於海口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稱熱科院)召開「海南特有新物種發布會」,向外界宣布發現海南新記錄種85個,其中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這11個新物種是:尖峰薹草、凹果薹草、伏臥薹草、吊羅山薹草、長柄薹草;盾葉胡椒、尖峰嶺胡椒;莫氏曲唇蘭、黎氏蘭、昌江盆距蘭;定安耳草。其中,五種新物種的名稱使用了海南發現地的地名。
  • 澳大利亞發現了六個壁虎新物種
    Paul Oliver),同時也是昆士蘭博物館的高級館長認為,鑑定這些新的壁虎物種就像是艱苦的偵查工作。因為,這些看似常見的壁虎物種,長期未被發現或區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真的很難區分。但是,在對這些壁虎物種的尾端進行分析後發現,它們之間確實存在遺傳差異。雖然,人類可能很難把它們區分開來,但是這些壁虎自己卻能夠精確的分辨出來。
  •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2020-05-16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大西洋深海中發現的12個新物種
    新浪科技新聞北京時間1月5日電據外媒報導,目前,科學家通過對大西洋深海(600558,古巴)五年的全面調查研究,發現了12個新物種。他們說,一些海洋苔蘚、軟體動物和珊瑚物種尚未被發現,因為以前沒有對海底環境進行徹底調查。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新發現的海洋生物可能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威脅,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漸使海洋酸化,特別是導致珊瑚骨骼被腐蝕。
  • NOAA科學家發現 「美麗而獨特的 」櫛水母新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 「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能夠完全基於高清視頻來描述一個新物種,」NOAA漁業科學家Allen Collins在11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說。
  • 地球上新發現的71個新物種:貓眼天竺鯛眼睛似貓眼
    科學家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揭示了一些令人興奮的新發現,2019年美國加州科學院研究人員共發現71種動植物新物種。該物種名單包括:花卉、魚、珊瑚、蜘蛛、海蛞蝓、螞蟻和蜥蜴等,它們遍布三個大洋的海底深處、五個大洲的洞穴和森林。更多地了解這些有趣的新物種有助於更好地分析地球環境和生物群落,並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 新知| 來自史上生物大滅絕的啟示——人類:年輕物種保護好地球
    「就算真的發生大滅絕事件,地球生態系統也不會毀滅,因為歷史上每一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地球生物都會重新繁衍起來,比上一次更加豐富多彩,所以沒有什麼擔心的。」詹仁斌表示,就生物學而言,人類還是非常年輕的物種,人類可靠化石記錄才20萬年;對比一種叫做「鱟」的生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4億多年;一個物種生存幾千萬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人類要正確面對地球上生物物種的滅亡與新生。
  • 世界神話體系中的5大至高神,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有無數傳說!
    世界神話體系中的5大至高神,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有無數傳說! 1.美洲神話——羽蛇神:羽蛇神是一個在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祇,一般被描繪為一條長滿羽毛的蛇形象。最早見於奧爾梅克文明,後來被阿茲特克人稱為魁札爾科亞特爾,瑪雅人稱作庫庫爾坎。至今在中部美洲還有著關於它的許多遺蹟。
  •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已經被發現了嗎?
    傅澤鍇(小記者):何老師,您是研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現在地球上的物種,科學家已經擁有完整的資料了嗎?就像我們人類,都擁有身份證和戶口本一樣嗎?何芳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最簡單的回答,就是現在我們還沒有完整的資料,我們目前對生物物種的認識,處在一個什麼狀態,就是科學對自然界所有的物種,有記載的
  • 中科院公布5個深海新物種,地球到底在經歷物種滅絕還是更替?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8月1號對外公布了5個新發現的海洋物種,目前新發現的物種大多都在此前難以勘測的深海領域,由於技術的突破人類已經探索了海洋95%以上的區域,深海區域的生物有一套特殊而獨立的生態系統,在這些高壓而黑暗的區域中能發現完全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生物,下面來看看這5個新發現的物種到底是什麼吧。
  • 2018 年發現的十大植物新物種
    北京時間12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幾百年以來,植物收藏家一直在搜尋植物世界隱藏的秘密,令人感到欣喜的是,科學家們每年都會發現一些植物新物種,大約每年能發現2000種。他在接受BBC記者採訪時稱,該植物具有獨特的特點,與它的譜系植物均不相同,這項發現表明,我們找到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植物,我的名字與這種植物緊密聯繫在一起。目前,這種植物被列為極度瀕危植物,科學家在一個遭受採礦和水電工程威脅的地區發現它們,認為該植物可能在短短幾年內滅絕消失。最初人們認為魚類以這種瀑布香草為食,從而增強生態系統的健康。
  • 美國黑水河發現重達百磅的鱷龜,引發生物界轟動,或將帶來新影響
    儘管多年以來人們不斷地搜索著地球,200萬左右的物種被記錄在案,但據生物學家估計,地球上未知的物種依然有90%以上甚至更多。新物種的發現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於保護它們。人們早已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實踐中意識到,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豐富的動植物多樣性,只有生命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相互聯繫,才能在地球生命面對氣候危機時提升集體韌性。
  • 發現天牛新物種 他不是科班的
    新物種的發表,也是「小寨子溝保護區天牛昆蟲多樣性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世界新物種——小寨子溝刺虎天牛日前在中國四川被發現。發現者稱,該物種至今才被發現,是因其與屬內其他種類區別不明顯,易混淆。法晚:要確定是否為新物種,是不是需要大量的工作?劉:發現新物種的前提,是發現者必須要了解整個類群大致有多少種類,每一種什麼樣子。新物種的發現就是一個對比的過程,分類找出不同並且歸檔。
  • 俄羅斯發現新物種,長相像極了豬鼻子,刷新人類對地下生物的認知
    1在近段時間俄羅斯的科學報告指出,它們在地下2000多米的地方又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此前科學家認為在這裡有一個全新的生命區域,形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由於距離海面比較遠,長時間得不到陽光的照射,這裡的生物形態長相都是非常怪異的,像極了傳聞中的外星生物。
  • 亞馬孫雨林發現專吃蝸牛的蛇類新物種
    一支國際聯合科考隊在南美亞馬孫雨林中發現了5個蛇類新物種,它們可以利用獨特的下顎和牙齒將蝸牛身體從殼裡「挖」出來。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鑰匙》上。來自厄瓜多、秘魯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在位於厄瓜多的熱帶雨林中發現了這些奇特的小型蛇類。
  • 生物界的致命生物,導致三波物種滅絕浪潮,現在依然進行中
    在地球的歷史上,出現過大大小小很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究其原因,大多都是星體撞擊地球、火山活動、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氧氣含量變化等等諸如此類的原因。但有一個因素往往是被忽略的,那就是人類。當下,因為人類活動所導致的物種滅絕自不必說,就說早在農業革命發生之前的那數萬年,伴隨著智人的遷徙所發生的物種發滅絕就足以讓人錯愕。時至今日,有很多專家學者試圖為人類脫罪,將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物種滅絕歸因於氣候變化。但如果你想要證明物種滅絕的原因就是氣候變化導致也是非常困難的。就拿澳大利亞來說,的確在大概45000年前發生過一場氣候變化,但是從規模上來看並不大。
  • 地球一直都有物種滅絕,那有新物種在誕生嗎?
    地球一直都有物種滅絕,也一直有新物種誕生,只是我們無法感知到它們的進化。新物種的誕生根據現代進化論我們知道,物種是在不斷進化之中的,我們之所以感知不到進化的發生,是因為進化的過程非常緩慢,需要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才能夠形成新物種。
  • 安徽發現一個新物種,這幾年頻現新物種,說明了哪些問題?
    安徽發現一個物種「鼩鼱」,它是老鼠的一種,近些年每年都會有發現一兩個新物種這樣的情況發生,這樣的情況說明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預示著現在動物的生活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好,另一種這是動物,現在說面臨的環境問題越來越惡劣嚴重。
  • 如果人類突然從地球消失,最有希望成為新霸主的會是哪一個物種?
    地球有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最早的簡單生命在40億年前就誕生了。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在5億年前去迎來了生命大爆炸,大量的物種在地球上出現。從生命大爆炸開始到現在,漫長的5億年生命史上,並不是只出現過人類這一個霸主。事實上,在數億年的歲月裡,地球在不同的時期,被不同的霸主級生命統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