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2021-01-08 澎湃新聞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2020-05-16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就在雲南文山、德宏等地調查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其中3個為新物種,2個為我國新記錄物種。

厲害厲害,想知道具體是那些新物種嗎?咱們一起瞅瞅去~~

三個新物種:

黃腺掌突蟾、費氏掌突蟾、雪山掌突蟾

(其中,雪山掌突蟾新種是目前在我國發現的海拔最高的掌突蟾屬物種。)

兩個中國新記錄物種:

布氏掌突蟾和夜神掌突蟾

雲南南部的邊境區域屬於印緬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這裡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此項研究,提升了人們對跨境地區兩棲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的認識。

科普時刻

1.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態環境系統及其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從基因和染色體到動物、植物和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是支配所有物種生態互動的生命之網。

2.生物多樣性對地球的影響有哪些?

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

降解汙染

穩定氣候

保護水資源

形成和保護土壤

3.生物多樣性喪失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哪些影響?

若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提供糧食、纖維、醫藥、淡水、作物授粉、過濾汙染物、防止自然災害等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都會面臨威脅。沒有了生物多樣性,人類將面臨食物不足、清潔水源缺乏、空氣品質下降等問題,世界將充滿各種廢棄物。

(部分資料來源:中國科技報,記者趙漢斌)

原標題:《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雲南發現5個兩棲類新種
    11種,進一步揭示了中國掌突蟾屬的物種多樣性被低估,值得分類學家進一步關注。  記者從中國兩棲類網站獲悉,科研人員在德宏和文山發現無尾兩棲類新種5種,其中4種在德宏盈江發現,另一種在文山發現。  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自然保育主任楊劍煥等人在盈江縣發現的兩棲類新種為:盈江掌突蟾、紫棕掌突蟾、費氏異角蟾和盈江稜鼻樹蛙。  費氏異角蟾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費梁教授命名,以表彰其對中國兩棲動物多樣性研究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
  • 雲南省邊境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雲南南部的邊境區域屬於印緬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有著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近期,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調查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其中3個為新物種,2個為我國新記錄物種。基於長期跨越邊境的系統調查研究,車靜課題組對我國境內及鄰近東南亞國家的掌突蟾屬物種多樣性開展了工作,結合形態學和分子數據進行的整合分析研究,進一步確定,地方特有種和同域物種分布是掌突蟾屬物種的常見分化模式,在文山小橋溝自然保護區同域就共存4種掌突蟾屬物種,包括兩個新種(黃腺掌突蟾和費氏掌突蟾)和兩個中國新紀錄(布氏掌突蟾和夜神掌突蟾);而雪山掌突蟾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海拔最高的掌突蟾屬物種
  • 雲南再添5個兩棲類物種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記者6月15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車靜團隊經過多年長期跨越邊境調查研究,在雲南邊境地區發現了掌突蟾屬3個新物種及2個中國新紀錄物種。此外,一疑似新種待研究確定。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灌樹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1月2日從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黃連山掌突蟾這一新物種被發現後,又一新物種黃連山灌樹蛙(Raorchestes huanglianshan)在黃連山被發現,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ORIGINAL ARTICLE期刊。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掌突蟾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掌突蟾 2020-11-16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掌突蟾
    去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了兩棲爬行動物調查,此次調查期間採集到的4號掌突蟾標本經過形態學和分子系統發育學分析,確定為一新種——黃連山掌突蟾。近日,這項成果刊登於國際分類學期刊Zookeys。新種黃連山掌突蟾的模式標本採集於黃連山丫口管護站,海拔約為1930米,包括雄性正模標本和3號雌性副模標本。
  • 雲南又發現新物種!名字很可愛,為什麼雲南會有那麼多新物種
    我國雲南地區,因為氣候多樣性和複雜的地貌特徵,自古以來,就是生物們的重要棲息地,根據數據統計,我國脊椎動物和獸類動物中的53%、昆蟲類動物的52%、鳥類動物的65%,都生活在雲南,而且其中包含著多種珍稀物種,甚至有一些只分布在雲南地區。此外,由於特殊的生態環境,雲南也不斷有新的物種被發現。
  • 中國學者在西藏墨脫髮現2個兩棲類新物種
    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墨脫縣境內已發現了多個兩棲類新物種,暗示了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仍被低估。角蟾屬Megophrys隸屬於角蟾科Megophryidae,是一類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森林溪流的蛙類,其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東到我國華東,南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該類群具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截至目前包含了109個物種,而近一半的物種是近十年被發現的。
  • 中國學者在西藏墨脫髮現2個兩棲類新物種[組圖]
    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墨脫縣境內已發現了多個兩棲類新物種,暗示了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仍被低估。角蟾屬Megophrys隸屬於角蟾科Megophryidae,是一類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森林溪流的蛙類,其分布範圍西起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東到我國華東,南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該類群具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截至目前包含了109個物種,而近一半的物種是近十年被發現的。
  • 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現兩棲類新物種
    繼黃連山掌突蟾Leptobrachella aspera這一新物種被發現後,又一新種黃連山灌樹蛙Raorchestes huanglianshan 在黃連山被發現,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 ORIGINAL ARTICLE期刊。
  • 再添新成員!大理南澗無量山發現5個蜘蛛新種
    我國蜘蛛又添新成員!科研人員在大理南澗無量山新發現5個蜘蛛新種。歷時五年,科研團隊對採集到的蜘蛛標本進行了分類研究,目前發現並報導了南澗無量山五個蜘蛛新物種:雲南無量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 雲南動物家族再添新丁!黃連山保護區發現新物種,取名……
    圖片據ORIGINAL ARTICLE 期刊 1月6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位於紅河州綠春縣境內的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現兩棲類新物種,取名為黃連山灌樹蛙。這是繼黃連山掌突蟾後的又一新種。
  • 「中國兩棲類」信息系統,兩棲圖片徵集
    「中國兩棲類」信息系統中除了詳細的文字資料,最受大家關注的莫過於各個物種的精美圖片。經過大家幾年的貢獻和積累,現已收錄的物種彩色圖片佔中國已知物種80%以上。在此,誠摯地感謝為本系統無私提供照片的每一位攝影師,是你們的鏡頭幫助我們記錄下了中國兩棲類物種多彩迷人的一面!經過3年的經驗積累和總結,我們的系統也即將全面升級為Version 2.0。
  • 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 雲南發現2個新物種
    雲南發現2個新物種】雲南發現大葉可愛花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在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兩個新物種:紫花黃藥、大葉可愛花。其中紫花黃藥為新亞種,大葉可愛花為中國新記錄種。
  • 中國超三成兩棲爬行動物受到物種威脅 華南西南最多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複雜的地質史和生態環境孕育了眾多的兩棲爬行動物。然而包括兩棲爬行動物在內的脊椎動物受威脅狀況,在2004年出版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紅色名錄》之後,十幾年尚未得到深入的評估。
  • 【魅厲雲南】在雲南經常有新物種出沒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動植物...
    目前該物種只在滇東南境內發現2個分布點,而且居群數量很少,是一種典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亟需採取拯救保護措施。,2019年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發現該物種活體尚屬首次。1個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中緬秋海棠」。
  • 兩棲爬行動物:它們也該被拯救—新聞—科學網
    其他的兩棲爬行動物活得也沒有多好。最新的中國脊椎動物瀕危狀況評估和研究發現,43.1%的兩棲類和29.7%的爬行類物種生存受到威脅,位列所有脊椎動物的前兩名。 最瀕危的它們 多數兩棲爬行類動物體型較小,長得又其貌不揚,因此,它們很少能夠成為人們眼裡的明星物種。但在進化學上,它們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雲南河口發現錦葵科新物種
    本報訊(記者 李樹芬 黃翹楚 通訊員 張貴良 向建英) 近日,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上發表錦葵科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 坐標雲南!兩個全新物種被發現,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出現?
    據報導,近日,來自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和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我國雲南地區,發現了2個全新的植物物種,它們一個取名為紫花黃藥,一個取名為大葉可愛花,光是從名字上來看,它們就美麗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