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5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結合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專題宣傳活動。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高原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為不同生境需求的動植物提供了多樣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雲南與緬甸、寮國、越南接壤,邊境線長4060公裡,涵蓋從熱帶到寒帶各種生態系統類型,對外交流和進出口貿易歷史悠久,邊境地區人類活動頻繁,對雲南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植被的幹擾較大,使得雲南成為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指出,所有入侵物種可劃分為惡性入侵類、嚴重入侵類,局部入侵類、一般入侵類和有待觀察類5類。惡性入侵類是指在省級層面上已經對經濟和生態效益造成巨大損失和嚴重影響,如紫莖澤蘭、小管福壽螺;嚴重入侵類是指在省級層面上對經濟和生態效益造成較大的損失與影響,如牛膝菊、美洲大蠊;局部入侵類是指沒有造成省級層面上大規模危害,如粉綠狐尾藻;一般入侵類是指生物學特性已經確定其危害性不明顯,並且難以形成新的發展趨勢的入侵生物,如歐洲千裡光;有待觀察類是指目前沒有達到入侵的級別,尚處於歸化狀態,或了解不詳細而目前無法確定未來發展趨勢的物種,如珊瑚櫻。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高正文介紹說,《名錄》收錄了境內發現的蕨類植物、種子植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類群的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植物321種4變種、動物120種)。其中:

Ⅰ級惡性入侵類:有33種(植物31種,動物2種),如:紫莖澤蘭、飛機草、微甘菊、腫柄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

Ⅱ級嚴重入侵類:有82種(植物42種,動物40種),如:仙人掌、巴西含羞草、野茼蒿、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貪夜蛾、紅火蟻、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大銀魚、牛蛙、紅耳龜;

Ⅲ級局部入侵類:有99種2變種(植物48種2變種,動物51種)如:山扁豆、牛茄子、北美車前、象草、雙穗雀稗、馬鈴薯塊莖蛾、米扁蟲、莫三比克羅非魚、大鍔龜;

Ⅳ級一般入侵類:有68種(植物57種,動物11種),如:波斯菊、大麻、紫茉莉、西番蓮、苦苣菜、萬壽菊、咖啡豆象;

Ⅴ級有待觀察類:有159種2變種(植物143種2變種,動物16種),如:蕎麥、合歡草、鳳仙花、藍桉、灰喜鵲、麝鼠。

其中,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入侵類和嚴重入侵類有115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26.1%。孫航說,雲南省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半來自於美洲、歐洲、熱帶亞洲、中亞、西亞及地中海地區、非洲、澳洲及國內其他省區,其中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和嚴重入侵類有115種,佔26.1%。外來物種主要通過三種途逕入侵:自然擴散,如紫莖澤蘭隨公路沿線擴散進入雲南境內;無意引入,如美洲大蠊(蟑螂)隨進出口商品貿易帶入;有意引入,如馬纓丹作為觀賞植物引進、銀魚因水產養殖而引入。目前,主要通過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綜合治理方法來防治外來入侵物種。

高正文指出,本次發布的《名錄》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準確、最權威地反映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基礎性研究成果,為今後開展外來入侵物種宣傳和教育、監測及預警、研究與防治等相關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何燕

相關焦點

  • 大銀魚西番蓮仙人掌入列 雲南發布最全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分別為:  Ⅰ級惡性入侵類:有33種(植物31種,動物2種),如:紫莖澤蘭、飛機草、微甘菊、腫柄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  Ⅱ級嚴重入侵類:有82種(植物42種,動物40種),如:仙人掌、巴西含羞草、野茼蒿、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貪夜蛾、紅火蟻、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大銀魚、牛蛙、紅耳龜;
  • 《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公布 33種動植物被列為「惡性...
    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高原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為不同生境需求的動植物提供了多樣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雲南邊境線長,邊境地區人類活動頻繁,使雲南成為我國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據2018年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記載,雲南有外來入侵植物300餘種。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是解決不了的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這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A festival is held in Jianli county of Central China's Hubei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delicacy of crayfish.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新京報訊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名錄》收錄了雲南境內發現的福壽螺、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  近年,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生物入侵形勢,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農業農村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吃」不能解決問題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名錄》收錄了雲南境內發現的福壽螺、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及4變種,其中50.1%的原產地來自美洲。  近年,我國面臨著嚴峻的生物入侵形勢,海關在查驗時經常查獲入侵物種。農業農村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發布
    本報訊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近日聯合制訂並發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第四批入侵物種共18種,包括長芒莧、垂序商陸、光莢含羞草、五爪金龍、喀西茄、黃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薊、大狼杷草、野燕麥、水盾草、食蚊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無花果蠟蚧、棗實蠅、椰子木蛾、松樹蜂。
  • 「美洲大蠊」遠徵史!
    ;沒錯,美洲大蠊的擴散速度很快但卻並沒有對原生物種造成什麼影響,它們依然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有些種類甚至將美洲大蠊作為日常口糧。到了18世紀,博物學家們開始痴迷於對物種的種類劃分,一些早期的學者在美洲大陸發現一種活躍的大型蟑螂,並將其正式命名為「美洲大蠊」,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美洲大蠊」實際上就是以往「船蠊」的後代,從非洲遠渡重洋而來的入侵物種
  • 主要來自美洲……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哪些外來生物已經入侵北京?
    據統計,美國、印度、南非等國家因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達到1500多億美元、1300多億美元、800多億美元。在中國,水葫蘆、福壽螺、飛機草、河鱸等入侵生物都產生了極大危害。許多家庭當寵物養的巴西龜,是最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如果把它放生,會嚴重威脅我國本土野生龜的生存。  幾年前,時任農業部總經濟師的朱秀巖就曾經透露,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有400多種。
  • 外來入侵物種——反枝莧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種子圓形至倒卵形,雙凸鏡狀,黑色,有光澤。分布地區原產美洲,現廣泛傳播並歸化於東半球。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本文轉自【人民網】;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問題來了,蒜蓉、麻辣,還是清蒸?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福壽螺主要以湖濱水草和沿岸農作物為食,而且食量很大,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美洲大蠊養殖基地 四川宜賓哪裡有養美洲大蠊的
    美洲大蠊是蟑螂眾多品質中的一種,以能吃能入藥而出名,對癌症、傷口恢復等有很好的療效,很多藥都要用到美洲大蠊的提取物,今年來越來越多醫療機構都在求購美洲大蠊,基本供不應求,很多人開始投入養殖,那麼哪裡有美洲大蠊養殖基地呢?  「現在他們是我的寶貝。」
  • 騰藥「美洲大蠊」入選雲南「十大名藥材」
    騰藥「美洲大蠊」入選雲南「十大名藥材」 2019-09-30 17: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關於發布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通知(此件業經中科院李家洋會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中科院有關研究所(院):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該名單的發布不僅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對相關部門和地方及科研單位開展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網友:這是對中國吃貨的「侮辱」
    明明這個季節的朋友圈已成為小龍蝦的朋友圈了啊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所謂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經對生態環境、生產或者生活造成明顯損害或者不利影響的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