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外來生物已經入侵北京?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三裂葉豚草

  食人魚只是一種還沒有形成入侵的外來有害物種,很多入侵的生物,給被入侵地帶來了深重災難。據統計,美國、印度、南非等國家因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達到1500多億美元、1300多億美元、800多億美元。在中國,水葫蘆、福壽螺、飛機草、河鱸等入侵生物都產生了極大危害。許多家庭當寵物養的巴西龜,是最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如果把它放生,會嚴重威脅我國本土野生龜的生存。

  幾年前,時任農業部總經濟師的朱秀巖就曾經透露,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有400多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中國有50餘種。近10年來,新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至少有20餘種,平均每年新增約兩種。中國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損失也相當驚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11種主要外來入侵生物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70多億元人民幣。

  豚草三裂葉豚草危害明顯

  北京雖然沒有發現食人魚入侵,但是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煙粉蝨、美洲斑潛蠅等有害昆蟲也給北京帶來了不少麻煩,除了這些有害動物之外,還有一些有害植物也在逼近甚至已經入侵了北京,它們帶來的危害也很大,卻往往被我們忽視。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全儒教授介紹,現在入侵北京的外來植物有90多種。其中,豚草和三裂葉豚草的危害性可能最明顯。「豚草和三裂葉豚草的花粉是引起人類花粉過敏的主要病原物,可以導致『枯草熱』症,可造成過敏性哮喘、鼻炎、皮炎,每年同期復發,病情逐年加重,嚴重的會並發肺氣腫、心臟病乃至死亡。」

  豚草和三裂葉豚草最先進入中國,可能是在日本侵華期間,因為要在中國飼養軍馬,從遠東進了不少軍馬料,豚草和三裂葉豚草的種子很可能就藏在這些馬料裡面進入我國東北,在東北造成了嚴重危害。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豚草和三裂葉豚草進入北京,近十年來在北京蔓延速度加快,最嚴重的地區是順義,現在門頭溝王平村煤礦附近也出現了大量豚草和三裂葉豚草。

  刺萼龍葵火炬樹令人擔心

  這五六年,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也在一直關注刺萼龍葵的入侵。這種植物在北京的最初發現是密雲植保站附近,後來發現在密雲水庫有較多的分布,近年來在平谷、昌平也有發現,基本上是沿著鐵路線分布的,在河北張家口以及大同陽高等地鐵路沿線就有分布。「刺萼龍葵渾身有尖刺,幼苗有毒,一株刺萼龍葵可以產生上萬粒種子,有的可以長到一米以上,繁衍非常迅速。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以搶佔其他植物的陽光、養料、土壤、水分作為自己生存的基礎,可謂植物『殺手』。如果不及時清除,非常容易佔據其他植物的生態位而影響當地植物的多樣性。」劉全儒教授對刺萼龍葵的入侵憂心忡忡。

  最近幾年,關於北京引進的火炬樹,在學界也存在著爭議。火炬樹最初是以綠化樹種引進北京的,現在四環、五環的馬路邊都可以看見它。火炬樹有潛在的入侵性,有專家在研究它可能會改變土壤,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劉全儒教授對火炬樹的種植一直保持警惕的態度:「火炬樹的危害現在還沒有得到統一的認識,但是作為一個有爭議的外來物種,火炬樹應該在可控制範圍內種植,但最好不要在山區種,現在靈山上也種上了火炬樹,將來會不會引發生物入侵,還需要嚴密監測。」

  許多外來入侵植物已經成為惡性雜草,如義大利蒼耳、喜旱蓮子草等,它們繁殖力強,傳播迅速,對農、林、牧業危害都很嚴重。這些外來物種,會破壞現有的生物鏈,造成當地植物多樣性的減少,有的還會與當地物種產生基因上的交流,對原來的生物遺傳性產生破壞或者造成損失。

  綠化應儘量利用鄉土物種

  雖然生物入侵給全世界都出了一個難題,但是,生物入侵其實並不會輕易發生。劉全儒教授介紹說,生物入侵其實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打個比方說,引進100種生物,可能只有10種能適應環境而實現自我繁衍,成為所謂的歸化生物,這10種中也只可能有1種成為入侵物種。這就是生態學上的『雙十定律』:只有十分之一的外來物種能夠成功定居繁殖,在成功定居繁殖中的外來物種中只有十分之一成為對當地動植物生存造成危害的入侵物種。」

  因此,任何一個物種的入侵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也不是單一的途逕入侵成功的,這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對於防控有害生物來說就有了相對充分的時間進行監控、預警。而且,雖然說是「入侵」,但是外來的物種也並非都會給當地環境、當地經濟帶來破壞。劉全儒教授特意提醒說:「也不能說外來的東西就是不好的物種,北京的『土著植物』也就1600多種,但現在北京有2200多種植物,這新增的600多種都是外來栽培或者引入的,多數都是觀賞類植物或者糧食作物或者蔬菜,這些外來物種對改善我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西紅柿、馬鈴薯、玉米等。」

  不過,外來物種的引進還是應該謹慎。這些年,北京在建設生態城市、綠色城市過程中,引入了很多的外來物種,以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園林效果。食人魚事件也提醒我們,這種完全從景觀考慮的物種引進,是否會給北京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

  「有一個原則,在沒有進行生態影響評估前,千萬不要為經濟利益或者其他什麼原因輕易引進國外物種。因為,在引進外來物種的時候,被引進的往往不僅僅是一個物種,附著在這個物種上的寄生蟲、病害都有可能隨之進入。而植物的生長習性不同,反應速度也不一樣,有些會對本地生物鏈造成破壞的影響可能要很長時間才會出現。」因此,劉全儒教授建議:「北京在進行城市綠化中,應該儘量利用北京的鄉土物種,一方面,使用這些物種,成本低,便於管理,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了生物入侵的風險。」(周明傑)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馬原

相關焦點

  • 構建北京外來生物入侵預警和防控系統
    (上圖: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研究推出的《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2005年)往期連結: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第一部分)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第二部分)
  • 中國阻擊外來生物入侵
    提起生物入侵,北京園林綠化部門對兩年前美國白蛾的侵入仍心有餘悸。當時,這種於1979年開始進入我國並先後蔓延到遼寧、河北、陝西、天津等地的外來物種,竟悄然進入北京中心城區,甚至連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及龍潭公園也相繼發現它們的蹤跡。
  • 綠會史海鉤沉: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
    2005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前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攜手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進行了關於北京市外來入侵物種的研究,並完成了《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綠會融媒平臺現將這份16年前出品的這份科研報告電子化,公開分享如下。
  • 聚焦外來生物入侵
    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外來生物是柄雙刃劍,我們在大量引進有益外來生物,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繁榮、豐富了人民生活的同時,一些外來有害生物也藉機悄然「竄入」,對我省經濟、生態和社會安全等構成了危害。  針對這一問題,經過反覆醞釀,前不久,經省政府同意,我省正式出臺了 《山西省農作物有害生物及農業外來生物入侵災害應急預案》。
  • 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農林,咋防範
    特別是在農林領域,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對糧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經濟安全構成威脅,成為制約農林產品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    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同時也是難題之一,防範農林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亟待獲得社會各界更多關注。
  • 構建外來生物入侵監測和預警系統的迫切性|史海鉤沉(6)
    (上圖: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研究推出的《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的研究》預研報告(2005年)
  • 呵護溼地,防控外來生物入侵
    最新數據顯示,濱海新區的塘沽、漢沽、大港三個區域,互花米草分布總面積已經達到1萬多畝,佔到天津沿海灘涂總面積的1/3。這一問題,在福建泉州灣、漳江口溼地同樣凸顯。由於對灘涂生物多樣性造成的嚴重影響,2003年,我國正式把互花米草列入16種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並進行大範圍控制,但治理至今仍是難題。  互花米草在我國沿海地區的泛濫,只是溼地生物多樣性遭遇外來威脅的一個縮影。
  • 生物界的海歸——外來生物入侵
    外來生物是如何跋山涉水來到中國的?   一篇源自2008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標題為《中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的文章給出了專家解釋:一種是引進的,另一種情形則是不小心帶進來的。   領導為啥要引進外來生物?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圖為重大外來入侵害蟲西花薊馬。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關注丨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農林,咋防範?
    生物入侵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生物入侵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以上。特別是在農林領域,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對糧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和經濟安全構成威脅,成為制約農林產品對外貿易的重要因素。
  • 外來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
    對生態的影響       在自然界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並將各自的種群限制在一定的生境和數量範圍內,形成了穩定的生態系統。但當一種生物傳入並在脫離了人為控制後,能在當地的氣候、土壤、水分及傳播條件下大肆擴散蔓延,形成大面積單優群落時,就會危及本地動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       對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外來入侵物種會因為改變侵入地的自然生態系統、降低物種多樣性而對當地社會、文化甚至人們的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生物入侵評論區為何充滿帶節奏的惡臭味?
    6月2日,中國生態環境部在北京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660多個外來物種,已經入侵中國……
    今天一條#我國已經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的新聞衝上了微博熱搜。新聞中根據《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稱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許你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 「史海鉤沉Ⅱ」2005年《建立北京外來生物入侵監測預警和防控系統...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影響最大的自然變化直接驅動因素中,「外來入侵物種」排名第五。在我國,2003年首次發布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  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
  • 外來生物入侵危害嚴重 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日益增多,給我國生態環境和農林業造成嚴重危害,尤其近年來隨著現代物流業和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的迅猛發展,外來生物入侵的途徑增多,防控形勢更加嚴峻。筆者認為,新形勢下防控外來有害生物亟待發揮群眾力量,動員全民共同參與。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到底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
  • 劉全儒:如何應對生物入侵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劉全儒接受採訪時說,治理生物入侵有物理、化學、生物三種方法。物理方法就是採用人工拔除、替代種植的方法把入侵生物消滅。比如在南方紫莖澤蘭入侵的地區種植美人蕉和草果往往能控制紫莖澤蘭的生長,而美人蕉既可以觀賞又可以作為豬飼料,草果可以作為調料和中藥材,實現很好的替代種植。北京順義針對豚草採取了人工拔除的方式,現在分布範圍已大大減少。
  • 754種外來生物入侵中國,每年損失上千億
    目前中國外來入侵物種的態勢十分嚴峻。可以確認的入侵物種達754種,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千億人民幣。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分別在2003年、2010年和2014年分3批發布。福壽螺上個世紀80年代,有人從南美引進了一種個大肉厚的外來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