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養殖基地 四川宜賓哪裡有養美洲大蠊的

2020-12-07 華夏經緯網

  美洲大蠊是蟑螂眾多品質中的一種,以能吃能入藥而出名,對癌症、傷口恢復等有很好的療效,很多藥都要用到美洲大蠊的提取物,今年來越來越多醫療機構都在求購美洲大蠊,基本供不應求,很多人開始投入養殖,那麼哪裡有美洲大蠊養殖基地呢?

  「現在他們是我的寶貝。」四川宜賓長寧縣花灘鎮鄧村一組的李兵才說,去年,他開始在雲南、廣東、山東、湖南等地考察養殖蟑螂的市場,發現該市場存在巨大潛力後,便回鄉建造養殖場,並從山東引種到了鄧村。如今,他的養殖場內養著包括幼蟲、成蟲300餘萬隻名為美洲大蠊的蟑螂(美洲大蠊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蜚蠊科。蟑螂,泛指屬於蜚蠊目的昆蟲)。雖然規模還比較小,但李兵才堅信「小強」也有大市場。

  7月6日,記者來到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花灘鎮鄧村一組,對宜賓市綠貢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採訪,在四川宜賓長寧縣花灘鎮鄧村一組看見了正在餵養美洲大蠊的李兵才。「我當時並沒有想過養蟑螂,想著在外考察檸檬、無花果之類的,回鄉帶著村民一起幹......」李兵才告訴記者,去年,擔任鄧村村主任的他自費前往宜賓各區縣和省內一些市州考察有特色的經濟作物,學習經驗,「我們縣上和鎮上都在推廣『一村一品』,我們村上也要找準產業好致富。」

  當他滿懷信心帶著考察好的檸檬和無花果經驗回到鄧村,準備帶領村民一起「大幹一場」時,村民卻不願意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改種經濟林果作物,「很受打擊,後來就想著先自己發展起來一個產業,讓村民看到效果,再帶動他們一起做。」說幹就幹,李兵才偶然的機會了解到了蟑螂養殖,發現潛力巨大,「蟑螂的藥用價值高,有抗癌、提高免疫力、消腫利水、消炎止痛、恢復改善腸胃消化等作用。」李兵才說,隨後他便開始在湖南、雲南、廣東、山東等地考察,最後,下定決心養殖蟑螂。

  去年12月份,李兵才投資10餘萬元在鄧村一組、玉皇山下辦起了200多平米的長寧縣玉皇大蠊(蟑螂)養殖基地,並在今年3月從山東引種到了鄧村。李兵才不斷摸索鑽研,總結經驗,並以本地玉米為原料,輔以水果、蔬菜、奶粉、葡萄糖等餵養蟑螂,提高蟑螂的品質。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創新提高,李兵才的「寶貝們」從最初的250公斤種蟲和30公斤種卵,發展成了現在的300餘萬隻蟑螂,「從2016年到現在已出售500多公斤幹品蟑螂,從原來的300每公斤漲到了600每公斤。」

  在和記者交談的過程中,李兵才手提飼料桶,從其中一間養殖房走到另外一間。記者看到,養殖房內都重疊堆放著篩箱,篩箱上面則整齊排列著雞蛋盒子和木板夾,裡面是密密麻麻的蟑螂幼蟲。「幼蟲只需要4個月就可以產卵繁殖,一個卵可孵化10—40多個幼蟲。」李兵才說。見到有人進來,密密麻麻的「小強」們四散逃竄,鑽入木板夾和雞蛋盒子裡躲藏起來,「他們喜歡黑暗點的地方,也喜歡溫暖潮溼的、食物豐富和多縫隙的場所。」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美洲大蠊引關注 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走紅網絡
    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中新網6月4日電 探秘神奇中醫藥創新發展,在四川西昌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這裡的美洲大蠊由人工智慧算法驅動的全新系統控制,養殖效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每年可以培育60億隻美洲大蠊。而近日,好醫生美洲大蠊養殖基地走紅網絡。
  • 美洲大蠊能吃嗎?美洲大蠊好吃嗎?四川宜賓街頭驚現美洲大蠊試吃
    美洲大蠊能吃嗎?美洲大蠊好吃嗎?相信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過美洲大蠊,美洲大蠊是什麼呢?
  • 初探西昌全球最大美洲大蠊養殖基地:何以屢受中外媒體關注
    在涼山州的西昌市,「隱藏」著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多達60億隻美洲大蠊生活於此,這是我國首家通過國家藥監局GAP認證的藥物昆蟲養殖基地。美洲大蠊個頭雖小,卻足以創造大能量,在解決貧困居民就業的同時,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了10億元。
  • 神奇的寶貝~美洲大蠊
    首先進入我們眼帘的是高大雄偉的廠房正門中央,佇立著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塑像,並鑲嵌著鄧小平「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我們穿上防塵鞋套,進入窗明几淨的車間,見到一套套用生物技術高科技生產甲殼素的生產流水線,檢測議器等設備。親眼目睹並考察了好醫生集團投入5000萬元,全球唯一得到GAP認證的美洲大蠊西昌養殖基地!那一箱箱密密麻麻的,一隻只肥胖而又活蹦亂竄的美洲大蠊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 不是所有的小強都叫「美洲大蠊」
    它們的成蟲體長29~40毫米,紅褐色,翅長於腹部末端,觸角很長,前胸背板中間有較大的蝶形褐色斑紋,斑紋的後緣有完整的黃色帶紋。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總結了歷代本草學記載,並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後,對蜚蠊是這樣描述的:「身似蠶蛾,腹背俱赤,兩翅能飛。另外,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唯一能夠用藥的昆蟲,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發現於美洲的美洲大蠊,竟被老祖宗拿來入藥?
    而這種藥物,正是我們今日所見的「美洲大蠊」。美洲大蠊,又名蜚蠊、香娘子等。在我國傳統醫學中的應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中醫認為,蜚蠊科入藥動物有活血散瘀、解毒消疳,利尿消腫等功效,可以用於癥瘕、積聚、創傷等多個方面的治療,在《神農本草經》中位列中品。
  • 60億隻美洲大蠊 年產值超10億元
    ◎20日下午,彭清華來到位於成涼工業園區的四川好醫生攀西藥業有限公司,視察了美洲大蠊GAP養殖基地和現代化無菌生產車間,詳細了解企業技術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產品市場銷售、大健康產業發展、扶貧基地建設等情況,勉勵企業繼續創新,推出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 美洲大蠊—神奇的昆蟲
    它是曼妙的「香娘子」,身著赤衣,有狀如美女的「髻」,在四川一些地方被奉為「灶神」,這種昆蟲就是蟑螂。
  • 帶你走進「美洲大蠊」的世界
    美洲大蠊作為蟑螂界的扛把子,今天小編可得要好好介紹一下它。美洲大蠊是在所有蜚蠊中個頭是最大的,屬中大型昆蟲,那它到底具體長什麼樣子呢?接下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位蜚蠊中的「明星」!美洲大蠊呈長橢圓形,背腹扁平,紅褐色或褐色,體色因蟲齡而有所變化。體表有油狀光澤。雌雄蟲體形相似,但雌蟲體稍寬於雄蟲。整個蟲體分頭、胸、腹三個部分。
  • 美洲大蠊做菜或許能治你的談蟲色變!
    >美洲大蠊做菜或許能治你的談蟲色變!在輿論壓力下,節目主辦方站出來澄清,稱這次做菜用的食材是專業養殖的美洲大蠊,來自四川西昌好醫生藥業集團的美洲大蠊GAP標準化養殖基地,該基地的美洲大蠊品種純正,品質優良!   記者專門來到西昌美洲大蠊基地採訪,來自好醫生藥業集團的負責人介紹說:「在這個養殖基地裡的美洲大蠊都是經過高標準篩選出來的,經過全自動無菌生產線後製成我們的品牌產品好醫生康復新液。
  • 這裡住著36億隻「美洲大蠊」 ,很多人盼著「吃」它治病
    相信很多人,都用過它製成的藥——康復新液,對治療口腔潰瘍、燙傷燒傷等有很好的療效,既可口服也可外用。不過,也有很多網友好奇,美洲大蠊究竟是怎樣製成藥的?近日,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位於四川西昌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這裡是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目前住著36億隻「美洲大蠊」,每天要吃掉10多噸食物,每次至少要蒸殺10多噸用於製藥。
  • 蟑螂治病不是傳說,美洲大蠊是唯一入藥品種
    美洲大蠊是入藥品種 市場應用已非常廣泛  近日,家住府青路二段的張女士胃病發作,遂到附近公立醫院就醫。回家服藥後無意發現,醫生所開的其中有一個藥的主要成分竟然是美洲大蠊乾燥蟲體提取物。張女士非常鬱悶:「本不知道美洲大蠊是什麼,好奇之下在網上一搜,居然和蟑螂一個模樣。」
  • 美洲大蠊,在臨床藥物研究中的神奇作用
    臨床應用,歷史久遠,歷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記載。《本草綱目》記載,「蜚蠊,行夜,蛗螽三種,西南夷皆食之。」,《唐本草》中稱美洲大蠊「食之下氣」,《名醫別錄》記載其「通利血脈」。藥用昆蟲是中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特有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應用昆蟲類中藥治療疑難病證,有其獨特而豐富的經驗,且資源豐富,潛力巨大。
  • 一個昆蟲的網紅之路:美洲大蠊紅遍網際網路,獲上億關注
    這期間,微博「美洲大蠊」話題共計達到1260萬次閱讀,5.3萬條討論,1.2萬個關注;在秒拍,關於美洲大蠊的一個科普視頻,就有超過1000萬的觀看,並獲得1518次喜歡。更有不少主播借勢直播,每次直播都有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觀看。據不完全統計,美洲大蠊相關內容在網際網路上共計獲得了超過一億人次的觀看或閱讀。如果說在這之前,美洲大蠊還是一個小眾範圍內的網紅的話,如今,它已經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 厲害了我的美洲大蠊!小小昆蟲竟惹12國家和地區關注……
    、《成都商報》等中外媒體報導好醫生「全球最大美洲大蠊養殖基地」今日俄羅斯Ruptly TV報導4月19日《南華早報》報導這個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由全新系統控制這裡的美洲大蠊養殖效率簡直是棒棒噠GAP養殖基地康復新液全自動生產車間並進行報導
  • 重慶一女子服藥後發現吃下去的竟是美洲大蠊蟑螂提取物
    ­  藥品含有蟑螂提取物­  「藥品成分上寫著『美洲大蠊乾燥蟲體提取物』,我很好奇這究竟是什麼。」陳女士說,自己看到美洲大蠊,頓時來了興致,於是便用手機在網上搜索。­  搜索結果顯示,美洲大蠊就是俗稱的蟑螂,知道真相後的陳女士瞬間感到噁心,差點嘔吐。
  • 四川解密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
    近日,四川大學和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發布藥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首次揭示了這一藥用昆蟲的基因組圖譜。  2月9日,該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沈詠梅告訴記者,她最近填寫了幾個國家的申請,希望讓與美洲大蠊相關的中藥更好走出國門。「以前嘗試過多次,因為標準不一還沒成功過。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研究,將增大中醫藥走出國門的可能性。」沈詠梅說。
  • 「美洲大蠊」遠徵史!
    ;沒錯,美洲大蠊的擴散速度很快但卻並沒有對原生物種造成什麼影響,它們依然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有些種類甚至將美洲大蠊作為日常口糧。儘管美洲大蠊攝食範圍很廣,但它們偏好於甜食、發酵食物(例如酒)及油脂,而就因為好油脂這口,美洲大蠊在四川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外號:偷油婆。
  • 美洲大蠊生存力強,斷頭也能活
    在英國大英地質博物館收藏有一塊昆蟲琥珀化石,裡面的昆蟲就是美洲大蠊,經14C測定,這塊化石已經有三億八千萬年的歷史,證明美洲大蠊在3.8億年前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它比恐龍出現還早,而恐龍早已滅絕,美洲大蠊還活躍在地球上,並且漫長的歲月也沒有改變它的形態和結構,這種情況在生物進化史上十分罕見。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 美洲大蠊——神奇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