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被驚到!這裡住著36億隻「美洲大蠊」 ,很多人盼著「吃」它治病
網絡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每過一段時間,一種叫「美洲大蠊」的蟲子就會走紅,關於它的討論從未間斷。
美洲大蠊是蜚蠊家族中體積最大的昆蟲,有著極其重要的藥用價值——它是蜚蠊裡面唯一可以入藥的品種。相信很多人,都用過它製成的藥——康復新液,對治療口腔潰瘍、燙傷燒傷等有很好的療效,既可口服也可外用。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好奇,美洲大蠊究竟是怎樣製成藥的?近日,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位於四川西昌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這裡是全球最大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目前住著36億隻「美洲大蠊」,每天要吃掉10多噸食物,每次至少要蒸殺10多噸用於製藥。
↑美洲大蠊
養殖那麼多美洲大蠊,如何防止它們「越獄」?據介紹,基地與外界有多道封閉的門,「美洲大蠊」們很難逃出。另外,為以防萬一,基地還在四周修了一條水溝養殖著很多大鯉魚,它們是最後的「守衛」——美洲大蠊一掉進水裡,就會被它們吃個精光。
提起口腔潰瘍,它雖是個小小的病痛,卻總也能讓人飽受折磨。家住四川西昌的黎女士,平時特別喜歡吃火鍋,前段時間患上口腔潰瘍,並且反反覆覆,後來去醫院求醫問診,醫生開了一種叫康復新液的藥。
回家之後,黎女士趕緊喝了一大口康復新液,含在嘴裡,液體進口感覺還不錯,微甜,有點腥味。然而,她不經意間發現該藥成分是「美洲大蠊乾燥蟲體提取物」,網上一搜發現是昆蟲的提取物。「一想到就有點噁心,心情瞬間就不美麗了!好在用了這種藥後,潰瘍很快就好了,重新刷新了我對昆蟲的認識,它竟然可以製藥。」
實際上,很多網友都有黎女士一樣的疑問,網絡上關於美洲大蠊的討論很多,一直是熱門話題。
↑網友發帖
網友「六的滑8發」在微博上說,「急性扁桃體引發了淋巴結髮炎,檢查了一堆項目,最後醫生開了個原材料是蜚蠊的藥,名稱美洲大蠊。我真的沒有想到我竟然吃上了蟲。」
網友「愛吃原味雞的小怪獸」說,「拔智齒的時候用過一周,含一口浮想聯翩……」
網友「廣龍先生」在知乎上發帖說,「胃出血住院,大夫給開了個康復新液,我看是美洲大蠊提取物,百度搜了一下,嘔!但是我媽堅決讓我喝!沒辦法,喝了兩瓶……因為這款藥是真的好用啊,外用內服,痔瘡口腔潰瘍胃潰瘍,誰用誰知道。」
9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準進入好醫生集團位於西昌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探訪了美洲大蠊的養殖及製藥過程。「我們這裡大約住著36億隻美洲大蠊,它們在這裡迎接大家!」站在養殖基地門前,該集團攀西藥業負責人文建國笑著說。
進入「小強」們的住所,首先要換上乾淨的白大褂,還要套上鞋套。文建國說,基地全部是無菌的,要避免細菌帶入。剛走進基地大門,一股特殊的氣溫迎面而來,再穿過一道小門,就來到美洲大蠊住所,走廊兩側分布著幾十個房間,分別是孵化間、幼蟲間、成蟲間。
↑一個「晶片」裡面有兩三千隻美洲大蠊
這裡面幾乎沒有陽光,只能藉助手電筒的燈光才能前行。房間裡面的架子上,放著一排排「箱子」,文建國稱之為「晶片」,裡面有密密麻麻的美洲大蠊,「它們生活習性是喜陰暗,懼強光,一個『晶片』裡面住有兩三千隻。」一名工作人員拿起一個「晶片」給記者展示,他用力一抖,密密麻麻的美洲大蠊四處逃竄,瞬間傳來陣陣沙沙聲。
↑美洲大蠊居住的地方
文建國介紹,這裡是全球最大、養殖密度最高的美洲大蠊養殖基地,也是全國首家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AP認證的動物類中藥材美洲大蠊養殖基地。按照體積和重量粗略估計,目前住著36億隻美洲大蠊。「養殖它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光線、溫度、溼度有偏差,它們可能都不產卵或生產緩慢。」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美洲大蠊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入藥記載。2017年4月,以美洲大蠊為原料的好醫生康復新液項目走科技創新之路,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據悉,美洲大蠊乾燥蟲體提取製成的康復新液,它主要有消除炎症水腫、促進創面癒合、調節免疫功能等功效,內服用於淤血阻滯,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外敷用於外傷、潰瘍、瘻管、燒傷、燙傷、褥瘡之創面等。
在養殖基地,每天都有專人投放飼料。文建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美洲大蠊出生後吃的是奶粉,長大一些後就吃的公司配製的飼料,配方都申請了國家專利,「一天要吃掉10多噸飼料,每天清理的糞便就有幾噸。」
那麼,美洲大蠊的生長周期有多長?文建國表示,經過技術探索,目前,該基地的美洲大蠊生長周期在6個月左右,生長和繁殖速度很快,「從孵化到採收,它們一生只有半年。」
↑美洲大蠊製藥車間
每隔一段時間,基地就要採收一批美洲大蠊。「這麼多美洲大蠊怎麼殺死?一隻一隻的宰殺?」這個是文建國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他解釋道,在採收之前,美洲大蠊要禁食數日,然後用高溫水蒸氣無公害捕殺,「我們一次要蒸殺10多噸,之後要烘乾成乾燥蟲體,經過檢驗合格之後,才進入製劑加工階段。」
據悉,「小強」家族種類繁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黑胸大蠊等各不相同,在家庭、賓館、酒店等場所我們經常能看到的蜚蠊,其實是德國小蠊,攜帶病菌,汙染環境,是世界級衛生害蟲,也是最難殺滅的蜚蠊種類。美洲大蠊則是「蜚蠊」家族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昆蟲,是蜚蠊裡面唯一可以入藥的品種。
在基地二樓,安裝著多個多功能提取的大罐,美洲大蠊就在裡面蒸餾提取有效藥用成分。紅星新聞記者看到,美洲大蠊提取的液體通過管道,進入藥品灌裝車間進行裝瓶,車間全部是無菌車間,隔著透明的玻璃,可見工人在裡面操作。
「這種藥是使用美洲大蠊的提取物製成,對於胃出血、胃潰瘍,以及口腔潰瘍、燒傷、燙傷等均有很好的療效。」文建國說,美洲大蠊的提取物在車間被製成康復新液後,被銷往全國各地,「僅僅是美洲大蠊製成的康復新液,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10億元。」
↑美洲大蠊製成的康復新液
養殖那麼多美洲大蠊,就不怕它們「越獄」?文建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基地都是在密閉空間,與外界有多道封閉的門,它們很難逃出。「難免有『漏網之魚』,為了以防萬一,我們在基地四周修了一條水溝,裡面養殖著很多大鯉魚,它們一掉進水裡,就會被消滅掉。」
工作人員拿出一盒美洲大蠊向記者演示,當美洲大蠊剛被倒進水裡,就遭到一群鯉魚的哄搶,幾秒鐘吃了個精光。(來源: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 編輯 於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