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清剿,還有賞金!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2021-01-19 中國生物技術網

◎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今年6月以來,雲南大理、洱源一線的洱海流域持續多日高溫。進入7月後,才迎來了連綿陰雨。

也就在此時,從洱海沿岸到上遊的洱源西湖,河道、溝渠、水田、魚塘邊的葦草上出現了大量粉紅色的螺卵。

「以前沒有這種東西,這是近十年來才出現的福壽螺卵,繁殖很厲害!」在洱源縣右所鎮溫水村負責管護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張德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與此同時,記者看到在相隔十五公裡的大理市上關鎮江尾村至沙坪村一帶,人們戴著雨帽、披著雨衣在忙碌著。7月4日,大理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在洱海流域全面開展福壽螺防控工作的通告》,要求採取人工清除方式,在洱海湖岸沿線,流域內水田、溼地、生態調蓄帶、河道,摘除福壽螺卵塊,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

抓時機賞罰並舉,清剿有害外來物種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

「我們知道,溼地水生和湖濱陸生植物,對洱海保護和治理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福壽螺主要以湖濱水草和沿岸農作物為食,而且食量很大,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君興告訴記者,2003 年,福壽螺已被當時的國家環境保護局列為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福壽螺是雌雄異體,每年夏季是其繁殖高峰期,交配一次可以多次產卵,一年可產卵20至40次,每次含卵200至1000粒,每隻雌螺年產卵量達3至5萬粒、顆,繁殖力非常強。福壽螺雖是水生軟體動物種類,但可在乾旱季節埋藏在溼潤的泥土中6至8個月。

成年螺的呼吸器可伸到5至10釐米甚至更長,一旦暴發洪水或被灌溉時,它們便又再次活躍起來。

近年來,在雲南大理洱海流域內的水田、溼地、湖濱帶均已發現福壽螺。「為徹底清除福壽螺,確保生態系統安全,大理市人民政府決定打一場消滅福壽螺的人民戰爭。」大理市政府在這份防控工作通告中表達了滅螺的決心。

為鼓勵全民參與,搶抓滅螺時機,大理市號召,凡在流域範圍內的全體幹部職工和群眾,只要主動將採摘的福壽螺螺卵交屬地鎮政府及街道辦事處,將按每公斤螺卵40元的價格給予補助獎勵。

他們還要求,在開展人工摘除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藥劑,同時提示參與清理採摘的個人要注重防護,安全作業。

針對當地「放生」等習俗,當地還根據《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在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禁止放生或丟棄非本地水生物種,一經發現,相關部門將依法給予相應處罰。

水草上的福壽螺卵

人工清理仍是滅螺最有效的辦法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福壽螺原產中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及烏拉圭等,廣泛分布於北美、亞洲、非洲等十多個國家,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棲息於池邊淺水區。福壽螺食性廣,是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螺類,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歡吃帶甜味的食物,也愛吃水中的動物腐肉。

「福壽螺對水體的淨化有一定作用,但如果其種群數量過大,會搶佔本土螺類、魚類的餌料資源,影響洱海的生物多樣性。」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過龍根介紹。

面對有沒有更有效地化學或生物治理辦法時,楊君興研究員告訴記者,此次大理市的做法是可行的。目前正在進行的人工採集螺卵、捕撈螺體,看似「笨拙」,實際是最有效的辦法,只要抓住時機,集中力量,持續數年,會有一定的效果。

「化藥的使用,勢必汙染水體,並造成對其他水生物種的傷害;目前,用生物治理『一物降一物』也不可行,洱海和雲南其他高原湖泊一樣,歷史以來已形成了生物多樣的基本平衡,引進新的物種滅螺,會得不償失。」楊君興說。

據了解,今年6月以來,大理市每天出動130多人在沿洱海各鄉鎮的水域進行福壽螺和螺卵的清理,每天清理螺卵近30公斤。

近日,隨著福壽螺產卵量增加,全市每天出動450多人,每天清理出螺卵410多公斤。各鄉鎮對所打撈上來的成螺和螺卵進行無害化處理,曬乾後,再焚燒掩埋。

引入福壽螺又被「嫌棄」有原因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涼拌螺肉」是雲南大理、昆明等地居民普遍喜好的一道美食。與我國沿海地區一樣,福壽螺最初是以食用和養殖目的引進的,是可以食用的。

在我國大陸地區,最早由巴西籍華人在1981年引入,並在廣東中山市養殖,當時被視為高蛋白食品。1984年,福壽螺還作為特種養殖對象,在廣東省被廣為推廣,並很快被人工引種到了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浙江等地,並在中國長江以北的許多地區繁衍傳播。

但福壽螺也是廣州管圓線幼蟲的重要中間宿主,有的螺體含有3000至6000條寄生蟲,如若未充分加熱,食用後會引起嚴重的寄生蟲感染,產生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福壽螺帶寄生蟲,加之口感一般,因此頗被「嫌棄」,沒能像同是外來生物的小龍蝦一樣,成為夜宵攤上的「寵兒」。「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千萬不能生吃或半生吃,也不要吃涼拌或燒烤福壽螺。」過龍根提醒說。

此外,在人為引種傳入我國臺灣和南方部分地區及東南亞國家後,福壽螺失去了原有天敵的制約,而這些區域,恰恰是水稻的主產區,秧苗是其喜食的植物,氣候條件又十分有利於其生長繁殖,因此對這些地區的水稻生產造成了嚴重危害。

應對外來動物物種須打「持久戰」

外來入侵的動物物種不止福壽螺一個。近年來屢屢見諸報導的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造成不小危害;而非洲沙漠蝗也在威脅著南亞國家,並隨時有入侵我國南方和新疆等地的風險。

包含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等外來入侵動物眾多;此外,隨著人員貿易往來頻繁、交通日趨便捷,大量陸生植物、水生植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病毒等的入侵也不可能忽視。

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面對外來入侵物種,沒有一個可以一招制敵的方案,需要綜合防控。」李維薇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主持昆明動物博物館工作,長期從事生物入侵學研究。她建議由科研機構與各部委聯動,結合長期實戰的防控經驗,開展公眾科普宣傳、研發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制定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綜合防控策略。「我國應充分認識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的艱巨性、複雜性和長期性。」

在諸多外來動物入侵的過程中,除了自然和早期監管方面的原因,不恰當的放生行為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李維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放生作為一種宗教活動,在我國有著很長的歷史,但缺乏科學指導和相關法律法規。近年來,放生不僅導致生態入侵、放生動物大量死亡、危害公共安全和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等問題,而且違背了放生「尊重生命」的本意。

為此,她建議首先,各地應對放生物種多樣性、放生地點進行規範。此外,應對放生的生態環境進行跟蹤評估,並根據物種、生態環境容量實際,制定放生技術標準和程序,同時建立放生監管體系,並實施行政審批制。

另外,各級政府和生態環境保護機構還應及早綜合生物學知識、環境和已有放生地點,繪製放生地圖,既滿足公眾放生需求,又加強科學放生宣傳和教育,編制科普讀物,進行多維度宣傳。

「最後,各地還應建立群眾舉報機制,完善處罰機制,依法打擊非法放生行為。」李維薇也提醒公眾,切勿隨意放生巴西龜、小龍蝦、福壽螺、牛蛙等外來入侵物種。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大理市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小龍蝦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是解決不了的
    近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這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A festival is held in Jianli county of Central China's Hubei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delicacy of crayfish.
  • 雲南發現440餘種外來入侵物種 有美洲大蠊波斯菊等
    5月21日上午,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了雲南省境內發現的小管福壽螺、巴西含羞草、美洲大蠊等外來入侵物種441種4變種。
  • 雲南發布全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動物研究所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簡稱《名錄》),這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也是目前雲南省最準確、最系統、最權威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新京報訊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形勢嚴峻。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  新京報訊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中國阻擊外來生物入侵
    提起生物入侵,北京園林綠化部門對兩年前美國白蛾的侵入仍心有餘悸。當時,這種於1979年開始進入我國並先後蔓延到遼寧、河北、陝西、天津等地的外來物種,竟悄然進入北京中心城區,甚至連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及龍潭公園也相繼發現它們的蹤跡。
  •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 外來入侵物種什麼意思
    目前,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比如很多新病蟲害造成農業損失,因為改變生態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水土、氣候問題,那麼你知道外來入侵物種是指什麼嗎?外來入侵物種入侵途徑有哪些?趕緊了解一下吧!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雲南昆明,一條被水葫蘆堵塞的河道,水葫蘆成了當地的「綠色汙染物」。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最近一次調查,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8月4日消息,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伴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快遞等新業態,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造成的生態安全風險明顯增加。
  • 大銀魚西番蓮仙人掌入列 雲南發布最全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發布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準確、最權威的《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收錄441種4變種。作為我國生物多樣性大省和西南重要的生態屏障,受特殊的地理、地形、氣候等條件影響,雲南已成為外來物種入侵的「重災區」。
  • 「吃」不能解決問題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的不僅僅是生態,還有糧食生產安全!
    上篇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我國入侵物種第一名,雲南80%土地已被入侵,還在不斷擴散
    物種入侵事件,在這個時代已經非常普遍了,很多人會認為中國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並不普遍,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我國是一個深受外來物種入侵傷害的國家 ,截至2013年,確定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有544種,其中造成危害嚴重的有100多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有50多種。我國每年因為入侵物種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
  • 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關於發布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通知(此件業經中科院李家洋會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中科院有關研究所(院):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該名單的發布不僅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對相關部門和地方及科研單位開展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
  • 外來入侵物種——反枝莧
    截至2020年8月,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入侵歷史19 世紀中葉發現於河北和山東。本種的入侵途徑主要為人工引種或農產品運輸傳播擴散。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網友的調侃固然可以付諸一笑,但是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近幾年卻層出不窮,並且危害越來越大。目前,重慶外來入侵生物多達53種,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有空心蓮子草(水花生)、鳳眼蓮(水葫蘆)、福壽螺等6種。入侵路徑作為有用植物引入一般而言,外來物種的進入分為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兩種途徑。
  • 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在邕舉行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靜 通訊員/鄧蕾雅)10月14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主辦,中國農學會、廣西農業農村廳承辦的2020年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培訓宣傳活動在南寧市舉行。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020年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引發關注。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