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雲南!兩個全新物種被發現,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出現?

2020-12-03 三體使者

據報導,近日,來自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和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我國雲南地區,發現了2個全新的植物物種,它們一個取名為紫花黃藥,一個取名為大葉可愛花,光是從名字上來看,它們就美麗極了!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新物種的?

我國雲南,自古以來就是物種繁茂之地,無論是對於遠古生物的研究,還是對於現生物種的尋找,科學家們在雲南也經常會有收穫。

比方說在去年,雲南地區就發現了不少新物種,例如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小飛鼠」,它被取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屬於比氏鼯鼠種群的一員,不過發現它的時候,這種「小飛鼠」就已經是瀕危物種了。

同時,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園裡,科研人員還找到了海棠屬的植物新物種,並且在西雙版納還找到了一種背上花紋好像是「猴子臉」的全新昆蟲物種——先導板蟹蛛,以及另一種全新的植物物種——勐海西番蓮。



由此可見,在我國雲南地區,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物種被發現,這次也就不例外了,作為新物種的高發地區,這次的紫花黃藥,也是在西雙版納發現的。

當然,從發現到確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很多物種之間差別是非常細微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物和標本等來進行分析鑑定,才可以最終確認它到底屬不屬於一個新物種。

比方說在研究紫花黃藥的過程中,早在2017年就發現它了,但是一直到近期才通過詳細的形態對比後,最終確認了它新物種的身份,而它與其它黃藥相比,唯一的區別只有花朵的顏色和花朵上帶有斑點,而且在確認後,還需要在國際上受到認可才可以。



而另一種新確認的大葉可愛花,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植物,目前僅在我國發現了2個物種和1個變種,而且所在地也都主要在雲南地區。

同樣,大葉可愛花也發現了多年的時間,最終經過詳細的對比和分析後,確認了它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200萬年的時間了,特別是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也是一直不斷在自然界中去尋找未知的事物,那麼,為何一直到今天,地球上仍然不斷有新物種被發現呢?



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現身?

現代研究認為,大約42.8億年之前,最早的生命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了,而人類對於地球而言,其實出現的時間是非常晚的,包括現生很多物種,它們起源的時間也都有比人類要早很多。

同時,地球上的物種遍布世界上各個角落,比方說曾經科學家們認為,海底高壓、缺氧的環境,海底一萬米的地方,已經不可能有生物存在,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在目前已知的世界最深地點——馬裡亞納海溝中,海底一萬米以下,仍然有生物生活在那裡。

同時,地球上的物種還分為可見的和不可見的,不可見的物種普遍都是微生物,研究認為,地球上的微生物物種數量,至少是以「百萬」為單位來計算,不過,人類目前已知的物生物物種,連個零頭都不到,自然伴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也就會不斷有新的物種被發現了。



讓我們繼續拿海洋來說,海洋中人類未知的地方大約有90%,研究認為,人類對於海洋生物的了解,可能僅有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海洋中也有數百萬種未知物種等待著被人類發現,陸地上也是如此。

特別是在很多人煙稀少的地方,越是相對原始的環境中,就越容易有未知的物種生活在那裡。所以,從古至今,人類才不斷發現新的物種。

當然,事實上由於地球上的物種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可能一些未知物種還沒有被發現,它們就已經滅絕了,畢竟自然界中的是生存法則是非常殘酷的,一些在生物鏈中可有可無的物種,也勢必被自然界所淘汰。



希望未來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可以發現更多的地球新物種,也希望有一天人類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也發現地外生物,一起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雲南再次發現新物種,為何自然界頻繁出現新物種?環境正在變好?
    近段時間根據云南自然保護區報告來看,雲南地區發現了兩個全新的植物種類,它們一個名字叫紫花黃藥,另一個則叫大葉可愛花,我們只聽它們的名字,會認為它們長相一定特別美麗可愛,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1次在雲南發現新物種出現,要知道今年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能夠出現新物種是一件極為不容易的事情,這時候大家猜測
  • 雲南又發現新物種!名字很可愛,為什麼雲南會有那麼多新物種
    我國雲南地區,因為氣候多樣性和複雜的地貌特徵,自古以來,就是生物們的重要棲息地,根據數據統計,我國脊椎動物和獸類動物中的53%、昆蟲類動物的52%、鳥類動物的65%,都生活在雲南,而且其中包含著多種珍稀物種,甚至有一些只分布在雲南地區。此外,由於特殊的生態環境,雲南也不斷有新的物種被發現。
  • 雲南再次發現新物種,「運氣海芋」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巧合的是,前段時間在雲南發現了新物種,科學家聲稱它的出現意味著地球的環境正在變好,這是真的嗎?雲南發現新物種今年地球上出現了很多新物種,同時有一些物種正在瀕臨滅絕,可以說環境讓它們難以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前段時間雲南竟然出現了一種罕見植物,它之所以罕見,是因為它對當地的環境要求極高,如果當地的環境不好,是難以出現這種新物種。
  • 兩個新發現物種,都在雲南!
    科研人員新發現兩個物種紫花黃藥和大葉可愛花,均在雲南 2020-11-27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發現兩個魚類新物種 長有吸盤喜歡激流(圖)
    昨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整理採自於李仙江流域華吸鰍魚類標本時,發現了兩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李仙江華吸鰍和大口華吸鰍。  新發現的兩個物種採自李仙江流域,位於普洱市江城縣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的交界處。
  • 全新植物物種被認定!在雲南的原始森林中,發現了珍稀球蘭
    大自然是個神奇的地方,不僅包羅萬象,甚至會產生我們從未見過和聽過的全新物種,也因為如此,人類對於全新物種的發現,始終保持著一種探索和謹慎的態度,畢竟人類對生物的認識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最近,我國有關部門,權威發布了一則新物種提示,據悉在雲南龍陵小黑山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全新物種,為其取名為「高黎貢
  • 物種不斷滅絕,為何很少聽到新物種誕生?其實原因很簡單!
    物種不斷滅絕,為何很少聽到新物種誕生?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地球上生命不斷的更迭,在一個新生命出現的同時,也會有一個生命的逝去。地球上的新物種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如果只有物種的滅絕而沒有新物種誕生,那麼物種的多樣性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根據目前聯合國發布的報告來看,地球上一共有870萬種生物,陸地生物有650萬種海洋生物220萬左右。當然這個數值有130萬左右的偏差,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生物種類大概是740萬到1000萬之間。
  •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雲南新發現5個兩棲類物種 2020-05-16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生物學家整理博物館時,發現神秘史前生物,這是一個全新物種!
    新物種翼龍被發現研究者表示,在尋找史前鯊魚刺的過程之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翼龍顎片,雖然看起來和鯊魚刺的區別並不大,但是這塊翼龍顎片上,既然有著很多神秘的小洞,通過研究,這些小洞的主要作用是連接著表皮神經,可以幫助翼龍更好地捕捉食物。
  • 雲南河口發現錦葵科新物種
    本報訊(記者 李樹芬 黃翹楚 通訊員 張貴良 向建英) 近日,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植物分類學學術期刊上發表錦葵科新物種——大圍山梧桐,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 雲南省發現兩個魚類新物種 具有重要意義
    新物種華吸鰍 記者 付興華 攝中國日報網消息:昨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整理採自於李仙江流域華吸鰍魚類標本時,發現了兩個新物種,並命名為李仙江華吸鰍和大口華吸鰍。新發現的兩個物種採自李仙江流域,位於普洱市江城縣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的交界處。據陳小勇副研究員介紹,早在2003年,因為要建設土卡河水電站,研究人員到李仙江流域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調查。從那時起,就陸續在李仙江流域採集了幾批魚類標本,當時就發現華吸鰍似乎有所不同,可能涉及多個種類。但當時由於沒有開展相關研究,這批標本就一直存放在標本館裡。
  • 雲南發現2個新物種
    雲南發現2個新物種】雲南發現大葉可愛花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在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兩個新物種:紫花黃藥、大葉可愛花。其中紫花黃藥為新亞種,大葉可愛花為中國新記錄種。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 人民網
  • 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雲南發現新物種「大圍山梧桐」 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添了新成員 2020-11-06 17:11:54 來源:新華網 據云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日,該部門聯合西南林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
  • 我國發現2個「新物種」,已經消失90年的植物,為何再次出現?
    雖然地球上的生物種群數不勝數,但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地球上的生物已經幾乎達到飽和,似乎所有的生物早就已經被我們盡收眼底,如果在陸地上要再發現一個新生物就非常困難了,就像是在一張空白的畫紙上,我們可以不受限制的隨心而畫,但是在已經做好畫的圖紙上想要再添一筆,那可就變得非常不容易了。
  • 我國發現2個「新物種」,已經消失90年的植物,為何再次出現?
    雖然地球上的生物種群數不勝數,但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地球上的生物已經幾乎達到飽和,似乎所有的生物早就已經被我們盡收眼底。如果在陸地上要再發現一個新生物就非常困難了,就像是在一張空白的畫紙上,我們可以不受限制的隨心而畫,但是在已經做好畫的圖紙上想要再添一筆,那可就變得非常不容易了。
  • 【魅厲雲南】在雲南經常有新物種出沒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動植物...
    目前該物種只在滇東南境內發現2個分布點,而且居群數量很少,是一種典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亟需採取拯救保護措施。,2019年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發現該物種活體尚屬首次。,通過形態對比和分子證據發現其應該為一新種,並將其命名為先導板蟹蛛。
  • 雲南發現兩棲類新物種黃連山灌樹蛙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1月2日從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在黃連山掌突蟾這一新物種被發現後,又一新物種黃連山灌樹蛙(Raorchestes huanglianshan)在黃連山被發現,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ORIGINAL ARTICLE期刊。
  • 滅絕52年後現身,消失63年重回視野,為何物種屢次消失又出現
    2020年的一項科學研究指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陸地動物,飛禽類,海洋動物類總數量減少了3分之2,有人不斷猜測,這是否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前奏,但在最近幾年,自然界中屢次出現動物滅絕後又重新出現的離奇故事。
  • 滅絕52年後現身,消失63年重回視野,為何物種屢次消失又出現
    2020年的一項科學研究指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陸地動物,飛禽類,海洋動物類總數量減少了3分之2,有人不斷猜測,這是否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前奏,但在最近幾年,自然界中屢次出現動物滅絕後又重新出現的離奇故事。
  • 新物種!雲南發現「花仙子」瑞麗舞花姜
    日前,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迎來新年開門紅,一種形似「花仙子」的植物新種——瑞麗舞花姜被發現。據介紹,由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相關科研人員組成的調查組,從2019年開始聯合在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