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近日,來自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科學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Taiwania》和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我國雲南地區,發現了2個全新的植物物種,它們一個取名為紫花黃藥,一個取名為大葉可愛花,光是從名字上來看,它們就美麗極了!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新物種的?
我國雲南,自古以來就是物種繁茂之地,無論是對於遠古生物的研究,還是對於現生物種的尋找,科學家們在雲南也經常會有收穫。
比方說在去年,雲南地區就發現了不少新物種,例如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小飛鼠」,它被取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屬於比氏鼯鼠種群的一員,不過發現它的時候,這種「小飛鼠」就已經是瀕危物種了。
同時,在雲南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園裡,科研人員還找到了海棠屬的植物新物種,並且在西雙版納還找到了一種背上花紋好像是「猴子臉」的全新昆蟲物種——先導板蟹蛛,以及另一種全新的植物物種——勐海西番蓮。
由此可見,在我國雲南地區,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物種被發現,這次也就不例外了,作為新物種的高發地區,這次的紫花黃藥,也是在西雙版納發現的。
當然,從發現到確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很多物種之間差別是非常細微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物和標本等來進行分析鑑定,才可以最終確認它到底屬不屬於一個新物種。
比方說在研究紫花黃藥的過程中,早在2017年就發現它了,但是一直到近期才通過詳細的形態對比後,最終確認了它新物種的身份,而它與其它黃藥相比,唯一的區別只有花朵的顏色和花朵上帶有斑點,而且在確認後,還需要在國際上受到認可才可以。
而另一種新確認的大葉可愛花,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植物,目前僅在我國發現了2個物種和1個變種,而且所在地也都主要在雲南地區。
同樣,大葉可愛花也發現了多年的時間,最終經過詳細的對比和分析後,確認了它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200萬年的時間了,特別是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也是一直不斷在自然界中去尋找未知的事物,那麼,為何一直到今天,地球上仍然不斷有新物種被發現呢?
為何自然界不斷有新物種現身?
現代研究認為,大約42.8億年之前,最早的生命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了,而人類對於地球而言,其實出現的時間是非常晚的,包括現生很多物種,它們起源的時間也都有比人類要早很多。
同時,地球上的物種遍布世界上各個角落,比方說曾經科學家們認為,海底高壓、缺氧的環境,海底一萬米的地方,已經不可能有生物存在,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在目前已知的世界最深地點——馬裡亞納海溝中,海底一萬米以下,仍然有生物生活在那裡。
同時,地球上的物種還分為可見的和不可見的,不可見的物種普遍都是微生物,研究認為,地球上的微生物物種數量,至少是以「百萬」為單位來計算,不過,人類目前已知的物生物物種,連個零頭都不到,自然伴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也就會不斷有新的物種被發現了。
讓我們繼續拿海洋來說,海洋中人類未知的地方大約有90%,研究認為,人類對於海洋生物的了解,可能僅有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海洋中也有數百萬種未知物種等待著被人類發現,陸地上也是如此。
特別是在很多人煙稀少的地方,越是相對原始的環境中,就越容易有未知的物種生活在那裡。所以,從古至今,人類才不斷發現新的物種。
當然,事實上由於地球上的物種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可能一些未知物種還沒有被發現,它們就已經滅絕了,畢竟自然界中的是生存法則是非常殘酷的,一些在生物鏈中可有可無的物種,也勢必被自然界所淘汰。
希望未來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可以發現更多的地球新物種,也希望有一天人類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也發現地外生物,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