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破壞的原因,或許是地球氣候變極端的原因,地球物種數量一直在減少之中,曾經稱霸整個地球的物種也已經滅絕了,比如說霸王龍,蛇頸龍和猛獁象,很多人也表示,在農村裡,小的時候飛鳥隨處可見,每天清晨都能聽到鳥兒清脆的叫聲,現在幾乎都看不到了,也極少聽到了。
2020年的一項科學研究指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陸地動物,飛禽類,海洋動物類總數量減少了3分之2,有人不斷猜測,這是否是第6次物種大滅絕到來的前奏,但在最近幾年,自然界中屢次出現動物滅絕後又重新出現的離奇故事。
你的確沒有聽錯,不少動物被科學家宣布滅絕了,絕跡很多年後,沒想到又重新出現我們視野裡,而且數量還不少,幾乎可以說是全部恢復了,比如在13.6萬年前滅絕的動物白喉秧雞,如今又隨處可見,這體現了它們的生存智慧和超強適應能力,值得人類去重視和研究。
巴西青蛙滅絕52年後再次現身
巴西是一個自然環境不錯的國家,但是近幾十年來也出現了較廣泛的物種滅絕事件,其中一種巴西青蛙最後一次被人類發現是1968年,之後不管研究團隊怎麼尋找都沒有找到,於是失望的科學家宣布它滅絕了。一般來說,一個物種數量越來越少,最後看不到了,基本被認定是滅絕了。
但在2020年裡,《分子生態學》一篇科學文章表示,當科學家在使用一種新技術方法尋找後,無意在巴西兩個地區找到了這種被宣布滅絕52年的巴西青蛙,只不過數量已經不是很多,但足夠該物種繼續生存和繁衍下去,因此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新研究發現,科學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事實上我國也出現了這樣的離奇例子,一種十分罕見飛鳥被宣布滅絕後,如今又被我國專家發現了,這種飛鳥就是中華鳳頭燕鷗,據說比被譽為國寶的大熊貓還要罕見的多,如今再次被發現了,讓我國長期關注中華鳳頭燕鷗的鳥類專家激動得不得了。
消失63年之久的中國物種在福建馬祖列島重回視野
一種被稱為中華鳳頭燕鷗的物種過去主要棲息在中國山東海岸,不過寒冬到來後,遷徙到較熱海岸,例如廣東、福建等地區,但是從上個世紀開始,中華鳳頭燕鷗數量越來越少,人們最後一次看到它是在1937年的山東青島,以後人類視野中再也沒有它活動的蹤影了,被認為是已經滅絕的物種。
但是到了2000年,離奇事件出來了,有人在福建馬祖列島發現了中華鳳頭燕鷗,它重回人類視野,而且數量還不止一隻,一共發現了8隻,同時還發現大量鳥蛋,這意味著數量很快越來越多。銷聲匿跡了63年的飛鳥竟然還活著,沒有真正滅絕,很快在全球科學界激起軒然大波,要知道中華鳳頭燕鷗被國人譽為「神話之鳥」。
我國也出現過滅絕植物重新回到人類視野的情況,在2020年,有新聞報導稱,在我國四川涼山發現了一種被確認消失了90年的植物物種,名為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之前被確認為在野外滅絕了,但現在又出現在我國,這真是一件讓人非常高興的事情,相信專家會好好地保護最後一棵野枯魯杜鵑物種。
為何物種屢次消失後又出現了
按照常理來說,很多物種進入瀕危滅絕狀態後,數量就會越來越少,消失之後就不會再出現了,因為當某個物種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後,無法維持正常繁衍後代後,只有等待滅絕的命運。這也是為什麼當一個物種消失不見後,科學家宣布該物種滅絕了。
但是地球自然界範圍很寬廣,當很多物種出現瀕危滅絕狀態後,可能會出現了自救行為,為了躲避天敵追殺,人類獵殺和食物危機等不利情況,可能遷移到某一個不受外界打攪小地方,氣候適宜,食物充沛,在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後,又出現了蓬勃的生命,物種數量又回來了。
如今,消失52年巴西青蛙後再次出現了,消失了63年之久的稀有物種中華鳳頭燕鷗也重回視野,對於自然界來說,這是一件大好事,我們更要好好地保護它們,讓種群發展壯大,不再再讓他們永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因為自然界物種一直都在減少,要知道地球不光是人類的,也是所有物種的。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