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根據物種數量的多少以及生存條件狀況,可以定義出該物種的瀕危等級,例如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和滅絕。
大部分物種的消失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首先是極危的狀態,野外生存數量非常少,甚至無法滿足種群的繁殖需求,最後新生個體數量小於死亡的數量,該種群個體最後在野外已經找不到了,也許存在某些孤獨的個體,但是沒有被發現,這個時候認為該物種野外滅絕。
例如我國的特有虎種華南虎,目前在野外已經幾十年找不到活著的個體了,被認為已經野外滅絕。但是在一些動物園裡仍然有華南虎的存在,因此說這個物種不能稱之為滅絕,但照目前的狀態,華南虎前景堪憂,但這也有沒有辦法完全是歷史的原因。
但最近很多消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物種依次被發現,科學家除了興奮可能還有些許的擔憂。
》今年五月枯魯杜鵑再次被發現
這個物種最早的標本是由美國的植物學家在四川西南部山區於1929年發現,此後再也沒有發現過它的存在,直到今年五月份,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人員,發現了已經單株枯魯杜鵑。
令科學家比較興奮的是枯魯杜鵑在2013年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和2017年的《中國高等植物紅色名錄》裡,都被認定為野外滅絕。而現在科學家重新發現了它的野外個體。
》消失52年的「活化石物種」再現地球
不久前一篇新聞登上了熱搜「科學家找到消失52年的最小大象」,其實就是「索馬利亞象鼩」(Somali sengi),該物種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不要小看它,雖然像是一隻小老鼠,但實際上在進化之路上和大象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
一雙又大又圓的眼睛再加上長長的吻,和大象還是有共同點的。這種小動物是15種「活化石物種」之一,在過去的2300萬年裡,通過化石證據發現,它們的標誌性形態幾乎沒有改變,保存著其祖先的形態。
》被宣布滅絕100年的象龜再次出現
地球上體型最大的一群陸龜,就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14個島嶼上,歷史上這些群島沒有被海水分離的時候,有一群象龜生活在這裡,但是隨著發展地球環境變遷,被海水分成14個島嶼,而曾經的陸龜也因為地理隔離,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演化,形成了不同的物種。
費爾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象龜就是分化的一個新物種,但是這種象龜已經接近100年沒有在費爾南迪納島上發現了,科學家也已經宣布它們滅絕。但是在一次科學考察中,科學家再次的發現了費爾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象龜的存在,這是一隻雌性個體,科學家也不清楚近百年它隱藏在何處。
》已經滅絕或者消失物種頻頻在地球上重現,有些令人擔憂,地下世界或許存在?
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這些消失幾十年上百年的物種頻頻現身,令人有些擔憂。地下世界的說法其實一直都存在,甚至還曾傳言過地心人的存在,但目前為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雖然人類的科技不足以完全的對地球內部細節進行探測,但是大體結構還是非常清楚的,地球內部呈現分層結構,從內至外分別是地核-地幔-地殼。
但是對於一些局部的細節,目前科學家無法探測清楚,但是從生物的生存發展狀況來看,地心世界無光、無資源、無食物,常規生物很難生存下去。
》總結
當然對於消失幾十年上百年的物種重新出現在地球上,科學家更願意相信它們是「漏網之魚」,在曾經的普查過程中沒有發現這些物種個體在野外有存活。
尤其是象龜這種生物,它們的壽命比較長,並且非常的不活躍,也許某些幼年的個體在角落裡沒有被發現,此後科學家也沒有再次去尋找它們。就這樣小象龜經過百年光陰漸漸的長大到衰老,最後還是被我們發現。
當然了,這個單一的個體也並沒有任何意義,無法幫助自己的種群繼續的繁衍後代,雖然它可能還會存活很久,但最終的結局幾乎已經被註定。滅絕了,就是從這個地球上永久的消失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