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52年象鼩重現地球,似鼠非鼠,大象親屬,是地球環境變好了?

2020-12-05 大臉科學視野

生物進化學說認為,現存地球物種都曾來自共同的祖先。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物種開始朝著不同的進化方向演變。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生物因因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消失或者滅絕,即使倖存一些,數量少得也很難被人類發現。不過在8月,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種消失了將近52年的物種,象鼩(qú),這再次引發了科學界的熱議。

象鼩是一種長得像老鼠的哺乳動物,體重不到1千克。除了鼻子有些長外,你可能完全不會將它和大象聯繫在一起。不過自然界總是這麼神奇,雖然它屬於象鼩科,但是和大象、海牛和食蟻獸確確實實屬於親戚關係

說它是大象親屬並非空穴來風。在白堊紀大滅絕前期,大象、海牛、象鼩都是非洲獸總目下的動物,基因結構非常相似。最早的象鼩化石甚至可以追溯到古新世時期,可以說象鼩是地球的古老民族之一。

此次發現的索馬利亞象鼩,是象鼩20個種類中最神秘的物種之一,因僅在索馬利亞被發現而得名。據最近的科學記載,上次發現這個物種已經是1968年了。而人類近些年對它的全部認知僅存於20世紀初收集的博物館39個標本了。

全球野生動物協會曾將象鼩列為「最渴望找到的25個消失物種」之一。由於學者對於其的生存環境只確定在索馬利亞附近區域,過去幾十年,對於這種非洲奇特的小型動物研究十分缺乏。而此次非洲之角國家吉布地的發現不僅打破了象鼩滅絕的猜測,也打開了對於象鼩生存新環境的評估。

研究團隊在從吉布地獲取消息後,在12個地點設置了1259個陷阱,利用食物香氣誘捕了12隻索馬利亞象鼩。通過對其自身狀態以及生存環境的評估,它們認為,吉布地附近的環境適宜,且物種種群也未受到特定威脅,其數量應該和其他種類的象鼩差不多。因此,研究團隊也建議IUCN將索馬利亞象鼩將其從紅色瀕危名單中剔除。

索馬利亞象鼩其實並不是科學家近年來發現消失又重現的物種。2020年5月,考察隊在西藏山區重新發現消失近90年的枯魯杜鵑;作為十大活化石物種之首的腔棘魚更是被認為在白堊紀末期就已從地球上滅絕,但在1938年之後,非洲多個國家陸續報導稱發現了這一至少4.1億年前的物種。

當然,不止這些。比如消失80年的豪勳爵島竹節蟲、消失近60多年的中華鳳頭燕鷗等等。這也讓很多人開始覺得是不是地球的環境變好了,以至於這些早已滅絕許多年的生物再次重回人們的視線。

我們有理由相信,環境的短期改觀或者局部區域改善,確實讓這些物種得以復活。準確的說,其實它們並沒有離開過,只是偏安一隅,不被人類發現而已。等到環境合適,又會重現江湖。

我們也要看到,即使許多像索馬利亞象鼩這樣的生物再次重現,且數量也非常可觀,但與其即將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物種相比,可能不值一提。聯合國報告曾指出,2019年全球近800萬種物種中,有100萬種正面臨滅絕,而人類活動在其影響因素中所佔的比重最大。

總之,消失52年的生物重現是一個好事情,但在歡慶之餘,我們需要看清楚人類正面臨的物種危機。有學者提出,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管是否屬實,維護地球環境,保護好地球的生物,是我們一直需要踐行的使命。

索馬利亞象鼩不是開始,更不是終點,物種保護的路還有更長要走!

往期回顧:

駱駝的駝峰不是用來儲水的,那裡充滿脂肪,也不能為駱駝解渴

為什麼人類喝的水需要過濾,而其他動物可以直接喝江河湖海的水?

相關焦點

  • 消失50年的神秘象鼩,大小如鼠但非鼠,鼻子如大象,今現身非洲!
    大自然的生物也一樣,它們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而不斷演化,所以即便有同一祖先(相對而言),但演化的不同分支在形態上的差距也是蠻懸殊的。比如重達5噸的大象和體重不到1000克、「似鼠非鼠」的象鼩是較近的親戚關係。
  • 消失52年的「象鼩」重現地球!總計捕獲12隻,被稱為活化石物種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種群可以說非常多,但是隨著地球生態系統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物逐步消失或滅絕,而更多稀缺性的生物是我們很難發現的,而在8月,科學家們再次發布了顛覆對稀缺生物群體探索的結論,發現了發現了一種消失很久的生物——Somali sengi《譯名「索馬利亞桑吉鼠」或「索馬利亞象鼩
  • 新疆天山驚現已消失30年的生物,似鼠又似兔,學者:終於找到了
    時代在快速的發展,人類也一直不斷的在前進的,這個世界在短短的時間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對這個世界具有主導性,而因為工業的發展等的,如今的地球環境惡化已經成為了人人皆知的問題。
  • 2020年鼠諧音四字吉祥語 新年祝福語含有鼠的吉祥語鼠諧音寓意好成語
    原標題:2020年鼠諧音四字吉祥語 新年祝福語含有鼠的吉祥語鼠諧音寓意好成語     2020年是鼠年,十二生肖又一輪,相信很多網友都需要含有鼠的吉祥語祝福別人,小編特地為大家準備了鼠年諧音吉祥語及新年祝福,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鼠」你最棒。
  • 已宣布滅絕物種卻頻頻重現,地球環境或在變好?
    恐龍的滅絕為人類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而當人類出現之後,這一現象卻發生了變化,地球上很多生物都在人類的幹預下,走向了滅絕的道路。尤其是現在,地球由於人類的活動正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聯合國環境署曾發布一篇報告「目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數十至數百倍。」
  • 消失52年的「象鼩」重現,百年前滅絕象龜再現,地下世界或存在?
    》消失52年的「活化石物種」再現地球不久前一篇新聞登上了熱搜「科學家找到消失52年的最小大象」,其實就是「索馬利亞象鼩」(Somali sengi),該物種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不要小看它,雖然像是一隻小老鼠,但實際上在進化之路上和大象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
  • 鼠年說鼠:「鼠」,你不知道
    鼠   年   說   鼠   2020年是農曆庚子鼠年,預示著一個新輪迴的開始。鼠,靈動活潑,能憑藉其機警於險境中脫身自保,也能依靠其敏捷在眾獸中一鼠當先。
  • 滅絕36年的雲豹又重現臺灣,地球環境正在變好?專家:且行且珍惜
    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時間,在這時間內地球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物種,這些物種也構成了我們美麗的地球。但是,地球環境的不斷變化,很多動植物也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生物我們只能通過化石去研究。和寒武級時期相比,地球上的生物減少了百分之95以上,這也主要因為地球上的環境逐漸惡化的結果,由此可見,環境對這些動植物的生存有多麼重要。可能是因為地球環境開始不適合它們生存了吧,也或許這就是達爾文口中的「適者生存、不合適者淘汰」。
  • 消失了52年的生物,重新回到地球上,它被稱為「最小的大象」
    提到大象,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大威猛。的確,動物園裡的大象,體重都是以噸為單位來計算的。不得不說,單從現存的陸地上的動物來說,大象差不多是體型最為龐大,體重最重的動物了。
  • 氣候變化下一個「犧牲品」,小頭鼠海豚只剩10頭,即將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 地球的生命體如今在氣候的改變之下,可以說是處於「面目全非」的模式,不少的生物都面臨滅絕和消失的情況,氣候的問題已經成為科學界最為嚴峻的問題。
  • 有「鼠」卻非鼠,叫「豬」卻是鼠,動物園裡有一群「鼠明星」
    在動物界中,廣義的「鼠」為所有齧齒目動物,有34科2300餘種,狹義的「鼠」特指鼠科,也有770餘種。 雖說平日裡大家對老鼠並不太喜歡,但在動物園裡,齧齒目或名字帶「鼠」的動物「明星」們,卻是一個比一個萌。除了海狸鼠這位真正屬於齧齒目、名字裡又有鼠的「主角」外,園裡還藏著名字有「鼠」卻非鼠、叫豬卻是「鼠類近親」的物種們,它們的故事也很有趣。
  • 2020「鼠」你最特別,送你「鼠」一「鼠」二好福氣
    除夕到,過年好,放鞭炮,好熱鬧,一家人,子滿堂,吃餃子,拉家常,看春晚,搶紅包,鐘聲響,新春旺,祝你鼠年啥都旺。8.鼠頭揚揚好運來,鼠眼圓圓看祥瑞,鼠須翹翹錢滿園,鼠身擺擺業登高,鼠尾掃掃體健安,鼠聲震震盡歡顏。祝您鼠年大吉!
  • 被稱為「活化石物種」,消失52年後再次出現,地球怎麼了?
    大家都非常好奇,地球到底在發生什麼?為什麼這些物種可以再次被發現?其實答案應該很簡單,地球的環境或在變好,或者說這些物種的生存化境在改善。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再次被發現物種的進化與滅絕在地球上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曾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幾乎每一次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種滅絕消失
  • 被稱為「活化石物種」,消失52年後再次出現,地球怎麼了?
    大家都非常好奇,地球到底在發生什麼?為什麼這些物種可以再次被發現?其實答案應該很簡單,地球的環境或在變好,或者說這些物種的生存化境在改善。,幾乎每一次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物種滅絕消失。但是過後物種依然會快速的蓬勃發展起來,目前地球上已知存在數百萬個物種,而科學家認為沒有發現的新物種可能也很多。此前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曾組織科學家團隊,對1200餘種多年來消失未出現的物種進行研究統計,並且從中挑選出了25種最想找到的「失蹤」物種,成為一個特有的名單,近年來科學家一直都在致力於尋找這個名單中的寶貴物種。
  • 「綠林好漢」刺鼠拯救熱帶樹木
    在儲藏黑棕櫚樹種子之前,刺鼠會將果肉剝掉,以防被其他動物發現。圖片來源:Christian Ziegler 刺鼠有貓一般大小,號稱齧齒動物中的「綠林好漢」。當刺鼠偶然發現同伴埋藏的種子時,它會把種子挖出來,然後藏到一個新的地方。當然,這種「搶劫」的行為是自私的,但是,一項新研究發現,刺鼠的這種行為可能拯救了一種熱帶樹木免於滅絕。
  • 納米比亞沙漠現長鼻鼠 外貌似老鼠基因近大象
    納米比亞沙漠現長鼻鼠 外貌似老鼠基因近大象 2014-06-28 16:20:07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李雨昕 在納米比亞古老火山地區發現的長鼻鼠毛色偏褐色,容易隱藏在山區環境中
  • 消失36年!2013年宣布滅絕的臺灣雲豹出現了,環境變好了?
    在科學中,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並且在最新的生物統計之中,我們全球面臨滅絕的生物也再提提升了一個高度。
  • 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原標題: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9日宣布,俄航天部門4月19日發射的「生物型-1M」生物實驗衛星當天攜帶壁虎等多種實驗生物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說,該衛星的返回艙降落在奧倫堡市東北方向約100公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