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的新黑洞論文翻譯:與合著者安德魯斯特羅米格訪談

2021-01-15 微微淚笑

AS:紅外結構意味著在最長波長處變化的事物的行為。在過去的兩年中,我發現我認為關於長波長結構的一些非常令人驚訝的事實不僅僅是量子引力,還有量子電動力學。很顯然,[這些事實]對黑洞信息難題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們暗示說,在黑洞摧毀信息的論點中所假設的一些事情顯然是錯誤的。這就是這一切的開始。

SF: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假設。一個涉及黑洞的最終蒸發狀態,另一個涉及無毛定理。

AS:第一個與真空有關。能量最低的是真空。人們一直認為量子引力或量子電動力學中的真空是唯一的 - 只有一個零能量狀態。而且我在過去幾年所展示的是這種假設是錯誤的。實際上有無數種不同的真空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所表現的內容隱含在其他人所說的事情中。這一切都是從Steve Weinberg 和 Bondi,van der Burg,Metzner和Sachs在20世紀60年代完成的兩個不同工作體系的等價性開始的。

在我早期的論文中,我明白這一點否定了史蒂芬的[原始黑洞信息損失]論證 - 它表明其中一個假設是錯誤的。但是我還沒有開始仔細研究它們,因為我必須更好地填寫這個故事。現在發生的事情是,我們開始仔細研究這個故事是如何在周圍出現黑洞時實施的。

SF:史蒂芬霍金是本文的作者,所以我認為他同意他原來的論點有這種缺陷。

AS:對。我想這就是他為什麼會興奮的原因。人們對他的論點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批評,並且在我的印象中,他正確地反對所有這些觀點。但是這個,他聽到了,他似乎立即同意這是關鍵。事實上,正如你從斯德哥爾摩發生的事情中學到的,他比我更確定這是理解黑洞信息的缺失環節。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多次驚訝於事情的發展,我沒有做出任何預測。但是我們現在正在遵循一個邏輯流,我們將看看它的含義。我相信會有更多的驚喜。但這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第一步。

SF:文中的下一步似乎很重要:你說無毛定理是沒有根據的,事實上,黑洞有「軟毛」。

AS:對。在我以前的工作中,我說過,根據我發現的這些守恆定律,黑洞必須有某種頭髮。但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在方程中描述它。這就是我們在這裡理解的:如何描述它以及如何進行計算。

SF:在新的論文中,「軟頭髮」是指「軟」光子和引力子。在這種情況下,「軟」意味著什麼?

AS:軟意味著沒有太多的能量或者零能量。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這種用法就出現了。關鍵的微妙之處,如果你把真空,你給它添加一個光子的一些能量你得到一個新的狀態。這是一個與能量 E不同的量子態,並且它具有不同的角動量,因為光子具有自旋。但是現在假設你考慮一個能量為零的極限。然後你增加一些沒有能量的真空。所以它仍然是一個零能量狀態,但你已經改變了它的角動量。那是一個新的狀態,還是同一個狀態,或者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思考?

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非常準確地說明你對兩個不同國家的含義。我以一種我認為理論物理學家的世界同意的方式做了這件事,我將這一切做得非常精確。而且我表明它實際上是一個不同的狀態,而且不同的狀態是對稱相關的。與這種對稱相關的是守恆定律。我認為這些論文是正確的,這是普遍接受的。

所以這就是軟粒子。這是一個零能量的粒子。當能量變為零時,由於能量與波長成正比,因此它也分布在無限大的距離上。如果你喜歡,它會遍布整個宇宙。它以某種方式跑到邊界。我們從中學到的是,如果你將一個零能量粒子添加到真空中,你會得到一個新的狀態。所以有無限多的空泡,可以認為是由於加入了軟光子或軟引力子而彼此不同。

我們在本文中展示的是黑洞也是如此。這就是黑洞有頭髮的感覺:它們可以有不同數量的軟光子或軟引力子。

SF:在論文中,你認為這些粒子一起構成軟毛,通過稱為「超翻譯」的方式沉積在黑洞中。你能解釋一下這個過程嗎?

AS:黑洞的地平線具有奇怪的特徵,即它是一個球體,它以光速向外擴展。對於球體上的每一點,都有一束光線。所以它由光線組成。但它沒有變大,這是因為重力和空間的曲率。順便說一下,這就是為什麼黑洞內部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脫離 - 因為黑洞本身的邊界已經在以光速運動。

我們都知道黑洞的這種對稱性,我們都知道你可以沿著所有的光線均勻地向前和向後移動。但還有另一種對稱性,這是本文中的新事物(儘管其他各種形式的討論已在其他地方討論過)。這是個別光線上下移動的對稱。看到,單獨的光線不能相互交談 - 如果你騎在光線上,因果關係阻止你與騎在相鄰光線上的人交談。所以這些光線不會束縛在一起。您可以相對於彼此上下滑動它們。這種滑動被稱為超級翻譯。

在某種程度上,它看起來像你沒有做任何事情。想想一束無限長的吸管,然後相對於另一個上下移動。你在做什麼,或不是?我們展示的是你正在做一些事情。事實證明,增加一個軟引力子有一個替代的描述,作為一個超級平移,其中你將這些光線相對於另一個來回移動。

這是對黑洞的超級翻譯。超級翻譯是在20世紀60年代引入的,他們所談論的不是構成黑洞視界的時空邊界的光線,而是構成無限遠處時空邊界的光線。這個故事從分析這些超翻譯開始。

SF:因此,通過超轉換植入的軟光子和引力子存儲信息,因為它們是信息存儲的「全息板」上的「量子像素」。[編者按:關於全息原理的快速入門,請觀看此視頻。]他們以什麼方式存儲信息?一個零能量光子在地平線上「落地」並保存關於落入的粒子的信息意味著什麼?

AS:讓我回到平坦空間中的軟光子或引力子。隨著粒子的能量變為零,其波長在更大和更大的區域上擴散。當它的能量為零時,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生活在時空的邊界上。現在黑洞的地平線是一個三維表面。球體周圍有兩個角度方向。然後是時間方向,這實際上是輕微的,因為地平線正在以光速移動。而那個輕盈的方向有一個邊界。如果你走到那些光線的盡頭,就有一個邊界。而這個邊界就是全息圖的生命。因此,軟光子或引力子 - 當你將它們添加到黑洞中時,它們可以被認為是生活在這個邊界上。

我們證明當帶電粒子進入時,它會向黑洞添加一個柔和的光子。所以它增加了黑洞的頭髮。更一般地說,如果有任何粒子進入 - 因為所有的粒子都帶有質量並且與重力耦合 - 它們總是添加一個軟引力子。所以有一種錄音設備。這些軟的光子和引力子記錄了進入黑洞的信息 - 比我們以前認為的這種機制所記錄的無限多的信息。現在是否所有的信息都被這個機制記錄下來......我敢肯定,答案是否定的,但是這個機制有一些概括,然後就更加混亂了。

SF:好的,所以墜落的顆粒會在黑洞的地平線上沉積軟顆粒或毛髮。在黑洞形成之後的第一個無限微小的瞬間呢?它是否有任何這些軟粒子在其地平線上?有沒有從一開始就說什麼來形成黑洞?

AS:首先讓我首先說明黑洞明顯延伸的真空。我可以更清楚地說出來,並且更真實地說出真空。如果你在真空中加入一個柔光子,你會得到一個新的狀態,它比舊狀態有更多的光子。兩種不同真空狀態不同的光子的相對數量是一個明確定義的問題。但絕對數字不是。我可以說真空A比真空B具有更多的光子,但我不能說他們中哪一個沒有。這是一種任意的慣例。所以我沒有真正以你提出的方式仔細地解決這個問題,但我猜測對於「沒有軟光子的黑洞是什麼」這個問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可以說一些有更多或一些有少。

這是微妙之處的一部分,對吧?三四年前,甚至現在,沒有聽過我論文的人可能會說,軟光子的真空與沒有軟光子的真空相同。這件事分散到無限,並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我們學到的一個教訓是,無限時空的邊界對於仔細記錄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你想要學習像黑洞信息這樣的東西時。

SF:所以信息存儲在表面上。當黑洞蒸發時會發生什麼?

AS:我們討論在黑洞中添加軟光子。如果比較兩個不同的黑洞,只是增加一個不會改變能量的軟光子,它們就是不同的黑洞。然後你讓他們蒸發。它們應該蒸發成不同的東西。實際上,我們給出了一個精確的公式,這是我們論文中由於有或沒有軟光子的黑洞導致的量子態差異的主要結果之一。

SF:你在論文中寫道,這些軟毛的最小尺寸與普朗克長度和 Hawking-Bekenstein公式之間存在一種暗示關係,它將黑洞的熵與其事件視界的面積聯繫起來。

AS:[Jacob] Bekenstein和霍金40年前所得出的面積熵法進行了預測。如果我們擁有了解量子黑洞動力學的所有要素,就可以預測有多少全息像素。這必須完全正確。直到我們掌握所有的細節,它才會完全正確。

有一件事從一開始就困擾著我們這個權利:為什麼這不允許無限量的信息?我們不想要無限量的信息。最終我們想用某種方法來恢復霍金 - 貝肯斯坦面積熵法。它看起來像我們得到了無限的頭髮,因為你似乎能夠擁有這些具有任意小的角度定位的軟光子。但是沒有任何物理方法可以激發其中的一種。所以這些並不是物理上可以實現的黑洞狀態。

SF:比普朗克長度更小的那些?

AS:比普朗克長度小的那些。我不知道如何植入這樣的頭髮。

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建議試圖理解黑洞熵,這些黑洞熵使得區域的正確性得到了正確的比例 - 但是沒有得到正確的四分之一[方程式]。真正的酸性測試,我們還沒有通過,正在得到那四分之一。這就是字符串理論所能做到的,這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諸多思考的轉折點。但是我們還沒有在這裡得到這個四分之一。

SF:前方有一條清晰的道路嗎?

AS:我在董事會列出了35個問題,每個問題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如果你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舞臺,因為有些我們不明白的東西,但是有一些我們可以做的計算,這肯定會揭示它。我簡單地提到了這一點,但是有更豐富和更大的東西,同時比稱為超旋轉的超旋轉更加神秘。

SF:超旋轉?

AS:它們是無限遠處的另一種對稱性,您不只是將光線上下移動,而是將它們相對移動。你交換他們。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它們,它們將變得更加重要。但他們是一個更新的東西。超翻譯在20世紀60年代被理解。超旋轉是人們十年前才開始關注的東西。但是我們在過去兩年中了解了很多關於超旋轉的知識。

我也認為人們對糾纏熵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繫。這需要納入這個總體框架。所以在這一點上有很多非常具體的事情要做。

相關焦點

  • 史蒂芬霍金:「沒有黑洞」
    大多數物理學家都滔滔不絕地寫了一篇聲稱「沒有黑洞」的論文 - 至少不是我們通常想像的那種 - 可能會被解僱為曲柄。但是,當重新定義這些宇宙運動員的呼籲來自史蒂芬霍金時,值得注意。在網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這位位於英國劍橋大學的物理學家,以及現代黑洞理論的創造者之一,摒棄了事件視界的概念,即無形邊界被認為是每個黑洞的籠罩,沒有任何東西,甚至光線都無法逃脫。
  • 霍金的最後一篇科學論文發表:黑洞和柔軟的毛髮
    編者註: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篇科學論文已經由物理學家發表,他們與這位今年3月14日已故的宇宙學家合作,一起研究霍金畢生致力於理解當物體落入黑洞時信息會發生什麼,向我們解釋了如何提高我們對宇宙永恆奧秘之一的理解。這項研究解決了理論物理學家稱之為「信息悖論」的問題,在霍金去世前完成的。
  • 被滅絕預言籠罩的世界:史蒂芬·威廉·霍金
    他是Dennis Stanton Avery和Sally Tsui Wong-Avery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研究主任和劍橋理論宇宙學中心的創始人,他為普通讀者撰寫的其他書籍包括 A Briefer時間史,論文集 黑洞與嬰兒宇宙 和 宇宙中的堅果。
  • 現代技術正在完善史蒂芬霍金的黑洞理論
    史蒂芬·霍金關於暗物質的最著名的理論之一,這種神秘而無形的物質是由原始的黑洞組成的,最近遭受了巨大的打擊。而這一打擊來自一個巨大的望遠鏡,所做一次拍攝整個星系的圖像。雖然調查結果並沒有完全否定霍金的觀點。但他們認為,原始黑洞必須非常小才能構成暗物質。
  • 100位影響世界的科技達人——史蒂芬·威廉·霍金
    「物理學家」、「數學家」、「宇宙學家」、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科學家,他就是「宇宙之王」——史蒂芬·威廉·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那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霍金的父母為了躲避戰火從倫敦搬遷到牛津,就這時,霍金呱呱墜地,
  • 黑洞會把我們生存的地球吞噬麼?霍金生前的學術論文會是答案麼?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黑洞會把我們生存的地球吞噬麼?霍金生前的學術論文會是答案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自古以來都沒有停止過,然而當我們說起太空中最神秘的東西,那就莫過於黑洞了,因為黑洞至今也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現在如果讓一個人說說,到底什麼是黑洞?
  • 「科學」史蒂芬·威廉·霍金和他的宇宙黑洞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牛津郡牛津城人,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21世紀「宇宙之王」。霍金在21歲時不幸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但是他憑藉超人的毅力對物理學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取得了許多超越前人的重量級研究成果,並多次獲得科學界及政府頒發的頂級榮譽,成為全球知名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當霍金去世時,引發了全球各界的廣泛悼念;霍金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
  • 史蒂芬霍金的骨灰埋葬在牛頓和達爾文之間
    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史蒂芬霍金於3月逝世, 他的骨灰埋葬在倫敦西敏寺的兩位傳奇科學家的安息處。星期五, 他的骨灰被放置在艾薩克牛頓和查爾斯·達爾文墓之間。霍金死於 76 , 這是他幾十年來所生活的一種漸進性神經變性疾病。演員本篤 Cumberbatch, 誰扮演霍金在 BBC 戲劇, 提供了閱讀服務, 這是出席了超過1000人。太空人蒂姆峰也提供了閱讀。
  • 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 霍金去世!成名書籍:時間簡史
    根據英國的天空新聞等多家新聞媒體報導,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說道史蒂芬.霍金,讓人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成名書籍:時間簡史,一本關於宇宙本性的前沿知識,對宇宙的起源,時間的變化等等,即便作為一個物力小白,天文小白,對裡面的很多具體的內容都看不懂,但也極大的開闊了我的眼界。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這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 霍金以新理論破解「信息悖論」
    現在,史蒂芬·霍金等人提出了新解釋:落入黑洞的粒子的信息部分被位於視界線(黑洞邊界)的粒子組成的「柔軟毛髮」所「俘虜」,這些信息並沒有消失,但很難還原和破解。相關研究發表在arXiv上。  去年3月,霍金對黑洞理論進行了修改,宣稱黑洞實際上是「灰色的」。新「灰洞」理論稱,物質和能量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
  • 牛津大學緬懷史蒂芬·霍金教授
    3月14日牛津大學緬懷史蒂芬·霍金教授(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他是最知名的牛津學子之一,享年76歲。霍金教授在牛津大學本科時照片在劍橋大學,他作為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而聞名於世
  • 霍金是對的!科學家稱:在實驗室創造的「黑洞」證實了霍金輻射
    在第一張黑洞圖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輪到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為他畢生的部分工作辯護了。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已經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霍金輻射假設,由於量子物理和引力的不同因素,黑洞從表面發出輻射。為了驗證這一理論,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轉向了聽起來很瘋狂的科學:創造他們自己的黑洞。
  • 史蒂芬霍金那些不為人知的幽默
    人們映入腦海的會出現三個名字,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沒錯,史蒂芬·威廉·霍金,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世人稱為「宇宙之王」。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售出1000萬冊以上。上天給了他一顆聰明的大腦,卻同時拿走了他健康的身體。
  • 霍金臨終論文公開:揭秘沉入黑洞的信息去向
    Hawking的論文,公開了。沒錯,正是那位今年3月14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這是他生前參與的最後一篇論文,甚至知曉論文更新時,霍金的回應已經非常艱難。當是時,遠在美國哈佛的合作者Perry和Strominger,通過視頻向霍金匯報最新進展,卻不知霍金已近油盡燈枯。
  • 史蒂芬霍金最佳流行文化時刻
    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為流行科學這個術語賦予了新的意義,他通過製作各種電視節目,電影和音樂,為流行文化領域贏得了應有的地位。就像他製作量子物理學和黑洞力學這樣的複雜題材一樣,超過1000萬讀者購買了他的1988年版本的「時間簡史」,他的大屏幕和小屏幕只是通過腳踏實地而成功。 。
  • 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史蒂芬·霍金是當代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雖然他癱瘓在輪椅上,但是他對黑洞和宇宙學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而且他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享譽全球
  • 史蒂芬霍金留給世界的最後一份禮物
    上周六,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私人葬禮在劍橋大聖瑪麗教堂舉行舉行。其家人及親朋好友同事等500人應邀出席了儀式,葬禮不對外界開放。教堂外圍,數千人一道見證並共同追思。曾經在電影《萬物理論》中扮演霍金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在葬禮上朗讀聖經經文,以「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收割也有時」悼念霍金。他的悼詞感動了在場的很多人。
  • 人物|霍金傳奇:成名於黑洞研究,告訴人類「時間有開端」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4日報導,霍金的三個孩子發表聲明宣布了父親當天去世的消息,稱他的勇氣與執著鼓舞了全世界。這是2013年4月16日霍金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參加活動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彭博社14日報導,霍金家人的一位發言人當天早些時候發布聲明稱,霍金14日凌晨在位於英格蘭劍橋市的家中安然離世。
  • 霍金與時間簡史不會成為歷史 但他卻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黑洞
    ,一位全球盡人皆知的科學家: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想到霍金,估計很多人都是想起的他在輪椅上的樣子,這位在因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而被輪椅囚禁了55年的物理學家,通過自己的勤奮與不懈努力,為我們的世界開拓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去世是我們全人類的損失!
  • 黑洞會蒸發?霍金的理論得到證實,黑洞可能完全消失
    「事件視界」、且進入黑洞的內部,但進入了黑洞的內部之後,它們再也無法逃脫,也不會留下任何關於它們的信息。1974年,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提出,除了「質量」、「角動量」和「電荷」三個特徵之外,黑洞還有「熱輻射」這一屬性,即所謂的「霍金輻射」,它將能量變化與熵的變化聯繫起來,進而避免了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